网络强国战略下的网络文化建设

来源 :学习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kie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给人们经济、政治等发面带了深刻的影响,还给人们的观念系统带来了改变,形成了以网络文化为主体的新文化形态。为了适应互联网下的新环境,我国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的战略目标,其中网络文化是中国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网络强国战略对网络文化建设提出新要求和新路径,将网络文化当成网络强国战略建设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网络强国战略;网络文化;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从2014的从乌镇峰会开始,网络强国战略的部署就已初现,直到201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的召开,在会上又进一步指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一、网络文化是网络强国战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从2014的从乌镇峰会开始,网络强国战略的部署就已初现,直到201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的召开,在会上又进一步指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至此,中国网络强国已经正式从决策纳入国家战略中来,这不仅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还是对中国面临新环境的清醒认识。中国虽然是信息网络的“后发”国家,但是网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开始就发展得十分迅速,到如今中国已经拥有超过7亿的网民,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然而,身为网络大国的中国,却称不上是一个“网络强国”。一般而言,我们对“强”的定义或者感觉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先进的技术,另一个是成熟的产业链。先进的技术主要指的是某个领域的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和研发自主性。中国是一个汽车生产大国,每年生产的汽车2400多万辆,但是我们却称不上是一个制造汽车的强国,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核心的发动机的技术,因此无法做到使自主研发的汽车量产化,而是每年都要耗费巨资从国外引进发动机。如果中国要在汽车领域成为“强”国,就得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并且保证自主的研发能力。同时“强”也体现在要有成熟的产业链,也就是说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以及最后的风险投资管理机制都得完整,强绝不是指生产销售量“多”,而是得牢牢掌控住最初的设计以及最后的风投机制,不能有数量没质量,有基座没宝塔。
  每一项科技都有孕育它成长的土壤;每一个参与科技研究的人都是他所处在的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每一项新科技都是在它诞生的文化中不断产生与发展。网络科技的发展同样建立在它所处的网络文化中,中国要实施自己的网络强国战略,就不得不从它所在的网络文化中来,就不得不运用到它所在的网络文化中去。
  网络文化依靠网络而产生,是当代信息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的必然产物,它携带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每一个场合、角落,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往,万象纷呈,构成人间光怪陆离的迷人现象。1
  同时,网络文化也会对国家的部署规划产生影响。网络强国战略就是建立在一定网络文化上的战略部署,不仅对国家所掌握的先进网络技术有所要求,同样对网络技术支持下所形成的网络文化有新要求。具有独特魅力的网络文化必定能对网络强国战略产生积极的影响力,而庸俗的网络文化必然会成为网络强国战略的绊脚石。因此,网络文化是网络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网络强国的“软实力”,与“硬实力”网络技术共同构成网络强国战略。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能过给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好的环境,因此网络强国战略同样也是网络文化强国战略。
  二、网络强国战略下网络文化的新要求
  面对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新转向,网络文化也有了新要求。中国的网络文化已经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飞跃,人们已经习惯用网络来处理从外部而来的大量信息,并且成为网络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使整个网络成为一个互动的整体。并且,由于人们通过网络可以更加快捷得获取更广泛的信息,社会的节奏因更快捷,与此同时,网络也给社会带了许多难以控制的因素。如今我们正在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不仅不能因为这些问题而放慢开发的脚步,还得更加大力发展,争取掌握更先进的网络技术,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我们就得从网络文化入手,对网络文化提出新的要求。
  (一) 要从外国式“输入型”文化转向成输出中国式“输出型”文化
  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上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炎黄时代,下至十九世纪的“康乾盛世”时代,中国的文明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绵延千年,就是因为其中所携带的优秀的文化基因。当今时代是网络信息的时代,中国更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使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通过网络了解中国的发展,了解中国的变化。2014年,习近平在首届世界互联网贺词中已经传递出要建立以中华文明委底蕴的“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并且获得了来自世界的认同。这说明不仅是中国急需要做好本土文化的输出,世界也希望能通过网络来了解中国。
  (二)要对网络文化进行“过筛”
  网络的普及虽然使人开阔了视野,获得了便利,但是同时也输入了与中国传统美德和文化相背离的部分。这些外来文化中的“糟粕”随着“精华”一起渗透到了中国本土的网络文化中。面对这样的情况,想要更加长远且快速的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我们必须将林林总总的网络文化进行“过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往不论是书本还是媒体,每一种刊物的出版都必须经历长时间严密的审核,“我们能很好地把握文化传播的时效和内容,从而有效抵御不良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干扰”2。然而网络的普及,使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审核者,它提供给人们最原始的信息,“彻底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单向性和可控性,使各种杂音在网络上肆意横行”3。因此,我们要肃清网络文化中的“糟粕”。
  (三)网络安全与网络文化的“双轮驱动”
  网络文化的保障离不开网络安全的支持。中国是网络大国不僅体现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网民,还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全国化程度很高。信息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人才与经济的分配,也决定了技术的发展前景,在互联网信息遍布全国的状态下,保护这些信息的安全也十分的重要。并且网络使信息变得无国界,每个国家的信息安全都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使网络文化得到更好的建设,网络法规作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同步完善起来。信息化要与信息安全并驾齐驱,同步发展,实现网络安全和网络文化的“双轮驱动”。   三、基于网络强国战略对网络文化的建议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不仅需要从理论上对网络文化提出新要求,也需要针对这些新要求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 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植入网络文化
  首先,要将中华传统文化植根进入中国网络文化当中,必不可少要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我国在受到网络技术的冲击之后虽然也形成了自己的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文化产品的商业模式,但是还远远不如其他国家。比如携带大量文化信息的美剧、日剧、韩剧以及大型游戏,每天都在冲击着我们国家的本土文化结构,这些其他国家的文化信息随着他们国家网络文化产业链的不断壮大,对我们的影响也不断在加深。因此,为了使中国的文化在这种竞争的环境中立足并且发扬光大,网络文化产业的建设就必不可少。
  其次,中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21世纪的新闻媒体是信息社会的核心领域之一,是各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书本、电视这些传统的媒体所传达的信息已远远不如网络来的快捷便利。习近平强调,必须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二) 建设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环境
  首先,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众在互联网上表达的意见,重视发挥互联网在保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积极权方面的积极作用。”4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通过网络的手段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告诉人们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同时,政府持续传播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有助于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而使网络真正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工具。
  其次,还要不断维护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信息和舆论监控机制的建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将文化带入了“自媒体”时代,每个人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网络的多元化,使得即使在有舆论的导向的情况下,我们也很难保证整个网络环境的健康。“建设网络文化强国的核心在于,通过建设和谐网络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传播,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价值取向、昂扬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5
  (三) 用网络安全护航中国网络文化发展
  首先,中国网络文化的安全得从中国自身的管理出发,加强“网络媒体管理”机制。习近平指出:“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6由此可见,想要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要加大网络管理,形成“从技术到内容的互联网管理,合理确保网络的正确运用和安全”7。
  其次,要保障中国的网络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侵蚀的同时又具有国际竞争力,中国的网络文化安全就必须与世界的网络文化安全形成一个整体,在世界的网络环境下,结合中国本身进行共同的战略部署。中国要想成为网络强国,首先得成为网络文化安全的维护者,使自己本土的网络文化环境健康,对散播不文明的网络文化内容的人严厉惩戒。同时,中国还应成为网络文化安全的推动者,通过网络空间联通中国梦和世界梦,共同建设网络强国。“合则强,孤则弱。”如果整个世界的网络文化的生长环境都积极向上,中国本土的网络文化也同样能获得更有利的生长空间。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山東: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28.
  [2][3]于世梁.论习近平建设网络强国的思想[D].江西: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04).
  [4][5]郭加书.论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D].山东:山东社会科学,2010(08).
  [6]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北京:人民日报,2013(11).
其他文献
※ 该文为“ 2017年山南市教育科研课题”规划“山南市中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课题成果  本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获取西藏山南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使研究者能够真实的地分析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和问题,以便能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本调查采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主要从山南市两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呈现的状态、教师接受培训的情况、专业发展状况、教师专业发展的
期刊
【摘要】名著阅读对个人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但现在中学生名著阅读存在着盲目性、功利性以及缺乏指导性等问题。本文试图从画思维导图、辩论式阅读、细节阅读、重组作品内容、影视结合、批注式阅读等方式上,对如何进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结合实例提出了一些看法和举措,以期能实现名著导读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策略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名著阅读的意义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增强语文的趣味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充实作文教学。  关键词:乡土文化;小学语文;资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优秀的乡土文化要能辅助语文教学、有德育审美价值、还要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我们按照谚语俗语,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历史遗迹、文化遗址、历史传说等类别来进行分类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学生良好思想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的教导,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班主任的引导,学生的健康习惯养成离不开班主任的指导;学生审美能力和劳动技能的提高,也离不开班主任的教育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工作;教育  要做好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在新时代教育工作中,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期刊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度起源于牛津大学,导师制度在中国本科教学中的发展时间较短,现阶段关于导师制度在本科生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也较少。本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总结导师制度在本科中的作用及不足,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字: 导师制度,本科生,教育  1、前言  今天人们所理解的导师制是在19世纪初牛津大学考试制度改革之后建立起来的。起初导师的职责是对学生进行经济行为方面的指导和监督,后来发展
期刊
摘要:以绵阳地区农村幼儿园幼儿为实验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名幼儿家长教养方式及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农村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与专制型及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自控能力发展有显著影响。2.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对男孩与女孩自控力发展存在显著差异,而男孩与女孩自控力总分在专制型与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中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农村、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控制  一、教养方式及自控能力的
期刊
摘要:本文简述了对“互联网+”时代下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内涵的认识,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下技工院校德育现状,探究了充分利用互联网,发挥德育主体力量、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德育新模式两条对策,为之后的德育技校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字:互联网+;技工院校;德育;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体现在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德育教育在技工学校中越来越受重视的前提下,如何做好互联网
期刊
摘要:目前,高职汽车类专业在创新创业人才中存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含糊,培养体系单一,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指导等问题。为此,要深人汽车维修行业挖掘可创业的岗位,深人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需求;要通过合理设计创业课程,创设 “真实职场”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校企深度合作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来搭建创业平台,加强创新创业实践;要通过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满足学生创业需求,组建创业培训队伍满足学生教育需求,设
期刊
摘要:互联网+给教育带来改革的新机遇,近年来,移动教学、移動学习的热浪在城市学校方兴未艾,农村学校一直都处于教育的薄弱边缘,国院务2012年出台推进义教育均衡发展的文件,要求均衡配置办学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笔者长期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开拓创新地把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到教学当中,切实探索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平板电脑引进日常课堂教学是本地区的有利尝试,为此学校专门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购置
期刊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教育事业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改善学生的受教育环境,增加学校的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也不仅仅体现在校内,延伸到了校外周边环境,校园周边环境不仅为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更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学校周边环境也在随着社会进步改变而改变着,其现状也参差不齐,存在着很多弊端和问题,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园周边环境;学生成长;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