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教材,让学生“动”起来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ngs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语文课堂要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必须深研教材、开发教材,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开发教材情境氛围
  
  传统的教学,教师“滔滔不绝、一味灌输”,学生“默默无闻、循规蹈矩”,整个过程,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自主意识和主动精神。很多学生学了多年的语文,却惧怕开口动笔。这不得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那么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呢?这首先要考虑的是语文学科的属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文学性很强的学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科学知识,文化知识,可谓无所不包。且形式多样灵活,这本身是语文学科一个很好的优势,可都被很多教师禁锢了。那是因为教师们凭着自己的经验,把所有的课文都千篇一律按照一个模式讲述,学生听起来很乏味、厌倦,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其实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且各有特点。比如一个写景的散文单元,其中的4篇文章所描写的对象都是很有代表性,很典型的,且每篇文章无论在景物特点、主题思想、写作技巧、语言艺术上都各有各的风格。如果我们能深入钻研这些课文,根据它们的不同风格特点,设计新颖的、与之相适应的、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创造一种民主、活跃、和谐的情境氛围,必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动”起来。下面简单谈一下如何开发教材,创造良好情境氛围的几点尝试。
  一、巧用教材,师生互动提问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诱发积极地思维。学生的思维一激发,必然会外露,他们将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但值的注意的是:问题既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
  课堂上如果教师能适时地提出深浅适宜的问题,学生肯定会积极思考、踊跃回答,但是很多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都不进行思考,更不用说回答,老师只能自问自答,整个课堂鸦雀无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哀呢?那是因为提出的问题非常机械、呆板,或者是非常笼统。很多老师每节课提出的问题几乎都是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能不厌倦吗?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必须要善于开发教材,钻研每一篇课文,找出具有争议性的地方,联系现实生活,设置一些开发性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比如我在上《咬文嚼字》的时候,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在鉴赏古诗文时需不需要咬文嚼字呢?”由于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讲,都是有切身体验的,他们一下子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纷纷举手阐述自己的看法,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另外的同学也抢着要把自己的新设想表述出来,个个兴奋不已。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踊跃发言,互相学习。
  此外,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的特点,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其它同学自觉思考解答,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动”起来。比如我在上《祝福》这课时,发现里面讲的就是学生最好奇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但是题目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于是,我就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同时不让学生打开课本,让他们观察黑板的题目提出疑问。很快就有一个同学提出:“祝福”是指什么?”其它同学马上议论开了,有个同学很有自信地回答:“祈祷幸福。”另一个同学马上站进来追问:“是谁祈祷幸福?”全班同学瞎猜了一通之后,有个同学兴奋地大喊:“鲁四老爷。” “ 祥林嫂为什么会在鲁四老爷的祝福声中凄然死去?”有个女同学好奇地问。激发了同学们的疑问,他们都迫不及待地阅读讨论。就在这样一个探究的氛围中,我们彻底找出祥林嫂的死因,深刻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二、活用教材,让学生尽情演示
  高中的学生模仿能力强,表现欲盛,无拘无束。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特点,把一些比较直观的、很形象的文章,让学生表演出来。比如我上《三块钱国币》这课时,发现其中描绘的情景很容易模仿演示。于是我就让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话剧。同学们当时非常兴奋,马上找伙伴、研读文章,然后分角色排练。上台时,同学按照自己的理解,模仿大学生杨长雄和女主人的口吻表演,台下的同学指手画脚地评论哪句话模仿得逼真,哪个动作还不到位。到了讲话时,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大胆表现,尽量模仿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而台下的反映非常激烈,有的同学微笑地赞同。有的同学却不满地说:“不,不是这样的。”一组同学表演完毕,其它同学又争着上台表演。同学们就在这样的热烈欢乐的氛围中,内化了知识,提高了综合能力。
  三、拓展教材,学生激辩
  教材选用有一部分古典文学作品,试分析一下,其中一些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似乎跟我们现代人的思想有些不同,为了让学生全面正确地看待这件事情,可以让学生通过辩论探讨来解决。比如,《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章讲到,赵太后不愿意让儿子当人质。这一做法是受谴责的,但是我们说,每个人做每一件事都有他自己一定的道理。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角度,我设置了一个辩论题:“同学们,你们赞不赞成赵太后的这种做法?说说你们的理由。”结果同学们根据自己看法,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自由辩论,双方同学各持观点,各找论据,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思维、价值观、情感态度在争辩中碰撞,短短几分钟的辩论,激起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学生在激烈的情境氛围中,学会了全面客观地看待、分析问题。
  四、形象化教材,调动学生激情
  教材中选用的很多文章,其中描绘有优美的画面、深幽的意境等等这些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景象,这些景象本来是非常精妙的,可是一用语言表述就平淡无味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其中的精妙,我们可以采用画面展示的方式。比如我在上《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发现很难表述出作者所描绘的优美意境。我就采用画画的办法,先让同学们好好体会一下文章中描写的文字,然后在头脑中想象出这些画面,用心去体会,最后要求他们凭着自己的感觉把文章所描绘的画面画在白纸上,然后选出有代表性的几幅展示出来。当我展示这些作品时,同学们都欢呼起来:“哇,真漂亮,就象课本上说的那样。”这样同学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受文章所营造的意境。
  五、转化教材,激发兴趣
  教材中选有很多文章,其中人物的语言是非常有个性化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这个特点,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即在讲课的过程中,以分角色朗读为主,要求读出该角色的性格特点。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出人物个性,必然会激发其它同学的兴趣和表现欲,使得其它同学也跃跃欲试。如我在上《雷雨》时,发现其中出现很多组人物对话都体现出自身的特点。于是我就让学生自由组合朗读各段,引得全班同学捧腹大笑。其它同学都非常激动,个个都要抢着朗读,教室里非常热闹。
  而有些文章的故事性很强,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这篇文章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如我在上《失街亭》时,让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有个男同学却很有创意地把这篇文章改编为现代版故事,让诸葛亮、马谡也拿上手机,军队使用现代化武器,讲述得非常幽默、风趣,其它同学都竖起耳朵,不时发出一阵阵笑声。接着其它同学纷纷举手……同学们充分发挥,尽情展示,在欢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了想象口头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总而言之,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首先得开发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情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與课堂,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情境氛围中获取知识。
其他文献
摘要:走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角色、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学已经慢慢突显。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教学 三维目标 教学观念    新课程体系下,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应以冷静的、科学的、务实的态度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利于不断转变观念,改进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期刊
[摘要]在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就应肩负起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的使命:使学生跑出书本的框框架架,学活书本,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提高创新思维水平,形成独立的个性思维。  [关键词]创新思维 英语教学 培养    创新思维是创造有价值新东西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增长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亦即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追求最佳、最新知识独创的思维。创新思维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
期刊
我有个嗜好:就是特别喜欢收集些自己喜欢的文章或者是格言警句,自己特别爱看的书籍我会放在自己的床头上,供闲暇时躺在床上翻阅。早已经记不得是在什么时间养成这样的“毛病”了。反正仅仅听父母说过这对眼睛不好;可我唯一的理由:就是让书和眼睛的距离一定保持在一尺半。今天偶然翻阅资料,把自己收藏的有关教育的文章给大家相互交流交流,以期得到大家的帮助啊!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
期刊
关键词:县域 学校 文化 策略  摘要: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一旦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信念,就会体现在每个师生的价值取向、期望、态度、行为之中,体现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引领和指导这些方面的发展。先进的学校文化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学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内涵之根本、持续发展之动力。博兴县历来十分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积极引导对学校的远景、使命、组织
期刊
摘要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可以说人格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从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内外结合,进行人格教育;坚持日常化教育,形成个人习惯;加强学生友好与和谐人际习惯的养成等四个方面进行努力,将会非常有利于中学生的优秀人格的养成。  关键词政治课 中学生 人格养成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
期刊
摘要:当前高中英语新课程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人文素养的培养却没有得到切实的重视,本文初步探讨了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从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提出应该从考核标准开始进行根本的改革。  关键词:人本主义 人文素养 考核标准    人本主义起源于对人类的伦理道德、知识智能和文学艺术的自由和理性的思考。它的核心是重视人,尊重人的权利、人的思想自由和自我选择。当今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都反映了人本主义思
期刊
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人的素质如何,特别是智力素质如何,能达到多高水平,主要取决于幼儿期。幼儿阶段素质教育跟不上,中小学素质教育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是以注重开发学习者的潜能,促进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加强对幼儿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幼儿素质教育一项重要任务。同时,
期刊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充满人文性,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精神。本文着力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以及能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性 思想性 人文素养    《国家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笔者以为,科学素养是阳光,产生万物,活力无限;人文素养是雨露,滋养生命,润物
期刊
“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师要努力创设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它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对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个学习环境、任何阶段的教育都非常重要。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将直接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下面就小学
期刊
当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正在被素质教育的浪潮所淘汰。死读书,读死书,正在被世人所唾弃。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在学生学习的诸多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然而,就是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与城市初中的教学质量差距正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