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青工入党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87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当前企业青工入党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党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找准新形势下发展青工入党工作的切入点,努力把青工先进分子吸收进党组织,不断壮大企业党组织的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每年的“七一”,无论是党员或非党员都很关心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的发展变化情况。今天,在全国8 000多万党员中,一线的工人人数仅有700万,同时在2.4亿农民工中,流动党员只有300多万。笔者认为,这个数量实在偏少,这与我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作为党的阶级基础太不相称。为使我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大力加强一线工人尤其是青工入党。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是一个美好的政治理想。但是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一些企业中,企业青年党员发展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党员年龄结构趋于老化,青年党员数量下降,要求入党的生产一线青工逐年减少,无党员的生产班组比例上升;在农民工中发展党员难度较大。这些状况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党组织战斗力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应当引起各级企业党组织的高度重视。
  
  影响青工入党积极性的成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以上这种局面呢?笔者对此作了一些调研分析,除了近年一些企业经济效益欠佳,青工数量有所减少外,影响和挫伤青工入党积极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对党的先进性认同度和信赖度不高。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党内不正之风的蔓延,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少数党员和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化、以身试法,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部分青工不能正确看待党的先进性与党内不正之风的主流与支流问题,在感情上对党的形象产生疑虑或不信任,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政治取向和入党意向。特别是受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也使不少青工在政治追求上步入误区,信念发生偏移,对党的信仰和追求出现错位,以致产生失望和悲观情绪,出现了信仰危机。简言之就是对党信心与忧虑同在,拥护和怀疑并存。
  社会大气候使青工价值观念多元化。青工大多思想活跃,少有保守思想,对新生事物反应敏捷,但对市场经济的某些负效应,对资产阶级腐朽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缺乏免疫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打开窗口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乘机而入,导致一些青工价值观发生扭曲。重利益轻理想,崇尚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信条,认为入党无利可图。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升官、晋级、增资、上学等,凭的是个人“本事”和人情关系,至于政治条件,那是无关紧要;认为不入党也不影响岗位系数,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经济收入。
  国际共运跌入低谷影响信念追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搞和平演变,“颜色革命”,致使社会主义国家所剩无几,有的沦落为贫困或发展中国家。由于一些企业党组织对青工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不够,使部分青工认为实现共产主义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再加宣传舆论上的错误导向,一些人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好,在广大青工中引起了思想上的混乱。
  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被淡化。现在传统的党组织活动形式已很少具有吸引力,有的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减弱。过去企业有困难或重大问题,先在党内征求党员的意见;有重大事项先党内后党外地学习贯彻,保证党员早知道早行动;提拔干部,党员优先,党员们感到很自豪、很光荣,非党群众感到党员可信、可靠、可学,这就在青工中形成了一个奋发向上的政治氛围。而现在,很多大事一般群众早已知道,而有的党员却还茫然不知;个别企业一把手无视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大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无视党委意见,书记说话不管用;党员说话没人听;党员无特别的政治优势和待遇,相反,在某些方面同等条件下还必须谦让。诸如此类,逐渐淡化了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无形中弱化了党组织对青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不重视在青工中发展党员。少数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对发展青工党员工作不够重视,有的把发展党员工作当成“软任务”,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措施;缺乏系统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有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对发展青工党员心中无数,很少过问,少数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不主动,存在“坐门等客”的现象;个别党组织负责人妒贤嫉能,担心优秀青工入党后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不愿发展党员;有的团组织“推优”不够,很少组织青年开展活动,有的长期没有发展团员,根本谈不上建立“推优”制度;在舆论宣传报道方面使发展工作受“风向”的影响,一个时期强调发展党外知识分子入党;一个时期又将重点转到“民企人士”;凡此种种,挫伤了青工要求入党的积极性,迫使他们感到入党无门。
  论资排辈使人感到入党遥不可及。有些党组织吸收新党员不是按照党员标准,不是看现实表现,而是搞论资排辈,或追求总数及比例,忽视质量。理由是:青工的世界观有可塑性,易变且不稳定,需要多考验,今后入党机会还多,而一些老同志年龄也大了,要求入党多年,再不入党就没有机会了;有的只注重经营骨干、科技人员、走向领导岗位的新任干部的培养;还有的在提干前从未写过入党申请,但在提干过程中或提干之后,马上就解决。过去那个“入党当官论”,现在变成了“当官入党论”,在青工中影响很不好。
  不良舆论过苛要求影响青工的追求。有的青年怀着崇高的政治追求,写了入党申请书,不但没有得到热情鼓励,反而受到不少冷嘲热讽。同龄人说他想冲大头、出风头、想表现,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些消极舆论致使许多青工存在从众心理,争取入党不积极,有追求而不敢付诸行动,担心遭亲朋好友嘲笑。还有的企业党组织对青工要求往往过高过苛,认为他们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有片面的简单化的想法等等,对他们的缺点不积极引导、热情帮助,却以偏概全、冷眼相观。
  对入党意向抱有吃亏态度。相当数量的青工对入党的意向不够明确,存在许多模糊观念,不知为什么入党,认为入党前要拼命干,入党后还要受党规党纪的约束,既吃亏,又不自由。还认为入了党样样要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多,牺牲个人利益多,既要参加党内和必要的社会活动,还要加班加点,而且不能计较报酬;遇到抢险救灾还要挺身而出,冲在前面,不仅影响工时,还要影响业余时间;有的动机不纯,把入党当作就业升职的阶梯,视入党为谋取私利的前提条件;多数青工对入党存在“等”的思想。认为自己工作时间短,现在还轮不到自己头上,于是凡事不冒尖,不带头,鸭子过河随大流。
  忽视对青工进行党的知识教育。某些企业只强调物质鼓励和业务技术提高,忽略了党的知识、革命理想等思想教育,加之有的青工由于自我学习不够,党的基础知识欠缺,对党认识模糊,对党存在一些偏见。有的基层党组织在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时,只注重了抓党员,却疏忽了抓青工。有的基层党员和干部认为,我们党如今拥有8 000多万党员,执政60多年,不用做“广告”,群众自然会了解。其实不然,现在企业中的青工走出校门进厂门,从未接受过党的基本知识的系统教育。我们党过去干什么,现在干什么,将来要干什么,很多青年还未真正了解。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近年来企业面临青工入党人数逐年下降,企业党员比例失调这种局面。因此,需要企业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群策群力,加以研究,寻找对策,切实做好在青工中的党员发展工作。
  
  提高青工入党积极性的对策
  生产一线工人是工人队伍的主体,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大都是青年人,培养和吸收生产第一线青工入党,对于推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企业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这些年来,虽然许多企业对加强生产一线青工入党有所重视,青工中党员有所增加,但是,随着企业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老职工党员相继退休,加之近年来招收的合同工、农民工、大学生及复员军人逐漸增多,企业生产一线青年工人比例在不断上升,一线青年党员数量依然偏少。因此,不论是从加强企业党建出发,还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注重在企业生产和工作一线发展党员,解决党员队伍老化问题,既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措施。笔者认为,做好青工党员的发展工作,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大力搞好党的自身建设。为树立好党在青工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要加大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力度,在党员中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反腐倡廉教育,对腐败现象一反到底,决不姑息迁就;切实抓好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坚持从严治党,对不合格党员要严肃批评、教育和处理,对党内腐败分子要坚决清除,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要注重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全体党员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青工进步;党组织要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如“岗位建功”和“创先争优”等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
  正确看待当代青工的特点。企业党组织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端正对生产一线青工入党工作的认识。要扣紧时代发展的需要,实事求是地看待青工存在的优缺点。树立看人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的观点,不求全责备,克服对青工的偏见,满腔热情地为优秀青工入党创造条件。正确分析研究并对待每一位要求入党青工的动机、愿望,及时施以必要的正确引导教育。企业党委要对本企业生产一线青工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对于要求入党的青工,要有专人主动、经常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引导和帮助。特别是要注意认真做好对青工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培方式。提高青工的入党积极性,关健是要结合他们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教育途径,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培养。如班组政治学习、党章学习小组、团日活动等方式;选择易被广大青工接受的网络,引导青工在网上接受党的理论知识的教育;通过电视讲座、评比青年标兵等形式,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和主张,宣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发青工的入党热情;利用企业业余党校开设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或举办党课讲座,定期培训、专题学习,提高青工对党的认识了解;在开展党组织活动时,可视情况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使他们接受党内生活的熏陶,提高自身素质;若有条件的话,不妨给入党积极分子压担子,让他们在艰苦工作岗位上磨炼,使之在实践考验中加快成熟;开展党团员交朋友、结对子活动,经常交流思想体会,使青工感受到党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找到自己的差距,增强其争取入党的信心和勇气。
  以节日庆典激发青工爱党热情。要充分利用庆典礼仪,创造有利于青工入党的良好环境。如在党的生日之际,大张旗鼓地宣传党的丰功伟绩、历史地位、新时期的职能作用等,使青工增强知党、爱党、跟党走的决心。平时要有步骤地对青工进行中华民族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国情厂情、民主法制,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等教育,使青工懂得爱党爱国就要有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就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就要有爱企敬业做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从而激发和增强青工的爱国热情和爱党观念,自觉靠拢党组织,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在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
  建立保证质量的“推优”制度。针对青工入党动机越来越复杂的现实,在发展青工党员时,必须严把入口关,既保证发展质量,又确保“入口”畅通,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层层选拔、多方评优、深入考察,建立并实行发展党员工作推优制、预审制和公示制,真正使“推优”工作成为发展青工党员的主渠道。党团组织应密切配合,在突出“育优”这个环节上下功夫,在完善运行机制上积极探索。明确团组织在推优工作中的地位和工作程序,建立健全请示报告、座谈会评议、教育培养、筛选考察、审核把关制度,把那些真正有坚定信念的青工吸收到党内来。共青团组织应积极地把具备党员条件的青工推荐给党组织,随时为党输送新鲜血液。要特别重视从农民工、援外人员中的优秀人才中,发展一批有潜力的青工党员。
  加强对党支书发展工作的考核。能否做好在青工中发展党员工作,关健在基层党支部书记。可制定党支部书记考核制度:对连续两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或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支部,要给予“黄牌”警告;对连续3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党支部书记,要予以诫免或免职;凡对发展青工入党工作重视不够的支部不能评选为先进党支部,支部书记不能评选为优秀支部书记;对发展党员工作中的重大失误及违纪违规行为,要追究有关党组织和责任人的责任;对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企业党委可每月听取一次支部书记汇报,每季度到党支部进行一次巡回办公,全面检查评估,并进行通报;党委每年召开一次发展党员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这些措施,促使党支部书记面对压力,认真抓好落实青工入党工作。
  建立推荐青工入党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推荐优秀青工入党、发展党员公示等一系列激励制度,以拓宽群众民主监督的渠道。要克服等待“自我成熟”的消极态度和赶急图快、拔苗助长的急躁情绪,有效避免照顾、搞攀比、不按程序突击发展党员。杜绝论资排辈用“能人标准”取代党员标准等不正之风现象发生。从而进一步端正要求进步的青工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使他们明白只有认真履行好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在岗位上充分展现出党员先进性的特征,才配得上是一名合格党员。同时,基层党组织对多年培养没有被吸收和有迫切要求申请入党的青工对象要热情关心,帮助他们正视不足,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争取早日加入党的组织,做到发展一个、影响一片、带动一批的效果。同时要总结党支部在培养青工入党方面的经验,以典型推动全局。
  以创新精神推进发展工作。企业党组织要把在生产一线优秀青工中发展党员列入党委、党支部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专人负责。为做到工作到位、责任到人,要落实好培养联系人制度,建立培养登记卡片,跟踪掌握培养情况,随时掌握青工的思想脉博。可建立回执制度。基层党支部接到要求入党青工递交的申请书时,除跟其谈话,还可给他一封回执信,表示欢迎并提出希望,让他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爱护,体会到入党是一项严肃的事情。另外,应加强对青工积极分子的日常管理,党支部每月对他们进行一次谈话,每月听取一次培养联系人的工作情况汇报,每季度对他们进行一次培训考核。对于暂时没有提出入党申请的青工,也要作具体分析,善于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启发他们的政治觉悟。这样把发展青工入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企业青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下降的原因,既有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既有客观现实问题,也有主观认识问题。我们伟大的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成长壮大。只要企业党组织高度重视,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不断总结经验,求真务实,真抓實干,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切实把青工入党工作当做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就一定能使企业党员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就能为促进企业发展和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确保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永远兴旺发达。(责任编辑:江山)
其他文献
近年来,管理伦理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热题,对它的研究不仅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涉及到伦理学相关方面的理念,这种跨学科式的交叉性研究,在国内可以说是
本文从人学和美学相结合的角度探讨美学问题,应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的问题日益凸现,诸如人在物质与精神的权衡中迷失,以及人生观价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关注自身物质利益。在经济领域,有些企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出现了假冒伪劣、商业欺诈、行贿受贿、污染环境等大量不
平均产量:257万升面积:665公顷土壤特性:富含锰的花岗岩。获得法定产区命名时间:1936年9月11日风车磨坊的名字来源一个古老的磨坊。从1816年开始,这个磨坊巨大的风车就一直坐
期刊
混沌理论是一种交叉学科的理论,它已日益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根据混沌理论的特点将其与现代企业科技成果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形成一
为了提高永磁薄膜阵列的剩磁和最大磁能积 ,在电镀制备CoNiMnP永磁薄膜阵列过程中引入少量稀土Nd原子替代部分Ni原子 ,采用光刻和电镀技术在 5mm× 5mm× 0 .2mm的硅片上设计
早在20世纪之前,关于科学中女性缺失的问题就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随着大学教育向女性的开放和女权运动的兴起,大量的女性接受了高等教育并进入科学研究领域,使得女性在
维特根斯坦首先针对美学领域广泛存在的误解进行了批评和破除,针对执着于美一定有某种特质的建构性思维方式进行了破除,提出了何为真正的审美判断的问题。在区分了真正的审美判
20世纪30年代,在思想界倡导“文艺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艾思奇创作了《大众哲学》一书,影响巨大,在以后的岁月里也多次再版。《大众哲学》的出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
国内外学者关于“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研究和探索已经在理论界和实业界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且在部分大中型企业内部取得了较大成就,基本实现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重大转换,为“以人为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笔者认为,目前学者们关于“以人为本”的研究视域主要局限于企业内部,因而相关理念在企业实践中出现了不少困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必须及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