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有点涩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三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aizj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华娟,1997年高中毕业,考入南京经济学院(现在的南京财经大学)专科,现就职于南方轴承有限公司。
  
  上高中,无奈之举
  
  “1994年左右还是中专校先录取然后才是高中录取。我是在没考上中专的情况下,念了高中。” 王华娟说,“那个时候,中专比高中吃香多了。初中毕业直接读中专,三年之后还分配工作,那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一件好事。可惜的是,我没有考上中专。我是女孩子,加上年纪小,父母又不放心我早早出来工作,只能被送去读高中。说来说去,我读高中,还真是一个无奈之举。”
  在如今这个铆着劲要考一个好高中的年代,要理解当时那种不屑于读高中反而渴望上中专的举动,就得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非常真实并且功利的想法。读书,自然是为了找一个稳定的收入可观的工作。初中毕业就可以上中专,三年之后分配工作,可以早几年赚钱,何乐而不为呢?这是当时很多人的想法。
  
  我的高中,就是个“杯具”
  
  “我们那时的高考分文理科,语文、数学、英语必考,理科生考物理、化学,文科生考政治、历史。高二时要先参加会考,文科生考物理、化学,理科生考政治、历史,满60分才有资格参加高考,当然大多数同学都能合格。” “而且我们那时候跟现在不同,高考录取率远远不如现在,考大学真的很难。”王华娟无奈地说道。
  当问起他们当时的学习情况时,王华娟又打开了话匣子。“那时候,我们的学习生活很枯燥。当时,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什么娱乐活动也没有,就是死读书。每天就是上课、考试,考试、上课,搞题海战。每次考试,班级年级都要排名,老师们也都非常关注名次。家长倒是还好,不是很关注这些。但是那时候的我们已经很清楚文凭的重要性了。有几个同学高二的时候就回家了,可能压力太大,知道自己考不上。想想真的挺痛苦的,毕业的时候,大家仿佛都蜕了一层皮,真的是不容易啊!”
  
  没有后悔药,时光最宝贵
  
  “高中的时候,我一心只想毕业后就工作,没有认真学习,现在真是后悔,不然可以念更好的大学,发展的空间也更大。我想以自己的经历提醒大家,希望大家珍惜高中时光,好好学习,这对你的将来是非常有益的,千万不能只图眼前的享乐,而在今后的人生中追悔,那就晚了。人生不可能再重来一次,那种感觉真的很痛苦。”她一脸真诚地说道。
  笔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不管在哪个年代,高中生活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辛苦。比起小学和初中,高中的学习任务更为繁重,而且面对升学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家长的期盼,随着自身的逐渐成熟,内心的负重也会慢慢增加。但是,它也是每个人的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一段旅程,将会对今后的人生道路有很大的启发与帮助。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不足以令人畏惧。年轻的学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高中的大门就要向你们敞开了。
其他文献
方法决定时间,时间影响成绩,选择适当的方法很重要;推理必须有据,不可随意增添假设,否则就会出现推理上的错误。
期刊
案例:15岁的小王是一名初三学生,初一时因为和班主任老师发生矛盾,担心老师为难自己,在初一学年结束后,强烈要求家长为其转学,说换一个新环境,他就会下定决心重新开始正常学习。当时,家长认为孩子说得很有道理,就给孩子办了转学。然而,时隔一年,小王又因为和两位主课教师发生摩擦,再次提出转学。这时,家长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又动用关系为孩子选择了一所离家较远的学校。可是,小王升入初三后,一直不能适应新的
期刊
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2)班的王汝一同学刚从高手如林的化学竞赛国家集训队回来,但他仍然自谦地说自己只是“无名小卒”。其实成绩优异的他已经被保送北京大学,并且即将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中学生化学竞赛了。    自我评价:满载荣誉仍谦虚    王汝一是一个比较内敛的人,不太喜欢吵闹,平时比较沉默,但是有时也有惊人之语。“我比较豁达,有足够强的心理承受力,这也许是受了高二时看的《庄子》的影响,也许
期刊
在青涩与成熟的转型期,电影为我们提供了心灵的栖所。我们在光移影动中感受着青春的激情,在欢声笑语中挥霍着青春的洒脱,在柔情似水中享受着青春的浪漫,在沉稳凝练中进行着青春的蜕变……  别嘲笑年少轻狂。我们不是不知道,靠一个人的肩膀不可能真正挽世界于狂澜,灾难片若转为现实就不会有诺亚方舟也不会有007;我们不是不知道,爱情是基于现实的家庭而不是罗曼蒂克式的空中楼阁,真正的画皮妖魅不会用自己修行上千年的道
期刊
王继安,男,1957年生,江苏徐州人,高中就读于徐州五中。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教授,美术学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博物院特聘研究员。著有《草书教程》《十七帖》《古代书迹》等9本著作和教材。曾获法国巴黎莫菲斯教育特别奖、全国书法兰亭奖教材奖、江苏省高校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一拿起就放不下的书法情结    一壶龙井,两首小诗,三寸阳光,面前的王继安呷了一口茶,鬓角的几缕银丝和
期刊
即将进入高中的你,是否想知道在遥远的或者毗邻的某个国家,和你同龄的孩子即将面临的高中生活是怎样的?是和你一样,繁忙地穿梭在家与学校之间,写着堆积如山的作业;还是悠闲地享受着青春的时光,课外活动远远多于课后作业?  也许,打开世界之窗看看外面,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截然不同的生活  ——美国高中生    中美文化差异不可谓不大,意识形态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让我们看看太平洋的对岸
期刊
1. 人称代词  [经典试题] 1.—Do you know about David?  —Yes,I know _______ very well.   (2008年武汉中考题)  A. heB. himselfC. himD. his  [试题精析] 分析句子结构可知,横线部分在句中做动词know的宾语。通常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可以在句中作宾语,因此本题答案为C。  [知识储备] 人称代词的主格
期刊
在中考数学命题中,为了便于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常常采用多题把关的方式来增加试题的区分度.有许多把关题难度并不大,但却埋藏了“陷阱”,部分同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解题时审题不严,思考不周,便会误入这些“陷阱”.本文以中考试题为例介绍几种求解策略,供参考.  一、 理解概念,越过“陷阱”  命题者往往围绕数学概念设置“陷阱”,只要我们透彻理解了课本中的每个数学概念,并注意灵活运用,就能越过“陷阱”.
期刊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不能轻易触碰的圣地。那些记忆清晰得恍若昨日,却又似乎隔了一层玻璃,不能也不愿去细细回想,只怕失却了这种朦胧的感觉。  而这些记忆的载体往往会是很小的东西。或许是一部动漫,或许是一条路,也或许是一首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细细回想,或是一个人行走时冷不防听见熟悉至极的音律,那些仿佛刻在灵魂深处的音符就会突然随着血液流动起来,涌向心灵最脆弱的某个部位,挤满了激动或是伤感。    浅灰的
期刊
“读书要趁早”,这是费新民老师留给笔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作为省内高校知名的语文教师,将近30年的教学经验给他的脸上带来沧桑的同时也写满了阅历。身高在人群中并不出众的他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努力和对文字与生俱来的掌控天赋,成功实现了60年代生人“出人头地”的梦想。  和费老师的交谈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思维跳跃、言语丰富的缘故,加之职业习惯的熏陶,费老师的语言总是在发散和逻辑的交错中盘桓。但谈起自己曾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