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骑楼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_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钦州骑楼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非物质景观与物质景观进行研究,对钦州骑楼历史街区的文化景观价值进行分析,提出其文化景观的特性与价值,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相关改造途径。
  【关键词】:钦州骑楼;历史街区;文化景观
  骑楼是在近代岭南地区城镇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曾在城市的近代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今成为岭南城市文化景观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为广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创业科研基金项目结题成果,项目编号为:201510602018。
  一、钦州骑楼历史沿革
  钦州骑楼历史街区位于广西省钦州市钦南区钦江西岸。据史料记载,在民国23年(1934年),钦县县长章萃伦对钦州城区进行规划和整治,把靠钦江边的壕坝街、惠安街加宽拓直,命名为中山路,把城南的南塘街向南延伸至大较场,命名为大南路(今人民路),并在两条路之间开辟了四条横街,分别命名为一、二、三、四马路,街道也都铺上了三合土或水泥,两边修建的大多是骑楼。这些骑楼街的形成,成为了当时钦州的商业中心,因而至今仍保留有打铁巷、旧米巷、芋头巷、宜兴路、鱼寮街、盐埠街这些以行业命名的街道。[1]
  二、钦州骑楼历史街区的文化景观构成
  (一)非物质景观
  1、岭南文化
  在建筑艺术中,住房无疑是最能体现人们风俗、趣味和习惯;住房的秩序就像其组织一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会发生。[2]意大利建筑家阿尔多·罗西认为建筑的内在本质是文化习俗的产物。
  骑楼建筑作为一种外来建筑样式,有着对岭南气候的适应性和利于商业氛围形成等特点。骑楼制度在民国时期成为岭南地区近代城市发展的主要政策,而且被商人广泛接受并自发建设,形成商业、生活氛围浓厚的骑楼街区,体现了岭南文化开放、务实、兼容、创新的特点。
  2、商业氛围
  由于旧时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原因,商品运输、交易与水有着密切联系。海货从海上运回通过钦江运输到骑楼街区进行交易。因而骑楼历史街区多位于临水而建,从骑楼的沿江面上货通过“君子巷”运到临街店铺贩卖。骑楼历史街区通常是近代商业中心。临街商铺密度大和特有的骑楼灰空间都极大的促进了商业氛围的形成。从许多以业态命名的街巷,如打铁巷、旧米巷、芋头巷、鱼寮街、盐埠街等,可以得知当时骑楼街区的业态之丰富。
  3、生活方式
  一种特定的建筑类型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一种形式的结合。骑楼建筑是商住合一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多呈现“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的生活状态,底层多用于经商或从事手工业生产,楼上则用于居住。圩日时临街道空间为消费者居多,骑楼建筑后的巷道空间则多为街区居民使用。
  (二)物质景观
  1、城市格局
  城市的平面形态往往决定着其空间形式,代表这一个城市的发展与演变,也代表着该城市的地理与空间特色。[3]不同时代的发展痕迹如拼贴画般印在城市的版图上,风格迥异、个性鲜明。钦州市以钦江为分界,东西两侧呈现出决然不同的城市格局。东面是以汽车交通尺度规划的网格城市布局,而西向则多保留了传统以人为尺度标准传统城市格局,代表了两个时代各自鲜明的特点。
  2、传统街巷空间
  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到:“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街道评价一座城市的重要标志。
  街巷空间是文化景观的重要内容,它代表了钦州传统的市井生活空间。骑楼历史街区所体现的正是适合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的,怡人的城市空间尺度。街廓长度均在400m之内,步行可达性强,骑楼历史街区中主要干道如中山路7m,宽高比D/H≈0.8,廊道宽度约为2.5m,高度约为4.5m,两侧巷道密集宽度在1m到4m之间。无论在廊道还是楼上都能轻易地与对街的街坊邻里沟通交流,生活氛围洋溢到街道上创造极富人情味与活力的城市景观。老人缝补、纳凉,孩童在街道与廊道中游玩嬉戏,街巷空间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体现的正是真实的城市生活结构。小尺度的街巷空间为街坊邻里提供了沟通、交流的社交场所。同时也构成了钦州骑樓历史街区的一大特色。
  3、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是文化景观中重要的景观元素,钦州骑楼历史街区中的建筑主要为骑楼。骑楼不仅具有对岭南气候的适应性,对生活方式与社区生活的营造更有重要的意义。骑楼廊道作为建筑的灰空间以其半室内、半室外、半封闭、半开敞、半私密、半公共的暧昧特点激活了生活的可能性,不仅满足了功能需求,还丰富了城市空间层次。
  骑楼是海上丝绸之路将地中海文化传播到南洋地区的结果,临街立面多采用西式造型,称“洋式店面”。其重点在女儿墙、檐口、窗洞、阳台、柱廊等部分的装饰艺术。[4]以希腊柱式、罗马拱券、歌德垂直线条等西方装饰为主,除此之外还有中西文化融合后产生的混合装饰,宝瓶、花窗、铜钱、金鱼等与希腊柱式、罗马拱券组合装饰亦是不胜枚举。各个建筑立面尽管各不相同,但却多样而统一,紧挨着形成了具有连续性与韵律的街道立面。
  除骑楼建筑之外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单位刘永福故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牛墟坡烈士墓,7 个控保单位:许子平公馆、黄文澜旧居、陈书涟旧居、苏廷有旧居、冯承垿旧居、天后宫。
  三、景观特性与价值
  (一)景观特性
  1、文化性
  面对相同和近似的居住生活条件,面对同样的客观制约条件,通常会产生一种同样的建筑类型以适应,这就是建筑类型产生的原因。[5]骑楼作为岭南近代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建筑类型,它的产生与近代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条件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是建筑类型发展的主要因素。骑楼建筑体现了钦州近代文化特色、生活方式、传统工艺美术、审美情趣等各方面内容。文化景观中的文化性是景观中的核心要素。   2、延续性
  关于骑楼的起源有印度的“外廊式”殖民建筑、地中海“柱廊式”宗教建筑、欧洲的“敞廊式”市场建筑、中国的“檐廊式”店铺建筑和“干阑式”居住建筑。[6]且不说哪种建筑类型是骑楼建筑的原型,“廊”作为一种建筑类型从古至今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不同时代与地域体现出了强大的适应性与延续性,骑楼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之所以能保留下来正是其延续性所发挥的作用。
  罗西认为类型的延续保证了城市与建筑的持续性。如今在骑楼历史街区的改造中可以看到以骑楼作为原型,根据新要求与限制条件作出调整而发展出来的“变体”,使文化景观不断处于新旧交替的延续之中。
  3、可吸收性
  在近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历史的呈现是一种不断累计的状态,每个阶段都有遗痕。历史街区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的吸收新的文化及其载体,记录着时代的发展脉络,使街区生生不息。刘永福广场、滨江绿带的建设体现了人们对公共空间与亲近自然的需求不断增加。
  (二)景观价值
  钦州骑楼历史街区是钦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是近代中西文化融合的物质载体,承载着人们的集体记忆,在维系社区结构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生活于此的人们的精神纽带。
  对于城市的个性与特色的形成来说,骑楼历史街区具有重要的挖掘与研究的价值。在当代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景观对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提升与个性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与景观要素。
  总结
  城市并非一天两天能够建立起来的,她的韵味要靠时间来刻画,而时间与历史留给城市的痕迹更需要细心的维护。骑楼历史街区文化景观是钦州近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充分认识她的价值对历史街区的景观改造和钦州城市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甘冠蓝.《钦州骑楼建筑初探》[J].大众文艺.2012:193.
  [2]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0 .
  [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41.
  [4]林琳.《广东騎楼建筑的历史渊源探析》[J].建筑科学.2006:88.
  [5]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 [M].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0.
  [6]林琳.《广东骑楼建筑的历史渊源探析》[J].建筑科学.2006:90
其他文献
【摘要】:“果然”和“真的”是口语交际过程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语气副词,“果然”的位置灵活,组合能力突出;“真的”用法很多,可做主语、定语、状语,还可单独成句。本文将二者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试图从句法、语义、语用角度对其进行细致考察,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句法;语义;语用   “果然”和“真的”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其正确用法却鲜为人晓。本文试图从句法、语义、语用
期刊
【摘要】:恰巴曲桑是藏传因明史上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因明论师,他所撰写的《量论摄义祛蔽论》一书,开创了以辩论为研习模式的藏传因明学辩论学习之风尚,把因明辩论方式运用到修学其他显宗经典的过程;他还对寺院教育制度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藏传因明。  【关键词】:藏传因明;摄类学;辩论   藏传因明具有千年的发展历史,它虽然源于印度,师承陈那与法称二人之学说,但在藏区的传授过程中得到了不
期刊
【摘要】:根据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开间、大容量的空间设计现状,从环境心理学的领域性、私密性、个人空间、视觉心理层面分析大开间阅览空间对读者心理的负面影响,提出通过空间的分隔、家具的设计、摆放等方式,使空间领域更符合读者心理,为读者提供安全、舒适的阅览空间。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  一、前言  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作为主体的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运用人与环境
期刊
【摘要】:培育公民公共参与素养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需要,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视角出发,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在公民学相关课程中培育公共参与素养的经验,为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落实提供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公共参与素养;路径分析  一、培育公共参与素养的价值分析  伴随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公民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成为教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
期刊
【摘要】:新课程时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仍有待提高,教师必须在遵循课程新标准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教学措施,并须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课后总结和反思三个层面来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小学语文作文课效率低下,成效不足的问题。本文力求以此三个层面为例阐述相应的观点及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  随着《语文课程新
期刊
【摘要】:通过从学校、教师、学生三大视角梳理地方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从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模式方面尝试性地提出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精准教改的途径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1979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开端。自此,在旅游产业需求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旅游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期刊
【摘要】:会话合作原则,源于美国哲学家Grice于1967年于哈佛大学演讲时所提出来的。按照他的观点,合作原则是一切成功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所有参加交谈的人在他们进行交谈活动时采取的是合作的态度。交谈双方为了达到谈话的目的,进行持续而顺畅的交谈,并且最终方向一致,因此会遵循合作原则。而在一定的情境下,说话人则需要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来达到自身想要的语用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经典黑色幽默电影Lock
期刊
【摘要】:情趣教学是提升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本篇文章主要从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入手,对乡村语文课堂情趣教学的应用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情趣教学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品质为目标的教学措施,已经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增强教学趣味性的措施,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各项政策的颁布实施,族谱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再度呈现蓬勃发展趋势。基于目前族谱文化的发展态势及已有研究,本文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轴线上分析族谱文化发展的“现代性”和“全球性”问题。  【关键词】:族谱文化;现代性;全球性  一  族谱,另称支谱、家乘、谱牒,民间又称家史、族史,皇家族谱特称玉牒。族谱初形于商朝,时间久远,“主要是以表、谱形式来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
期刊
【摘要】:当前部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中产生恶性事件引发了社会关注,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作者根据自身实践认为有三点:一是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无视旁人;二是部分大学生的自卑、孤僻心理;部分大学生的嫉妒心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作者并以本校中史某为例针对性提出实践对策。  【关键词】:宿舍;人际关系;和谐  引言:近几年,从马加爵之斧到林森浩之毒,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渐渐被人们所重视,成为了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