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揭晓的第十六届(2019)中国慈善榜上,由爱尔眼科与爱眼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的“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救助计划荣获十大慈善项目。
从2016年至今,该救助计划已免费为370例患者做了手术,受益患者500多人,在宁夏地区为贫困患者捐赠眼角膜100片,帮助36名手术患者恢复光明。
“西部地区更需要关注,活动初衷不仅是救治几名患者,更希望授人以渔,在当地建立诊治中心,培训医生,联合当地政府建立眼库,真正服务角膜盲症患者。”4月20日,宁夏,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首席执行官、爱尔角膜病研究所所长李绍伟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4月18日下午6点,飞机一落地,李绍伟就直奔此行目的地——银川爱尔眼科医院。
到晚上9点坐下吃饭,近3个小时里,李绍伟忙得不可开交。在四楼检查室,当着全体医生的面,他为16名眼角膜患者进行会诊,确定第二天进行手术的7名患者。
顾不上喝一口水,李绍伟又赶到二楼治疗室,为60岁的患者张维科拆角膜缝线,看是否可以提高视力,免于角膜移植手术。
最后,在四楼医生办公室,李绍伟要求医生拿出眼库转运箱,逐一察看刚空运过来的角膜漏不漏、破不破,这些角膜将在第二天植入患者眼内。
“下次必须明确告诉患者,不能按时复查的,不如不来做手术,否则就是浪费一个新鲜眼角膜。”
“如果患者是你的家属,这个手术你是否认為有必要做?我不主张做,因为手术后排斥性会高。”
“这个得赶紧做了,角膜已经和轮胎一样,越鼓越薄。”
寥寥数语,言简意赅。李绍伟在眼科领域的权威性,在医生和患者眼中便能得到答案。一出四楼电梯,一批等待会诊的术后患者齐刷刷地迎了上来。会诊时,检查室里挤满当地医生,没有人肯错过这难得的学习机会。
这是李绍伟第三次来银川,“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西部行”银川站再次开启。第一次到银川时,李绍伟做了13例手术。
“十几个复杂角膜病患者会诊完毕,因角膜材料有限,明天只能做7台角膜移植手术,其他人只能再等等了。”晚上11点,李绍伟明确了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父母都是教师,李绍伟儿时的理想是当科学家。尽管医科是当校长的母亲偷偷给他报的志愿,但他很快喜欢上了医学。医学院毕业后他选择了让人羡慕的“金眼科”,并读了角膜病硕士和博士,毕业后留在了国内著名眼科中心——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后来,他被公派到著名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做访问学者和角膜基础研究研究员,导师是被称为现代眼库之父的著名角膜病大师赫伯特·E·考夫曼。
考夫曼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病毒眼药水——疱疹净的发明者,也是角膜深低温保存的开创者,世界上第一例准分子近视眼矫正术就是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实施的。
当时,李绍伟有机会留在美国,但他“急着要回国”。他不愿待在实验室,想在临床帮助更多病人。那时,他的妻子已经怀孕5个月,有美国朋友不理解:为什么不留在美国?
李绍伟的回答很直接:“当医生要治病救人,国家公派留学必须按时回去报效祖国!”
回国后,李绍伟最多时一年发表十几篇文章,连续破格晋升职称,担任了医院副院长。但是,他慢慢感觉到公立医院体制的束缚。当时,有国内著名眼科学府邀他加盟,但由于原单位不愿意放人,调动事宜一直僵持。
期间,李绍伟偶然看到爱尔的网站,爱尔“使人人享有看得见的权利”的理念引起他的注意。由此,他结识了爱尔眼科创始人陈邦和总裁李力。通过交流,他进一步了解了爱尔的理念和发展愿景,爱尔的开拓精神吸引了他。
“我们国家近些年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潮,一个是出国留学人员的回归,带动了国内科技的发展;另一个就是高端人才从公立医院、国企、高校向民营企业的流动,同样极大促进了国家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李绍伟说,我们国家基层医疗、专科医疗发展还很不平衡,应继续引导大量人才到基层、到民营医院去,以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2006年,李绍伟正式加盟爱尔。
“爱尔的平台很大,能做的事情特别多。”回首在爱尔10多年的工作经历,李绍伟感慨道,“人生很短,一辈子真正能为中国眼科发展做些什么?不如把所学专业教给别人,为基层培训更多优秀眼科医生。”
“在公立医院进修只能看,一年下来动手能力很难提高,回到原单位还是不能开展工作,很多医生工作七八年甚至十几年仍然得不到手术机会。”李绍伟决定改革手术医生培训方式。
2009年,在沈阳爱尔首席执行官李秀楠的支持下,李绍伟率先在沈阳爱尔眼科医院举办了白内障手术培训班,对有眼科理论知识和显微手术基本功的年轻医生进行培训。他们将白内障手术分步骤展开,每台手术受训医生只做一步,剩下的由上级医生完成,这样既不会延长手术时间,还能保证手术质量和安全。
每台手术都要求医生写心得、复习录像、讲解要领,最后独立完成手术时,李绍伟和上级医生会通过视频监控沟通指导操作。这种培训方式下患者从未出现过并发症,3个月至半年就能培养一名合格的白内障手术医生。
接着,其他手术,如角膜疾病、斜视、近视眼等,全都通过这种方式培训。现在,爱尔的培训体系在集团推动下已非常完善,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医生,并已建立能够培养博士和硕士的眼科学院。
“我希望做一名研究型的医生,而不只是一名手术匠。作为眼科医生,我将精力集中在角膜移植,主要原因是角膜病是主要致盲原因。中国有400万患者,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医治。”谈起致力于角膜移植研究的初衷,李绍伟说,“角膜移植有一定的排斥率,移植部分越少,排斥率越低,所以国际上公认的原则是成分移植,哪个部分坏了换哪部分,这需要很高技术。”
为了提高角膜移植手术效果,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李绍伟不断把这些技术引进国内。但是,他不是单纯模仿,而是利用经验和智慧不断创新和改进。
李绍伟改进了角膜内皮移植手术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不撕除后弹力膜的内皮移植,大大简化了该手术方式;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上皮瓣下胶原交联技术,减少了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了术后感染率;他首创了晶体前囊膜保护角膜内皮的白内障手术技术,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高度近视人工晶状体度数测算公式,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飞秒激光角膜移植手术。
多年来,李绍伟专注于角膜病、白内障等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完成各类疑难白内障手术4万余例,角膜移植手术6000余例,发表论文100余篇,致力于白内障防盲手术的推广和培训。
“我国有400万患者,只能通过角膜移植恢复光明,其中20%到30%是双眼盲或独眼,形势严峻。原因是眼角膜捐献不够,一年捐献最多一万片,算下来要400年手术才能做完,好多患者终其一生看不到光明,而且我国每年还新增加超过20万角膜致盲患者。”李绍伟说,“本来约了20名患者,但只有7片角膜,很遗憾,这次只能救助7名患者。”
因此,他一直呼吁加强眼库建设,加强角膜捐献社会宣传。目前,爱尔已经建立国内最大的眼库网络,有10家国际标准眼库和20多个红会角膜捐献接收站。每年可以获得1200多片角膜捐献,捐献量为国内最大。
“另外,由于捐献的眼角膜少,能够实施手术的医生机会少,专业医生极度缺乏,3万多的眼科医生,能做角膜移植的不到100人,这造成了许多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治,边远地区的患者不能科学复查。” 李绍伟认为,培训专业医生很重要。
“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西部行”活动中,李绍伟在北京爱尔眼科医院免费为新疆、兰州、银川、西安、西宁等地培养角膜病专科医生,并帮助这些省份在当地爱尔眼科医院建立角膜病诊治中心,很多中心已可以独立开展角膜移植手术。
从2016年至今,该救助计划已免费为370例患者做了手术,受益患者500多人,在宁夏地区为贫困患者捐赠眼角膜100片,帮助36名手术患者恢复光明。
“西部地区更需要关注,活动初衷不仅是救治几名患者,更希望授人以渔,在当地建立诊治中心,培训医生,联合当地政府建立眼库,真正服务角膜盲症患者。”4月20日,宁夏,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首席执行官、爱尔角膜病研究所所长李绍伟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银川之行
4月18日下午6点,飞机一落地,李绍伟就直奔此行目的地——银川爱尔眼科医院。
到晚上9点坐下吃饭,近3个小时里,李绍伟忙得不可开交。在四楼检查室,当着全体医生的面,他为16名眼角膜患者进行会诊,确定第二天进行手术的7名患者。
顾不上喝一口水,李绍伟又赶到二楼治疗室,为60岁的患者张维科拆角膜缝线,看是否可以提高视力,免于角膜移植手术。
最后,在四楼医生办公室,李绍伟要求医生拿出眼库转运箱,逐一察看刚空运过来的角膜漏不漏、破不破,这些角膜将在第二天植入患者眼内。
“下次必须明确告诉患者,不能按时复查的,不如不来做手术,否则就是浪费一个新鲜眼角膜。”
“如果患者是你的家属,这个手术你是否认為有必要做?我不主张做,因为手术后排斥性会高。”
“这个得赶紧做了,角膜已经和轮胎一样,越鼓越薄。”
寥寥数语,言简意赅。李绍伟在眼科领域的权威性,在医生和患者眼中便能得到答案。一出四楼电梯,一批等待会诊的术后患者齐刷刷地迎了上来。会诊时,检查室里挤满当地医生,没有人肯错过这难得的学习机会。
这是李绍伟第三次来银川,“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西部行”银川站再次开启。第一次到银川时,李绍伟做了13例手术。
“十几个复杂角膜病患者会诊完毕,因角膜材料有限,明天只能做7台角膜移植手术,其他人只能再等等了。”晚上11点,李绍伟明确了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海归加盟民营医院
父母都是教师,李绍伟儿时的理想是当科学家。尽管医科是当校长的母亲偷偷给他报的志愿,但他很快喜欢上了医学。医学院毕业后他选择了让人羡慕的“金眼科”,并读了角膜病硕士和博士,毕业后留在了国内著名眼科中心——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后来,他被公派到著名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做访问学者和角膜基础研究研究员,导师是被称为现代眼库之父的著名角膜病大师赫伯特·E·考夫曼。
考夫曼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病毒眼药水——疱疹净的发明者,也是角膜深低温保存的开创者,世界上第一例准分子近视眼矫正术就是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实施的。
当时,李绍伟有机会留在美国,但他“急着要回国”。他不愿待在实验室,想在临床帮助更多病人。那时,他的妻子已经怀孕5个月,有美国朋友不理解:为什么不留在美国?
李绍伟的回答很直接:“当医生要治病救人,国家公派留学必须按时回去报效祖国!”
回国后,李绍伟最多时一年发表十几篇文章,连续破格晋升职称,担任了医院副院长。但是,他慢慢感觉到公立医院体制的束缚。当时,有国内著名眼科学府邀他加盟,但由于原单位不愿意放人,调动事宜一直僵持。
期间,李绍伟偶然看到爱尔的网站,爱尔“使人人享有看得见的权利”的理念引起他的注意。由此,他结识了爱尔眼科创始人陈邦和总裁李力。通过交流,他进一步了解了爱尔的理念和发展愿景,爱尔的开拓精神吸引了他。
“我们国家近些年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潮,一个是出国留学人员的回归,带动了国内科技的发展;另一个就是高端人才从公立医院、国企、高校向民营企业的流动,同样极大促进了国家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李绍伟说,我们国家基层医疗、专科医疗发展还很不平衡,应继续引导大量人才到基层、到民营医院去,以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2006年,李绍伟正式加盟爱尔。
“爱尔的平台很大,能做的事情特别多。”回首在爱尔10多年的工作经历,李绍伟感慨道,“人生很短,一辈子真正能为中国眼科发展做些什么?不如把所学专业教给别人,为基层培训更多优秀眼科医生。”
“在公立医院进修只能看,一年下来动手能力很难提高,回到原单位还是不能开展工作,很多医生工作七八年甚至十几年仍然得不到手术机会。”李绍伟决定改革手术医生培训方式。
2009年,在沈阳爱尔首席执行官李秀楠的支持下,李绍伟率先在沈阳爱尔眼科医院举办了白内障手术培训班,对有眼科理论知识和显微手术基本功的年轻医生进行培训。他们将白内障手术分步骤展开,每台手术受训医生只做一步,剩下的由上级医生完成,这样既不会延长手术时间,还能保证手术质量和安全。
每台手术都要求医生写心得、复习录像、讲解要领,最后独立完成手术时,李绍伟和上级医生会通过视频监控沟通指导操作。这种培训方式下患者从未出现过并发症,3个月至半年就能培养一名合格的白内障手术医生。
接着,其他手术,如角膜疾病、斜视、近视眼等,全都通过这种方式培训。现在,爱尔的培训体系在集团推动下已非常完善,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医生,并已建立能够培养博士和硕士的眼科学院。
呼吁建立眼库
“我希望做一名研究型的医生,而不只是一名手术匠。作为眼科医生,我将精力集中在角膜移植,主要原因是角膜病是主要致盲原因。中国有400万患者,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医治。”谈起致力于角膜移植研究的初衷,李绍伟说,“角膜移植有一定的排斥率,移植部分越少,排斥率越低,所以国际上公认的原则是成分移植,哪个部分坏了换哪部分,这需要很高技术。”
为了提高角膜移植手术效果,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李绍伟不断把这些技术引进国内。但是,他不是单纯模仿,而是利用经验和智慧不断创新和改进。
李绍伟改进了角膜内皮移植手术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不撕除后弹力膜的内皮移植,大大简化了该手术方式;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上皮瓣下胶原交联技术,减少了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了术后感染率;他首创了晶体前囊膜保护角膜内皮的白内障手术技术,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高度近视人工晶状体度数测算公式,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飞秒激光角膜移植手术。
多年来,李绍伟专注于角膜病、白内障等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完成各类疑难白内障手术4万余例,角膜移植手术6000余例,发表论文100余篇,致力于白内障防盲手术的推广和培训。
“我国有400万患者,只能通过角膜移植恢复光明,其中20%到30%是双眼盲或独眼,形势严峻。原因是眼角膜捐献不够,一年捐献最多一万片,算下来要400年手术才能做完,好多患者终其一生看不到光明,而且我国每年还新增加超过20万角膜致盲患者。”李绍伟说,“本来约了20名患者,但只有7片角膜,很遗憾,这次只能救助7名患者。”
因此,他一直呼吁加强眼库建设,加强角膜捐献社会宣传。目前,爱尔已经建立国内最大的眼库网络,有10家国际标准眼库和20多个红会角膜捐献接收站。每年可以获得1200多片角膜捐献,捐献量为国内最大。
“另外,由于捐献的眼角膜少,能够实施手术的医生机会少,专业医生极度缺乏,3万多的眼科医生,能做角膜移植的不到100人,这造成了许多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治,边远地区的患者不能科学复查。” 李绍伟认为,培训专业医生很重要。
“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西部行”活动中,李绍伟在北京爱尔眼科医院免费为新疆、兰州、银川、西安、西宁等地培养角膜病专科医生,并帮助这些省份在当地爱尔眼科医院建立角膜病诊治中心,很多中心已可以独立开展角膜移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