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被打家长怎么办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t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是孩子踏入的第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孩子们学会感知世界、学会与人交往。但这个过程中,他们难免遇到小矛盾和小冲突,或许是因为孩子间小小的误会,或许是因为他们还没学会忍耐和表达。很多时候甚至会“动手解决”……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爸爸妈妈牵挂着孩子在幼儿园里的一点一滴,而安全问题更是全家关注的焦点。经调查,表示自己宝贝在幼儿园被“暴力欺负”过的家长并不在少数。
  而孩子被打,到底该不该还手?爸爸妈妈们为此各抒己见。
  忍让:武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主张“忍让”的商妈妈认为:孩子不还手,恰恰是一种宽容和善良的表现。况且“以暴制暴”并不能解决问题,“出手还击”最终受伤的还是孩子。对此,同为妈妈的蔡女士表示认同,因为孩子并不知轻重,一旦孩子打伤同学,造成严重后果,家长肯定会后悔和内疚一辈子。
  还手:挨打不可怕,懦弱才可怕
  而更多年轻的父母,却有不同的看法。彭先生说自己孩子性格老实,在幼儿园经常被同学“欺负”,他每次都教育孩子要适当还手。彭先生坦言,他为孩子的“懦弱表现”而感到担忧,担心他从小打不还手培养的懦弱性格会适应不了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
  孩子默默忍受,担心他性格懦弱,缺失自我保护的能力;主动还手,又怕孩子在父母的怂恿下成为别人口中的“熊孩子”,日后可能引发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这是让不少爸爸妈妈纠结的难题。对此,幼儿园老师们有什么观点?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肢体冲突,他们又会怎样解决呢?
  幼儿园老师的建议
  其实,这不是一道简单的“还手还是忍让”的选择题,作为父母的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树立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方式尤其关键。
  很多父母担心,打不还手的孩子会缺失保护自己的能力。但是孩子被打了,就是真的被欺负了吗?高女士在接孩子时,亲眼看到自己的女儿被打,“爱女心切”的她便冲上去和另一位孩子的家长理论。当家长还在“面红耳赤”地争执时,两个小朋友已经“和好如初”,手牵手去玩了。
  我们总喜欢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去判断孩子之间的矛盾和战争。其实,碍于幼儿语言发展的滞后性,“挑逗”式的打架是儿童之间常见的一种社交行为。而孩子是否“被欺负”,应该由孩子自己说了算,而不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以为。请不要因为害怕孩子受气吃亏,而一味扼杀孩子间这种表达情绪的沟通方式。
  打不还手的孩子,就真的是懦弱吗?其实,孩子性格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孩子被打,与其担心他性格懦弱而怂恿他还击,不如让他从中学会忍耐、宽容和正确的表达,或许更有利于他良好性格的养成。
  幼教专家的建议
  总结日常幼儿园教学实践,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不能一味强调强硬反击或者一味忍让,要分析内在原因,注重正规的教育及灵活多变的处理方式的相互结合。
  家长切莫头脑发热一时冲动,一定要了解其中的缘由后再确定应对之策。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可能原因在于别的孩子太霸道,也可能是因为孩子惹恼了别的孩子,找清事因,分析出根本的解决之道。如果是因为别的孩子太霸道,让孩子学会“打架”;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太调皮了,则要从自身找找原因,做好自己孩子的教育工作。
  一定要注意与老师的沟通,重视老师的日常教育。家园共育永远是孩子成长的中心点,要及时将有关情况向老师反映,让老师做好日常的教育工作。当老师的教育效果未尽如人意时,可教育孩子用坚强有力的回击来应对这些“成长的烦恼”。
  需要认识到,过于的忍让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怯懦。当孩子在遇到别人欺负时,一味强调忍让,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无法保护自己,滋生怯懦的心理,遇事一味地退让,无法塑造坚强的性格。因而,建议父母不要过多强调“忍让式”的教育,现代社会充满竞争,最需要坚强的性格。在教育孩子以“强硬反击”无理的“欺负”时,要注意适度适量。不能太过分,以免让孩子滋生暴力的性格倾向。
  在教育孩子应对此类事件时,家长一定要注重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即孩子不能被人欺负,但也不能仗势欺负别的孩子,如果教育过线,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小提示:
  不管是作为打人孩子的家长还是被打孩子的父母,家长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应该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先弄清楚事情的原因,通过和孩子、幼儿园双方面的沟通来解决问题。切记不要引导孩子“以暴制暴”。
其他文献
每位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爱心的人,让孩子与动物交朋友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这对于完善孩子的性格,激发孩子对家庭、社会和自然的热情有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不只是把动物看作自己的玩伴,更多时候是把它们当作一个需要自己关心和照顾的朋友。  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带领孩子与动物相处?本期,让我们共同来关注“和孩子一起与动物做朋友”这个主题,希望专家的建议和家长们的经验分享,能够帮助您处理好孩
期刊
夏雨过后,院子里的杂草疯长。星期天,我带儿子在院子里拔草。突然,从草丛中蹦出一只青蛙,儿子一见乐了,赶忙蹦着跳着去捉。  “妈妈,我捉到青蛙了。”不一会儿,儿子惊喜地大叫着跑到我面前:“妈妈,你用绳子帮我拴住它,我想玩青蛙。”  儿子见过街上有小朋友玩青蛙,用线拴住青蛙的后腿,牵着青蛙蹦,或用线拎着抡起来绕圈或让青蛙拿大顶。最后可怜的青蛙不是被弄死就是被玩弄得奄奄一息丢弃在路边。  儿子好奇心重喜
期刊
树叶衬衫,当然不是用树叶做的衬衫。幼儿园要演出绘本剧,儿子晨晨扮演一片绿油油的树叶。演出服装不用愁,用生活中常用的购物袋,就可以做出漂亮的树叶衬衫。  准备材料  无纺布购物袋。要制作绿色的树叶,所以要使用绿色的购物袋,袋子的大小根据孩子的身材选择,如果没有太大的袋子,也可以用多个袋子拼接。还需要准备其他颜色的购物袋一个,利用它的包边做叶脉。此外,各种颜色的无纺布碎片、纽扣也大有用场。  第一步 
期刊
女儿想养狗,我不同意。女儿虽然没有“哭闹”,但在日常生活中,她经常会模拟我们对她的照顾,把我们给她买的玩具、布偶当成“有生命的物体”来“呵护”。  我发现:她的“呵护”表达,都来自于她对于成人日常生活中对她照顾行为的模仿、再现。看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获得成人,尤其是父母的关心和呵护;还希望能够获得表达爱的机会,以此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成长与满足。  或许,这就是女儿为什么向我提出要养一只
期刊
儿子禾禾喜欢小动物,养过小豚鼠、小鸡等。然而套用一句台词说:如果你爱小动物,就把它送给禾禾,因为他是真心喜欢;如果你厌恶小动物,也把它送给禾禾,因为他爱的方式几乎是虐待。  小豚鼠在被他不停地逗弄几天后,香消玉殒了。  小鸡在被他扯坏翅膀后,成了残疾鸡。  最近禾禾迷上了小兔,请我给他买两只。我答应了,但约法三章:一要爱护小兔,不能扯它拉它;二要做符合小兔习性的事,不能强“兔”所难;三要有责任心,
期刊
冉冉是个可爱的小姑娘。5岁的她,对周围的世界就有了很独到的见解呢!  杨树:羊爱吃的树,所以叫“羊树”。  柳树:因为太难吃,没人喜欢吃,就留下来了,所以叫“留树”。  槐树:怀孕的人爱吃的树,所以叫“怀树”。  柏树:因为就算没有风也会摆来摆去的,所以叫“摆树”。  榆树:小鱼爱吃的树,所以叫“鱼树”。  喷壶雨  冉妈:你知道雨分几种吗?  冉冉:雷阵雨,大雨,小雨。  冉妈:对,今天的雨特别
期刊
“妈妈,我和爸爸去幼儿园了。”早上,4岁半的女儿欢欢边说边熟练地背起自己的小书包,向我挥手再见。我也微笑地向女儿挥了挥手。走在上班的路上,我想起早上女儿背书包的情境,又想想我和爱人培养女儿背书包的过程,心中不禁感慨起来。  去年,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都是我和爱人帮她收拾书包、背书包。那段时间,女儿俨然像个小公主,从来不问书包里装了什么,更不理睬谁来为她背书包,只顾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那时,我和爱
期刊
记忆力是衡量幼儿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有着巨大的记忆潜能,父母如果能很好地挖掘出来,对幼儿的智力发育有很大的好处。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呢?  激发幼儿情感的事物,容易被幼儿识记。幼儿在学习知识中,家长能恰当地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幼儿就能产生形象记忆,提高记忆能力。  运用生动形象的物体帮助幼儿记忆  激发幼儿情感的事物,容易被幼儿识记。在学习知识中,如果家长能
期刊
孩子一岁时,抢小朋友的玩具,因为他以为凡是看见的就是自己的;两岁时,他不肯让别人玩他的小车,因为他不懂分享;三岁时,他常把“不”挂在嘴边,因为他要自己“做主”。我们明白孩子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等他慢慢长大。不过到了四岁,虽然仍然有些事情是情理之中的,但在理解的同时,也该开始设立更严格的规则,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孩子四岁是个坎  孩子小
期刊
我觉得一个孩子的成长期里,6岁以前真的非常非常重要。我自己的感觉是,父母做好三件事情最重要。  第一件事情,要确保孩子的安全感。因为孩子从出生到5、6岁之间的安全感,决定了他一生是不是身心健康,而且小时候安全感的养成,对于孩子未来长大后是否愿意去闯荡世界特别重要。从小越有安全感的孩子,越愿意在未来走向世界。  安全感的养成,主要是来自父母的性格脾气,在孩子成长过程,父母是不是给他一个温暖的怀抱。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