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新时期后,出现了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手段与平台,彻底改变了舆论场。虽然新闻媒体充分重视正面报道,但受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依然有负面效应出现于正面报道中,这样不仅影响到涉事单位的公信力,还会对公众意识造成不利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分析正面报道中负面效应的出现原因,采取相应的规避策略。
关键词:新闻采访;正面报道;负面效应
具体来讲,正面报道指的是将社会发展中光明、积极的内容充分反映出来。正面报道符合党的要求,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以及人民思想水平的提升具有较大意义。但目前在新闻采访的正面报道中,很容易有负面效应出现,不仅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还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深入探究规避正面报道负面效应的措施。
一、正面报道出现负面效应的原因
(一)新闻稿件存在漏洞
如果正面报道十分的严谨和正确,负面效应的出现几率将会得到极大降低。通过分析出现负面效应的正面报道可以得知,大部分报道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可能是新闻采访者没有深入采访,存在着较多的主观表达;也可能是被采访者出于某种目的,哗众取宠,导致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缺失;亦或者是审稿环节不够严谨,导致有技术性错误、常识性错误出现。例如,2018年陕西宁陕县发布了一篇报道,五一小长假旅游收入居然超过了13.9亿元之多,这一数据基本上为本县GDP的二分之一,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后县委宣传部进行了回应,旅游收入应该为1.39亿元。这个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新闻采访者没有仔细确认,另一方面则是审稿过程不够严谨,导致有低级错误出现。虽然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了解释,但依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报道不够全面
众所周知,客观公正是新闻行业的第一要求。而只有全面的报道,方可以体现客观公正。但在诸多企业发展与个人先进等方向的正面报道中,报道片面问题经常出现。如P2P金融企业报道过程中,有记者对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重点宣传,而P2P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却遭到了忽视,这样虽然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但一些P2P企业的倒闭、跑路,损害到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发布时机不对
新闻媒体要紧密依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要求,科学确定宣传时机与口径。如果正面报道在错误的时间段内发出,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有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出现于某地,当地政府的救灾工作十分及时,还没等妥善安置全部的受灾群众,一些媒體就开始表彰政府的工作成绩。虽然政府工作成绩显著,但依然有诸多的受灾群众等待着安置,这样不合时宜的表彰和赞扬,容易让人们产生错误认识,导致负面效应的出现。
二、新闻采访中规避负面效应的策略
(一)完善流程,提升素质
新闻报道、审核流程的不完善、不科学很容易造成负面效应的出现。针对这种问题,就需要对新闻报道流程大力完善,避免有低级错误或原则性错误出现于新闻报道中,促使负面效应的产生几率得到降低。目前,大部分新闻媒体单位十分注重负面报道的审核,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送审制度。但没有充分审核正面报道,难以有效控制正面报道的效果。因此,新闻媒体单位要制定完善的审稿制度,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仔细、认真审核正面报道的稿件内容,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要积极建设新闻采访队伍,通过培训、教育等措施的综合运用,促使新闻采访队伍的业务能力水平、思想道德素养等得到显著提升。这样新闻采访者才能够对新闻热点准确把握,将客观公正、精益求精的理念贯彻落实于正面报道中。
(二)深入采访,注重事实
事实是新闻的生命,为了避免出现负面效应,就需要深入采访事件。通过对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等相关内容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方可以提升正面报道的深度性和科学性。新闻记者要对人物、事件的核心特点准确把握,对新闻素材大量收集,剔除掉那些片面、虚假的素材内容,促使正面报道的质量得到保证。例如,范长江先生为了对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的事迹进行报道,跟随登山队一块攀登珠穆朗玛峰。通过个人的实际体验与深入采访,将著名的《英雄登上地球之巅》这一正面报道创作了出来。
(三)准确把握报道时机
正面报道的最基本要求是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报道实践中,要对党与政府的正面形象时刻维护。而报道时机的准确选择,直接影响到报道的成效。因此,新闻记者就需要对自身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断增强,准确把握报道时机。例如,2018年有一16岁的少年看到有人落水,急忙跳下水中,救出了落水女子。事件发生后,为更加全面的报道,记者到少年所在学校进行采访。学校的办公室主任说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不提倡未成人亲自救人,因为未成年人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很容易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如果直接报道这一事件,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不符合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记者权衡之后,决定暂时不报道。之后,当地镇政府特地表彰了少年的见义勇为,不仅授予其英雄称号,还奖励了5000元。少年得到奖励后,向贫困学子捐助了2000元。这一事件带来了另一新闻点,记者随之创作了《少年见义勇为,捐2000元助学》,取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四)增强新闻记者的前瞻性思维
为了规避潜在的负面效应,新闻记者一定要具备前瞻性思维。正面报道实施之前,记者要认真思考报道内容是否存在着全面,受众会否从其他角度进行理解等等。要尽量考虑所有可能被读者所质疑的内容,科学完善。要将舆情研判工作开展下去,对稿件报道后续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充分评估,以便对报道角度、报道思维等合理调整。例如,公安干警追捕罪犯的报道中,一定要着重介绍公安干警的艰苦耐劳精神,不必过于详细的介绍犯罪分子犯罪过程,否则可能会出现教唆人犯罪等不良情况。总之,新闻记者要增强自身思维的前瞻性与全面性,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报道角度,规避负面效应的出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正面报道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工作,直接关乎到新闻媒体影响力、公信力的提升。针对现阶段新闻采访中正面报道带来的负面效应问题,新闻媒体单位要从多角度着手,如完善审稿流程、把握报道时机等,最大程度上降低负面效应的出现几率。
参考文献:
[1]苏云丽.简论新闻采访中正面报道如何规避负面效应[J].传播力研究,2019,(10):123-125.
[2]苏利超.新舆论环境下正面报道如何规避负面传播效应[J].新闻研究导刊,2019,7(12):44-45.
[3]尹国莉.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策略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4(14):43-45.
关键词:新闻采访;正面报道;负面效应
具体来讲,正面报道指的是将社会发展中光明、积极的内容充分反映出来。正面报道符合党的要求,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以及人民思想水平的提升具有较大意义。但目前在新闻采访的正面报道中,很容易有负面效应出现,不仅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还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深入探究规避正面报道负面效应的措施。
一、正面报道出现负面效应的原因
(一)新闻稿件存在漏洞
如果正面报道十分的严谨和正确,负面效应的出现几率将会得到极大降低。通过分析出现负面效应的正面报道可以得知,大部分报道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可能是新闻采访者没有深入采访,存在着较多的主观表达;也可能是被采访者出于某种目的,哗众取宠,导致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缺失;亦或者是审稿环节不够严谨,导致有技术性错误、常识性错误出现。例如,2018年陕西宁陕县发布了一篇报道,五一小长假旅游收入居然超过了13.9亿元之多,这一数据基本上为本县GDP的二分之一,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后县委宣传部进行了回应,旅游收入应该为1.39亿元。这个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新闻采访者没有仔细确认,另一方面则是审稿过程不够严谨,导致有低级错误出现。虽然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了解释,但依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报道不够全面
众所周知,客观公正是新闻行业的第一要求。而只有全面的报道,方可以体现客观公正。但在诸多企业发展与个人先进等方向的正面报道中,报道片面问题经常出现。如P2P金融企业报道过程中,有记者对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重点宣传,而P2P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却遭到了忽视,这样虽然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但一些P2P企业的倒闭、跑路,损害到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发布时机不对
新闻媒体要紧密依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要求,科学确定宣传时机与口径。如果正面报道在错误的时间段内发出,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有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出现于某地,当地政府的救灾工作十分及时,还没等妥善安置全部的受灾群众,一些媒體就开始表彰政府的工作成绩。虽然政府工作成绩显著,但依然有诸多的受灾群众等待着安置,这样不合时宜的表彰和赞扬,容易让人们产生错误认识,导致负面效应的出现。
二、新闻采访中规避负面效应的策略
(一)完善流程,提升素质
新闻报道、审核流程的不完善、不科学很容易造成负面效应的出现。针对这种问题,就需要对新闻报道流程大力完善,避免有低级错误或原则性错误出现于新闻报道中,促使负面效应的产生几率得到降低。目前,大部分新闻媒体单位十分注重负面报道的审核,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送审制度。但没有充分审核正面报道,难以有效控制正面报道的效果。因此,新闻媒体单位要制定完善的审稿制度,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仔细、认真审核正面报道的稿件内容,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要积极建设新闻采访队伍,通过培训、教育等措施的综合运用,促使新闻采访队伍的业务能力水平、思想道德素养等得到显著提升。这样新闻采访者才能够对新闻热点准确把握,将客观公正、精益求精的理念贯彻落实于正面报道中。
(二)深入采访,注重事实
事实是新闻的生命,为了避免出现负面效应,就需要深入采访事件。通过对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等相关内容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方可以提升正面报道的深度性和科学性。新闻记者要对人物、事件的核心特点准确把握,对新闻素材大量收集,剔除掉那些片面、虚假的素材内容,促使正面报道的质量得到保证。例如,范长江先生为了对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的事迹进行报道,跟随登山队一块攀登珠穆朗玛峰。通过个人的实际体验与深入采访,将著名的《英雄登上地球之巅》这一正面报道创作了出来。
(三)准确把握报道时机
正面报道的最基本要求是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报道实践中,要对党与政府的正面形象时刻维护。而报道时机的准确选择,直接影响到报道的成效。因此,新闻记者就需要对自身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断增强,准确把握报道时机。例如,2018年有一16岁的少年看到有人落水,急忙跳下水中,救出了落水女子。事件发生后,为更加全面的报道,记者到少年所在学校进行采访。学校的办公室主任说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不提倡未成人亲自救人,因为未成年人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很容易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如果直接报道这一事件,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不符合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记者权衡之后,决定暂时不报道。之后,当地镇政府特地表彰了少年的见义勇为,不仅授予其英雄称号,还奖励了5000元。少年得到奖励后,向贫困学子捐助了2000元。这一事件带来了另一新闻点,记者随之创作了《少年见义勇为,捐2000元助学》,取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四)增强新闻记者的前瞻性思维
为了规避潜在的负面效应,新闻记者一定要具备前瞻性思维。正面报道实施之前,记者要认真思考报道内容是否存在着全面,受众会否从其他角度进行理解等等。要尽量考虑所有可能被读者所质疑的内容,科学完善。要将舆情研判工作开展下去,对稿件报道后续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充分评估,以便对报道角度、报道思维等合理调整。例如,公安干警追捕罪犯的报道中,一定要着重介绍公安干警的艰苦耐劳精神,不必过于详细的介绍犯罪分子犯罪过程,否则可能会出现教唆人犯罪等不良情况。总之,新闻记者要增强自身思维的前瞻性与全面性,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报道角度,规避负面效应的出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正面报道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工作,直接关乎到新闻媒体影响力、公信力的提升。针对现阶段新闻采访中正面报道带来的负面效应问题,新闻媒体单位要从多角度着手,如完善审稿流程、把握报道时机等,最大程度上降低负面效应的出现几率。
参考文献:
[1]苏云丽.简论新闻采访中正面报道如何规避负面效应[J].传播力研究,2019,(10):123-125.
[2]苏利超.新舆论环境下正面报道如何规避负面传播效应[J].新闻研究导刊,2019,7(12):44-45.
[3]尹国莉.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策略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4(1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