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期市域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x2009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不断推进,如何做好规划期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工作,保证市域内建设项目用地需求,是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者亟需考虑的问题。该文详述了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提出“分类型—方法”的预测模式,并以百色市为例,对百色市2025年和2035年建设用地规模進行预测,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市域;建设用地规模;规模预测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5-0137-04
  Research on the Predic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Scale Based on the Period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Take Baise City as an Example
  REN Yan et al.
  (Guangxi Institute of L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Nanning 53002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erritorial Space Planning,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predicting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land during the planning period and ensure the land demand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city is an urgent issue for Territorial Space Planning workers. The article studies in detail the construction land forecasting methods and ideas, and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classific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akes Baise City as an example to predict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Baise City to 2025 and 2035,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land and space planning in the construction land scale forecast.
  Key words: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City area; Construction land; Scale prediction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非农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土地低效粗放利用现象普遍存在。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直接关系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节约集约用地的情况下,有效合理利用好土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者需要考虑的紧要问题。因此,寻求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分析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特点提出采用“分类型—方法”的预测模式,并以百色市为例,对百色市域范围内不同类型建设用地采取“分类型—方法”的预测模式进行预测,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数据主要为百色市2011—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2011—2018年变更调查成果,百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2010—2020年),市域范围内验收的土地复垦、增减挂钩项目等成果资料,百色市相关专项规划等相关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建设用地预测方法 (1)“以人定地”法:“以人定地”是参考相关文件要求一定人口规模下所允许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指标,以此来预测到2025、2035年建设用地规模情况[1]。该方法常用于城镇建设用地及农村建设用地规模预测。(2)“以产定地”法:“由于建设用地规模的变化跟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该方法通过研究社会经济相关指标如GDP、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入、人均生产总值、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等与建设用地规模的相关性[2],根据相关经济指标的变化来预测2025、2035年建设用地规模。该方法常用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3)“以地定地”法:“以地定地”是根据过去一定时间建设用地的变化情况,分析出建设用地随年份的变化趋势及增长情况,以此预测2020—2035年间建设用地的变化趋势。该方法通用性较强,各类建设用地均可适用。(4)部门预测法:部门预测法是通过收集规划期内需要建设项目的用地情况,分类型进行汇总,以假定规划期内这些项目建设都能完成的前提下,预测建设用地规模。该方法常用于预测交通用地、独立工矿用地、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等用地规模情况。(5)灰色GM(1,1)模型预测法:邓聚龙于1982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灰色系统理论,将客观世界中未知的或非确知的信息称之为黑色的,已知信息称之为白色的,若系统中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的或非确知的信息,称之为灰色系统[3-5]。灰色GM(1,1)模型预测是将随机的无规律的原始数据累加,生成有规律的数列,再建立GM(1,1)预测模型,最后通过累减还原预测目标年的建设用地面积数据[6-7]。预测值之前需进行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以判断预测精度等级,其中,C为残差的方差和数据方差的比值,P为小误差概率。一般来说,C越小越好,P越大越好,C越小表示残差的方差越小,即残差的离散程度小;P越大表明小误差概率越大,拟合值(预测值)分布比较均匀。一般将模型的精度分为4个等级,如表1所示[6-8]。根据该方法的原理,该方法也比较适用于预测各类建设用地规模。   1.2.2 “分类型—方法”预测模式 “分类型—方法”预测模式是以市域不同用地类型及不同行业用地的需求为依据,对建设用地总量进行预测。通过参考上述建设用地预测方法,分别根据城镇用地、农村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特点,采取适宜的预测方法进行规模预测,得到建设用地总预测规模(图1)。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最大,受人口、经济以及政策等多重影响较大,很难逐项分解理清其中的具体变化情况。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变化又与人口、经济等有着密切的联系[9]。因此,通过分析城镇建设用地情况,分别采取“以人定地”“以产定地”“以地定地”3种方法对城镇建设用地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结果的合理性。农村建设用地总量变化不大,采取“以地定地”法进行预测。对于独立工矿、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其主要受政策导向及未来项目规划影响较大,规划项目较多,用地需求相对较大,反之,规划项目较少,用地需求相对较小,因此采取“以地定地”法及部门预测法进行比较预测。得到建设用地总规模后,分别采取“以地定地”法和灰色GM(1,1)模型预测法进行对比验证,对建设用地各分项预测不合理的情况进行修正,使建设用地预测结果更符合地方实际。
  2 结果与分析
  2.1 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2.1.1 城镇用地 为更科学合理地预测城镇用地规模,分别采用“以人定地”“以产定地”“以地定地”3种方式进行预测[9]。
  (1)以人定地。广西人地挂钩标准法:在百色市现状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基础上,结合预测得到的百色市城镇人口数量,通过确定的新增城镇人口人均建设用地标准计算,得到相应规划期内百色市各县(区)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得到2025年和2035年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21448.48hm2和31517.44hm2。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标准预测:根据现状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城市(镇)所在的气候区以及规划人口规模,参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GB50137—2011)》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来测算,预测得到2025年和2035年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25072.50hm2和34650.00hm2。
  (2)以产定地。根据百色市统计年鉴(2011—2018)数据,选取人口、GDP、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工业产值、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由表2可知,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与工业产值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为0.994,其次是年末户籍人口,相关系数为0.964,因此采用工业产值、年末户籍人口与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进行回归分析,y=13.123x1+24.429x2+4005.527(x1为年末户籍人口,x2为工业产值,y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R2为0.9713,拟合程度较理想。此外,根据2011—2018年百色市工业产值数据进行线性拟合,拟合公式为y=35.547x+128.36,R2为0.9925,计算得出2025年和2035年工业产值分别为661.57亿元和1017.04亿元,代入与建设用地的回归方程中,得出2025年和2035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24058.50hm2和40960.13hm2。
  (3)以地定地。以2011—2018年8年间的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中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统计样本值,通过数据分析软件生成建设用地(Yt)与时间(t)之间时序回归模型:Yt=904.31t+12407(t=1,2…),以2011年为第1年(t=1),2012年为第2年(t=2),以此类推(图2)。由此推算出2025年和2035年百色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5971.65hm2和35014.75hm2。
  根据上述3种用地预测方法的数值,去掉1个最高值和1个最低值,并结合集约高效发展的理念,预测得到2025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5034.22hm2,2035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34832.38hm2(表3)。由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广西人地挂钩标准”预测结果相对偏低,“以产定地”法预测2035年结果偏高,但2种方法差异不大。
  2.1.2 农村用地 农村用地采取“以地定地”法进行预测,依据2011—2018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中的百色市农村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情况,测算年均变化率,得到百色市农村建设用地在2025年与2035年规模分别为42135.78hm2和42346.94hm2。
  2.1.3 独立工矿、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以地定地”法是根据2011—2018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中的独立工矿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的年均增量率情况,预测规划期用地情况;部门预测法是根据百色市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库、《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10—2020)》《广西自治区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百色市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相关部门咨询提出的规划期间需新增的独立工矿、交通以及其他能源、电力及旅游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项目,结合各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进行预测。由于独立工矿用地、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受地方不同时间段的政策影响较大,以历年数据趋势的预测结果偏低;而部门预测法是假定各部门预测期内所有规划项目均完成,而实际各部门是很难实现,致使部门预测结果偏高,因此将2种方法取平均值,作為预测期内独立工矿、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值(表4)。
  根据上述分析的各类用地情况,预测得出2025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19286.11hm2,2035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35253.13hm2(表5)。
  2.2 结果修正 采用“以地定地”法和灰色GM(1,1)模型预测法来对“分类型—方法”预测模式结果进行验证和适当修正,确保预测结果更符合地方实际。其中,“以地定地”法根据百色市2011—2018年的建设用地面积情况,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该时序数据构建趋势模型,通过该趋势预测模型测算得出;GM(1,1)模型预测法是通过Python软件构建灰色模型预测,构建模型的后验差比值C=0.0030、小误差概率P=1.0000,模型精度等级好,由此预测得到2025年和2035年建设用地规模。由表6可知,“以地定地”法与灰色GM(1,1)模型预测法结果差异相对较小,但与“分类型—方法”预测模式结果相比,“分类型—方法”预测模式结果稍高,这主要是由于2020—2025年内规划了较多项目,整体拉高了规模,按2011—2018年变化趋势来看(“以地定地”法、灰色GM(1,1)模型预测法),实际并不能完成这么多量。因此,将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进行修正,通过分析百色市“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规划建设用地项目和实际完成项目情况,测算出修正系数,根据修正系数对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的部门预测规模进行修正。修正公式为:修正后规模=基期年规模+部门预测规模增量×修正系数。修正后的建设用地规模如表7所示。   3 结论与讨论
  以百色市域为例,根据2011—2018年百色市建设用地变化情况和各部门至2035年规划项目用地情况,采取“分类型—方法”预测模式对建设用地进行预测,并通过“以地定地”法和灰色GM(1,1)模型预测法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以地定地”法与GM(1,1)模型预测法结果差异不大,但与“分类型—方法”预测模式的预测结果相比,“分类型—方法”模式的预测结果稍高,这主要是由于“以地定地”法和GM(1,1)模型预测法是以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增量,而“分类型—方法”预测模式更注重各部门规划项目用地情况,但实际并不能完成这么多项目。因此,在实际建设用地预测过程中,建议采取多种预测方法对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另外,根据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项目情况与实际完成项目情况的比例测算修正系数,对“以地定地”法与部门预测法的预测结果根据修正系数进行修正,提高预测结果的精度。
  参考文献
  [1]傅建春,李钢,赵华,等.中国城市人口与建成区土地面积异速生长关系分析—基于652个设市城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02):46-53.
  [2]庄会霞.基于主要经济指标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模型—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 (S2):211-214.
  [3]王瑛,陈银蓉.土地利用规划中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5):2119-2120.
  [4]郭成利,董曉峰,潘竞虎,等.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与分析—以兰州市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57-59.
  [5]赵丽,赵乔贵.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比较研究[J].地矿测绘,2009,25(1):3-7.
  [6]张周全,程朋根,叶露.基于人口与建设用地关系的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7(20):3936-3940.
  [7]张利霞.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济宁市人口预测[J].济宁学院学报,2014,35(3):60-62.
  [8]梁菲,徐阳.灰色预测模型在建设用地预测中应用[J].科技视界,2020(14):238-239.
  [9]陈笑筑,王誉霖,徐龙.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研究综述[J].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7,18(9):1744-1750.
  (责编:徐世红)
其他文献
摘 要:设是一个整函数,f为解析函数,由诱导的叠加算子S定义为S(f)=(f)。对算子S的有界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叠加算子S将QK空间映入Bloch空间或者将Bloch空间映入QK空间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关键词:Bloch空间;QK空间;叠加算子  中图分类号:O174文献标识码:A  [WT]文章编号:1672-1098(2011)02-0038-03
期刊
摘 要: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动力源。该文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广东农村金融发展相结合,利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广东农村金融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强调抓住用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农村金融发展带来的机遇,将农村金融的业务重心转移至服务“三农”上来。  关键词:农村金融;双循环;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期刊
摘 要:为了解矿区塌陷水体的污染情况,以潘集采煤塌陷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软件中的空间插值模块,对潘集水体中的总氮、总磷进行插值分析,得到潘集塌陷水体总氮和总磷的最佳空间插值分布图,并检验了插值预测精度。从插值图中,分析得出总氮、总磷的最高质量浓度出现在泥河入口处,分别为13.373 mg/L和3.000 mg/L。建立了基于GIS的多因子综合污染评价方法,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塌
期刊
摘 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这一年安徽省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任务,成为继江西省之后的全国第15个正式交卷的省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正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势必会征收土地。土地征收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是会产生失地农民。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失去了土地本身,还失去了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政治权益等一系列权益。失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该何
期刊
摘 要: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乡村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传统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以黄山市七约生态农场为例,通过对该农场的走访调查、资料收集,了解农场的基本概况、发展优势以及发展前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七约农场;农耕文化;生态;农业产业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寿光市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农业发展迅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长期以来,寿光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文针对寿光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寿光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提升寿光市农业竞争力和知名度,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农业;农产品;市场;政府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期刊
摘 要:为了解矿区塌陷水体的水质污染特征及规律,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运用营养状态综合指数法及基于ARCGIS的空间差值分析法对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塌陷塘水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矿区塌陷塘水质pH值呈弱碱性,透明度较低,BOD5、CODMn指标含量较高;用营养状态综合指数法对塌陷塘水质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其污染级别为轻度富营养;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利用总磷、总氮、BOD5、CODMn
期刊
摘 要:为探寻对过渡金属离子具有配合作用的新型超分子配体,将杯[4]芳烃经醚化、氨解得到的中间体3与香豆素-3-甲酰氯反应,合成了新的含香豆素片段的杯[4]芳烃配体H2L,用1HNMR、13CNMR、IR、MS(Maldi -Tof) 表征其结构。H2L与醋酸锌反应,获得了相应锌(II)配合物(LZn),元素分析及MS(ESI)分析结果表明,LZn的化学组成为L(ZnAc)22H2
期刊
摘 要:为了提高煤矿复杂地质构造判断的准确性,利用矿井震波超前探测和瞬变电磁法相结合的方式可进行有效探查。通过对袁店二矿断层超前综合探查,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技术对矿井复杂地质构造体分辨能力较强,对构造体的空间特征及其含水状况判断准确,超前探测效果较好,可为矿井安全稳定生产提供技术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综合物探技术;瞬变电磁法;矿井震波超前探测;断层构造复杂区  中图分类号:P631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为探明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设施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两地开展了田间试验,设置了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灭活后的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AOF)、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BOF)4个处理,探究辣椒单果重、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BOF处理辣椒的单果重比CK1、CK2、AOF处理平均增加了91.6%、17.8%、26.5%,产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