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比较中见短长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经过4次审议,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获高票表决通过。身份证,作为公民自我保护的凭证和"护身符",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范其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将公民权利的保护上升到一个高度,同时使我国对居民身份证的管理向法制化、现代化迈上一个台阶。对于这一事关全体公民生活的重大事件,纸质媒体在此法颁布后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人民日报》在6月29日二版头条的位置全文刊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并在报眼处加框刊登本报评论员文章《进一步完善居民身份证法律制度》,突出强调将原来的居民身份证条例修改为身份证法的重要意义。
  《中国青年报》则将这一新闻放在了6月29日的头版头条,在《公民身份的法律护身符(引题)居民身份证法在全国人民注视下高票通过(主题)》的大标题下,是六个重点提示句:"便利人口流动,户口迁移不必换证"、"未满16周岁居民可领取身份证"、"警察违反规定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要追究责任"、"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生活困难的居民领证免收工本费"、"办证时间缩短一个月",接下来是约1100字的本报消息,追溯身份证法产生的过程,简要介绍身份证法的主要内容,而在二版下面用了大约1/3的版面刊登了《居民身份证法》的全文。
  在主流媒体中,版面给的最充分的恐怕要数《新华每日电讯》了,在6月30日的第六版,《电讯》用了一个整版作了"特别关注·居民身份证法"的专题报道,其头条《十大新意促身份证变脸》,用介绍和"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了新的居民身份证与过去的身份证相比的十大不同;下面1/3版为《生活,不再为身份证而烦恼--回溯身份证立法中的六大焦点问题》,此文通过"生活案例"、"审议焦点"、"法律规定"、"专家访谈"来解析新的居民身份证法中的六个问题;版面正中是加框的《居民身份证法》全文,其左右两面为两条"新闻背景"《十年砥砺修法》、《四大问题催生居民身份证法》,对身份证法推出的过程和原因做了回顾。而在版面的最上方,嵌在《十大新意促身份证变脸》中,是居民身份证的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居民应当出示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图表新闻。
  作为都市报的《北京青年报》和《北京晨报》对这一新闻的处理有其共同之处,都在6月29日,把这条新闻放在了头版报眼的位置,然后由头版转到二版头条位置进行详细解读和新闻链接,而主标题都采用了引人注目的特大号黑体字,其中《晨报》的引题是《三部法律昨日通过,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主题)《身份证不能随便查》,二版要闻上进行"新闻解读",在《(引题)居民身份证法昨天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获通过,并将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主题)"三无"概念从此成为历史》的标题下,其解读中用了《"三无人员"不复存在》、《身份证不能随意扣押》、《重新规定了有效期》、《冒用身份证违法》、《未满16周岁也可申领》、《身份证号码终身不变》、《五种情形出示身份证》7个小标题,将身份证法中与百姓有直接关系的内容和重要变化提出来,做条分缕析的梳理和解读。同时刊登了"晨报资料"《不同证件的作用》,解释身份证、暂住证、务工证、"绿卡"的不同用途。"专家观点"《公民权利在扩大》用法律专家的视角对此法颁布的意义作简略的评析。
  《北京青年报》在头版的标题为《〈居民身份证法〉昨获通过除公安机关依法执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外(主题)谁都无权扣押身份证》,正文采用了新华社电,但将内容用五个小标题进行分解《办理居民身份证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三个月》、《居民身份证将具备视读和机读两种功能》、《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可自愿申领身份证》、《人民警察违反规定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要追究责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在二版要闻版又用了大半个版的篇幅加框对《身份证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解读。醒目的大字头条标题《新身份证的多快好》压在"饭店为住宿的客人登记身份证号码"和"第二代身份证"两张照片上。与标题相照应,其框的最上方是淡黑影反白的重点提示:"多:存储多种个人信息"、"快:办理时间缩短"、"好:具有机读、视读两种功能,科技含量高"。正文分为6个方面进行解释报道,而每个方面都采访了相关的专家,由专家对相关问题作解释和评析。这一报道的结尾处是一段介绍新身份证的小资料《新型身份证科技含量高》,左侧报眼的位置是评述身份证法实施意义的"今日社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举措》。
  根据以上所示版面情况,不难看出各家媒体对身份证法颁布这一新闻的重视是一致的,但是处理的视角和方法却有很大的区别,由此而获得的宣传效果恐怕也会大相径庭。
  总体来看都市类报纸更注重服务性,考虑更多的是方便读者。从主标题来看《北京青年报》头版的大标题是《谁都无权扣押身份证》,《晨报》一版的大标题是《身份证不能随便查》,重点都突出了身份证使用者即公民自身的权益。而在内容报道上,用小标题把与广大读者关系最为密切的内容提出,既突出了重点,也方便阅读,使读者一目了然地认识这一新的法律与自己的关系。如此处理就把生硬的法律条文变成了生动的、与每个读者都密切相关的新闻,自然会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宣传新法的社会效应也在读者的阅读中得到了。而通过专家来评说解析新的法律条文,更增加了《北京青年报》报道的深度和说服力。
  《进一步完善居民身份证法律制度》、《十大新意促身份证变脸》、《居民身份证在全国人民注视下高票通过》,三个标题所蕴含的内容,明确地告诉我们《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将报道的重点都放在了法律本身,这与以人为本的都市报的标题相比,对读者的吸引力显然就小了许多。
  从版面的设计和内容的安排上可以看出,《新华每日电讯》的编辑们还是动了很多脑筋的,通过"生活案例"、"审议焦点"、"法律规定"、"专家访谈"等不同角度分层次解读这部新法,增加了报道的深度、说服力和可读性;而背景资料和图表新闻的运用使版面内容丰满,形式活泼。但《新华每日电讯》的专题6月30日才与读者见面,在新闻竞争几近白热化的今天,时效上的不足使其价值大打折扣。
  《中国青年报》的重点提示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导读的功能,但一述到底没有小标题的消息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在信息量呈几何数增长、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读者对报纸的阅读,已经由传统的"刊标题+文章"转变为"看标题+感兴趣的文章",这就使标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标题不吸引"眼球"也就失去了文章吸引"眼球"的机会;而文中多一个小标题就增加了一次被注意的机会。如果《中青报》的编辑能把其重点提示做成新闻的小标题,估计宣传的效果会更好些。
  《人民日报》,看似很重视,但这些干巴巴的条文又能有几个读者会去注意呢!
  从这个具体案例的对比中不难看出,都市类报纸具有很强的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其报道新闻更多的是从读者的视角,这与有的主流媒体的从文件出发、仅把新法全文刊登在要闻版的头条位置的做法相比,就显得更有人情味和吸引力,这一点或许正是主流媒体需要向都市类媒体学习和借鉴的。
其他文献
今年54岁的闫治凯家住商水县练集镇闫桥村,是新闻战线上的“老兵”,他酷爱新闻写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了。20年来,无论酷暑寒冬,从未间断“爬格子”。农闲时,他骑着自行车,身背挎包顶风霜、冒雨雪,整天穿梭于乡村和镇政府之间,采访、记录、写稿、寄稿。2001年冬季,天寒地冻。他听说商水县李埠乡范营村两个私营企业家范伟和范学林分别捐款建校和修路,事迹感人。为抓住这条“
期刊
传播领域是男性占据主导地位或优势地位的行业,战争是“让女人走开”的男性领域,那么处于劣势地位的女记者是如何走入战争,成为记者中的王牌——战地记者的呢?由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妇女解放的特殊性,中国的女记者从抗日战争到现在的伊拉克战争,这半个多世纪里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路线——模仿、解放、觉醒、突破。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变异的模仿阶段    通行证:被男性化了的身份    在这个阶段要以女性的身份堂
期刊
从今年1月10日起,由大河报倾力打造的、省内数十位著名作家积极参与的《亮点河南/人物》栏目开始与读者见面。该栏目以当代的优秀河南人为报道对象,由省内著名作家和大河报记者共同参与创作,在报道手法上则采取文学和新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操作。迄今为止,已经推出8期,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它不仅展现了河南的亮点人物、宣传了河南的良好形象,而且在新闻文体的创新上也有开拓意义。因为这些报道大都是由记者和作家共同
期刊
10月11日中午骤闻穆青逝世的噩耗,惊呆的我怎么也不相信这会是真的?选  就在9月16日,我还与穆老通了电话。他说已从北戴河回到北京,身体恢复平稳。并说已为我们正在撰写的红旗渠史稿口述了序言,就是长了些。他想把记录稿再精练精练。  就在10月8日上午9时30分,我又与穆老的秘书通了电话。我问穆老身体咋样?芽秘书说没事,很平稳。还说"老头"给你们写的序言已修改整理好。我说这几天一直阴雨低温,等十天半
期刊
国家统计局近期在广东全省各地级市进行的广播收听调查结果显示:电视报纸广播仍是传媒业主流。调查显示,广东居民经常接触的媒体是电视,超过85.4%的受众经常收看电视,报纸以51.6%的比例排第二位,广播以37.5%排在第三位。对比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依次为:广播、报纸和电视;到了90年代,受众获取新闻的主渠道则依次为:电视、报纸、广播。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接触率也在
期刊
当得知穆老身体欠安时,我遂与几位朋友商议,准备去北京看望他老人家。  然而,时隔仅仅一个月--10月11日,晴天一声霹雳,"穆老逝世了"!  穆老的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发表时,我正在开封读中专,从此记下了焦裕禄,记下了穆青。上世纪80年代初当我刚刚学新闻时又以此文启蒙,精心研读,从而踏上新闻之路。    穆老在我的采访本上题词"勿忘人民",勉励我牢牢地扎根于人民群众    1991年1
期刊
走向主流的网络传播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正在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而在众多的网络传播方式中,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方式特别引人注目——Blog。从某种意义上说,2003年国内互联网最火、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Blog了。虽然,以Blog为代表的个人出版时代还远没到来,但是其发展趋势和巨大的潜在影响已经开始呈现。    一、什么是Blog?    从西方媒体报道来看,一个Blog就是一
期刊
一般说,新闻体裁分为新闻和评论两个大的类别,而在这两种大的类别下又各有几种甚至几十种写作样式,林永年在其所著的《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一书中,就列举了新闻报道的60种样式。而对于评论来说,传统上认为,"按照评论的样式来区分,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等等"。①但综观近十几年来的评论写作实践,面对纸质媒体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评论专栏,人们不难发现评论这一体裁
期刊
和月明约好采访的那天,我提前10分钟到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月明准时出现在大门口,其良好的时间观念性让我暗自称服。随意的长发、简单的黑衣、优雅的气质让我对广播主持人原先的刻板成见彻底改观。    我是"被迫"做上广播的    原来我一直以为月明做广播做得这么好,广播应该是她从小的梦想。月明摇着头笑着说:"不是,其实做上广播我是很被动的。"  月明在昆明读完小学和中学,1980年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文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播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已呈走出低谷、快速发展态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日益显现出来。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协调发展战略,作为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的中部地区,要跟上全局发展步伐,就必须着力打造广播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制约中部地区广播发展的关键是缺乏核心竞争力    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广播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广播要伴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