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撑捶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dbjq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撑捶,八极拳入门功——“金刚八式”第一式,是八极拳的基础拳法。长期正确的练习此式可以将八极拳三种劲(十字劲、沉坠劲、缠丝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现根据师传和个人体悟谈谈这个动作的练法。


  含步:一般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前脚脚跟提起、脚尖轻点地,两脚距离约一脚远,重心落于后腿,五趾抓地,收臀。右拳前撑,左肘后拉,肘头“外迎”。头要“虚领顶劲”;臂要“沉肩坠肘”;胸应“含胸拔背”。左拉右撑,上顶下沉,八极称之为“抻筋拔骨”,体现了八极的十字整劲。
  要点:前脚脚尖着地但不着力,即使对方扫、绊我前脚也不能破坏重心;臀部内收,不塌腰突臀;头颈上顶,会阴下沉;右拳向前崩出,左肘后顶,形成十字整劲。
  上步:右脚蹬地,左脚前迈,迈步时要以腰带胯,以胯带膝,以膝带足。上身保持整劲。
  要点:右脚蹬地,上提会阴,反作用力从右脚传于膝——胯——左脚,整体猛然向前,有失重感。上身间架不变。
  


  落步震碾脚:震脚时腰臀下沉,着力点在脚跟及脚外侧,脚掌落地时要有拍地感,之后内碾45°。
  要点:左脚下震不能过高,离地3寸即可。下震时应全身下沉,不只左脚单独下跺。碾脚时以脚尖为轴,要有刹车感,发整体沉坠劲。
  


  浑圆发力:震脚的同时,裆下沉,头上顶;左拳后拉、右拳前顶,形成上下前后对争;后脚蹬地与前脚落地震碾形成两胯左右对争。此时即可产生六面浑圆力。
  要点:发力时头猛顶,裆猛沉;左臂屈肘旋转,擦左肋后撞肘,注意要发缠丝劲;右拳从右胁拧腰崩出;后脚蹬碾与前脚震碾要同时发缠丝劲。以上各项要同时进行。初学者动作要缓慢进行,由慢到快,体会拳劲的味道,八极拳称之为“找劲”。但发力时身体和手臂应有适度的肌肉紧张感。
  


  半马步:撑捶击打结束时,两脚距离约一肩宽,重心落于右腿十分之六、左腿十分之四,形成半马步。
  要点:半马步也叫四六步(前四后六),故上体不能前倾,重心不能前移,发力后不管前进还是后退,始终保持四六步不变。
  以上为八极拳撑捶的全部动作。撑捶虽然动作简单,但其内涵丰富。其作用为:①真正掌握了顺畅发力的人击打对方时,对方用手撩拨勾挂,很难改变我击拳方向,因顺畅的整体浑圆力可以克服各种阻力。②不管自己发力多么猛烈,都不会使重心过度前屈而散了间架,对方很难顺手牵羊使我身体前倾。自己可以随时保持重心的稳定性。③撑捶的破坏力是十分巨大的,笔者恩师陈文祥先生打撑捶时精、气、神俱全,使人看了有说不出的妙感!曾有青年武者(学过散打、柔道)主动提出与陈先生切磋。陈先生当时有病在身,但该青年是经友人介绍,陈师又不好推辞,只说可以试试,点到为止。谁知该青年先不动声色,趁陈先生不备,拳如雨点般袭来。陈先生只好以守为攻。该青年近身后想用摔法,但双手刚拽住先生衣袖,陈师大喝一声,一记震脚撑捶,将对方瞬间击得双脚离地,身体向后翻了出去。由上可见撑捶的破坏力是不能低估的。
  希望广大八极拳爱好者能认清八极拳的本质,深入地了解和体认八极拳的内涵。〖JY〗□
其他文献
雄牛脱轭    “三月三日,决斗梁野山。”  有财拿着挑战书,在屋子里来回走动。老婆在生火做饭,不时以惊恐不安的眼神瞄一下丈夫,两个孩子却正在酣睡,长子福贵梦中还嘻嘻傻笑。灶间火光一闪一灭,米饭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  远处传来嘹亮的鸡啼,有财一口吹灭了油灯,推开窗户,一缕晨光透射进来。  老婆捧上一大瓷碗白米饭,中有两颗“太平蛋”。有财鼻子一酸,吃得很慢很慢。  吃完饭,有财怔怔地坐了一会儿,突然
期刊
如果我是教自卫术的教练,在那有限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我绝不会让学员们整天地抡胳膊蹬腿,操习什么拧腕、戳目、踢下阴。相反,我倒要破除他们对自卫绝招的迷信,告诉他们,面临歹徒,你要想保命护财、免遭侮辱,关键看你的心理素质和自卫智慧。那些扭击招数是次要的、第二位的,即使不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天生就会拳打脚踢。  我强调心理和智慧,乃针对短期培训而言,倘若谁打算用一辈子来修炼自卫格斗术,则不在其列。不过,
期刊
千禧龙年的春节尚未过完,当代体育杂志社的老总王离黑就打点行装,正月初七便匆匆登上了飞往大洋彼岸的航班向着世界最大的都市——纽约出发了。  他干嘛这么急,竟然在炎黄子孙极其看重的2000年春节、万家团圆的期间,踏上了异国之邦?  因为他心中的武术……  因为旅居海外的华人武术家苏昱彰先生也是春节尚未过完就已从台湾故居返回了纽约——他那远在美利坚的八极螳螂武艺总馆。  为了采访苏昱彰,我们酝酿已久,筹
期刊
在强度较大的散手比赛中,有一段非常时间,运动员会感到体内非常难受,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心率剧增、四肢无力、步子发沉、动作协调性下降,甚至感到难以继续与对方对抗下去。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极点”。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极点”产生的原因。  散手比赛开始以后,运动员的骨骼、肌肉等运动系统马上进入到紧张的、高强度的运动状态,身体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突然增加,而供给氧气、营养物质的内脏器官
期刊
放法,是大成拳重要技击方法。  放法,即以手臂接触对方,通过接触点力量的变化以及步法、身法的变化,同时借助沾、粘、连、随、定人、夺位等诸多手段造成对方身体失重,然后将其抛掷出去的一种方法。  放法,是大成拳基础实战方法,初学技击者,第一步先要学会放人。但达到一定境界的“放”,又可以成为高级技击手段。当年,宗师王芗斋与师兄钱砚堂过手,于一迎一送之间,将钱氏放出,坐于事先指定的座位上。后来,著名拳师洪
期刊
不知大家有无同感,那就是在徒手赤脚动作练习时,有时会感觉到手脚发飘、劲道不够,缺乏重量感。但当你戴上手套、穿上鞋子后,这种感觉会有所改变,冲拳、踢腿显得有力了,意念感觉也好一些了。上述情况更多的是发生在初学者身上,原因是初学者没有经过肌肉素质、动作技术的全面锻炼。或由于自身肢体结构、素质等原因,习者还不能很好地激发格斗搏击之本能,所以练起来效果欠佳,这也是正常现象。有人训练时在无意中找到搏击感觉,
期刊
道、法、术是武学中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习武者倘若能够对这些概念和相互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将会使得其所学和将要学的武学知识条分缕析,纲举目张,并且有意识地将其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最有效率的训练中。  一、释名  1.道。道者,事物之一般规律也。它是存在于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本源和基本线索。本文中所谈的“道”,并非“由武入道”中了脱生死之“道”,而是相对来讲更狭义、更低层次的
期刊
朱国福(1891-1968),字果夫,号炳公,河北定县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  朱国福自八岁时学少林拳,练弹腿,筑下坚实的基础。15岁时拜形意名家马玉堂为师,并承形意拳师李存义指点,习练形意拳。又蒙张占魁、孙禄堂教诲,探求八卦、太极真谛。后随王友横学摔跤。24岁时研习拳击技法,溶中西拳法于一炉,其功深技高,堪称一代宗师。  1923年8月,俄国拳手裴益哈伯尔来上海挑战,众多武林斗士与之累战不胜。
期刊
意拳是王芗斋先生取各家之长而创立于40年代的一种拳术,后经弟子姚宗勋先生不断阐述,理论和实践更加完善,成为今天独树一帜的近代拳学。意拳没有套路和固定招式,被国家体委确认为特殊拳种,今天,仍然显示着蓬勃的生机。正如姚宗勋所说:“意拳仍在不断地吸收、总结中外拳种的科学训练方法,籍以充实和发展自己。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意拳是一门尚在不断发展中的近代拳学。”(《中国现代实战拳学——意拳》)王芗斋、姚宗勋以
期刊
激昂少年    郑成功,明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公元1624年生于日本河内浦。  郑成功七岁时由母亲田川氏带领回到福建泉州安平镇。其父郑芝龙原为福建一带的富商,后来又成为当地的最高军事长官。郑芝龙对郑成功喜爱备至,专门请来私塾先生教授郑成功。  郑成功天资聪慧,诗文礼法过目不忘。郑成功的叔叔郑芝虎文武双全,十分看中郑成功,便开始传授郑成功武艺。  于是,郑成功一面读书,一面刻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