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宿、材、徒、尘”,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通过分析词语的构词方式,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晓行夜宿、饥餐渴饮、枯枝杂草、断垣残壁”等词语的
意思。
3.以 “夜”为突破口,通过对“破败的古寺”“美好的月色”“呼啸的山风”三处场景的分析,体会环境描写衬托出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从而为后文感悟不怕吃苦的精神埋下伏笔。
【教学过程】
一、解读“宿”字,引出课题
师:前面,同学们猜我的名字猜得很准。这幅图你能猜出是什么字吗?(出示)如果你能猜出是什么字,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说)
师: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个字,宝盖头代表房子的屋顶,为里面的人遮风挡雨,所以单人旁要写在宝盖头下面,旁边是一张席子。
师:单独一个“宿”字你们会读了,老师把它放到一句话
中,你能读正确吗?这个可比刚才猜字谜有难度哦,先看一遍。
【师出示:明明在宿(sù)舍说了一宿(xiǔ)有关星宿(xiù)的常识。】
师:看你笑眯眯的,老师猜你肯定会读了,你来试试。
(生读)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你再来试试?
师:这个字有三个读音,我们来读读。
(生读)
师:它还有三个不同的意思。“宿舍”的“宿”是住、过夜、夜里睡觉的意思,“一宿”的“宿”是夜的意思,“星宿”的“宿”是星座的意思。同学们都看到了吧。今天我们学的新课题目中也有这个字,它叫“夜宿”。
(师在黑板上标出“宿”的拼音)
(师揭示课题。生齐读课题,注意“宿”的读音。)
【评析:叶澜教授曾这样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了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导入环节,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谜语,点出了“宿”字,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抓住多音字“宿”,将“宿”字的三种读音编入一句话当中,让学生尝试朗读,使原本枯燥的汉字教学变得有趣味,深化了学生的识记,自然而然引出了课题。】
二、词串教学,渗透学法
师:“夜宿”是什么意思?文中还有一个包含“夜宿”的四字词语,能找出来吗?
生:晓行夜宿。
师:大家一起来看这个词语,你能理解它吗?
生:就是白天行走,夜里住宿。
师:对呀,这就是晓行夜宿。那么它是用来形容什么呢?
生:形容旅途奔波劳苦。
师:是的,这就是引申义。把前面那句加上后面这句,就是对词语的完整解释了,请你再完整地说一遍。
师:像这样的词课文中还有几个?大家一起来读读。
(出示:饥餐渴饮、长年累月、断垣残壁。生齐读。)
师:你能试着用老师刚教
给大家的方法理解这三个词语吗?注意理解不仅要有字面的意思,还要有文章要表达的意思。自己试一試。
师:准备好的举手,咱们来试试看。请你说一说。
(生答)
师:是呀,饿了……渴了……,继续解释下面的词语。
师:我们把机会留给这位同学,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下词语的意思。这个“垣”你是怎么理解的?“壁”是墙壁,那“垣”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
(师整体出示)
饥餐渴饮:饿了才吃饭,渴了才喝水。形容旅途生活的艰辛。
长年累月:形容经历很多年月。形容时间很长。
断垣残壁:倒塌的墙壁,残缺的墙壁。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样子。
师:这些词语真是耐人寻
味,既有字面的意思,还有引申义。细细推敲啊,你还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师出示:晓行夜宿 饥餐渴饮 长年累月;断垣残壁 飞鸟归林 山风呼啸)
师:老师在刚才四个词语
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两个词语,并将它们分成两组,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说说你发现了
什么。
生:我发现第一组是写人的,第二组是写景的。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写景,就是为了写人。这节课我们将研究景物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
师:看着黑板上的词语,我来找同学读一读。
(师出示:忍冬花 金银花 刀豆子 胭脂草 鸡肠草 鹅肠草)
(生读)
师:哪一位同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词语都是药材。
(师出示:材)
师:“材”的本义是木料。它是木字旁。这些药材都出自一本书——《本草纲目》,它收录了近2000种药材。
【评析:教师由“夜宿”引出“晓行夜宿”,学生通过学习“晓行夜宿”一词知道了“晓”对“夜”,“行”对“宿”,并明白了这一词语的引申义。接着,教师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断垣残壁”等词语,然后通过一组写人的词串和一组写景的词串,点出了这一节课要研究的方向:景物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看似简单的疏通字词环节,实际上教师经过了精心的准备,渗透着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
三、梳理月夜,理清顺序
师:为了修订好这本《本草纲目》,李时珍昼夜忙碌,这天晚上他和徒弟庞宪夜宿
古寺。
(师出示:徒)
师:“徒”的“彳”代表什么呢?双人旁并不是两个人,而是与行走、行为和道路有关。
师:当时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小组合作学习这一部分,先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有关夜晚的语句,再读读这些句子。 (生合作学习)
师:画完的同学小组内交流。请大家读读这些描写夜的句子,以小组形式汇报,每人一句。(课件出示句子)
(生答)
师:是的,就是这四句话。读了这四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出示:傍晚—天黑—夜晚—深夜)
师:老师和你们的想法是一样的。请大家再读这四句话,与后面的词语比较着读,说说你喜欢哪一句,并说说喜欢这句的理由。
(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太精彩了,这四个句子用景物描写表示时间的变化,更具有画面的美感,显得生动形象。这就是景物描写的妙处。
【评析:通过“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找准了描写夜晚的句子后,再由学生点出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陆华山老师曾经说过:“把谁都会说的话,用美好的语句变成一种我们都能看得见的景色,这样来表示时间,值得大家学习。”课文中,作者就把“傍晚”“天黑”“夜晚”“深夜”四个交代时间的词语写得形象生动,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景物描写的妙处。】
四、精读“古寺”,感受破败
师:李时珍和徒弟在这样一个夜里来到了哪里呢?
生:他们来到了古寺。
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古寺的?
(生合作学习)
师:请你在文中找出描写古寺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找描写古寺的语句)
师:请你读读找到的句子。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
生:破败的古寺。
(师板书:破败的古寺)
师:你们从哪里感受到了古寺的破败?
生: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生: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
师:对呀,真脏。
(师出示“尘”的图片,贴“尘”字,“尘”中间用红笔
标出。)
师: “尘”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
生:小土为尘。
师:你真会思考,但是老师要提醒你上面不能写成“小”,是一竖。
生:断垣残壁上长满了
青苔。
师:真破。
生: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
厚的蜘蛛网。
师:真荒凉。
师:是呀!这么多同学的回答,其实就是文中说到的——破败!真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师课件放大“破败”两个字,贴“破败的古寺”。)
师:再来看看这两句话,让我们通过朗读再现破败的古寺。
(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
(生读)
师:经过你这么一读,这段文字的意思就很明了了。
师:让我们一起跟随李时珍来到古寺。轻轻推开門,只见……
【评析:在精读环节,教师通过让学生找出描写古寺的句子,感受古寺的破败;通过指名读、配乐引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破败的古寺;再通过图片展示,再现破败的古寺,让人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精读月光,体悟写法
师:这就是那座古寺!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皎洁的月色很美好。
师:是啊。皎洁的月色如此美好。在这美丽的夜晚,在这破败的古寺里,李时珍师徒正在干什么?你们能用文中的句子告诉老师吗?
(师出示: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师:是的,他们正在修订《本草纲目》,而且是趁着大好月色。老师有一点不明白,既然是写修订《本草纲目》,为何要将古寺写得如此破败,月色写得如此美好?
生:为了写李时珍认真
工作。
师:是呀,这就是借景来表达对李时珍的赞美之情。
(师用手点课题“李时珍”,借景移情。)
师:是的,景美人更美,这就是景物描写的妙处。谁能带着赞美之情来读读这美好的月色?
【评析:教师采取了“问题引领,探究发现,读说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核心问题“既然是写修订《本草纲目》,为何要将古寺写得如此破败,月色写得如此美好”串联了上下的教学内容结构,也遵循着拾级而上的逻辑。以“夜”为研究的突破口,通过对“破败的古寺”“美好的月色”的分析,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表达对李时珍的赞美之情。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突破难点环节,没有生硬地教授知识,而是以学生之口诉学生所想,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及时点拨,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
六、寺外山风,人景交融
师:像这样的景物描写,在文章的结尾还有一处。
(师出示句子: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师:咱们一起读一读。
(师生读)
师:读完这处景物描写,说说你有什么感觉?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从山风呼啸、猫头鹰尖叫感觉阴森森的,叫人恐怖、害怕甚至毛骨悚然。
师:再读一读,读出让人毛骨悚然的感觉。
(生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确实营造出了阴森恐怖的气氛。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一句?
(生说)
师:你们还有什么感受?
生:“一轮圆盘似的月亮移到了中天”,交代时间不早了,李时珍还在修订《本草纲目》,我感受到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付出了很多。 师:文章再次出现美好的月色,仅仅是简单重复吗?
生:不是的,进一步表现了李时珍以苦为乐、为民造福、甘于付出的精神,表达了对李时珍的赞美之情。
师:课文的结尾并没有提到李时珍,但是联系全文推敲,你们懂了吗?
生:我懂了,这是一种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写美好的月色是为了表达对李时珍的赞美。
师:对呀!这儿的景物描写真是妙不可言。
师:这节课我们抓住景,理清了文脉,推敲了重要写法——借景抒情。你们学会了吗?下节课我们再来练习这种写法。
【评析: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在文末品读美好月夜时,教师引领着学生由月色的阴森恐怖想到李时珍的以苦为乐,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唤醒了学生潜在的审美和悟性。环境描写的好处,渲染某种气氛、衬托人物形象等,便不言而喻了。】
【总评】
《李时珍夜宿古寺》主要讲了李时珍与徒弟庞宪在修订《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夜宿古寺的一段经历。读完课文,我脑海中不断浮现着这样一幅画面:一位老人,五十多岁,手拄枯枝,背负行囊,山野村间,艰难跋涉,寒风白发,破败古寺,屋顶露天,阴暗潮湿,灰尘四起,李时珍正在专心地记录着……当我们面对着这样一篇写景、记事又写人的文章,哪些内容该教,怎么去教,值得思考。翻开《语文课程标准》寻找依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想:努力挖掘教材中人文和工具方面的价值才是我们应该去探索的问题。
全脑语文课程着力于语言的运用,也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全脑语文追求打破课本的局限,重构“教”的思路,突破语文教学方法,不仅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技能,提升语文的核心能力。现结合本课教学中的亮点来谈一谈。
一、环境描写之初印象:明写作顺序、赏美感画面
有人说:“作者对环境描写的潜能运用得越充分,其作品就越有吸引力;读者对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得越深刻,其阅读过程就越享受。”由此可见,环境描写的作用值得去探究。王老师在揭示完课题、疏通字词后,请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夜晚的语句,以学生之口说出了本文的写作顺序:傍晚—天黑—夜晚—深夜,并对比文章中的环境描写和“傍晚、夜晚”等词语,感受其画面美感,体会到了景物描写的第一大妙用。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不仅交代了写作顺序,而且使画面更优美。
二、环境描写之再理解:渲染环境氛围、衬托人物形象
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而在语文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是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文中作者用“慢镜头”细致刻画古寺,将古寺的荒凉、脏乱、阴暗和潮湿细腻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学生能够较容易地感受到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即理解古寺的破败。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王老师主要采用了以读促讲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厚厚的”等词语来感受。教学中,学生通过想象、用心品味、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破败的古寺在脑海里一下子就变得立体起来、清晰起来,学生立马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古寺的破败不言而喻,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说自明,语言的理解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在品读完古寺的破败后,王老师过渡到对美好的月色的描写中,先让学生谈在读了“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后的感受,接着引入课文:“李时珍说:‘庞宪,趁大好月色,我们把寻访所得记下来吧。’”然后,王老师提出“既然是写修订《本草纲目》,为何要将古寺写得如此破败,月色写得如此美好?”让学生谈一谈体会,相机教学“借景移情”。此时的环境描写是为了衬托人物,景美人更美,表达对李时珍的赞美之情。这一教学设计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二字很有意思,“情”是一个维度,情感是有意义学习的前提,“境”作为另一个维度,是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教学中,王老师始终融入自己对李时珍的钦佩之情,学生在王老师的感染下自然也对李时珍产生了赞美之情。“情”的教学可以说是有了一定的基础,在精读古寺和月光环节,学生也有了“境”的认识。王老师考虑到先前学生已有对环境描写的粗浅认识,在品读过古寺的破败和月色的美好之后,可以说学生对于环境描写的认识已有了更深的理解,王老师一步步带着学生推敲环境描写的作用,使学生知道了其作用是借助景物描写来表达某种情感。
三、环境描写之终体会:借景抒情
基于核心素养的全脑语文课程中的思维能力是课程开发的重心,人在思考中才能成長,全脑语文旨在通过语言学习和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王老师先让学生想一想最后的景物描写带给他们的感受,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最后通过“文章再次出现美好的月色,仅仅是简单重复吗?”这一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借学生之口说出这么写是为了表现李时珍以苦为乐、甘于付出、为民造福的精神,此时的环境描写起到了借景抒情的作用。
这篇文章的结尾与我们以往学习的文章有所不同,没有用赞美的语言去写李时珍,而是用了一段环境描写,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夜已经很深,而李时珍却在认真做着记录。好的结尾需要品味,需要学习,值得我们借鉴。这样的设计能够加深学生对环境描写的认识,也是对学生是否掌握借景抒情这一写作手法的检测。有了之前学习的铺垫,学生自然明白了李时珍为寻草药之辛苦,此时便对李时珍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正是全脑语文课堂的体现。面对着这样一篇写景、记事又写人的文章,王老师没有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进行教学,而是打破了课本的局限,抓住“破败的古寺”“美好的月色”“寺外的山风”重构了“教”的思路,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突破,抽丝剥茧点出了作者的写作顺序,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教学。突破语文教学方法,不仅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环境描写这一写作手法,培养了学生运用语文的技能。王老师这一节课的教学,另一大亮点是打破了从人物品质分析入手的常见思路,从环境描写入手,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推敲写法,让学生习得借景移情的写法,并最终运用写法。相信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对环境描写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够运用于写作的实践当中,从而提升语文的核心能力。
崔峦老师说过:“阅读教学要由分析课文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本课是对环境描写这一写法的深入学习。在阅读的沃土之中,愿教学方法之花在全脑语文课堂中生根、发芽、生长、开花。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宿、材、徒、尘”,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通过分析词语的构词方式,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晓行夜宿、饥餐渴饮、枯枝杂草、断垣残壁”等词语的
意思。
3.以 “夜”为突破口,通过对“破败的古寺”“美好的月色”“呼啸的山风”三处场景的分析,体会环境描写衬托出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从而为后文感悟不怕吃苦的精神埋下伏笔。
【教学过程】
一、解读“宿”字,引出课题
师:前面,同学们猜我的名字猜得很准。这幅图你能猜出是什么字吗?(出示)如果你能猜出是什么字,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说)
师: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个字,宝盖头代表房子的屋顶,为里面的人遮风挡雨,所以单人旁要写在宝盖头下面,旁边是一张席子。
师:单独一个“宿”字你们会读了,老师把它放到一句话
中,你能读正确吗?这个可比刚才猜字谜有难度哦,先看一遍。
【师出示:明明在宿(sù)舍说了一宿(xiǔ)有关星宿(xiù)的常识。】
师:看你笑眯眯的,老师猜你肯定会读了,你来试试。
(生读)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你再来试试?
师:这个字有三个读音,我们来读读。
(生读)
师:它还有三个不同的意思。“宿舍”的“宿”是住、过夜、夜里睡觉的意思,“一宿”的“宿”是夜的意思,“星宿”的“宿”是星座的意思。同学们都看到了吧。今天我们学的新课题目中也有这个字,它叫“夜宿”。
(师在黑板上标出“宿”的拼音)
(师揭示课题。生齐读课题,注意“宿”的读音。)
【评析:叶澜教授曾这样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了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导入环节,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谜语,点出了“宿”字,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抓住多音字“宿”,将“宿”字的三种读音编入一句话当中,让学生尝试朗读,使原本枯燥的汉字教学变得有趣味,深化了学生的识记,自然而然引出了课题。】
二、词串教学,渗透学法
师:“夜宿”是什么意思?文中还有一个包含“夜宿”的四字词语,能找出来吗?
生:晓行夜宿。
师:大家一起来看这个词语,你能理解它吗?
生:就是白天行走,夜里住宿。
师:对呀,这就是晓行夜宿。那么它是用来形容什么呢?
生:形容旅途奔波劳苦。
师:是的,这就是引申义。把前面那句加上后面这句,就是对词语的完整解释了,请你再完整地说一遍。
师:像这样的词课文中还有几个?大家一起来读读。
(出示:饥餐渴饮、长年累月、断垣残壁。生齐读。)
师:你能试着用老师刚教
给大家的方法理解这三个词语吗?注意理解不仅要有字面的意思,还要有文章要表达的意思。自己试一試。
师:准备好的举手,咱们来试试看。请你说一说。
(生答)
师:是呀,饿了……渴了……,继续解释下面的词语。
师:我们把机会留给这位同学,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下词语的意思。这个“垣”你是怎么理解的?“壁”是墙壁,那“垣”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
(师整体出示)
饥餐渴饮:饿了才吃饭,渴了才喝水。形容旅途生活的艰辛。
长年累月:形容经历很多年月。形容时间很长。
断垣残壁:倒塌的墙壁,残缺的墙壁。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样子。
师:这些词语真是耐人寻
味,既有字面的意思,还有引申义。细细推敲啊,你还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师出示:晓行夜宿 饥餐渴饮 长年累月;断垣残壁 飞鸟归林 山风呼啸)
师:老师在刚才四个词语
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两个词语,并将它们分成两组,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说说你发现了
什么。
生:我发现第一组是写人的,第二组是写景的。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写景,就是为了写人。这节课我们将研究景物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
师:看着黑板上的词语,我来找同学读一读。
(师出示:忍冬花 金银花 刀豆子 胭脂草 鸡肠草 鹅肠草)
(生读)
师:哪一位同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词语都是药材。
(师出示:材)
师:“材”的本义是木料。它是木字旁。这些药材都出自一本书——《本草纲目》,它收录了近2000种药材。
【评析:教师由“夜宿”引出“晓行夜宿”,学生通过学习“晓行夜宿”一词知道了“晓”对“夜”,“行”对“宿”,并明白了这一词语的引申义。接着,教师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断垣残壁”等词语,然后通过一组写人的词串和一组写景的词串,点出了这一节课要研究的方向:景物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看似简单的疏通字词环节,实际上教师经过了精心的准备,渗透着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
三、梳理月夜,理清顺序
师:为了修订好这本《本草纲目》,李时珍昼夜忙碌,这天晚上他和徒弟庞宪夜宿
古寺。
(师出示:徒)
师:“徒”的“彳”代表什么呢?双人旁并不是两个人,而是与行走、行为和道路有关。
师:当时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小组合作学习这一部分,先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有关夜晚的语句,再读读这些句子。 (生合作学习)
师:画完的同学小组内交流。请大家读读这些描写夜的句子,以小组形式汇报,每人一句。(课件出示句子)
(生答)
师:是的,就是这四句话。读了这四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出示:傍晚—天黑—夜晚—深夜)
师:老师和你们的想法是一样的。请大家再读这四句话,与后面的词语比较着读,说说你喜欢哪一句,并说说喜欢这句的理由。
(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太精彩了,这四个句子用景物描写表示时间的变化,更具有画面的美感,显得生动形象。这就是景物描写的妙处。
【评析:通过“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找准了描写夜晚的句子后,再由学生点出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陆华山老师曾经说过:“把谁都会说的话,用美好的语句变成一种我们都能看得见的景色,这样来表示时间,值得大家学习。”课文中,作者就把“傍晚”“天黑”“夜晚”“深夜”四个交代时间的词语写得形象生动,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景物描写的妙处。】
四、精读“古寺”,感受破败
师:李时珍和徒弟在这样一个夜里来到了哪里呢?
生:他们来到了古寺。
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古寺的?
(生合作学习)
师:请你在文中找出描写古寺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找描写古寺的语句)
师:请你读读找到的句子。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
生:破败的古寺。
(师板书:破败的古寺)
师:你们从哪里感受到了古寺的破败?
生: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生: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
师:对呀,真脏。
(师出示“尘”的图片,贴“尘”字,“尘”中间用红笔
标出。)
师: “尘”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
生:小土为尘。
师:你真会思考,但是老师要提醒你上面不能写成“小”,是一竖。
生:断垣残壁上长满了
青苔。
师:真破。
生: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
厚的蜘蛛网。
师:真荒凉。
师:是呀!这么多同学的回答,其实就是文中说到的——破败!真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师课件放大“破败”两个字,贴“破败的古寺”。)
师:再来看看这两句话,让我们通过朗读再现破败的古寺。
(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
(生读)
师:经过你这么一读,这段文字的意思就很明了了。
师:让我们一起跟随李时珍来到古寺。轻轻推开門,只见……
【评析:在精读环节,教师通过让学生找出描写古寺的句子,感受古寺的破败;通过指名读、配乐引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破败的古寺;再通过图片展示,再现破败的古寺,让人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精读月光,体悟写法
师:这就是那座古寺!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皎洁的月色很美好。
师:是啊。皎洁的月色如此美好。在这美丽的夜晚,在这破败的古寺里,李时珍师徒正在干什么?你们能用文中的句子告诉老师吗?
(师出示: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师:是的,他们正在修订《本草纲目》,而且是趁着大好月色。老师有一点不明白,既然是写修订《本草纲目》,为何要将古寺写得如此破败,月色写得如此美好?
生:为了写李时珍认真
工作。
师:是呀,这就是借景来表达对李时珍的赞美之情。
(师用手点课题“李时珍”,借景移情。)
师:是的,景美人更美,这就是景物描写的妙处。谁能带着赞美之情来读读这美好的月色?
【评析:教师采取了“问题引领,探究发现,读说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核心问题“既然是写修订《本草纲目》,为何要将古寺写得如此破败,月色写得如此美好”串联了上下的教学内容结构,也遵循着拾级而上的逻辑。以“夜”为研究的突破口,通过对“破败的古寺”“美好的月色”的分析,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表达对李时珍的赞美之情。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突破难点环节,没有生硬地教授知识,而是以学生之口诉学生所想,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及时点拨,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
六、寺外山风,人景交融
师:像这样的景物描写,在文章的结尾还有一处。
(师出示句子: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师:咱们一起读一读。
(师生读)
师:读完这处景物描写,说说你有什么感觉?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从山风呼啸、猫头鹰尖叫感觉阴森森的,叫人恐怖、害怕甚至毛骨悚然。
师:再读一读,读出让人毛骨悚然的感觉。
(生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确实营造出了阴森恐怖的气氛。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一句?
(生说)
师:你们还有什么感受?
生:“一轮圆盘似的月亮移到了中天”,交代时间不早了,李时珍还在修订《本草纲目》,我感受到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付出了很多。 师:文章再次出现美好的月色,仅仅是简单重复吗?
生:不是的,进一步表现了李时珍以苦为乐、为民造福、甘于付出的精神,表达了对李时珍的赞美之情。
师:课文的结尾并没有提到李时珍,但是联系全文推敲,你们懂了吗?
生:我懂了,这是一种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写美好的月色是为了表达对李时珍的赞美。
师:对呀!这儿的景物描写真是妙不可言。
师:这节课我们抓住景,理清了文脉,推敲了重要写法——借景抒情。你们学会了吗?下节课我们再来练习这种写法。
【评析: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在文末品读美好月夜时,教师引领着学生由月色的阴森恐怖想到李时珍的以苦为乐,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唤醒了学生潜在的审美和悟性。环境描写的好处,渲染某种气氛、衬托人物形象等,便不言而喻了。】
【总评】
《李时珍夜宿古寺》主要讲了李时珍与徒弟庞宪在修订《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夜宿古寺的一段经历。读完课文,我脑海中不断浮现着这样一幅画面:一位老人,五十多岁,手拄枯枝,背负行囊,山野村间,艰难跋涉,寒风白发,破败古寺,屋顶露天,阴暗潮湿,灰尘四起,李时珍正在专心地记录着……当我们面对着这样一篇写景、记事又写人的文章,哪些内容该教,怎么去教,值得思考。翻开《语文课程标准》寻找依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想:努力挖掘教材中人文和工具方面的价值才是我们应该去探索的问题。
全脑语文课程着力于语言的运用,也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全脑语文追求打破课本的局限,重构“教”的思路,突破语文教学方法,不仅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技能,提升语文的核心能力。现结合本课教学中的亮点来谈一谈。
一、环境描写之初印象:明写作顺序、赏美感画面
有人说:“作者对环境描写的潜能运用得越充分,其作品就越有吸引力;读者对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得越深刻,其阅读过程就越享受。”由此可见,环境描写的作用值得去探究。王老师在揭示完课题、疏通字词后,请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夜晚的语句,以学生之口说出了本文的写作顺序:傍晚—天黑—夜晚—深夜,并对比文章中的环境描写和“傍晚、夜晚”等词语,感受其画面美感,体会到了景物描写的第一大妙用。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不仅交代了写作顺序,而且使画面更优美。
二、环境描写之再理解:渲染环境氛围、衬托人物形象
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而在语文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是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文中作者用“慢镜头”细致刻画古寺,将古寺的荒凉、脏乱、阴暗和潮湿细腻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学生能够较容易地感受到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即理解古寺的破败。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王老师主要采用了以读促讲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厚厚的”等词语来感受。教学中,学生通过想象、用心品味、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破败的古寺在脑海里一下子就变得立体起来、清晰起来,学生立马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古寺的破败不言而喻,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说自明,语言的理解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在品读完古寺的破败后,王老师过渡到对美好的月色的描写中,先让学生谈在读了“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后的感受,接着引入课文:“李时珍说:‘庞宪,趁大好月色,我们把寻访所得记下来吧。’”然后,王老师提出“既然是写修订《本草纲目》,为何要将古寺写得如此破败,月色写得如此美好?”让学生谈一谈体会,相机教学“借景移情”。此时的环境描写是为了衬托人物,景美人更美,表达对李时珍的赞美之情。这一教学设计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二字很有意思,“情”是一个维度,情感是有意义学习的前提,“境”作为另一个维度,是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教学中,王老师始终融入自己对李时珍的钦佩之情,学生在王老师的感染下自然也对李时珍产生了赞美之情。“情”的教学可以说是有了一定的基础,在精读古寺和月光环节,学生也有了“境”的认识。王老师考虑到先前学生已有对环境描写的粗浅认识,在品读过古寺的破败和月色的美好之后,可以说学生对于环境描写的认识已有了更深的理解,王老师一步步带着学生推敲环境描写的作用,使学生知道了其作用是借助景物描写来表达某种情感。
三、环境描写之终体会:借景抒情
基于核心素养的全脑语文课程中的思维能力是课程开发的重心,人在思考中才能成長,全脑语文旨在通过语言学习和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王老师先让学生想一想最后的景物描写带给他们的感受,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最后通过“文章再次出现美好的月色,仅仅是简单重复吗?”这一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借学生之口说出这么写是为了表现李时珍以苦为乐、甘于付出、为民造福的精神,此时的环境描写起到了借景抒情的作用。
这篇文章的结尾与我们以往学习的文章有所不同,没有用赞美的语言去写李时珍,而是用了一段环境描写,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夜已经很深,而李时珍却在认真做着记录。好的结尾需要品味,需要学习,值得我们借鉴。这样的设计能够加深学生对环境描写的认识,也是对学生是否掌握借景抒情这一写作手法的检测。有了之前学习的铺垫,学生自然明白了李时珍为寻草药之辛苦,此时便对李时珍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正是全脑语文课堂的体现。面对着这样一篇写景、记事又写人的文章,王老师没有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进行教学,而是打破了课本的局限,抓住“破败的古寺”“美好的月色”“寺外的山风”重构了“教”的思路,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突破,抽丝剥茧点出了作者的写作顺序,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教学。突破语文教学方法,不仅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环境描写这一写作手法,培养了学生运用语文的技能。王老师这一节课的教学,另一大亮点是打破了从人物品质分析入手的常见思路,从环境描写入手,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推敲写法,让学生习得借景移情的写法,并最终运用写法。相信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对环境描写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够运用于写作的实践当中,从而提升语文的核心能力。
崔峦老师说过:“阅读教学要由分析课文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本课是对环境描写这一写法的深入学习。在阅读的沃土之中,愿教学方法之花在全脑语文课堂中生根、发芽、生长、开花。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