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于入口的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对于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的测评也日益增加,国家和各级政府面临着事关民生的头等大事便是如何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满意程度,因此,便对食品安全进行了监督管理。文章从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以及监管路径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
【关键词】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监管
引言
随着以前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使得消费者们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担心,因此,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单位都对食品安全问题起了高度的关注,同时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程度纳入了监督管理考核测评当中。这不仅能够有效的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提高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程度。
1.食品安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公众对政府以及科学家的信任。在公众的认知里,政府是具有十分强大的公信力度的,不会拿人民的身体健康问题开玩笑,而且是十分严谨公正的,同时还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及制度,例如:《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而科学家则是对食品进行一系列相关研究的,对食品中能够添加什么,什么对人体健康有害是十分清楚的,而且用法用量都是通过多次研究实验而确定下来的,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正是由于公众对利用科学以及科技确保食品安全充满了信心,对政府颁布的一系列相关的食品规范的信任,进而使得公众的满意度较高。
其次,是公众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看法。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例如:毒胶囊、毒豆芽、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的发生,使得公众不仅对食品产生了抵触,也使得公众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威胁。进而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产生了疑惑,有的人认为食品安全事件就在我们生活之中,距离我们十分的近;而有的人则认为食品安全事件距离我们过于遥远,每个人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看法都不相同,因此对食品安全满意度也不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降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
再次,是公众对食品安全事件风险的感知程度。每个人对风险事件的感知程度都不一样,因此,部分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事件能够感知到危險,尽一切可能防止危险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例如:不吃或者少吃垃圾食品、尽可能的使用周围用的比较多或者牌子比较长的食品。而有部分人则对危险没有过多的感知度,例如: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则食品安全所带来的的风险得不到有效的避免。
最后,是公众的受教育程度。每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看法以及做法都不相同。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能够理性的去看待这一事件,同时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而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则可能会比较感性的去看待这一事件的发生,并且不能够想到有关的解决对策,只会一味的抱怨。同时,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会越高,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反而会越低。主要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期许也会越高,而实际上却未能达到期许目标,因此,使得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食品安全满意度反而越低。
2.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的实施办法
2.1标准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要想提高食品的安全,便需要对食品安全的监督进行标准化管理。首先,对食品的原料基地进行标准化建设管理,严格禁止乱用以及过度使用有害人体健康的物品以及肥料,促进标准化的基地进行建设,加快优质、绿色、无公害食品原料的生产,提高食品的质量。其次,要对原料的加工基地进行严格的选址,同时还要完善基地的环境卫生,保证生产加工食品的厂房、设施设备卫生无污染,尽一切可能避免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最后,确保生产加工出来的食品达到安全标准。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制定并执行比国家对食品更为严格的制度标准,通过标准化达到提升食品安全的目的,并将标准化建设作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前提。
2.2规范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食品的有害因素有很多,例如:化肥、农药、食品的各种添加剂等,而这些有害物质只有对其进行规范化使用,对人体健康才不会产生威胁,因此说规范化建设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十分重要的基础。食品加工厂应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对农业残留的标准以及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要求,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督管理,控制农药以及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其次,不仅要持证上岗工作,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还要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培训,例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等,通过培训来提升食品质量的安全。再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还要建立起本企业的诚信,严格规范化自己的本企业的行为。最后,要不定期的对食品进行安全抽查,特别是针对食品添加剂以及农药是否残留进行抽查。
2.3法制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要想食品安全能够得到十分有效的监督管理,便需要通过法律法规进行监督管理,才能够使得食品的安全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对于小摊贩一类的,进行完善规章制度。其次,要通过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使得各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能够更加的法制化,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所在,避免进行重复检查。最后,还需要将法律法规作为依据,进行自我强有力的约束以及管理,一定要避免负责人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不负责任以及不认真,同时还要加强对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的惩处力度,尽最大程度的避免因个人原因或者个人利益而违反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条例。
2.4制度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必须进行制度化管理,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责任机制等,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对食品安全的职责所在,同时要责任到人。其次,需要严格筛选进入市场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想顺利的进入市场,便需要具有合格的生产设施设备、检查仪器和方法以及良好的卫生条件等一系列的基本条件。与此同时,还要取得食品经营生产许可证之后,才可以进行与食品有关的生产加工,而且在出厂的时候还要贴上标有质量安全的标志。最后,还要进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对内部人员的管理以及监督要更为严格,避免不良影响的发生,例如: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生产设施设备未做好卫生环节等。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依旧存有疑虑,因此,需要多方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同时还要将有关食品的制度条例进行完善,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自己的一套监督检查制度,但是,前提必须遵守国家对食品建立的法律法规,而且希望企业能够对食品安全制度的建设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以及制度化。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多方人士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来,例如:社会公众对食品企业的监督,可以实时进行举报,使得食品生产企业更加的规范,进一步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不仅如此,食品相关管理部门还要对公众进行不定期的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以及防范意识,达到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樊琳,柳红娟,谢智君,柳玉霞,王巧巧.庄浪县城市社区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满意度调查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0(09):23+26.
[2]陈志良.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测评及监管路径选择——基于浙江省第三批食品安全创建城市的调研[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1):63-64.
[3]谭天.《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公众满意度调查分析 新增条款满意度高 分类细化完善监管[J].上海人大月刊,2017(12):14-15.
【关键词】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监管
引言
随着以前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使得消费者们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担心,因此,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单位都对食品安全问题起了高度的关注,同时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程度纳入了监督管理考核测评当中。这不仅能够有效的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提高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程度。
1.食品安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公众对政府以及科学家的信任。在公众的认知里,政府是具有十分强大的公信力度的,不会拿人民的身体健康问题开玩笑,而且是十分严谨公正的,同时还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及制度,例如:《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而科学家则是对食品进行一系列相关研究的,对食品中能够添加什么,什么对人体健康有害是十分清楚的,而且用法用量都是通过多次研究实验而确定下来的,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正是由于公众对利用科学以及科技确保食品安全充满了信心,对政府颁布的一系列相关的食品规范的信任,进而使得公众的满意度较高。
其次,是公众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看法。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例如:毒胶囊、毒豆芽、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的发生,使得公众不仅对食品产生了抵触,也使得公众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威胁。进而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产生了疑惑,有的人认为食品安全事件就在我们生活之中,距离我们十分的近;而有的人则认为食品安全事件距离我们过于遥远,每个人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看法都不相同,因此对食品安全满意度也不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降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
再次,是公众对食品安全事件风险的感知程度。每个人对风险事件的感知程度都不一样,因此,部分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事件能够感知到危險,尽一切可能防止危险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例如:不吃或者少吃垃圾食品、尽可能的使用周围用的比较多或者牌子比较长的食品。而有部分人则对危险没有过多的感知度,例如: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则食品安全所带来的的风险得不到有效的避免。
最后,是公众的受教育程度。每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看法以及做法都不相同。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能够理性的去看待这一事件,同时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而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则可能会比较感性的去看待这一事件的发生,并且不能够想到有关的解决对策,只会一味的抱怨。同时,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会越高,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反而会越低。主要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期许也会越高,而实际上却未能达到期许目标,因此,使得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食品安全满意度反而越低。
2.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的实施办法
2.1标准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要想提高食品的安全,便需要对食品安全的监督进行标准化管理。首先,对食品的原料基地进行标准化建设管理,严格禁止乱用以及过度使用有害人体健康的物品以及肥料,促进标准化的基地进行建设,加快优质、绿色、无公害食品原料的生产,提高食品的质量。其次,要对原料的加工基地进行严格的选址,同时还要完善基地的环境卫生,保证生产加工食品的厂房、设施设备卫生无污染,尽一切可能避免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最后,确保生产加工出来的食品达到安全标准。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制定并执行比国家对食品更为严格的制度标准,通过标准化达到提升食品安全的目的,并将标准化建设作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前提。
2.2规范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食品的有害因素有很多,例如:化肥、农药、食品的各种添加剂等,而这些有害物质只有对其进行规范化使用,对人体健康才不会产生威胁,因此说规范化建设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十分重要的基础。食品加工厂应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对农业残留的标准以及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要求,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督管理,控制农药以及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其次,不仅要持证上岗工作,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还要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培训,例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等,通过培训来提升食品质量的安全。再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还要建立起本企业的诚信,严格规范化自己的本企业的行为。最后,要不定期的对食品进行安全抽查,特别是针对食品添加剂以及农药是否残留进行抽查。
2.3法制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要想食品安全能够得到十分有效的监督管理,便需要通过法律法规进行监督管理,才能够使得食品的安全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对于小摊贩一类的,进行完善规章制度。其次,要通过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使得各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能够更加的法制化,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所在,避免进行重复检查。最后,还需要将法律法规作为依据,进行自我强有力的约束以及管理,一定要避免负责人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不负责任以及不认真,同时还要加强对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的惩处力度,尽最大程度的避免因个人原因或者个人利益而违反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条例。
2.4制度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必须进行制度化管理,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责任机制等,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对食品安全的职责所在,同时要责任到人。其次,需要严格筛选进入市场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想顺利的进入市场,便需要具有合格的生产设施设备、检查仪器和方法以及良好的卫生条件等一系列的基本条件。与此同时,还要取得食品经营生产许可证之后,才可以进行与食品有关的生产加工,而且在出厂的时候还要贴上标有质量安全的标志。最后,还要进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对内部人员的管理以及监督要更为严格,避免不良影响的发生,例如: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生产设施设备未做好卫生环节等。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依旧存有疑虑,因此,需要多方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同时还要将有关食品的制度条例进行完善,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自己的一套监督检查制度,但是,前提必须遵守国家对食品建立的法律法规,而且希望企业能够对食品安全制度的建设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以及制度化。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多方人士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来,例如:社会公众对食品企业的监督,可以实时进行举报,使得食品生产企业更加的规范,进一步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不仅如此,食品相关管理部门还要对公众进行不定期的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以及防范意识,达到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樊琳,柳红娟,谢智君,柳玉霞,王巧巧.庄浪县城市社区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满意度调查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0(09):23+26.
[2]陈志良.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测评及监管路径选择——基于浙江省第三批食品安全创建城市的调研[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1):63-64.
[3]谭天.《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公众满意度调查分析 新增条款满意度高 分类细化完善监管[J].上海人大月刊,2017(1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