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三叹赋深情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棵人生道旁历尽春秋.枝繁叶茂的智慧树,钟灵毓秀,满树的玄想之花,心灵之果,任人随喜观赏,止息乘荫。只要你不是闭目塞听,深闭固拒,总会欣然有得——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 ——柯灵
  《清文评注读本》说:“韩昌黎《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皆古今有数文字,得此(指《祭妹文》)乃鼎足而立。”《祭妹文》之所以受人推崇,在于“情真”二字。袁枚是清代“性灵”诗说的倡导人,他说:“若夫诗者,心之声也,性情之所表露者也。”又说:“诗者,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从袁枚的这些诗歌理论可以看出,他是主张直写“性灵”的。“性灵”虽为就诗而论,但作为这一理论的代表作家,他的散文创作也是绝不会例外的。《祭妹文》就是成功地实践其“性灵”理论的代表作品。封建社会的祭文,多浮夸不实,流于对死者的谀颂,缺乏真情实感,不足观。《祭妹文》虽记生活琐事,但无一不关“情”。语出肺腑,哀婉真挚,一唱三叹,可谓事事关情,语语动情,字字含情,或寓情于事,或直抒胸臆,表達了作者对亡妹一往情深的怀念之情,并使之成为贯串全文的主线。这突出地表现在:
  一、叙死因。袁枚三妹素文“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究其原因,则由于素文少年时代听先生授经,“爱听古人节义事”,长大以后即躬身自践。袁枚《哭素文三妹》诗也说:“少守三从太认真,读书误尽一生春。”但作者记述这些的目的不在责人,而在责己,在于表现对亡妹的真挚情感。
  二、记幼年琐事。作者在记叙素文死因之后,则以人物传记的手法从幼年写起,按顺序叙写亡妹一生的德才事迹,表达对亡妹的深切怀念。幼年琐事何其多也,但作者只选了四件日常琐事:同捉蟋蟀、相伴温书、掎裳悲恸、瞠视而笑。其中以同捉蟋蟀一事写得最为凄切感人。“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这一句中,“临”字的正确理解十分重要,是此句中的关键字。课本就“同临其穴”解释为“同到它的穴边。临,到。”我认为这一解释不妥。江苏文艺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解作“同到埋蟋蟀处凭吊。临(lin):哭吊死者。”《左转·宣公十二年》:“卜临于太宫。”杜预注为:“临,哭也。”《汉书·高帝纪》:“袒而大哭,哀临三日。”颜师古注为“众哭曰临。”可见,“临”解释为“哭吊死者”更为恰切。“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及至“岁寒虫僵”,兄妹二人同葬蟋蟀,且于蟋蟀墓穴之畔洒泪凭吊,这无论从语境、情境和人物特定年龄的心理特征都是十分吻合的。作者于此直写性灵,小儿女真情痴态,可感可掬。特别是作者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与“予今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凄婉感人。
  相伴温书,先生适至,啧啧不已。当年月圆同读书,今日月缺人已亡,作者的无奈与惋惜已尽含其中。袁枚远游广西,素文掎裳悲恸;袁枚中进士归来,素文瞠视而笑。这一悲一笑之中足可见出兄妹之情深。正因如此,作者才倍觉痛楚。“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如影历历,逼取便逝”的童年往事,既使“年光倒流,儿时可再”,亦已“无与为证印者矣。”所以作者“思之凄梗”,“呜呼”连连。兄妹情深,溢于言表,凄切哀婉,读之感人。
  三、记妹归母家后的情况。如果说前文是为了突出素文的“贞”,那么,本段则突出了她的“孝”和“才”。本段记了三件事:扶持阿母、治办文墨、终宵刺探。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塑造一个孝女和才女的形象,而是为了表达对亡妹的痛惜和怀念之情,故袁枚将前两件事一笔带过,而突出地记叙了第三件事。回忆当年自己生病之时,三妹素文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病情稍有好转,素文则又“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袁枚于这人之常情之事中,寄托着对亡妹刻骨铭心的思念。抚今追昔,思之将来,以“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一句,将难言的思念转为直接的悲叹。这思念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千千万万的读者,古今中外,都能感受其深情,同发悲声。真可谓怎一个“哀”字了得!
  四、记妹病危和死时情状。这是全文的抒情高潮段落,亦记了三件事:阻人走报、绵惙望兄、一目未瞑。本段主要叙述素文忍死待兄和袁枚懊悔远游的一片至情,可以说是字字辛酸,字字血泪,撕肝裂胆,揪人心肺,把全文的抒情推向了顶峰。阻人走报是代兄设想,试想,兄妹之情如斯,兄既知妹已弥留,怎能不急匆而归?妹贤如斯,天下有几?绵惙望兄,多想再见兄一面?“心有灵犀一点通”,袁枚梦见妹来告别,预感不祥,飞舟渡江,然为时已晚,只留下了作者永久的遗憾和深深的懊悔:“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袁枚在妹妹死后几小时后才赶回家,当时素文四肢尚温,却未能与妹妹说上最后的一句话,从此已天人永隔,无从相见了。作者在此直抒胸臆:“呜呼痛哉!”“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于此,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呼天抢地、声泪俱下,悲痛欲绝的情状,作者的撕肝裂胆、无限哀思尽在这两句之中。情之愈真,悔之愈深,而思之愈切。
  五、叙亡妹身后事。祭死者而慰死者,这是祭文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故作者重点记了四件事:付梓诗稿、代嫁其女、传其生平、谋其窀穸。写这几件事是为了告慰亡妹的在天之灵,可谓安慰与悲恸交错。本段的叙事似乎更加平淡,但却无一字不关情,并非作者的请已抒完,而是声竭泪干之后的片刻宁静。叙述安慰之后,连用两个问句作结:“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直抒胸臆,回想自己身后事,悲从中来,直呼亡妹,哀思之情更加难以自禁,这是压抑之后喷发而出的情感,因此也更具震撼力,同时也使文章再次涌起情感的波澜。
  六、景物描写。袁枚不但善于叙事抒情,而且还善于把情之抒写融于景物的刻画之中。“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描写亡妹墓穴四周景物,“旷渺”`“风雨晨昏”给人以无限悲凉之感,表面是安慰亡妹之灵,实则是袁枚悲凉、哀伤心境的真实写照。“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景物描写和作者十步九回头的情景,更渲染了凄切悲凉的气氛,真实地表达了袁枚无限哀伤的心境。
  总之,作者真情的流露,“性灵”的抒写,才使得《祭妹文》鼎立于祭文之坛。作者寓真情于家庭琐事的娓娓诉说之中,哀婉真挚,感人至深,为后世祭文的写作树立了典范。
其他文献
一、教育的默契性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从产生起,其最基本的问题为教与学两个方面。在达其目标的过程中,教育者与学习者的默契,即理解沟通,密切配合既是教育自身的客观属性,同时又是教育者毕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模式。从先贤孔子的教育思想到当代大家的时代追求,从英材施教的模式选择到新课程改革的深层取向,无不以构建两者的默契作为教育过程的鲜明特征。其表现为:  1、教育思想的同一性。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其教学
期刊
一个教师从专业认同到专业适应,再到专业成熟,进而发展到专家型、智慧型教师,是一个相当长的持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独立性,需要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认识进行建构、提升,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价、修正和改进。写教学随笔可以引领教师进行持续的自律性的研究,从而促使教师走上自主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一、对别人课堂的思考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一种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即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着力于学生的发展,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们在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几点做法。  1.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时间,而不全是教师的“讲演”时间。一般来说,一堂课学生支配的时间不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它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从而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因此,要切实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目标,不仅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的建设和实施,还要加强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下面就小学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结合教学内容开发综合实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采取积极的校本策略,从整体上勾画和明晰课程改革需要做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抽丝剥茧,抓住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以积极的整体推动的方式,将课程改革展开。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校本策略,来推动课程改革,下面介绍我们的一些做法。我校的整体推动策略概括为:明晰“两条线索”,夯实“四个支柱”。  一、一条线索是:围绕“四个转变”展开探索与实践  “四个转变”
期刊
打造“綠色语文”,我认为在操作层面上可以形成“三多三少”的特色。所谓“三多三少”,即多读书,少学教材;多写随笔,少做练习;学生多讲,教师少说。这“三多三少”是我对语文教学实践的一种自我思考与初探。  按理说,“多读书”是可以,“少学教材”似乎是不可以的。但是,现在的现实是,学习语文教材占了学生的大量的时间。这里的占用时间,不是说,学生一学期读一本教材有多困难,问题是,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事实,一个教
期刊
轉变“后进生”,经过我们多年的执教经验,谈谈我们的一点感悟。  一、对学生要有爱心。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品质。对待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都要热爱,不能只偏爱学习好的学生,而对后进生漠不关心。有时即使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动作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投下难以抹去的阴影,他们从此丧失信心、自暴自弃,这样既不利于后
期刊
在新課程实施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必然面临创新与传统,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与挑战,要使我们的物理学教育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使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不断更新和发展,从而造就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形式。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探索真理的情
期刊
Ⅰ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导入和结课是非常重要的两部分。恰当、得体的导入和结课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个恰当的导入可以使学生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并能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课堂导入是否得当。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导入,更应该重视结课。许多方式方法可以用来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和结课。  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艺术  导入环节,作为英语课堂教
期刊
“鱼儿摆着尾巴打闹,我打出一串水漂,傻笑傻笑傻笑,那河水吃吃傻笑,打闹打闹打闹,那鱼儿摆尾打闹,鱼儿摆着尾巴打闹,童年多美好,啦啦!”在城关小学孩子们的合唱声中,观众仿佛看见一群热情、活泼、开朗、俏皮的山村儿童,在潺潺的小溪边,看着水中鱼儿摆着尾巴,轻轻打出一串串水漂……  歌曲终了,舞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近日,静宁县第六届中小学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让我们跟随记者,一起了解这场艺术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