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技术能力与共通能力相协调的目标追求
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着力提高学生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对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认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从“动手做”到“动脑做”;从技术制作到技术设计;从丰富感性到深刻理性;从学科价值到通用价值;从地方课程到国家课程,它着力发展的是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力图使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的是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其核心是“提高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劳动”或“技能培训”为主要取向的目标模式,以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我国技术教育课程的根本转型。
二、课程评价的宗旨
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检查,更在于诊断和促进发展。我们以往的高中课程评价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而完全成为一种甄别和选拔的工具,纸笔测验成了唯一的评价方式,而且被异化成了教学的指挥棒。过于注重终结性的评价,而忽视了诊断性与过程性的评价;过于注重外部评价,而忽视了内在的自我评价;片面关注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片面采用标准化考试形式,而忽视了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过于注重评价结果的量化显示,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质性评估。这种评价理念与评价状态不仅影响了高中阶段的人才培养,进而也影响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评价取向,给国家、社会以及学生个人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诊断与监控的功能,课程评价的目标直接影响着教学的目标,进而影响着课程功能的实现。因此,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对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也作了明确的规定。总的来说,新课程倡导以下几个评价原则。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体现评价功能的多元化。
2.以学校内部评价为主,发挥多种评价主体的作用,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量化的评价与质的评价并重,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4.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体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5.评价的结果与过程并重,体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三、《通用技术》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1、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通用技术》课程,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劳技与技术的纵向发展,不止是对学生的技巧有要求,还对学生的技术素养的培养、技术的理念和思想有所掌握;它是其它学科的横向补充:面对一个具体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从而来解决该问题。《通用技术》日益成为一个学科群,其中由若干个不同科目组成,形成了一个混合的有机体。《通用技术》课程评价,同样要以学生的全面共同发展为最终目的,以人为本,“学中做”“做中学”,理解技术,参与技术活动,管理技术,使用技术,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三维和谐发展为目的。
2、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从教育的内涵来看,从新课程的理想来看,任何单一的评价都不可能全面衡量个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过程;要依靠多种评价方式的集合,利用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从教学之前,到教学过程,到教学之后,从学生到教师,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巧、思维的发展与成熟,立足为评价对象确定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不断收集评价对象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关注个体差异,根据现实具体的反馈情况作为诊断性的评价,作出过程性评价、作品评价、终结性评价,跟踪并客观记录发展性评价,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学生参与通用技术课程中某一模块的学习和实践的全过程,要形成基本完整的技术活动档案袋记录。
3、评价的价值取向。
评价的目的不是要去批评学生的某些缺点,而是挖掘学生的某些潜能或是肯定某些优点。在教师形成评价时,要善于做“伯乐”,去发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潜力,从而以点带面,有步骤有层次的去刺激学生,激励学生,鼓励学生,指导学生,多以肯定为主,不宜过多的批评和点出学生的缺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对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通用技术的课程理念只是为了让学生培养技术素养,了解身边的技术发展,训练遇到问题时怎么去解决问题,并不是让学生有什么过人之处;它具有通识性,讲的学的都是一般性的富有时代性的技术和技巧,不是为了练成“特技”,从而为学生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打好基础,所以没有必要弄得每个学生都紧张,让学生在快乐中、在学习中成长,才是教育之真髓。
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着力提高学生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对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认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从“动手做”到“动脑做”;从技术制作到技术设计;从丰富感性到深刻理性;从学科价值到通用价值;从地方课程到国家课程,它着力发展的是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力图使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的是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其核心是“提高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劳动”或“技能培训”为主要取向的目标模式,以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我国技术教育课程的根本转型。
二、课程评价的宗旨
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检查,更在于诊断和促进发展。我们以往的高中课程评价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而完全成为一种甄别和选拔的工具,纸笔测验成了唯一的评价方式,而且被异化成了教学的指挥棒。过于注重终结性的评价,而忽视了诊断性与过程性的评价;过于注重外部评价,而忽视了内在的自我评价;片面关注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片面采用标准化考试形式,而忽视了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过于注重评价结果的量化显示,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质性评估。这种评价理念与评价状态不仅影响了高中阶段的人才培养,进而也影响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评价取向,给国家、社会以及学生个人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诊断与监控的功能,课程评价的目标直接影响着教学的目标,进而影响着课程功能的实现。因此,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对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也作了明确的规定。总的来说,新课程倡导以下几个评价原则。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体现评价功能的多元化。
2.以学校内部评价为主,发挥多种评价主体的作用,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量化的评价与质的评价并重,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4.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体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5.评价的结果与过程并重,体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三、《通用技术》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1、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通用技术》课程,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劳技与技术的纵向发展,不止是对学生的技巧有要求,还对学生的技术素养的培养、技术的理念和思想有所掌握;它是其它学科的横向补充:面对一个具体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从而来解决该问题。《通用技术》日益成为一个学科群,其中由若干个不同科目组成,形成了一个混合的有机体。《通用技术》课程评价,同样要以学生的全面共同发展为最终目的,以人为本,“学中做”“做中学”,理解技术,参与技术活动,管理技术,使用技术,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三维和谐发展为目的。
2、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从教育的内涵来看,从新课程的理想来看,任何单一的评价都不可能全面衡量个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过程;要依靠多种评价方式的集合,利用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从教学之前,到教学过程,到教学之后,从学生到教师,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巧、思维的发展与成熟,立足为评价对象确定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不断收集评价对象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关注个体差异,根据现实具体的反馈情况作为诊断性的评价,作出过程性评价、作品评价、终结性评价,跟踪并客观记录发展性评价,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学生参与通用技术课程中某一模块的学习和实践的全过程,要形成基本完整的技术活动档案袋记录。
3、评价的价值取向。
评价的目的不是要去批评学生的某些缺点,而是挖掘学生的某些潜能或是肯定某些优点。在教师形成评价时,要善于做“伯乐”,去发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潜力,从而以点带面,有步骤有层次的去刺激学生,激励学生,鼓励学生,指导学生,多以肯定为主,不宜过多的批评和点出学生的缺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对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通用技术的课程理念只是为了让学生培养技术素养,了解身边的技术发展,训练遇到问题时怎么去解决问题,并不是让学生有什么过人之处;它具有通识性,讲的学的都是一般性的富有时代性的技术和技巧,不是为了练成“特技”,从而为学生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打好基础,所以没有必要弄得每个学生都紧张,让学生在快乐中、在学习中成长,才是教育之真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