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武德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原则和内容。封建社会,武德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忠君”、“门户之见”、“唯我独尊”等保守落后思想。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的现代武德,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针对习武者在习武过程中对于武德修养以及武德在现社会主义社会中所充当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武德 武德修养 武德教育
“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言:“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这里的“武”,指的是军事。由于军事与武术是同根共源,交叉发展的,后来武术也就将“武德”纳为已有了。
我国人民历来祟礼敬德。古人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因此,武术一直将有无优秀的品德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让它指引武术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让它成为武术的灵魂;也将它当作评价武林人物最重要的标准,激励习武人士,鞭挞武林中的不良风气与败类。
为了培养高尚的品德,各个门派传艺者均制定了若干条律,要求门徒严格遵守。他们力主在学练武艺的过程中要德技双修。因为他们深知,武艺是受人们的思想主司的,它是否施展在正确的地方,完全决定于思想。所谓“心正则拳正,心歪则拳偏”。这些,充分表明武林人士从来不从纯武艺的角度去看待武术,而总是将武术与品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无德无拳”,坚持“文以评心,武以评德”。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概念
1.研究对象: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学生,共20人。
2.研究方法:(1)调查法:调查了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20名学生,对他们生活中武德的运用来进行调查,分析对武德认识的多少,找出提高武德教育的方法。(2)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查阅了《左传.宣公十二年》,司马迁;《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晋·陈寿原撰南宋·裴松;《论语》等有关书籍,对武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总结提高对习武者的武德教育。
所谓武德,就是指习武学艺之人所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测和规范要求。它包括礼节、人品、作风和习武的学风等诸多方面。武魂与武德是血乳交融的关系,武魂是武德形成的结果,武德是武魂形成的基础和保证,武德高尚的人,必是武魂闪光的人;武德低劣的人必是武魂黑暗的人。只有注重武德的学习、培养和训练,才能使良好的武德形成。
武德中的修养主要是指个体行为,其根本乐趣又在于改变自己,以适应和维护社会秩序。它是以善之人性为起点。强调习武者正心诚意与修身养性。习武者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场和良好的生活作风,在处理事情和人际关系时,决不能见利忘义,见利弃义,惟利是图,甚至损人利己。遵守法纪是习武者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强法制学习,增强法制观念,从思想上提高奉公守法的自觉性,并且能够依法办事。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维护法律的威严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应该执行有关部门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勇于同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以确保各种社会活动正常开展,维护社会安定。习武者要切记任何时候不得自持武力,违法乱纪,逞强斗狠,妄自出手。要树立习武者的良好形象。
古代武德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确,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古代武术不仅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独特的理论、技术、功法,也形成了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武德。中国古代的武术家非常重视武术道德,尽管古代武术有千万门派,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技法、功法,但是,所有的门派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武德作为习武者的首要任务。
中国古代武术主要是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因此,武术道德既有封建道德的糟粕,又有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剔除封建糟粕,继承和发扬古代武德的精华。那么古代武德中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1.惩恶扶正,伸张正义。中国古代武术的一切招法都是以如何打败对手为出发点的。练习七十二艺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即使功夫练到很深的程度,也只可用于自卫,千万不可以逞意气,好勇斗狠。正因为武术有致人于死命的威力,好人可以用它来惩恶扶正,伸张正义,坏人也可以利用它来行凶作恶,伤害善良,因此,武术家们在选择弟子、传授武技时都把有没有道德列为首要标准。
2.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古代武术强调自卫,绝不是说练了一身的好武艺就是为保住一己的身家性命。相反,有正义感的习武者总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武术家极为突出的优秀品质。
3.尊重对手,光明磊落。中国素有礼义之邦之称。中国古代武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的礼节,不论是以武会友,还是以武相争,总是先行礼再开拳,以表示对对手的尊重。所行的拳礼,按照习武者的身份、习武场合等不同,有不同的选择。
4.武术交手,讲究正大光明。先礼后兵,摆下一个堂堂之阵,再与对手进行公正的较量。搞突然袭击,以暗器伤人,历来为武术家们所鄙视。
5.自我克制,自我完善。有一身的武功,既不能好勇斗狠,到处招摇显示,还要礼貌待人,尊重对手,如果没有过人的自我克制能力是无法做到的。因此,中国古代武术对习武者各方面提出了具体而又严格的规定。当然,古代的武德有它封建性、保守性的一面,门户偏见,宗派关系等等。不过,它也的确反映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不畏强暴,严于律己,不仅追求精湛的武技,而且通过道德修养追求一个充实的精神世界的优秀品质。
正是因为有良好的武德,每当外敌入侵、民族危难的关头,武技高强的英雄豪杰们无不挺身而出,以身报国。
现代武德内涵的发展
1.忠于国家民族。忠于国家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历代的仁人志士均视“寸寸山河寸寸金”“甘心赴国忧”。在武林人士身上,这一优秀传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像反秦复楚的项羽,抗击匈奴的李广,抗击金兵的岳飞,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关天培,以及“灭洋”的义和团众,均出身于武林,是武林爱国爱族的杰出英雄。我们今天应该认真弘扬中华武德中的精华。
2.仗义济民。中华民族的另一优良传统,是仗义济民。
陈子昂指出:“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百姓)。”范仲淹有名言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孔子强调:“君子喻于义。”墨子认定:“万事莫贵于义。”这些名言,正是其显示。宋朝武陵农民钟相宣布:“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为此,他领导农民起义,国号“楚”。“边兵”出身的李白成也以给百姓“均田免粮”为口号,发动了起义,推翻了明朝。至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者,更是所在多有。
3.勇敢牺牲。如果说我国人民素来具有勇敢的精神、牺牲的精神,那么军队将士便更是如此。“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马革裹尸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这些即是他们的信条。武术与军事一样是勇敢者的事业,特别需要牺牲精神,因而武林人士也崇尚勇敢、牺牲。
4.诚信谦让。《中庸》有言:“诚者,……圣人也。”孔子主张“言必信”,古谚云:“谦受益,满招损。”由此可见,我国人民对诚信谦让的高度重视。武林人士同样十分讲究这些。拳谚告诫人们:“天外还有天,一满即招损。”拳谚甚至说“一招即为师”。拳谚又力主让人:“让人一掌理不亏。”《苌氏武技书》也说:“凡是恭敬谦虚,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少林派则倡导:“宁可受人打,决不先打人。”“绝技只对暴客施,若逢良善莫出把。”
5.勤奋艰苦。凡是到少林寺参观的人,看了练功堂(千佛殿)里武僧站立的地方陷下去几寸深,无不为他们的勤奋、艰苦的练功精神所感动,无不衷心地啧啧赞叹。的确,少林武功之所以出类拔萃、名扬天下,完全是由于代代武僧的勤奋、艰苦的练习。他们的歌诀也展示了这一点:“七十二艺须苦练,春夏秋冬不休闲;每天练习数百遍,持恒定然成好汉。”其他门派的情况同样如此,所以拳谚说:“要想武艺好,从小练到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的体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艰难竭蹶,玉女于成。”这类话语都凝结着我国人民的美德。
上述五点,是武德的基本内涵。当然,武德还表现于其他方面,“仁、义、礼、信、勇”等方面。
“仁”的基本含义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它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群体道德意识,同样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警戒。“仁”是通过“义”的环节过渡到人的道德行为。
“义”是依“仁”而行的方法、突进和标准,是一种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准则的伦理观念。它根源以羞恶之心,是羞耻与否、善恶与否的“应该”的标准。同时,“义”也可以理解为秩序、登记,要求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
“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理解仪容。
“信”是指诚实可靠、信守诺言。守信用,重承诺是武林中人的传统与俗尚。
“勇”指的是通宵仁义道德,明辩善恶之后果断草用的举止行文,不畏惧的道德品质。
加强武德修养教育的措施
1.充分挖掘武德教育中的优秀人文素材:历代武林豪杰为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高尚品质,一直教育和激励习武者。武术教学注意武术人文精神的宣传,帮助学员确立学习的楷模,建立崇拜的偶像,为习武者不断输送精神养料,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武德教德寓于深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激励广大习武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
2.认真学习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武诀”“武礼”):“武德风范”四字诀、多言诗是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优秀文化,涉及爱国、礼仪、意志、友善、强身、济贫、防身、止邪等各个方面,是加强武术内修的重要内容。
3.培养武术系专业学生的意志品德:在教学中激励每一个学员,追求积极向上的目标,勇于挑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日常的训练课和外出演出以及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要求学员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4.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从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我们最终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巩固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继承发扬中华武德,对教师的要求不言而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己必须做出表率,要进一步发挥校外教育、武德教育的独特功能,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武德的实质亦是社会公正原则,即正义、公平、公道,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
武德同样是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大众的压力,良心的不安,使人们“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攻之”,来调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武德作为习武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美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指导人们共同的武术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并渗透在习武者的思想和言行中。
重武德是武术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文武双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人才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现代的我们提倡的武德要把习武同弘扬祖国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武术教育事业,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
要求习武者树立理想,为国争光;爱国爱民,见义勇为;尊师爱生,团结互助;修身养性,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举止端庄,自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祖国、为社会终其一生奉献自己的余热。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左传.宣公十二年》[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0.8.
[2]《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3]《浅析现代武德的内涵》[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4]史勇.《中华武术》[M].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出版.
[5]李德裕.《豪侠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佚名.《浅谈武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J].人民教育出版社.
[7]《武魂》[M].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出版.
[8]《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J].郑州师范学院学报.
[9]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68年9月出版.
[10]陈鑫.《太极拳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1.4.
作者单位: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警体部
关键词:武德 武德修养 武德教育
“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言:“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这里的“武”,指的是军事。由于军事与武术是同根共源,交叉发展的,后来武术也就将“武德”纳为已有了。
我国人民历来祟礼敬德。古人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因此,武术一直将有无优秀的品德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让它指引武术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让它成为武术的灵魂;也将它当作评价武林人物最重要的标准,激励习武人士,鞭挞武林中的不良风气与败类。
为了培养高尚的品德,各个门派传艺者均制定了若干条律,要求门徒严格遵守。他们力主在学练武艺的过程中要德技双修。因为他们深知,武艺是受人们的思想主司的,它是否施展在正确的地方,完全决定于思想。所谓“心正则拳正,心歪则拳偏”。这些,充分表明武林人士从来不从纯武艺的角度去看待武术,而总是将武术与品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无德无拳”,坚持“文以评心,武以评德”。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概念
1.研究对象: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学生,共20人。
2.研究方法:(1)调查法:调查了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20名学生,对他们生活中武德的运用来进行调查,分析对武德认识的多少,找出提高武德教育的方法。(2)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查阅了《左传.宣公十二年》,司马迁;《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晋·陈寿原撰南宋·裴松;《论语》等有关书籍,对武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总结提高对习武者的武德教育。
所谓武德,就是指习武学艺之人所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测和规范要求。它包括礼节、人品、作风和习武的学风等诸多方面。武魂与武德是血乳交融的关系,武魂是武德形成的结果,武德是武魂形成的基础和保证,武德高尚的人,必是武魂闪光的人;武德低劣的人必是武魂黑暗的人。只有注重武德的学习、培养和训练,才能使良好的武德形成。
武德中的修养主要是指个体行为,其根本乐趣又在于改变自己,以适应和维护社会秩序。它是以善之人性为起点。强调习武者正心诚意与修身养性。习武者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场和良好的生活作风,在处理事情和人际关系时,决不能见利忘义,见利弃义,惟利是图,甚至损人利己。遵守法纪是习武者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强法制学习,增强法制观念,从思想上提高奉公守法的自觉性,并且能够依法办事。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维护法律的威严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应该执行有关部门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勇于同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以确保各种社会活动正常开展,维护社会安定。习武者要切记任何时候不得自持武力,违法乱纪,逞强斗狠,妄自出手。要树立习武者的良好形象。
古代武德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确,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古代武术不仅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独特的理论、技术、功法,也形成了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武德。中国古代的武术家非常重视武术道德,尽管古代武术有千万门派,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技法、功法,但是,所有的门派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武德作为习武者的首要任务。
中国古代武术主要是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因此,武术道德既有封建道德的糟粕,又有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剔除封建糟粕,继承和发扬古代武德的精华。那么古代武德中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1.惩恶扶正,伸张正义。中国古代武术的一切招法都是以如何打败对手为出发点的。练习七十二艺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即使功夫练到很深的程度,也只可用于自卫,千万不可以逞意气,好勇斗狠。正因为武术有致人于死命的威力,好人可以用它来惩恶扶正,伸张正义,坏人也可以利用它来行凶作恶,伤害善良,因此,武术家们在选择弟子、传授武技时都把有没有道德列为首要标准。
2.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古代武术强调自卫,绝不是说练了一身的好武艺就是为保住一己的身家性命。相反,有正义感的习武者总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武术家极为突出的优秀品质。
3.尊重对手,光明磊落。中国素有礼义之邦之称。中国古代武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的礼节,不论是以武会友,还是以武相争,总是先行礼再开拳,以表示对对手的尊重。所行的拳礼,按照习武者的身份、习武场合等不同,有不同的选择。
4.武术交手,讲究正大光明。先礼后兵,摆下一个堂堂之阵,再与对手进行公正的较量。搞突然袭击,以暗器伤人,历来为武术家们所鄙视。
5.自我克制,自我完善。有一身的武功,既不能好勇斗狠,到处招摇显示,还要礼貌待人,尊重对手,如果没有过人的自我克制能力是无法做到的。因此,中国古代武术对习武者各方面提出了具体而又严格的规定。当然,古代的武德有它封建性、保守性的一面,门户偏见,宗派关系等等。不过,它也的确反映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不畏强暴,严于律己,不仅追求精湛的武技,而且通过道德修养追求一个充实的精神世界的优秀品质。
正是因为有良好的武德,每当外敌入侵、民族危难的关头,武技高强的英雄豪杰们无不挺身而出,以身报国。
现代武德内涵的发展
1.忠于国家民族。忠于国家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历代的仁人志士均视“寸寸山河寸寸金”“甘心赴国忧”。在武林人士身上,这一优秀传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像反秦复楚的项羽,抗击匈奴的李广,抗击金兵的岳飞,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关天培,以及“灭洋”的义和团众,均出身于武林,是武林爱国爱族的杰出英雄。我们今天应该认真弘扬中华武德中的精华。
2.仗义济民。中华民族的另一优良传统,是仗义济民。
陈子昂指出:“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百姓)。”范仲淹有名言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孔子强调:“君子喻于义。”墨子认定:“万事莫贵于义。”这些名言,正是其显示。宋朝武陵农民钟相宣布:“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为此,他领导农民起义,国号“楚”。“边兵”出身的李白成也以给百姓“均田免粮”为口号,发动了起义,推翻了明朝。至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者,更是所在多有。
3.勇敢牺牲。如果说我国人民素来具有勇敢的精神、牺牲的精神,那么军队将士便更是如此。“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马革裹尸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这些即是他们的信条。武术与军事一样是勇敢者的事业,特别需要牺牲精神,因而武林人士也崇尚勇敢、牺牲。
4.诚信谦让。《中庸》有言:“诚者,……圣人也。”孔子主张“言必信”,古谚云:“谦受益,满招损。”由此可见,我国人民对诚信谦让的高度重视。武林人士同样十分讲究这些。拳谚告诫人们:“天外还有天,一满即招损。”拳谚甚至说“一招即为师”。拳谚又力主让人:“让人一掌理不亏。”《苌氏武技书》也说:“凡是恭敬谦虚,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少林派则倡导:“宁可受人打,决不先打人。”“绝技只对暴客施,若逢良善莫出把。”
5.勤奋艰苦。凡是到少林寺参观的人,看了练功堂(千佛殿)里武僧站立的地方陷下去几寸深,无不为他们的勤奋、艰苦的练功精神所感动,无不衷心地啧啧赞叹。的确,少林武功之所以出类拔萃、名扬天下,完全是由于代代武僧的勤奋、艰苦的练习。他们的歌诀也展示了这一点:“七十二艺须苦练,春夏秋冬不休闲;每天练习数百遍,持恒定然成好汉。”其他门派的情况同样如此,所以拳谚说:“要想武艺好,从小练到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的体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艰难竭蹶,玉女于成。”这类话语都凝结着我国人民的美德。
上述五点,是武德的基本内涵。当然,武德还表现于其他方面,“仁、义、礼、信、勇”等方面。
“仁”的基本含义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它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群体道德意识,同样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警戒。“仁”是通过“义”的环节过渡到人的道德行为。
“义”是依“仁”而行的方法、突进和标准,是一种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准则的伦理观念。它根源以羞恶之心,是羞耻与否、善恶与否的“应该”的标准。同时,“义”也可以理解为秩序、登记,要求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
“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理解仪容。
“信”是指诚实可靠、信守诺言。守信用,重承诺是武林中人的传统与俗尚。
“勇”指的是通宵仁义道德,明辩善恶之后果断草用的举止行文,不畏惧的道德品质。
加强武德修养教育的措施
1.充分挖掘武德教育中的优秀人文素材:历代武林豪杰为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高尚品质,一直教育和激励习武者。武术教学注意武术人文精神的宣传,帮助学员确立学习的楷模,建立崇拜的偶像,为习武者不断输送精神养料,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武德教德寓于深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激励广大习武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
2.认真学习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武诀”“武礼”):“武德风范”四字诀、多言诗是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优秀文化,涉及爱国、礼仪、意志、友善、强身、济贫、防身、止邪等各个方面,是加强武术内修的重要内容。
3.培养武术系专业学生的意志品德:在教学中激励每一个学员,追求积极向上的目标,勇于挑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日常的训练课和外出演出以及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要求学员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4.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从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我们最终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巩固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继承发扬中华武德,对教师的要求不言而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己必须做出表率,要进一步发挥校外教育、武德教育的独特功能,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武德的实质亦是社会公正原则,即正义、公平、公道,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
武德同样是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大众的压力,良心的不安,使人们“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攻之”,来调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武德作为习武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美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指导人们共同的武术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并渗透在习武者的思想和言行中。
重武德是武术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文武双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人才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现代的我们提倡的武德要把习武同弘扬祖国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武术教育事业,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
要求习武者树立理想,为国争光;爱国爱民,见义勇为;尊师爱生,团结互助;修身养性,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举止端庄,自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祖国、为社会终其一生奉献自己的余热。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左传.宣公十二年》[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0.8.
[2]《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3]《浅析现代武德的内涵》[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4]史勇.《中华武术》[M].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出版.
[5]李德裕.《豪侠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佚名.《浅谈武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J].人民教育出版社.
[7]《武魂》[M].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出版.
[8]《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J].郑州师范学院学报.
[9]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68年9月出版.
[10]陈鑫.《太极拳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1.4.
作者单位: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警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