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应遵守逻辑常识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同学写文章缺乏逻辑常识,往往经不起推敲,使人感到荒唐可笑。请看下面一篇文章:
  
  泪
  
  大多数人以为,人只有在伤心流泪的时候才叫哭。可你是否知道,实际上我们一生中大约要“哭”二亿五千万次?
  让我们来看看怎么会哭得这样多。我们的眼睑是皱叠的皮层,依靠肌肉能像舞台的幕一样启落。这个幕起落得很快,所以它并不影响我们的视力。平常你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发生。实际上。眼睑平均每六秒钟就自动开闭一次。
  人的两只眼睛的外上角上各有一个泪腺。另外还有能把眼泪送往上眼睑的泪管和使眼泪从眼眶流出的管道。
  我们每眨一下眼睛,就产生一种吸力,使泪管开启,吸出一些泪水,其作用是湿润我们的角膜,机械地说,这跟哭并没有什么不同,哭也正是这样的情况!
  你不是曾见过人在大笑时会流眼泪吗?这个道理在于:我们大笑时,肌肉压迫了储存眼泪的泪腺,于是眼泪就流了出来众所周知,洋葱会使我们流泪,尽管我们根本不感到伤心。这是因为洋葱能发出一种挥发性物质,这种挥发性物质传到眼睛里时,我们就靠流出的眼泪来对抗这种物质的刺激,眼泪能“冲洗”掉刺激物。我们受到烟熏时,情况也一样,我们会自动地“哭”起来以保护和清洗我们的眼睛。所以哭是每时都在发生的,司空见惯的常事。
  这篇介绍人为什么会流眼泪的知识短文,多次使用“哭”这个概念,随心所欲的扩大它的外延,破坏了文章的内在逻辑性。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故弄玄虚,说我们每个人一生中之中实际上要“哭”二亿五千万次;第四段又说,我们每眨一次眼睛,就产生一种吸力,使泪管开启,吸出一些泪水,湿润我们眼睛的角膜,“这跟哭并没有什么不同,哭也正是这样的情况”;最后一段竟说“哭”是“每时都在发生”,是“司空见惯的常事”。一言以蔽之,凡是淌眼泪,作者就认为是“哭”了。
  其实,“哭”和“流眼泪”是不能混为一谈的。《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哭”这个概念时,是这样说的:“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还发出声音。”这就告诉我们:“哭”这个概念的外延是很有限的,它只包括“因痛苦而流泪”“因悲哀而流泪”“因感情激动而流泪”。除此之外的“流泪”,就不能算是“哭”。
  可是,这篇短文的作者却把“哭”这个概念的外延,扩大到同“流泪”这个概念的外延相等,把“伤心流泪”“大笑时会流泪”“洋葱会使我们流泪”“受到烟熏时”流泪,统统叫做“哭”,甚至“我们每眨一下眼睛……吸出一些泪水”,都叫做“哭”!
  我们每六秒钟就眨一次眼睛,就等于每六秒钟“哭”上一次,一天除去睡觉的八小时,以十六个小时计算,我们每天竟要“哭”上几千六百次,怪不得短文作者断定我们一生中大约要“哭”二亿五千万次!这怎么能说得通呢?这说明短文的作者对“哭”所表示的概念缺乏明确的理解,因此把“哭”这个次几乎完全用错了。
  出现任意扩大概念外延这种毛病的原因,主要是作者缺乏有关的逻辑知识。
  概念的外延,则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总和。我们在使用概念时,必须弄清它的含义,不能随便改变它的内涵和外延。不懂得概念的确定性,任意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就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物。
  要纠正这一类的毛病,关键在于提高认识,明确正确使用概念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
  人们在说话、写作以及思考问题时,一刻也离不开概念。文章里的每一句话,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概念使用不当。判断就会发生错误,推理也就不合理了。概念、判断、推理都不妥当,文章也就谈不上什么条理性了。由此可见,概念明确,使用恰当,这是写好文章的一个重要条件。概念使用得正确,文章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观点,文章才可能条理分明,有说服力。
  有些议论文和说明文,主要是通过解释、分析概念来说理的:概念解释清楚了,观点也就鲜明地表达出来了。下面是鲁迅的著名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节选。
  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即使无人豢养,饿的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它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
  大凡“走狗”都是会咬人的,目的就是想讨得主子的欢心因而得到一点恩惠。“走狗”必定都能与资本家挂起钩来。而且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唯主子言行而俯首听命。唯有如此,方可称其为“走狗”。
  “走狗”如此地忠心,主人自然心知肚明,只要这狗还没被赶出家门,成为无人豢养的丧家野狗,主人就会时时刻刻护在它的身后,唯恐因狗的行为不端而辱没了自己的名声或遭到别人的棒打。
  “走狗”毕竟还只是条狗,还是会有“狗性”的。虽然它可能因主子的权势地位名望而出入豪门,华衣锦食,被养得膘肥体壮。但当有馒头时它还是不会选窝头,当有骨头时它还是不会选馒头,当一切的一切不再能满足它一己之私欲时,它必会借主子之名,却抛开主子之实,私下里干些卑鄙龌龊的勾当。
  一开头就抓住“走狗”这个概念进行解释。“走狗”们的真实面目。通过深刻、透辟的分析,鲜明有力地揭示了“走狗”们的真实面目。通过对“走狗”们生活习性,性格脾气的分析,让读者很快弄清了这个概念的内涵。只要符合这些特征的人自然都可以称之为“走狗”了。这就有力地驳斥了否认自己是“走狗”的政敌们的诡辩。全文用解释概念作为武器,笔锋锐利、泼辣,句句击中要害。
  概念不明确,使用概念不准确,这是同学们写说明文和论说文比较容易犯的毛病,《泪》就是典型的例子。
  (作者单位,河北省宁晋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高考真题】  -Where’s that report?  -I brought it to you _________you were in Mr. Black’s office yesterday. (2007年高考全国卷)  A. if B. when  C. becauseD. before  【答案解析】 B。此处when作连词引导状语从句,意为“在……时候”。该句译为:“——那份报
期刊
American eating is funny. They eat almost everything with a fork, and it appears that holding a knife in one’s right hand longer than a few seconds is considered to be against good table manners.  The
期刊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James Bender, in his How to Talk Well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1994) relates the story of a farmer who grew award-winning corn. Each year he e
期刊
一、阅读下列各小题,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  1. They sat together around the table, with _________ (门关着).(shut)  2. I haven’t the slightest idea_________ (他正在说什么). (talk)  3. The fact_________(他失败了数次) makes
期刊
(三)谋篇能力的培养    1. 结构要清晰而流畅  语言的最高层次不是传统语法所说的句子,而是语篇。语篇指的是一系列连接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一篇好文章必须要点齐全、句子正确、层次清楚、具备英语文章的基本要素:引言段、扩展段和结尾段。引言段中要包含thesis statement(中心句),扩展段的每段均应有topic sentence(主题句),结尾段应该是一个自然收尾的段落。中文讲究意
期刊
道德作为一种原则和规范,是指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的观念。从个人角度上看,道德就是一种品行。在公共活动中就是一种公德,是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是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问各种关系形成的行为规范。  传统道德是以人为本的道德。传统道德对社会和谐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继承传统道德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地吸取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是提高人们精神文明
期刊
说明文的阅读需要先理清文章思路,弄清篇章结构,然后深入文本,获股信息怎样快速有效地阅读短小的说明文呢?下面以一篇《石油的用途》为例,把对文章的一次内在心理解析过程变成显性文字展现出来,为同学们平时自己进行阅读训练提供借鉴  这是一篇通俗浅显、能够引起人们阅读兴趣的说明文。  开头先说明“石油真是宝”。  公路上,你可以看到汽车在行驶;田地里,你可以看到拖拉机在奔跑;工厂里,你可以看到机器在转动;天
期刊
英语中表示否定的形式令人眼花缭乱,现作一归纳,以便广大学生有效复习。    一、一般否定句式    使用否定词not来否定中的谓语动词,整个句子就由肯定句变成了否定句。如:  She is not silly. 她并不傻。  Art does not excel nature, but makes nature more beautiful.- Cervantes  艺术并不超越自然,不过使自然更
期刊
读者质疑  编辑老师,您好!高考临近,我在解答很多高考模拟试题时,发现有关must的否定这一考点总是频频出现;而且在不同的情况下出现的形式让我在做题时感觉无规律可寻。请编辑老师帮忙解答一下有关must否定形式的问题。    编者话语  吴晓萍同学,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也十分乐意解答你在紧张的高考复习中所遇到的疑问。为此,我们特邀李涛老师为你系统的解答这个问题。    教师解惑  同学们在复习情态动
期刊
【能力提升站】  在高考论述类文本考查中,命题者常选取一些论文来作为考查文本。这些论文涉及面广,观点新颖,具有启发作用。那么,在解答过程中我们如何进行分析理解和综合概括呢?    1、揣摩具体语境  一个词语在语言中不是孤立出现的,总要跟其他词组合成句、成段才能表达某种意思。对这些重点词语的理解,答案一定隐藏在它的前面或后面,切忌脱离语言环境去“望文生义”。  在同一篇文章中,有时同一个词语也会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