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_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2-0062-02
  【作者简介】顾正元,江苏省射阳县第六中学(江苏射阳,224300)教师,一级教师。
  课堂时间不够用似乎已成为许多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之一。但课堂时间都去哪儿了?却很少有语文教师做这样一个有意义的追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呢?纵观当下语文教学,不同类型的课堂有不同的答案。
  一、在戏剧化的课堂上,时间的“花朵”插进了形式主义的“花瓶”
  什么叫戏剧化课堂?是表演的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一切行为都为炫丽的形式服务。
  一位教师在讲授《再别康桥》的时候,在“Bandari”轻音乐的衬托下,播放了数十张关于英国剑桥大学的风景图片,经过近十分钟的情境铺垫之后,教师才点题开讲,中途还穿插了“再别康桥”的小型情景剧,师生研读文本的实际时间只有十五分钟左右,这种形式至上的教学,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课堂教学时间不够,教学目标自然无法达成。那要怎么办呢?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在教学《再别康桥》这一课时,是如何做的。
  程翔老师教学时紧扣诗歌文本的体例要求,将主体构架设计为如下九个环节:
  (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
  (四)学习第三小节,思考:作者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
  (五)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四小节。
  (六)一提到梦,人们常常回忆起往昔的生活,特别是那些铭刻心头的往事。诗人也是这样,提到“梦”,他就好像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刻,让他难以自持。于是他就去寻找那昔日的梦。昔日的梦究竟是怎样的美好呢?作者告诉我们了吗?
  (七)诗人沉浸在里面,没有醒来。对吗?
  (八)为了突出“沉默”的特点,作者在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中都写到了。怎么写的?
  (九)最后,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
  这九个环节,环环相扣,去除了不必要的起承转合,从整体感悟到深度把握再到细节研析,教学层次十分简约。全课设计没有上一案例语言之外的华丽包装与情节预设,是精、准、快的课型,十分经济、实用。
  程翔老师用他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课堂要讲求时间效益,不能凌空高蹈。
  形式主义的课堂是一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时间的花朵一旦插上去就会枯萎。这种课堂能耗大,效益低,不值得提倡。
  二、在无序化的课堂上,时间的“小溪”流进了无意义的“沙漠”
  无序化的课堂不是指教师没有预设,许多课堂上的无序是因为中间出现了意外干扰。比如有学生深度思考之后,提出了教师知识能力不能解决的问题,打乱了教师原先预设的课堂程式。
  顾城的抒情诗《生命幻想曲》是一首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生命赞歌。当教师诠解诗歌主题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1993年10月8日,顾城在新西兰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这样一个践踏、杀戮生命的人心中还有什么美好可言?”杀人犯与美好生命之间,无疑有逻辑上的悖逆,由于该教师准备不足,一时无语,课堂顿时进入了“你一言我一语”的无序状态,学生由于认识水平上的限制,并没有形成多少有价值的观点。这节课上,时间的小溪散漫地流向无意义的沙漠。
  这就使我联想起特级教师李仁甫老师的生成课堂。所谓生成课堂,就是基于现场的课堂,这种课堂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成正果。这种课堂要求教者能厚积薄发,通过广泛而专业的积累以及充分的备课,突破线性预设的窄化思维,能无路径或全路径教学。以致无论哪一个意外环节都可以成为深入学习的切入点,带来精彩生成。李仁甫老师上《相信未来》时,遇到了这样一种情况:
  生3:……(同生1)
  师:三位同学读得都不错,但有一处差异较大,大家有没有听出来?
  众:第三节(即上面所引用的读法迥异的几个句子)。
  师:两种读法,究竟哪一种比较好呢?
  师:不同的读法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理解。要知道怎么读,不妨先来理解这几个句子。理解诗歌通常要抓住意象,你们看看这几个句子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
  生1、生3:“手”“排浪”“大海”“曙光”“笔杆”。
  生2:“手指”“排浪”“手掌”“大海”“曙光”“笔杆”。
  师:究竟哪一个说得对?
  (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第一种。这说明他们的思维仍然处于“混沌”状态,这再次凸显第三节是教学的难点,而这一难点也点燃了他们的求知之火)
  师:我们先别忙下结论。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排浪”有什么特点,它能否压缩为一个字“浪”。
  (学生呈现如梦初醒的样子)
  生4:“排浪”跟“浪”是不同的,“排浪”表明浪一道又一道地向天边涌去,这一道又一道的浪线看起来就像人的“手指”。
  师:大家看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正在这时,教室外面走廊栏杆上晒着的几根拖把突然地进入教师的眼帘,于是教师灵机一动,指着恰好疏密有致地平放着的拖把)
  师:请大家开下小差,朝走廊看,几根拖把像不像“手指”?像不像由几个浪线组成的“排浪”?
  众:真像。
  师:你们可理解“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一句的读法了吧?
  (由于灵活地把教室外面的现场情景开发成课程资源,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起来)
  众:哦!
  学生读诗时出现了句读问题,显然是节外生枝,但李老师却抓住了这一意外,直击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点石成金地让这一个意外成为课堂高潮的触发点。
  首先他迅速抓住了学生产生这一错误的思维盲点:不少学生对意象“排浪”的理解还停留在一般“波浪”的层面上,这个问题属于浅表问题,通过师生简单问答,迎刃而解。但由感性储备不足,明白了“排浪”的特点之后,学生对“手指”与“排浪”的喻指关系仍然不能接受。这时,教师如果还停留在语言上进行诠解,自然会事倍功半。李老师灵机一动,引领学生把目光投向了窗外的一排拖把,并以此类推,引导学生在山重水复之际,走进豁然开朗的生成之境。
  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博学睿智,把握教学现场,善于从非预设的课堂情节中即时构架有效的课堂新秩序,时间的溪流自然会汇涌成智慧之海。
  三、在高压式的课堂,时间的“光线”被吸进了知识的“黑洞”
  现在流行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不少语文教师不顾受教者的状态,将教学内容搞成“压缩饼干”,越过消化过程,直接打包给学生。
  这种课堂,却常常被认为是高效的课堂,最起码不是低效的课堂。其实这种课堂熄灭了智慧,也扼杀了时间,是最浪费时间的课堂。高压缩的课堂教学,是现代“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过程缺乏知识与思维融通过程,学生在僵化的训练程式中,时间甚至智慧,都被吸进了没有生机的黑洞。
  语文教学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或许一千个语文教师,有一千个答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还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时间,不能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无限制的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展开充分有效的学习,多实践,多探索。只要我们有广博的才能、务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精准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现场情境,教学时间一定会化成我们语文课堂上的空气、阳光与水,汇涌成我们语文世界里的美好春天。
其他文献
【摘 要】南通市通州区提出“生活态”的“微 ”区域教师培训范式,全面助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这种体现“供给侧”改革思路的培训新范式,以“寻本、寻真、寻为、寻实”为教师培训理念,以测定“微支点”、构建“微空间”、打造“微引擎”、整合“微档案”为培训策略。在这一范式之下,“微 ”代表一种“生活态”的教师自主发展平台,一种实时化的“群整合”理念,一种“全成长”的力量。  【关键词】微 ;培训;教师;专业发
运用口服汤药治疗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炎肾功衰。以口服药补脾肾之阳,攻伐与活血药物通过直肠给药,扶正与祛邪并用,治疗有效率达69.56%。
分析了利率与企业投融资活动的关系及利率市场化以后对企业投融资活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挑战与机遇面前,企业应有的理财对策。
将校园网教学系统设计成两个主要部分,课程材料与讲授部分和学生的学习部分,并用ATM网建设无网教学系统,改进了数学手段,使校园网在教学中得么充分应用。
目的对早期胃癌采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早期胃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
中药具有的四气五味、归经是中药功效的基础,如辛能散能行,苦能燥能泻,长期以来是临床用药的准绳。随着对中药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尤其是从中分离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后,相继出
期刊
【摘 要】学校的特色场馆是校本化的教育资源,需要对它进行统整、协调、分享,从而建立起相应的课程系统,使其价值最大化。不同的时期,江苏省南京市小学教育有着不同的代表性举措。特色场馆资源的优化整合,课程的重组改造,既是小学教育行动的创新,又是小学教育理念的创新。  【关键词】特色场馆;整合;课程;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
论述了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对提高我国企业利润率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在结构调整中强强联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激情式教学;教学方式;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2-0064-02  【作者简介】王志远,江苏省江都中学(江苏扬州,225200)教师,高级教师。  曾几何时,一提起高中数学课堂,学生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枯燥无味的图像,觉得除了听老师讲题就是自己解题,毫无乐趣可言。其实在新课程理念下,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特色、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