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课外阅读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g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素养难以提高,几乎成了许多语文教师共同的困惑: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听、说、读、写步步到位,课后安排大量的练习、作业兢兢业业,结果依然是作文时的抓耳挠腮,考试时的愁眉不展。语文素养依然故我。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只是一个“授渔”的过程,真正“捉鱼”的过程还是在于平时的积累—课外阅读,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在扩大学生阅读面、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上做了些尝试:
  一、转变观念,还阅读以正当的地位
  部分学生认为课外阅读见效慢,没意思,再加上各和作业的压力,考试的压力致使他们无暇阅读,也不愿阅读,针对这种现状,首先必须让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阅读文学名著可以认识社会、了解历史,懂得是非善恶;阅读文学名著,可以提高文学名素养、丰富文化底蕴,有助于完善自我。摆阅读在学生心中的位置,明确阅读的必要性和重性。
  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的喜好自然也各不相同。要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就必须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由先取阅读方式,对作品的选择可以不受年段的限制,完全尊重学生的个性的意愿。
  三、创造阅读条件,实现资源共享
  我们利用学校图书室丰富的读本资源,向学生定期开放,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买书难、读书难、无书读的问题。另外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向社会和学生广泛收集经典的有价值的书籍,鼓励学生交流阅读,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每周抽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让学生自由阅读,互诉阅读心得。
  四、指导阅读方法,做到读有所得
  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至关重要。计划要细致。分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益,有助于学生将对文化经典名著及文学名著的阅读由随意性、消遣性提升到有品味的研究性积累性阅读。让学生真正读有收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勤查字典,排除字词障碍,勤翻阅参考文献,以扩展视野,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略读全文有利于整體把握主要内容,选取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精彩部分和主要内容要精读。做好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多种方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五、建立阅读价方案,促进健康发展
  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应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
  另外,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展示阅读成果。如:开展阅读演讲比赛、辩论赛以及读书笔记展览等。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荡操,只有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只有学生心灵的沃土丰厚了,言语之树才会枝繁叶茂!
其他文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始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通过语文教育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古代诗歌的形象主要指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带有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人物、事物、景物等,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产生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1.古诗中的“形象”
期刊
语文是古老的,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涌动于字里行间;语文又是年轻的,它的胸怀永远向生活敞开。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洋溢激情,闪烁灵慧之光的平台。这个平台需要情感的支撑。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是有所侧重的。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说明当今中国的语文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语文学科浓厚的人文和文化色彩。其实情感因素在优化教学效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方针下,探究式教学进入了教学的课堂。其实这一提法最早来自于美国的大教育家杜威,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于是,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明确。  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打破了中国几千年的教学模式。两千多年前,孔圣人站在讲坛上面对他的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侃侃而谈的时代结束在新课改教学的号角声中,一支粉笔一本书打天下的教
期刊
作为一名资力尚浅的年轻教师来说,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驾驭课堂的能力,或者如何能够使老师与学生达到双赢的目的等等。在这里我就想谈谈对于课堂提问的浅见。  一、教学案例  我在讲《兵车行》时,导入部分就出现了课堂提问: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什么?权势,抑或财富?学生很自然地就回答不是,它带来的是一双双呆滞失神的眼睛,是一阵阵痛彻心扉的呼喊,是一堆堆荒郊野外的白骨。从“眼睛”、“呼喊”、“
期刊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1.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从狭义上说,情感包括情绪、情感和情操。从广义上说,情感则包括动机、兴趣、态度、性格、意志、价值观等等。情感教育是一种以态度和情感为中心的教育,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心灵。  2.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1)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具有强大的遗传性,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虽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像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和为贵等思想文化体系作为民族智慧的源泉、文化传承的载体,曾经长期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当代
期刊
对于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而言,重视学生的联想,加强思维训练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近年来,随着高考话题作文的持续升温,在话题作文的训练中展开合理联想确定最佳立意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那么,该如何去做呢?  一、围绕中心,辩证统一,多向思维。比如以“从一次性卫生筷谈起”为话题立意,从正方看,一次性卫生筷给餐饮业带来了快速、方便、安全的服务;从反面看,卫生筷并不卫生,未消毒就启用,并且用后又造成了环境污染;从
期刊
人类自从有了文字,才进入历史的文明时期。文字的产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文字的产生一方面突破了口头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另一方面也为人类的历史文明的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地域广大,方言众多,但中华民族一直保持强大的凝聚力,汉语作为一种单一的语言也没分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语有统一的汉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我们汉语的书写符号。千百年来正是因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的思想在发生着奇异的变化,而中学生正处在情感不稳定、人生观不健全的时期。处在这个物质充裕的社会里,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认为读书没有用,产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的想法,却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因此,出现了部分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作业敷衍了事,课余泡在网吧、游戏室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德育教育成了重中之重,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极为重要,那么怎
期刊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居核心地位,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与他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心理健康的人较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自己坚定的信念,吃苦耐劳的品质,外化为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行为。一些错误思想、不良品德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其中违法乱纪的行为本身就是心理不健康的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