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种修行0—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一种修行0:从实施、实现“两基”目标,到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可以说我国的教育正在让学龄儿童从“有学上”向“上好学”推进,这进一步体现了我国教育不仅追求起点公平,也追求过程公平;不仅追求有公平的质量,也追求有质量的公平。
其他文献
http://weibo.com/2737798435/yCp7K3gBn教师专业发展要有奉可循@微言大义话教育:《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制定幼儿园园长、普通中小学校长、中等职业学校校
教师要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的行为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好的行为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德育见于常态,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  2011年国庆节前,我坐车到绥化开会,邻座的两个中年人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思考。这是两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们谈起了学生时代的许多往事。其中一个说自己在上中学时由于个子高,始终坐
“谭老师,我帮您把书中夹着的破纸条清理干净了!”小敏边说边做着鬼脸。  “谢谢你,小敏!”话刚出口,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珍爱的特殊礼物可能遭遇“不测”了。  “谭老师,您平常老是教育我们爱整洁,可您自己的书中却夹着乱七八糟的破纸条,有的纸条上面画着一些无法辨认的东西;有的纸条上面什么也没有;好多纸条都皱皱巴巴的……”小敏越说越来劲。  “谢谢你的温馨提示!但那些看似毫无用处的破纸条,却是我的宝贝呢!”
@华师历史10:教师的教姿敦态是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课堂上的表情、姿态、动作都展现存学生的面前,良好的教姿教态是教师内在素质在课堂教学中的外在表现。教师在授课
朋友跟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她那读小学的儿子吃东西总是挑三拣四,嫌弃这个不好吃那个太难吃。每次吃饭,大人都是哄、骗、吓、打、骂,用尽“十八般武艺”,孩子才勉强吃上一小碗米饭。久而久之,孩子厌烦,大人懊恼。有一天,夫妻俩联合起来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告诉他说:“我们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吃玉米窝头,不仅难吃,还吃不饱。你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一定要懂得珍惜。”念叨次数多了,儿子就说:“妈妈,窝头
静静地阅读着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轻松温暖的文字如一股股清泉直抵心灵,清冽甘甜;生动鲜活的比喻俯拾皆是,常常令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书中描绘的美好境界使我着魔一般地迷恋,闭上眼睛,仿佛看到这位快乐而睿智的朋友向我缓缓走来,我迫不及待地将已久的困惑一股脑全说了出来,期待这位智者能为我一一解开。  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推到老师身上  尊敬的斯宾塞先生,由于工作很忙,我把对孩
@雨涓舒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规定,将打破单位归属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均衡配置和校长交流机制,确保每所中小学都有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和校长的流动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之一,因
@微言大义话教育:《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完善学校编制管理办法,健全编制动态管理
@晶品111018:北京市近期出台严厉措施始理奥数得到广泛支持。有关专家表示,彻底治理奥数需要改变家长观念。奥数本是开发数学潜能的途径,是否适合学奥数要看孩子的天赋条件。很
一、德育传统:个人主义与理性主义  从文化观念的基点看,美国德育是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的。  个人主义坚信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人格的绝对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侵犯性,突出个人自由和权利,提倡个性解放,推崇个人的自立与奋斗,强调自我是独立的价值主体。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本源或基础,即使讲个人服从群体或服从普遍精神意志(比如上帝)时,也首先以承认人的个体性和独立性为第一前提,在价值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