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政治核心素养”的考查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an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构建政治核心素养体系,是从顶层设计解决当下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和最佳路径。政治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的内容。2017年南京市中考政治试卷充分体现了对政治核心素养的考查,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对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中考 政治
  核心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教育获得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核心素质的培养受到高度重视。核心素养为各学科回归其学科本质指明了方向。核心素养的考查也成为各学科评价的主要标准。
  查看2017年南京市中考政治试卷,不难发现考题既“高大上”又“接地气”,既突出政治学科不同于一般学科的德育功能,又展示政治学科独特的“综合意义”。整份试卷充分体现了“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学科本质,也有效地考查了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学生对政治主体的认同、赞同和信念,从而积极参与、维护和促进这个主体的发展。“政治认同”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有关。只有正确的政治认同,才能更好地培养理性精神,养成法制意识并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因此,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政治学科的重中之重。“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初中思想道德课程发挥的独特而关键的作用。思想品德考试作为一种学习效果的测验,是促进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政治认同的进一步深化。
  2017年南京市中考政治试卷设置了具体的和动态的情境,来考查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例如第4题和第7题,这两道选择题都和当下的农民问题、医疗问题和维稳问题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另外有两道题目分别从人民生活保障和国际外交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当然,还有第1、2、5、12、13题都在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政治认同。
  二、理性精神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独立思考,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更好地内化。理性精神是人类重要的思维品质之一,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都是理性精神的具体体现。理性精神关系到学生认识并参与社会的能力和态度。理性精神也是实现政治认同、养成法治意识、实践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缺乏理性精神就缺少必要的批判精神、缺少基本的科学精神,因此就不能正确做出合理的政治认同,还会走进“社会是人治而非法治”的认识误区,从而不能合理地参加公共事务。
  2017年南京市中考政治试卷对这种素养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问答题的考评上。例如:第16题,先给出三个小故事,要求学生简述故事所体现的艰苦奋斗的内涵。三个小故事从不同年代、不同领域与不同人物的角度阐述了“艰苦奋斗”的内涵。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探索自然与发展文明过程中形成和保持的精神品质。这就是一种理性精神。这道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因此,通过分析题目,可以得知,“大渡河连”的故事揭示了勤俭节约是艰苦奋斗的重要内涵;“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体现了不怕艰难困苦,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赵忠贤院士的故事说明艰苦奋斗的重要內涵还包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等精神。
  三、法治意识
  《左传》中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国家的和谐,但是“和”离不开规矩,“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规矩就是规范、法制。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必定具有法治精神和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法治意识”体现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捍卫尊严的必备品质,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要求。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就是要具有法治意识。
  2017年南京中考试卷,通过适当的题目考查了学生的法治意识。例如第15题,给出“乔丹”商标争议行政纠纷案件的具体事例,要求学生从判决中作出合理的选择。这道题具体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考查了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法治意识不仅意味着有法律意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具体的生活中。要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和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本题通过具体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明白我国在法治建设上的决心和进程。
  四、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是公民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公共参与”展示了人民当家做主的责任担当,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行动。学生在思想政治学科中,取得了政治认同,具有了理性精神和法制意识,这些知识的用处就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
  2017年南京市中考政治试卷对这种素养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问答题的考评上。例如第16题,给出某位学生的具体行为,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这是一道综合实践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要想回答好这道题,考生必须将自己放到问题的情境中去,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回答。
  综上所述,构建核心素养体系能“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可以从顶层设计解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2017年南京市中考政治试卷以“核心素养”的考查来立意命题,站在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引领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
其他文献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第二单元《培育家国情怀 增强文化自信》一课,通过提高文化认同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提升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设想]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先让学生直观感悟中华文化的特点及独特的文化魅力,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期刊
主持人语  优秀教师的成长伴随着实践,伴随着学习,更伴随着思考。实践和学习的过程,必须以思考、反思、思想贯穿始终,唯此,才能发现问题,不断优化,从而达到深刻的境界。  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实践,不断积累和探索;需要学习,不断吸收和借鉴;更需要思考,在思想中前行。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有一个周期,但这个周期的长短是因人而异的,在反思中进步肯定比顺其自然地成长要顺畅,带着思想前行更容易到达理想的彼岸。名师之
期刊
当方程遇见实际问题时,就似一个人有了灵魂,像为每个问题都注入了独特个性,把实际问题情境化、生活化就有了存在的土壤和必要性。而在一堂课中把这些情境化的问题都融入一个完整的故事中,更能凸显整体性。  一、教学片段  笔者在播放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校庆视频后提出问题一:这是“南菁”130周年校庆活动的一个片段,130周年校庆活动安排在2012年的10月份,为期5天,(1)若老师告诉你这5天是月历同一行上
期刊
工作室领衔人赵道夫为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盱眙县教师发展管理中心研训员。  工作室以随笔写作微课程建设为主渠道,致力于推动语文读写教学的有效改革,让学生爱上写作,让教师爱上写作教学,从而促进师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工作室共有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1项。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共做随笔生态写作专题报告25场,范围涵盖省内外各城乡中小学校,为实施随笔生态写作教学提供了专业性的指导与服务,受
期刊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创建于2012年,是一所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初中,拥有教职工105人,主体由江苏省重点中学斜桥中学初中部教师整体迁入,整合了新港初中、六三初中、大觉初中等6所学校的优秀师资,经过“和谐·竞争”的文化氛围熏陶,凝聚成“机遇中挑战困难谋发展,处劣势志存高遠求辉煌”的港中精神。在这里,有泰州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311”人才,有靖江市三级骨干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共产
期刊
摘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数学思想、教学起点、创设问题等方面进行转变。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 同题异构课 思考  一、课例探究  1.立足学情,把握起点。  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这种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  此次上课的两位教师来自不同学校,属于借班上课,因此了解学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一、引言  语言和思维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使思维外显的手段。思维需要借助语言,而语言学习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程晓堂,2018)。《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思维能力的任务。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水平和特点(张惠敏,2018)。
期刊
摘要  “导入”是历史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让历史课堂变得“有意思”,从而吸引学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的学情,利用好不同的课程资源,如七年级用文物图片、八年级用统计表、九年级用历史人物的话语,让不同的课程资源发挥它们各自独特的作用,使“导入”发挥其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历史课堂 导入 话语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设疑激趣,把学生从课间闲散的状态中拉回课
期刊
一、随笔写作微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  多年来,中小学作文教学基本以考试夺高分为使命,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学生怕写,教师怕教,造成了作文教学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是作文教学趋于碎片化,唯考是从,唯分是命,训练目标缺失,写作指导失当……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了随笔写作教学微课程建设的实践方案,追求不仅要帮助学生考试夺高分,赢得中考高考,而且要让学生爱上写作,赢得人生。概而言之,随笔写作微课程建设的价值取
期刊
一、教学设计简录  1.整体认知。  活动1:概览章头图,整体认知所学内容。  问题1:章头图一般统领整章内容,是一章的“灵魂”,学好章头图对本章的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请同学们结合本章的章头图,谈谈本章将学习哪些知识。  [活动预设]学生根据章头图中文字和图表的提示,回顾收集数据的方法有普查和抽样调查,回顾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统计表,回顾小学时描述数据的方法有条形、折线和扇形统计图。在学生回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