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生成性历史教学中教师引领策略的研究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e0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态生成性课堂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形成具有生命化的课堂教学。
  新的课堂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应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当课堂上出现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独具慧眼的教师会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生成出人意外的精彩。这些精彩,往往可以使我们打造出一个生动活泼、充满人性的生命化教育的课堂。因此,教师不能用静止的、固定的而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眼光看待课堂教学。而在把握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
  那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态生成一些问题呢?又如何把已经生成的问题加以引导和利用呢?
  首先,教师要切实转变角色,做一个积极的引导者。
  新课程的改革,侧重于情感的培养、过程的优化、人格的健全、创造力的开发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更多地关注学生、关注学习。生成性教学的前提也必须在思想上彻底抛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的观念,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根据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确定现场教学方法,促成课堂生成。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去着想。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改变以往教师的一言堂形象,还课堂于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有在这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产生许多动态生成性问题。对那些有价值的旁逸斜出的话题,教师必须顺势进行整合概括、引导探究。
  其次,学生的自主生成。
  这是动态生成的主阵地。学生的言论常常是凌乱分散、言不达意的,教师首先要机智地把这些小的话题进行概括整合,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清楚,千方百计地点燃学生探究的欲望,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操作,从而得出结论或认同。
  面对学生的自主生成,教师的引领的作用表现在:
  1、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利用文本信息,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从文本中寻找教学目标的生长点,并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解读,把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调动起来,教学的“动态生成”也就呼之欲出。
  (1)预设多向评价地问题。
  多向评价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教学“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时我改变讲述归纳的教学进程,设计了问题:“你认为什么时候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时机?说说理由与并参与讨论。”学生们纷纷说出了“甲午战争后的有利时机”、“中国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政策的放宽”、“爱国心的驱使”等根据文本分析之后的答案,并进行了阐述和理由分析。其实结合了学生个体感受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合理的,而他们生发的争论却形成互补,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另外课文中一些值得拓展的信息,也值得教师充分思考,去找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价值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教学《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时,根据文中四大发明的影响,我提出了“四大发明如果不传入到欧洲,我们是不是就不会被侵略了”这个问题,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并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2)预设丰富想象的问题。
  在评价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时,在了解了相关的历史问题后,我预设了问题:“如果清朝没有李鸿章这个人会怎么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出现了“没准清朝没那么快灭亡”、“他就是一个多余的人”、“他的贡献也挺大的”等各种五花八门的答案,同时学生在反观自己的答案时又产生了“这些方法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存在的根本问题”的反思,引出了对教材的理解——封建腐朽的专制制度是导致近代中国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
  2、做一个机智的调控者。
  实现这样一种有效生成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对待一些意外之音、善于捕捉和巧用这些意外之音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当学生答问错误时,教师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或追问暗示,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当然,作为课堂的调控者,在课堂教学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教师除了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充分利用,把信息资源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以促进课堂有效生成外,还要避免出现自流式生成,从而真正实现“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弹性优化。
  总之,动态生成性的教学是一个生动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学习合作关系,在愉快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最后都有一个“单元学习任务”专栏,它是教师实施学习任务群的导向。一线教师应该在“单元学习任务”的导向下,研究课程标准,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单元学习任务;统编教材;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左高超,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行为优化策略。  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
期刊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英明决策。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绿色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先谈到了构建和谐校园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和现实要求,接着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要运用先进的办学理念、要搭建温馨的校园人际关系、要创建优美的环境三大理论思考及实践探索。  关键词:和谐校园 构建 理念 实践    和谐思想,古亦有之。《管子》中说:“畜之一以道则和
期刊
【摘 要】基于高考“考查问题—小问题—具体问题”的高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实施,主要包括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三大实施策略,而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应当以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开展数学对话为主要手段,以锻炼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方法技能为根本任务,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和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基本目标。  【关键词】问题解决;数量积;二轮复习;教学設计  【作者简介
期刊
数学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又是信息技术的支撑学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类学习与生存发展的环境,也改变了几个世纪来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的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 下面根据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成功与否和学生的
期刊
按字义解释,“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而均匀。照此解释,社会和谐应该是社会各个方面配合得适当而均匀。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全社会提倡文明。崇俭仰奢、厉行节约是代代相传的美德,不仅反映着社会生活的逻辑,而且包含着均衡和谐的智慧,是人类文明延绵不断的重要因素。在资源、环境制约日益严重的今天,坚持节约有利于增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构建节约型社会,要以发展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
期刊
21世纪是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具备必要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每一个人的生存需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应该在中小学各个阶段都开展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由浅入深地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评价等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由此可见中小学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写字教学中能否取得最大的成功,就在于教师能否把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寓教于乐  学习的兴趣、愿望和责任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在启蒙教育中,教师饶有风趣的讲解、新颖的事例,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活动
期刊
【摘 要】“THIEVES”是适用于科普类文本阅读的一种有效方法,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阅读框架。学生可以根据“THIEVES”中每个字母代表的关键点,有针对性地将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圈出来,从而精准掌握文章的结构、段落大意和核心信息的分布等,提高阅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长期有意识地使用“THIEVES”阅读法,可以让学生养成阅读科普类文章的思维习惯,形成阅读技能,让阅读更有效。  【关键词】THIEV
期刊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人们已经认识到:计算机学科教学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人才具有独到之处。由于上机实践教学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上机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综合应用自己所学到的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亲自指挥计算机工作,来实现自己的创意,达到自己想象的境界,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通过上机实践,可以培养学生以抽象化的形式描述问题的能力、规划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物理实验对物理教学至关重要。现在实验条件虽然有了很大改善,各式各样设计精巧的教学仪器、丰富的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可供师生使用,但是,“动手做”物理教具在新课程理念下仍然值得提倡。因为“动手做”教具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科技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一、指导学生“动手做”物理教具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