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短期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恢复效果的比较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tein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比较持续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和一日四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各2周强化降糖治疗前后胰岛B细胞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恢复的效果。
  方法:将初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II组20例患者,MSII组20例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0、5、10、15min血浆胰岛素,0、15min血浆血糖,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及相互之间的胰岛B细胞第1时相胰岛素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点血浆胰岛素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II组升高更为明显,与MSI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和一日四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均可以部分恢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前者的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第一时相胰岛素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07-02
  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目前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1]。作为糖尿病主体的2型糖尿病,其发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为主要特点。其中胰岛素分泌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一时相消失、第二时相延迟。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的意义在于抑制肝糖输出、维持餐后血糖的稳定。目前认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高血糖的毒性作用,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可随之改善,以后的血糖控制更为容易[1]。本实验应用持续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和一日四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各进行2周强化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对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恢复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观察对象40例,为本院2011年06月至2012年05月新诊断的依从性较好的2型糖尿病住院
  患者(符合WHO1999年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大于13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大于16mmol/L。排除合并严重的感染,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酮症酸中毒及伴有其他糖代谢的疾病患者。
  1.2 方法。随机分为A组(持续胰岛素泵皮下注射组)和B组(一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每组20名患者。A组患者使用胰岛素为美国礼来公司生产的赖脯胰岛素;B组患者使用的胰岛素为美国礼来公司生产的赖脯胰岛素和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生产的甘精胰岛素。每日监测末梢血糖8次,血糖控制目标为餐前血糖在6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在8mmol/L以下。两组患者的胰岛素剂量均由专一医生根据血糖水平等指标综合估算调整。时间为2周。试验前后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留取0、5、10、15min静脉血浆标本测定血浆胰岛素,并测定0、15min的血糖。
  1.3 观察指标。观测治疗前后OGTT各时相点胰岛素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均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差异显著性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下降,各时相点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胰岛素分泌水平各时相点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持续存在的胰岛素抵抗和糖、脂毒性对胰岛B细胞的不断损伤,是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的主要因素[2]。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强化治疗,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其目标是尽可能在3-4d内使血糖水平达到正常,使之维持7-10d,以消除“葡萄糖毒性”,逆转葡萄糖失敏感现象,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3],已经被大多数内分泌科医生所熟知。对于在T2DM早期尚处于“葡萄糖失敏感性”阶段的胰岛B细胞,胰岛素治疗是保护和恢复B细胞功能的高效措施,可快速减轻B细胞的负担,使之得到更好的休息,从而使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恢复或部分恢复[4]。
  正常人胰岛素呈脉冲式分泌,包括慢速脉冲和快速脉冲两种模式。慢速脉冲模式特点为:振幅大,周期长,为50-120min,主要介导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快速脉冲模式特点为:振幅小,周期短,为5-10min,在慢速脉冲基础上出现,主要抑制肝糖输出[5]。而快速脉冲模式分为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第一时相为葡萄糖刺激后1分钟开始,5分钟左右达到高峰,持续约15分钟。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的特点为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消失,第二时相延迟。早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T2DM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6]。因此胰岛素治疗早已经成为了恢复胰岛素分泌模式的重要手段。
  目前胰岛素治疗分为多次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据研究,总量相等的胰岛素,当以脉冲式分泌时,其降糖效率较持续恒速分泌提高30%[5]。相对于多次皮下注射而言,胰岛素泵可以从生理模式模拟胰腺脉冲式分泌胰岛素,起到了人工胰腺的作用,在平稳控制血糖同时,减少了反复出现的低血糖,因此被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利器。就治疗本身药物而言,本次使用的餐前胰岛素均为速效的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可以在皮下注射后迅速分解为单体吸收入血,快速达到高峰,有效的模拟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因此可以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本实验证实了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予以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解除糖毒性作用后,是可以部分恢复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于一日四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而言,持续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配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在更完美的模拟人体胰岛素脉冲式分泌同时,可以更好的促进第一时相胰岛素的恢复,并且具备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的特点,更适合进行短期强化。
  参考文献
  [1] 杨文英,纪立农,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
  [2] Del Prato S,Marchetti P,Bonadonna RE. Phasic insulin release and metabolic regulation in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2002,51(1) : 109-116
  [3] 李光伟,宁光,周智广.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309-312
  [4] 赵乃倩,余叶蓉,谭慧文,等.糖脂联合毒性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5:28-29
  [5] 于浩泳,吴海娅,贾伟平.胰岛素脉冲样分泌的机制及临床意义[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3:285-287
  [6] Soran H,Younis N.Inulin detemir:a new basal insulin analogue.Diabetes Obes Metab,2006,8:26-3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光疗手段应用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疾病治疗上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婴儿,采用蓝光光照治疗并结合其他辅助治疗方法,采用经皮黄疸仪器帮助检测治疗前后黄疸程度,查看治疗效果并观察有无副反应出现。结果:经过蓝光光照治疗,10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并发症较少。结论:光疗在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疾病上,获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其安全性好、操作简便,副反应也比较少。因此,治疗该疾病可
期刊
摘要:对本院收治的23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人入院时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横向对比、入院时与治愈出院前的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纵向对比,均发现:入院时病人全血粘度显著下降、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急性砷化氢中毒 血液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12-01  砷化氢气体是一种强烈的溶血性毒物,短时间内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临床分析,总结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处理及预防。方法:对发生于我院的1例术后肺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病情较重死亡。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肺栓塞,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提高抢救成活率的关键。  关键词:肺栓塞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95-02  肺栓塞(Pulmonary Em
期刊
摘要:麻疹是由于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传播而感染的儿科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通常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本文主要讲述了麻疹的临床资料和一些护理方法,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对此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麻疹 儿童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04-02  近年来,麻疹发病呈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VAP的发生。  方法:通过分析VAP的感染原因,制定VAP预防控制措施。  结果: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结论:VAP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采取不同预防策略联合应用,可有效减少VAP的发生。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感染因素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总结32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关节镜下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护理。通过完善术前检查,术后控制疼痛、出血和水肿;术后通过使用可调式支具外固定,分阶段进行被动及主动功能锻炼等康复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所有患者膝关节稳定性较术前明显改善,治疗和康复效果满意。  关键词:关节镜 交叉韧带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
期刊
摘要:分析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赶黄草的有效成分,研究以赶黄草为原料制成肝苏茶剂作为治疗酒精性肝病药物。  关键词:肝苏茶 酒精性肝病 赶黄草 茶剂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08-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往的扩大,饮酒人群日益攀升,酒精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1],酒精性肝病(ALD)已经成为威胁我国
期刊
摘要:目的:对照分析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喹硫平治疗。采取PANSS量表评定两组治疗效果,TESS量表评定两组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为90.00%,观察组为87.5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嗜睡、体重增加、泌乳、月经改变的不
期刊
摘要:老年患者在术后出现认知障碍会对其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甚至转变为老年痴呆,后果极其严重。本文主要结合历年文献报道,对老年术后障碍发生原因,及不同麻醉方法、麻醉药物对老年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做相关总结阐述。  关键词:麻醉方法 老年患者 术后认知障碍 影响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15-01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指患者术前无精神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注射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0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A组)、和氟比洛芬酯组(B组)以及对照组(C组)。  结果:A组和B组的患者在苏醒期的躁动率明显比C组低,A组患者在苏醒期的躁动率明显低于B组,A组患者苏醒的时间延长,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  结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