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510600
本次规划的工作重点集中在五水地区的项目经济策划、五水地区整体城市设计及重点地块的景观深化设计三大内容。首先通过对区域市场的发展机遇及项目的区位分析确定合理的功能定位及项目布局,在此基础上针对整体研究范围开展城市设计,明确空间及城市形象控制的原则,并针对重点地块进行景观深化设计。在多个层次上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控制及指导,以期为南通市打造一个城市形象突出、功能布局合理、景观环境优美的城市滨水片区。
创意与特色
五水地区地处南通是第二生态圈节点,狼山风景名胜区至唐闸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历史轴线上,紧邻濠河风景名胜区,五水地区中间的通吕运河又是崇川区与港闸区的天然分界线。五水地区与南通中心城区的紧密关系,让五水地区即承载着生态和历史的意义,也承载着现代城市发展脉络的使命,其区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重要的规划战略意义。
区域内特有的南通大众燃气厂旧址、大港河码头厂房旧址、沿通吕运河的工业吊臂等等这些充满了年代氛围的场所和物品,在规划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利用和改造。根据各自的特色和位置,燃气厂旧址将成为以工业遗址及文创园区为依托,开发出互动参与度高的的旅游产品,采取“园中园”模式,即“大园”开放、“小园”收费,兼具公益性与开发可行性,“大园”指后工业创想世界主题园的所有20公顷用地范围,包括主题园主景区及三个核心旅游景区,主景区向市民免费开放“小园”则为三个核心园区,即化工博物馆、潜水体验馆及创想世界工业乐园,游客可根据自主意愿选择付费游玩;厂房则通过活化利用,打造南通第一个水岸船运故事馆和仿古大型宝船旅店,集食住游购娱,成为通吕运河南岸另一旅游亮点;保留的工业吊臂则与通吕运河滨河绿化带相结合,成为运河风景线上的景观亮点,展现工业艺术主题,让游客在与体验通吕运河过去的历史乃及南通的航运历史。
“水”作为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整个区域内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因此规划里依据其水环境的特异性规划出不同的功能场所。其中,通吕与通扬运河交汇处,规划了五水城市舞台,由东北角的五水之心酒店地标建筑群、西北角的活力五水城市公园,中央的运河之心音乐喷泉,东南角的后工业主题园,西南角的大地艺术雕塑公园组成;大港河的平均河宽约为30米左右,相比宽阔的运河尺度宜人,因此特别规划了河两岸的特色滨水餐饮区,整体建筑风格为现代中式建筑,景观配上亭台楼阁等元素,展现现代南通水乡风情及五水历史文化风貌。
整个五水地区的城市设计,以两河交汇的五水之心展开,分为4个层次。圆心的第一层次规划了五水城市舞台项目为沿各个地块滨水节点设重点文化、休闲项目,打造五水公共活动核心,以地标建筑、大地景观、工业遗存、文化建筑等元素,强化“城市舞台” 概念;第二层次规划了沿五水核心周边岸线布置重要的滨水文化娱乐、生态体验等功能,形成独具吸引力的都市休闲水岸;第三层,五水核心的外围滨水区域结合区位条件,导入特色商业、都市旅游、创意产业等功能,形成功能复合化且特色分明的四大片区;第四层次,导入居住功能,形成24小时充满活力的城市滨水片区,形成宜居、宜商、宜游的城市片区。
形成两大景观绿化的轴线,沿通扬运河形成城市文化体验轴线,北联唐闸、南联濠河,成为都市文化旅游轴上的重要节点;沿通吕运河强调滨水生态及市民休闲功能,强化通吕运河城市第二生态走廊的功能。
项目形象定位及功能定位
通过城市各大功能板块及项目区位及自身优势资源分析,提出五水地区区别于城市其他板块的形象定位,即弘扬“现代都市文明及工业历史遗产”。并结合项目的发展机遇分析,确定本项目的功能定位:大南通滨水休闲新核心,长三角主题文化旅游新天地。
城市设计概念
紧扣“水”主题,并承接南通“两河两岸”景观概念性规划中所确立的规划原则,形成“南通·城市水上舞台”的设计概念,以五水汇聚之处为依托,打造城市的活力、休闲、文化及生态舞台,由此形成代表现代都市文明的城市名片。
城市设计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以连续的大面积城市滨水绿地系统的创建形成片区的生态基底;
公众参与原则-通过土地利用的合理配置,步行系统和滨水绿道的整合,来确保滨水的资源得以为城市市民所享用;
复合活力原则-避免出现单一使用功能的分区,进行市民休闲、居住配套、公共文化等功能的混合布置,确保形成一个24小时充满活力的城市滨水片区;
文化为魂原则-通过对基地历史工业遗产的活用以及文化创业产业的引入,提升项目的文化内涵;
多元体验原则-形成各具特色且空间形象鲜明的城市片区、滨水绿地、广场及街道,丰富城市空间及滨水岸线体验感。
城市设计结构
形成“一心一岛四片区”的城市设计结构。即:
一心:通吕、通扬运河交汇点的中央水域,形成滨水、景观、生态、旅游、文化的中心。
一岛:通吕运河上的分水岛,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打造成为市民及游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首选之地。
四片:以通吕、通扬运河水域为界,形成四大城市片区,每一片区结合自身区位条件及周边用地情况,形成各具特色的项目布局及空间形态,即:以高端商务服务为核心功能,展示滨水特色的商务接待与休闲功能为主的东北片区;紧扣水主题,以展示城市活力与时尚娱乐魅力功能为主的西北片区;以历史文化体验和滨水风情旅游功能为主的西南片区;以文化创意、工业遗址活用为主的东南片区。
建筑色彩
目前南通城市色彩存在着某些矛盾有,主要表现在对传统建筑色彩的继承性不强,以及建住宅建筑、一般商业建筑色彩趋向多色系,主色调不明确,用色过多显得凌乱等。
为提高五水地区的整理城市形象,突出其特殊的城市地位,再城市设计中以五水地区的东南片区为例,把该区域的建筑分为4类,包括一般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风情建筑以及地标建筑,并为这4类建筑制定一系列的色彩、材质和建筑元素手法的参考指导,如下:
一般公共建筑
建议建筑立面形象与周边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清爽、明快、轻盈、现代等风格特点。采用低彩度、偏中性、体现玻璃质感的冷色调为主,如灰蓝色、浅蓝绿色等,可搭配白色、浅灰色或深灰色墙体。建筑滨水一侧可适当加入色彩相对明快的建筑材质作为点缀。
居住建筑
现代主义风格,整体形象美观大方。可采用幕墙、石材、涂料和面砖等材质进行建筑立面塑造。居住建筑色彩方面,建议采用淡黄色为主调,以传统区域的色彩元素灰色、白色、赭石色等色为点缀,避免大面积使用鲜艳色彩,在整体的城市范围内形成较为一致的色彩背景。
风情建筑
规划区域内的风情建筑色彩控制应遵循艺术审美原则,既形成区域色彩个性,又不妨碍建筑创作。建议风情建筑采用现代中式建筑手法,结合旧的城市肌理,包括狭小的宅间路、过街楼等元素进行设计。通过传统建筑材料清水砖墙、花岗岩、百叶、漏窗等与新的建筑材料配合打造,塑造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新环境。色彩上建议采用具有本地传统特色的黑、白、灰为基本色调,辅以原木色作为装饰点缀。
地标建筑
船运故事馆,活化利用原有厂房,建议采用现代钢结构的建筑手法,体现船体的构造特色,打造南通第一个水岸船运故事馆。色彩选择上,建议以厂房原有色调为基础,辅以明快艳丽的点缀色,突出南通独特的活力形象。
本次规划的工作重点集中在五水地区的项目经济策划、五水地区整体城市设计及重点地块的景观深化设计三大内容。首先通过对区域市场的发展机遇及项目的区位分析确定合理的功能定位及项目布局,在此基础上针对整体研究范围开展城市设计,明确空间及城市形象控制的原则,并针对重点地块进行景观深化设计。在多个层次上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控制及指导,以期为南通市打造一个城市形象突出、功能布局合理、景观环境优美的城市滨水片区。
创意与特色
五水地区地处南通是第二生态圈节点,狼山风景名胜区至唐闸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历史轴线上,紧邻濠河风景名胜区,五水地区中间的通吕运河又是崇川区与港闸区的天然分界线。五水地区与南通中心城区的紧密关系,让五水地区即承载着生态和历史的意义,也承载着现代城市发展脉络的使命,其区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重要的规划战略意义。
区域内特有的南通大众燃气厂旧址、大港河码头厂房旧址、沿通吕运河的工业吊臂等等这些充满了年代氛围的场所和物品,在规划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利用和改造。根据各自的特色和位置,燃气厂旧址将成为以工业遗址及文创园区为依托,开发出互动参与度高的的旅游产品,采取“园中园”模式,即“大园”开放、“小园”收费,兼具公益性与开发可行性,“大园”指后工业创想世界主题园的所有20公顷用地范围,包括主题园主景区及三个核心旅游景区,主景区向市民免费开放“小园”则为三个核心园区,即化工博物馆、潜水体验馆及创想世界工业乐园,游客可根据自主意愿选择付费游玩;厂房则通过活化利用,打造南通第一个水岸船运故事馆和仿古大型宝船旅店,集食住游购娱,成为通吕运河南岸另一旅游亮点;保留的工业吊臂则与通吕运河滨河绿化带相结合,成为运河风景线上的景观亮点,展现工业艺术主题,让游客在与体验通吕运河过去的历史乃及南通的航运历史。
“水”作为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整个区域内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因此规划里依据其水环境的特异性规划出不同的功能场所。其中,通吕与通扬运河交汇处,规划了五水城市舞台,由东北角的五水之心酒店地标建筑群、西北角的活力五水城市公园,中央的运河之心音乐喷泉,东南角的后工业主题园,西南角的大地艺术雕塑公园组成;大港河的平均河宽约为30米左右,相比宽阔的运河尺度宜人,因此特别规划了河两岸的特色滨水餐饮区,整体建筑风格为现代中式建筑,景观配上亭台楼阁等元素,展现现代南通水乡风情及五水历史文化风貌。
整个五水地区的城市设计,以两河交汇的五水之心展开,分为4个层次。圆心的第一层次规划了五水城市舞台项目为沿各个地块滨水节点设重点文化、休闲项目,打造五水公共活动核心,以地标建筑、大地景观、工业遗存、文化建筑等元素,强化“城市舞台” 概念;第二层次规划了沿五水核心周边岸线布置重要的滨水文化娱乐、生态体验等功能,形成独具吸引力的都市休闲水岸;第三层,五水核心的外围滨水区域结合区位条件,导入特色商业、都市旅游、创意产业等功能,形成功能复合化且特色分明的四大片区;第四层次,导入居住功能,形成24小时充满活力的城市滨水片区,形成宜居、宜商、宜游的城市片区。
形成两大景观绿化的轴线,沿通扬运河形成城市文化体验轴线,北联唐闸、南联濠河,成为都市文化旅游轴上的重要节点;沿通吕运河强调滨水生态及市民休闲功能,强化通吕运河城市第二生态走廊的功能。
项目形象定位及功能定位
通过城市各大功能板块及项目区位及自身优势资源分析,提出五水地区区别于城市其他板块的形象定位,即弘扬“现代都市文明及工业历史遗产”。并结合项目的发展机遇分析,确定本项目的功能定位:大南通滨水休闲新核心,长三角主题文化旅游新天地。
城市设计概念
紧扣“水”主题,并承接南通“两河两岸”景观概念性规划中所确立的规划原则,形成“南通·城市水上舞台”的设计概念,以五水汇聚之处为依托,打造城市的活力、休闲、文化及生态舞台,由此形成代表现代都市文明的城市名片。
城市设计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以连续的大面积城市滨水绿地系统的创建形成片区的生态基底;
公众参与原则-通过土地利用的合理配置,步行系统和滨水绿道的整合,来确保滨水的资源得以为城市市民所享用;
复合活力原则-避免出现单一使用功能的分区,进行市民休闲、居住配套、公共文化等功能的混合布置,确保形成一个24小时充满活力的城市滨水片区;
文化为魂原则-通过对基地历史工业遗产的活用以及文化创业产业的引入,提升项目的文化内涵;
多元体验原则-形成各具特色且空间形象鲜明的城市片区、滨水绿地、广场及街道,丰富城市空间及滨水岸线体验感。
城市设计结构
形成“一心一岛四片区”的城市设计结构。即:
一心:通吕、通扬运河交汇点的中央水域,形成滨水、景观、生态、旅游、文化的中心。
一岛:通吕运河上的分水岛,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打造成为市民及游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首选之地。
四片:以通吕、通扬运河水域为界,形成四大城市片区,每一片区结合自身区位条件及周边用地情况,形成各具特色的项目布局及空间形态,即:以高端商务服务为核心功能,展示滨水特色的商务接待与休闲功能为主的东北片区;紧扣水主题,以展示城市活力与时尚娱乐魅力功能为主的西北片区;以历史文化体验和滨水风情旅游功能为主的西南片区;以文化创意、工业遗址活用为主的东南片区。
建筑色彩
目前南通城市色彩存在着某些矛盾有,主要表现在对传统建筑色彩的继承性不强,以及建住宅建筑、一般商业建筑色彩趋向多色系,主色调不明确,用色过多显得凌乱等。
为提高五水地区的整理城市形象,突出其特殊的城市地位,再城市设计中以五水地区的东南片区为例,把该区域的建筑分为4类,包括一般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风情建筑以及地标建筑,并为这4类建筑制定一系列的色彩、材质和建筑元素手法的参考指导,如下:
一般公共建筑
建议建筑立面形象与周边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清爽、明快、轻盈、现代等风格特点。采用低彩度、偏中性、体现玻璃质感的冷色调为主,如灰蓝色、浅蓝绿色等,可搭配白色、浅灰色或深灰色墙体。建筑滨水一侧可适当加入色彩相对明快的建筑材质作为点缀。
居住建筑
现代主义风格,整体形象美观大方。可采用幕墙、石材、涂料和面砖等材质进行建筑立面塑造。居住建筑色彩方面,建议采用淡黄色为主调,以传统区域的色彩元素灰色、白色、赭石色等色为点缀,避免大面积使用鲜艳色彩,在整体的城市范围内形成较为一致的色彩背景。
风情建筑
规划区域内的风情建筑色彩控制应遵循艺术审美原则,既形成区域色彩个性,又不妨碍建筑创作。建议风情建筑采用现代中式建筑手法,结合旧的城市肌理,包括狭小的宅间路、过街楼等元素进行设计。通过传统建筑材料清水砖墙、花岗岩、百叶、漏窗等与新的建筑材料配合打造,塑造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新环境。色彩上建议采用具有本地传统特色的黑、白、灰为基本色调,辅以原木色作为装饰点缀。
地标建筑
船运故事馆,活化利用原有厂房,建议采用现代钢结构的建筑手法,体现船体的构造特色,打造南通第一个水岸船运故事馆。色彩选择上,建议以厂房原有色调为基础,辅以明快艳丽的点缀色,突出南通独特的活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