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应用题复习的对策与建议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xy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近几年的数学中考试卷,应用题占有较大的比重,约占全卷总分的20%。由于实际应用型问题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这就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和比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的特征进行应用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题意识和解应用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对策 建议
  
  初中数学大纲指出:“要学生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适应社会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基本需要。”可以说,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此外,应用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等。
  
  一、解应用题的策略
  
  (1)审读题意:从读懂文字叙述、理解实际背景入手,概括出问题的数学实质。
  (2)实际问题数学化(即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等数学问题。
  (3)数学问题标准化,将建好的数学模型转化为一个常规的数学问题。
  
  二、复习应用题的策略
  
   应用题的复习主要是融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数学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知识方法的学习与形成数学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之间的联系,把这三大联系作为教学的主要策略。数学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消除面对文字较长、数据较多的题目而产生的惧怕心理。
  (2)热爱生活,关心社会,增添阅历,拓展知识面,达到能正确理解出题人设置的各种生活情境、问题情境。
  (3)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达到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借助图形、表格、式子等分析问题。
  (4)加强从文字题中搜集处理数据,链接相关数学知识的训练及构建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关系式等数学模型的能力训练。
  (5)准确、熟练地解答数学问题,为正确解答实际问题提供重要保证。
  
  三、后阶段复习思考与建议
  
  后阶段的复习是承上启下,促进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和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一部分资质较优,但由于其他原因以往成绩忽高忽低的学生,往往此时“勇往直前”“一路走高”;还有一部分以往成绩一直不理想,但现在“醒悟”的学生往往也会突飞猛进。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用正确的复习方法去指导。笔者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现今的中考方法,谈一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1.抓住一个根本
  课本是新题型的直接来源,因此“抓纲扣本,落实双基,培养能力”是复习中应遵循的总方针:①能够对《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点进行三基排队,整理出哪些知识点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哪些知识点能提供应用性问题的背景,哪些例题、习题可编拟成探索性问题,哪些例题、习题可引申成分类讨论题型;②能够对教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做到心中有数,能分析每一种新题型用到哪些方法;③能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及中考要求改编一些有针对性的新型训练题。
   2.抓住一个中心
  中考命题的特点是以解题能力的高低为标准,因此中考复习的最终成果表现为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所以中考复习的基本训练要以解题训练为中心。要求教师把握方向,精选例题、习题进行有效训练。新题型训练的重点应立足中低档题,即使放在高档题中来考察,也是该题中的一小题。
  3.坚持统一部署原则
  中考复习安排分阶段进行是常规的做法,第一阶段为“三基”复习,第二阶段是重点复习,第三阶段是专题讲授,第四阶段为综合训练。四个阶段的安排实质上是思维素质上的四个不同层次,是从知识到方法再到观点的拾级登高。
  对阅读理解型问题的训练,其材料可以从课本的必学或选学内容中去选取,还可以从高中课本中选取。但要注意,其目的不是为了增加知识内容,而是要求能理解题意。训练的方式可分散在复习的全过程中,逐步落实与强化。
  对应用性问题,可分三阶段逐步实现训练目标,第一阶段随“三基”复习进行,挖掘教材内涵,建立方程、几何、不等式、解三角形、函数等的模型,也可以改编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去设计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参与应用问题的求解;第二阶段可组织一些专题,如与函数的最值有关的应用题、不等式中的应用题等,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训练;第三阶段可将应用性问题渗透到综合训练题中进行训练。
  对于探索型问题可放在第二轮训练中来逐步达到训练目的。三基复习后,我们可以将结论探索型和判断探索型两类问题进行复习。对于判断探索型题,除进行综合分析法训练外,还可以进行排除推测法训练,即先猜想结论,然后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去思考。
  对于分类讨论型问题的复习,第一阶段要抓基本概念的准确和实质性理解,抓基本技能的熟练和初步应用,适当组织一些分类讨论题的解题训练;第二阶段可组织专题训练,重点应放在教学观点的提炼和心理素质的调整上。
  4.注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由于新题型是能力型试题,因此中考对新题型的复习必须把能力的培养落实到位。如果在教学中只重视各种思路和解法的追求,而忽视复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忽视思维过程的教学,必然造成概念不清、方法不当、推理不严、计算不合理等后果,在新题型面前仍是束手无策。
  5.重视教学观点的提炼
  新题型情境千变万化、形形色色,复习中想以有限的题型给它们编号无疑是大海捞针。因此,中考复习必须帮助学生从总体上理出解决的本质思路,引导学生抓住贯穿于各种类型问题的“红线”,即教学观点。复习过程中随时利用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提炼教学观点。长此以往,学生在新题型面前就能迅速从宏观上驾驭解题思路,再结合纯熟的“三基”就能从微观上作出正确的解答。
  初三的复习工作做得是否扎实,对学生在最后阶段的复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但只要我们能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加强学习,反复实践,就会少一点“遗憾”,多一点“成功”。
  
  参考文献:
  [1]卢云通.中学数学学习生活化实施过程中应处理的三个关系[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5,(3).
  [2]肖宇峰.初中数学应用题“上手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学数学月刊,2004,(10).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俊民中学)
其他文献
现代体育教学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在日本,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已经成为体育教学的主流思想,教学内容也更新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笔者也积极贯彻这一思想,通过以下途径来发展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既符合学生体育知识水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如何实现知识从教师向学生的高效传输,是教师以及教研工作者一直深思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为导、学为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中的很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因而它是推动教学不断进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本文重点论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与学两者的关系,为生物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师为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实质与形式上的不同。从学习实质上来说,它基本运用的是在其他学科学习中形成的学习方法,但它又有自身明显的特征。如它的知识往往具有明显的实践特征(小学信息技术对理论知识的积累往往是隐性的,实践性知识却是显性的),而实践能力的形成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从学习形式上来说,只凭借教师的讲授,学生是难以形成信息技术素养,所以形成有效的信息技术素养离不开学生的实践。但是,由
记不住单词,词汇量太少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因此提高词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攻克词汇这一道难关,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笔者从音、形、意这三个方面入手,总结出以下几种有效的词汇教学技巧与方法。  一、重视音标教学   音标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为英语单词的读音与单词的构成有着很大的关联,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读出单词,就会影响他们正确地识记单词;如果学生掌握了根
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听是第一位,没有“听”来输入信息,就不会有“说”,所以想学好英语,首先要“听”好。听力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位置,不仅放在试卷的开头,而且所占分数值较大。但就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听力能力不强。原因有哪些?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呢?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生听力水平不强的原因  1.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  (1)语音辨别能力不
[摘 要]采用问卷法对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逢亭小学的266名学生的语文阅读自我监控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小学中高段,学生已初步具备阅读自我监控能力,但尚需提高;年级与阅读自我监控能力呈现一定正相关,五年级是小学生语文阅读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女生的阅读自我监控能力在整体水平和部分维度上均显著高于男生。  [关键词]小学中高段;阅读自我监控;问卷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
汉字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目前,学习中国汉字的方法有集中识字、看图识字、拼音识字、随课文分散识字、多种形式结合识字等。对于小学阶段的识字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应侧重于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地追求与探索,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提高识字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打好识字基础  汉语拼音是帮助小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基础工
多媒体教学是把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处理、存储和传播的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能融视、听、说于一体,动静交替运用,以声情并茂、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教学内容传递出去,使学生主动选择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一、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动、直观、动感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点,它以其特有
摘要: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花费很多时间,但效果却不好,学生不得法固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那就是教师的因材施教没有落到实处。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语文学习各方面的情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症下药”。本文探讨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常见方法,力图为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了解 语文学习现状 方法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学生在课堂中处于
摘要: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情境,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释放个性,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少活力。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笔者提出了几条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行是知之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