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q11微缺失综合征的产前诊断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pu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22q11微缺失综合征的产前诊断方法。

方法

应用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磁珠鉴别/分离技术(BACs-on-Beads™,BoBs)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1例羊水染色体培养失败的胎儿及1例疑似22q11微缺失综合征的双胎行产前分子诊断。

结果

产前BoBs试剂盒方法检测到1例胎儿及1例双胎均为22q11的微缺失,同时3例胎儿中期分裂细胞的FISH验证结果均显示为22q11微缺失,即在DiGeorge /VCFS N25位点上仅有一个红色荧光信号,对照22号末端22q13.3ARSA位点上有两个绿色荧光信号。

结论

产前Bobs方法联合FISH技术可以成为22q11微缺失的一种产前分子诊断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确定1个抗维生素D佝偻病家系患者PHEX基因的致病突变,并探讨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用Sanger测序法对该家系中2例患者及100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对照的PHEX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用逆转录PCR检测相应的mRNA的变化。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例患者均发生了PHEX基因的IVS21+2T>G突变,在100名正常对照中则未检测到该突变。mRNA序列分析证实该突变导致了PHEX基因第21外显子的缺失。
期刊
目的联合应用多种技术产前检测7q11.23重复综合征1例。方法采集1例孕中期胎儿的羊水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本,行染色体G显带分析,提取羊水DNA进行BoBs分析,同时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最后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
期刊
目的探讨溶质相关载体26A3(solute-linked carrier family 26 member A3,SLC26A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及单倍型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16例UC患者和584名正常对照者,应用多重SNaPshot技术检测SLC26A3 (r
期刊
目的检测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TSC)2个家系和1个散发病例TSC1和TSC2基因,寻找其致病突变。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法对2个结节性硬化症家系(4例患者)和1个散发病例及其家庭成员进行TSC1和TSC2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家系1患者的TSC2基因第19外显子发现c.1964C>T(p.S655F)新的错义突变;散发病例TSC2基因第40外显子发现c.52
目的分析1例黏多糖贮积病ⅣA型患儿的GALNS基因突变,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测定1例黏多糖贮积病ⅣA型的女性患儿白细胞MPS相关酶的活性,对GALNS基因进行突变分析。结果患儿主要表现为矮小、多发骨骼畸形、智力正常、听力减退,半乳糖胺-6-硫酸盐硫酸酯酶活性降低;测序结果显示患儿携带GALNS基因c.1094G>T (p.Gly365Val)/ c.938C>T (p.Thr313Met)复合
目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产前诊断一例无家族史的眼脑肾综合征。方法应用超声仪进行详细的胎儿结构筛查,对发现的胎儿颅脑异常应用磁共振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胎儿及孕妇进行遗传学检测。结果超声发现胎儿双眼先天性白内障,颅后窝增宽。磁共振检查发现胎儿脑回发育不良。CMA检测结果发现胎儿染色体Xq25-26.1区存在约63
目的了解育龄高危夫妇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携带率、基因突变类型及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941对育龄高危夫妇进行α、β地贫基因检测。结果941对高危夫妇中,检出一方或双方地贫基因发生突变790对,占83.95%;一方为α地贫、一方正常420对,占44.63%;一方为β地贫、一方正常198对,占21.04%;一方α地贫复合β地贫、一方正常33对,占3.51%;双方都异常的139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