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中国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各行各业都经历了借鉴、探索、自主发展的过程。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也走过了一段漫长的时光,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领域出现了不能与时俱进的困惑,亟待同仁们进行探索,以实现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我们针对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多年的教学模式展开探讨,发现在大二以后的每学年里开始相应的体育课程很有必要。
【关键词】普通高校;延长;大学生体育公共课;年限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54-02
一、普通高校体育课设置模式
1.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现有体育课教学模式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我国基本基本照搬了前苏联的整套教育体系和模式,随后我国体育工作者根据我们的国情对苏联模式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虽然受历史原因影响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滞,但经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地开放,体育工作也迎来了发展的辉煌期。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实施也迎来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转型期和高峰期。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我国体育事业的重心由竞技体育开始向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水平轉变,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学校体育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2.普通高校现行体育课教学模式。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从最初的单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开始经历了体育普修课、体育选修课、俱乐部形式、体育社团等过程。形成了以体育普修课和选修课为主要教学形式,以俱乐部和体育社团为辅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配合,体育考核和大学生体质测试相结合的形式。
在2000年之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主要以体育普修课为主,田径、体操、武术、篮球、排球等传统项目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学校的自然班级是体育课的主要参与主体,学生的自主性和意识倾向性得不到发展。在2000年之后,我国各大高校逐渐流行了体育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进行学习。为了响应国家全时段体育的号召,2005年之后各高校开始在体育课堂之余开展各体育项目的俱乐部、体育社团等团体,以带动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活动,但参与人数有限,效果都不是很好。
二、普通高校现有体育课课时设置的弊端
1.在全国一般高校中,大学体育课程都设置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里,而且一周基本一次课,对学生身体锻炼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提高作用,更不能满足学生日常的健身需求。
现阶段,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运动健身方面,多数学生都是靠体育课来完成的。虽然各高校响应教育部号召都开设了体育俱乐部和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学生社团,但往往由于学校场地设施和学生课余时间分配不合理的原因导致参与者数量所占比例极少。对于广大学生群体而言,其主动性和被动性的相对缺少是导致他们大二以后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2.通过《大学生体质测试健康标准》的成绩表可以看出,在没有体育课的大二以后的阶段里,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现出下降的态势。
在大二以后的大学生涯中,由于没有了体育课程安排,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点差结果来看,身体素质下降与缺少体育课的约束和体育教师的指导不无关系。
3.大学生大二之后的体育参与面窄,缺乏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监督、指导和规律性。
我国各大高校都开展了对学生课外活动的督促,以期达到在没有体育课程设置的情况下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然而,从许多学校的具体实施细则来看学生参与体育课外活动的时长、频率、活动量等都没有客观的评价体系。
4.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约束力太低。
国家为了检测高校大学生每学年的健康状况并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专门制定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但在具体实施阶段对学生却没有丝毫的约束力,因为他们知道这种体质测试对他们的学业没有任何影响。这也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在参加体质测试的时候虽然测试教师再三严格要求还是会出现大规模的不认真对待的现象。国家和各省市教育部门虽然每年都定期对各高校进行体质测试情况检查,但这种检查实质从检查学生已经转变为了检查学校体育部门。
三、普通高校体育普修课课时设置的建议
1.在大二之后的每学年,增设体育选修课半强制地要求学生去选修、去活动。
体育选修课程单一、数量少,缺乏正常体育普修课的约束力是当今大学生不能正视体育选修课的一个重要原因。增设体育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地位和约束力,让学生们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用教师的个人魅力来引领学生的思想,半强制地去约束学生、带动学生,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2.在大二之后的每学年,扩大体育选修课所占学分的比重。
3.大一大二体育课和大二以后体育课的目的性要有所区别。
大一、大二的普修课和选修课以增强身体基本身心素质为主要目标,而大二以后体育的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娱乐性、社会融入性为主。
4.将学校的运动队、俱乐部和学生体育社团纳入到体育部门的管理之下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实施。
5.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落实到实处,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奖学金、评优、入党、毕业等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辛治国. 武术的传播“容量”对其国际化传播影响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11(5).
[3]虞定海,郭玉成,李守培.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综述[J]. 体育文化导刊,2011(02).
【关键词】普通高校;延长;大学生体育公共课;年限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54-02
一、普通高校体育课设置模式
1.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现有体育课教学模式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我国基本基本照搬了前苏联的整套教育体系和模式,随后我国体育工作者根据我们的国情对苏联模式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虽然受历史原因影响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滞,但经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地开放,体育工作也迎来了发展的辉煌期。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实施也迎来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转型期和高峰期。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我国体育事业的重心由竞技体育开始向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水平轉变,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学校体育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2.普通高校现行体育课教学模式。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从最初的单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开始经历了体育普修课、体育选修课、俱乐部形式、体育社团等过程。形成了以体育普修课和选修课为主要教学形式,以俱乐部和体育社团为辅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配合,体育考核和大学生体质测试相结合的形式。
在2000年之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主要以体育普修课为主,田径、体操、武术、篮球、排球等传统项目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学校的自然班级是体育课的主要参与主体,学生的自主性和意识倾向性得不到发展。在2000年之后,我国各大高校逐渐流行了体育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进行学习。为了响应国家全时段体育的号召,2005年之后各高校开始在体育课堂之余开展各体育项目的俱乐部、体育社团等团体,以带动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活动,但参与人数有限,效果都不是很好。
二、普通高校现有体育课课时设置的弊端
1.在全国一般高校中,大学体育课程都设置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里,而且一周基本一次课,对学生身体锻炼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提高作用,更不能满足学生日常的健身需求。
现阶段,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运动健身方面,多数学生都是靠体育课来完成的。虽然各高校响应教育部号召都开设了体育俱乐部和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学生社团,但往往由于学校场地设施和学生课余时间分配不合理的原因导致参与者数量所占比例极少。对于广大学生群体而言,其主动性和被动性的相对缺少是导致他们大二以后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2.通过《大学生体质测试健康标准》的成绩表可以看出,在没有体育课的大二以后的阶段里,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现出下降的态势。
在大二以后的大学生涯中,由于没有了体育课程安排,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点差结果来看,身体素质下降与缺少体育课的约束和体育教师的指导不无关系。
3.大学生大二之后的体育参与面窄,缺乏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监督、指导和规律性。
我国各大高校都开展了对学生课外活动的督促,以期达到在没有体育课程设置的情况下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然而,从许多学校的具体实施细则来看学生参与体育课外活动的时长、频率、活动量等都没有客观的评价体系。
4.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约束力太低。
国家为了检测高校大学生每学年的健康状况并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专门制定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但在具体实施阶段对学生却没有丝毫的约束力,因为他们知道这种体质测试对他们的学业没有任何影响。这也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在参加体质测试的时候虽然测试教师再三严格要求还是会出现大规模的不认真对待的现象。国家和各省市教育部门虽然每年都定期对各高校进行体质测试情况检查,但这种检查实质从检查学生已经转变为了检查学校体育部门。
三、普通高校体育普修课课时设置的建议
1.在大二之后的每学年,增设体育选修课半强制地要求学生去选修、去活动。
体育选修课程单一、数量少,缺乏正常体育普修课的约束力是当今大学生不能正视体育选修课的一个重要原因。增设体育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地位和约束力,让学生们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用教师的个人魅力来引领学生的思想,半强制地去约束学生、带动学生,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2.在大二之后的每学年,扩大体育选修课所占学分的比重。
3.大一大二体育课和大二以后体育课的目的性要有所区别。
大一、大二的普修课和选修课以增强身体基本身心素质为主要目标,而大二以后体育的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娱乐性、社会融入性为主。
4.将学校的运动队、俱乐部和学生体育社团纳入到体育部门的管理之下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实施。
5.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落实到实处,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奖学金、评优、入党、毕业等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辛治国. 武术的传播“容量”对其国际化传播影响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11(5).
[3]虞定海,郭玉成,李守培.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综述[J]. 体育文化导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