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雕琢,方成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nchou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物动作传神描写作文教学。以失智老父亲的打包动作作为描写对象。抓住特征,精確描摹;分解细化,放慢延长;运用修辞,夸张变形。
  关键词:动作;特征分解;修辞
  在本节作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以“感动”为话题写篇记叙文,建议把“父爱”作为表现话题旨意的方向。为此,我有意选择了央视公益广告《打包》视频中的失智老父亲的打包动作作为描写对象,以期能触动为人子女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动作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是人物传达感情、显示内心、表现性格的重要手段。黑格尔说:“人最深刻的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见诸现实。”画面中失智老父亲为儿子“打包”饺子的动作,刺痛学生内心的那一刻,他们的写作冲动被激发,油然地将心中的感动化为文字。
  学生一:父亲呆滞地坐在餐桌前,一言不发,当那一盘饺子端上桌,他迅速地抽出手,将饺子放进了自己的衣袋。眼里泛出淡淡的光,当我责问父亲时,他喃喃地说:“这是给我儿子的,他最爱这个。”
  学生二:父亲眼神迷蒙地坐在椅子上,突然,他伸出一双布满皱纹的手,抓起一个饺子,放进了衣袋。
  ……
  显然,学生一不仅描写了人物的动作,还描写了神态、语言等。它的着力点并不在人物的动作上,而且老父亲的那个习惯性动作描写也太简略粗糙。学生二集中描写到了动作,但人物并不传神,没有“站立”起来。
  怎样才能使描写的动作传达出人物的神韵气质呢?
  一、 抓住特征,精确描摹。
  福楼拜曾对莫泊桑说:“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 福楼拜追求的那个“一个词”,就是选择准确的词语,精确描摹,以传达出人物的风貌神韵。我们在描写人物动作时,就应抓住特征,选用最准确的词语,精确描摹。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他便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孔乙己》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欧也妮·葛朗台》
  这些经典作品中的句子,动词用得很传神。“排”字写出了孔乙己冒充斯文阔绰的得意。“摸”字将人物潦倒窘迫欲充斯文而不能的境遇刻画出来。“扑”字生动地写出葛朗台对金钱的极度贪婪。尤其是“摸”和“排”字,同是描写孔乙己在咸亨酒店付酒钱的动作,却入木三分地反映出了他处境的变化。虽一字之差,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主人公的前后遭际之别,用词精辟。
  接着我要求学生对老父亲的动作,重新措词修改,以精确描摹他在餐桌上的习惯动作。
  学生三:老父亲注视着盘中仅剩的两个饺子,颤巍巍地探出了手,捏起一个,小心翼翼地藏进了上衣口袋中。
  学生三的片段把“伸”改为了“探”字,符合老父亲年迈失智的实际,既表现他动作的迟缓,又能传神地写出他对饺子的珍视。又把“抓”改为了“捏”字,把“放”字换为了“藏”字,这些动作都更能体现老父亲的小心翼翼和对饺子的珍视。三个字的变动,老父亲的瞬间生动化、人情化了。这就是选用准确词语,精准描摹的结果。
  二、 分解细化,放慢延长。
  动作描写要有放慢脚步的意识,抓住人物动作中的某一点分解细化,放慢延长,呈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来看朱自清《背影》中描写父亲为儿买橘的语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在这两段中,朱自清用了“走”“探”“穿”“爬”“攀”“缩”“倾”等动词描写父亲“越过铁道”“爬上月台”的行为。作者把父亲越过铁道的动作,分解放慢成了“走——探” 这两个部分;而对爬上月台这个动作又细致地分解延长成了“攀——缩——倾”三步。这些动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行动不便却深爱儿子的老父亲形象,使这些简单平常的动作,具有了强大的感人力量。
  我们再次聚焦老父亲“打包”饺子的动作,对其分解细化,放慢延长。
  学生四:老父亲伸出一只手探向盘子,微合着三根手指,捏起盘中的一个饺子,小心翼翼地缩回来,又用另一只手拨开上衣口袋,将饺子轻轻地放进去。
  学生五:只见他身子微微向左倾着,艰难地抬起手臂,一点一点地探向饺子,他张开手指,小心翼翼地捏起一只饺子,慢慢缩回来,又用左手的两个手指缓缓拉开口袋,将饺子放进去。
  学生四将拿起饺子的动作分解成了“合——捏”,放饺子的动作放慢为“缩——拨——放”。学生五将“探——捏——放”分解成了“倾——抬——探——张——捏——拉——放”一系列动作。这样分解细化,老父亲年迈的形象和珍爱饺子就像珍爱儿子的形象一下就鲜活了。
  三、 运用修辞,夸张变形
  要让人物气韵生动,还可以强化动作中某个点,运用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使这个动作更加突出立体,从而更传神地表现人物的个性。
  文段进行第三改。将老父亲“打包” 饺子的动作,用上修辞,进行适当的夸张变形。
  学生六:突然,他探出一双颤抖的手,颤巍巍地伸向饺子,用三根手指轻轻捏起一个,缓缓地往回缩,另一只手拨开上衣口袋,将饺子慢慢地放进去,再用手捂着,仿佛里面装的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学生七:突然,他像发现了珍宝一般,艰难地抬起手臂,迟缓地探向了那盘饺子,伸出三根手指,微微合拢,轻轻地捏起其中一个,缓缓地缩回来,仿佛它捏起的不是饺子,而是滴落人间的一滴甘露,一点一点,轻轻地藏进了他的衣袋。
  或用夸张、或用比喻,老父亲“打包” 饺子的动作通过第三次雕琢,更深沉,更细腻,方寸间,为我们诠释了执著厚重的父爱。
  文章不厌改,雕琢方成器。我们从动作描写着手,试图通过思维和语言两方面的细化,用三个步骤推进,不断去雕琢文字,书写人物神韵。
  感受最深的人才会有传神的笔调。我们如能触动内心,感知生命的鲜活,赋予文字以灵性,亦能从笔端流淌出动人的神韵!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必修一[M].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学通讯,2015,07、08.
其他文献
摘 要:2002年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一目的论述中渗透着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认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开始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在教会学生基本的文学常识的前提下,建立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其中诗歌的教学最能够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推动他们将自己真正融入到诗人的感情中。那么,在课堂中教师该如何巧妙地为学生解读诗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  关键词:语文;初中;学生  一、 精彩导入,激发想象  导入是诗歌教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有效提问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生生互动最经常的形式之一,更是
摘 要:当班主任不太难,但是当好一名班主任就要困难得多。一个班里几十个学生,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班主任付出许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负责,更是对班主任自身的磨炼。管理是一门艺术,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去不断的深入钻研。  关键词:教师;教育;严格;关爱  一直以来,我有一个梦:能光荣地成为人民教师,与充满阳光与激情的学生们一起学习、成长,全心奉献给教育事业。六年的教育工作经历,六年的班主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也成为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小学信息技术被列为基础教育课程是现代信息飞速发展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操作水平和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信息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游戏教学法,让信息课堂更具有趣味性,也逐渐成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浅析小
摘 要:“简易方程”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的重要内容。编排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结合“天平称量物体”这一具体的生活情景,清晰认识等式和方程,详细了解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准确理解方程的意义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易方程;天平称量物体  一、 案例背景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简易方程”之前,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积累了比较多的数量关系。另外,在学习“简易方程”之前,
摘 要:音乐欣赏教学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幼儿会学会欣赏,主动感知,陶醉在动人的旋律中,形成心灵的熏陶,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音乐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内容,幼儿在欣赏中会得到智力的开发和情感的培养,教师要关注音乐欣赏的教学方式,鼓励幼儿参与到音乐欣赏中,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学;音乐欣赏;有效方法  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歌词、音域、节奏
摘要:新课改要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导学案教学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框架,但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将导学案与支架式教学融合有效避免以往的固定模式,在教学中建立不同支架,从而促进生物课堂的高效。  关键词:导学案;支架式教学;融合  毕加索说过:“创造之前必先破除”,破除什么?破除教師的“照本宣科”,学生的“按图索骥”,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
摘要:针对中学古诗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严重脱节的现象,指出中学古诗文既是陶冶学生情操、提升思想境界的阅读范本,更是中学生学习各式文体写作的范本。同时提出不但要抓好古诗文阅读教学,更要在此基础上落实写作教学古为今用的观点。  关键词:中学古诗文;阅读;写作;融合  中学古诗文教学中,不少人将阅读和写作关系完全割断,从而导致读写分离的怪现象。鉴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正确认识和把握读与写的关系,利用古诗文这个
摘 要:通过对《窗边的小豆豆》一书的反复阅读与思考,根据书中提到的小豆豆的母亲与小林宗作的两个教学案例反思我们的教学,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天性、本能、兴趣、自由以及独立性,促进其个性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尊重;学生  一、 书的主要内容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创作的一部作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在巴学园读书的真实故事。巴学园是由校长小林宗作(本名为金子宗作)自己创办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