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s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生物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改变教学方式,启迪学生思维,倡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学、想学、会学的有效方式,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发展意识,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扮演成主人公。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及未来社会对知识型人才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成长。新课改也要求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靠学生自己去开掘,从生活中吸取,从实践中亲历获得。教师教学的过程应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缩短教与学的距离,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做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本人在近十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生物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让学生学会科学观察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也是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观察不同一般的观察,它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来间接观察,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还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和及时记录。生物这门学科的直观性很强,教师除了提供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录像等丰富的感性材料外,还得指导学生多接触动植物和大自然,留心观察身边的生物。观察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报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就要先从整体上观察花形、花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瓣、雄蕊、雌蕊。
  2、对比观察: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例如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时,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是玉米有胚乳,菜豆没有;菜豆有二片子叶,玉米只有一片子叶;玉米种皮包裹紧不易分开,而菜豆比较易分离。
  3、动态观察: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种子萌发的过程。
  4、边思考边观察: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例如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就要边观察、边思考下列问题:
  ①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是怎样的?
  ②上表皮和下表皮那面的保卫细胞多些?为什么?
  二、让学生重视课前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准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预习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一个人的一生80%的时间需要自学,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主动的,自觉的学习习惯,就是在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实践证明在自学的过程中若学生主动发现了问题,他总能快乐地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问题。预习习惯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之一,学会了预习就等于学会了自学。可能很多老师也要求过学生预习,布置过预习作业,但真正回去认真预习的学生为数不多,久而久之预习也就不了了之。原因在于老师对预习的认识不到位,预习作业布置得过于简单,对学生预习缺乏细化地指导,预习督查跟不上。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精心设计课前预习提纲,注重提纲的引导性、提示性、趣味性、差异性、可行性。仔细钻研教材后,我把每一节的课前预习内容打印成了预习提纲发放给学生。
  2、指导学生预习,鼓励学生质疑,让质疑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发现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预习时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质疑。
  3、检查到位,落实预习,让学生品尝到预习成功的喜悦。对预习提纲的检查,我主要采用交谈的方式进行预习检查。
  有效的课前预习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对课堂有贡献的人;有效的课前预习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不再把学习当作苦差事,而是当作了乐事,这种快乐将会让他们受益一生。
  三、让学生喜欢实验教学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强生物科学的实验教学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来说,他们爱问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动手实验,既可以增加感性认识,又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这样一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喜欢实验,特别喜欢自己亲手做实验,实验的成功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对于贯彻新的教学改革精神中提出的重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往往需要科学合理的指导:
  1、实验前先阐明实验目的,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2、在实验过程中,让每位同学都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能动性。
  3、做好实验小结和课后总结提高,促使积极思考,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记忆。
  4、做好各组实验情况记录,当堂评比,增强竞争意识,促使认真完成实验。
  四、多设问,让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尽可能多设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例如观察草履虫内部结构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问题:
  1、纤毛:是否等长?如何摆动?有什么功能?
  2、口沟:其位置在哪?
  3、食物泡:重点观察食物泡的数量和运动情况,食物泡是如何形成的? 食物泡大小是否一样,为什么?
  4、伸缩泡和收集管:位置及相互涨缩情况。学生在生物实验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再现、理解、创造和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活动,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课程改革,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充分开发其潜能创造宽松的环境。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探索中发展,才能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全面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构想。让每一位教师获得成功,更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徐仁静 《中学生物创新教法》。
  [2]邵瑞珍 《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3]沈维影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辽宁师范大学 2004
  [4]范国军 《中学生物课的研究性学习》
其他文献
美术作业展示是对美术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公开展示与评价,是促进教与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美术作业展示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应该受到大家的重视。可是,大部分学校由于受到场学校设施、支持经费等种种因素的制约,提供的展示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新颖的展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加作业的展示,受到他人的肯定,展现自我,我们美术组的老师们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三种美术作业个性化展示方式
期刊
3~6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容易受到自身,他人的影响,不能自觉地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不光是眼前孩子学会了一件事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幼儿时期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会习惯成自然,长大了也很难改掉。本文着重提出了培养幼儿就餐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期刊
【摘要】教师必须转变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观念,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把学生推向台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关键词】转变;合作;引导;解惑  一次偶尔的听课让我就“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题进行了反思。教师授课内容《詹天佑》一课,教师整个多媒体教学设计非常不错,但由于授课过程教师的大包大揽,一节课教师讲的激情四起,而学生
期刊
选择了课改,就是选择了担当……  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它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虽然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量比美国多一倍,领先他们6年,但是却使孩子们丧失了一辈子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创造性、创新型思维都是21C的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众所周知,现在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需要这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从哪里来呢?——毫无疑问,
期刊
【摘要】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生物科学应把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获取新知。  【关键词】探索;创新;能力;生物实验分析;观察力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
期刊
随着数学教材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 高数学学习的质量,有必要对能力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心理学研究指出,能力分一般能 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心理能力,特殊能力是指顺利 完成某种特殊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内,一般能力包括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能 力,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这些能力将大
期刊
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明事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诵读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期刊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
期刊
如何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这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师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就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
期刊
【摘要】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中国民歌部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经常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现实生活,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对中国民歌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民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正文:高中音乐课堂中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中国民歌部分内容繁多,风格各异。如何在深入研究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将课堂艺术与教材内容相融,获得课堂教与学的成功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