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百度中搜索“电视剧不如从前了”,会发现很多观众对这个话题的讨论。
“就现在国内的电视剧,有几个能让我们看一眼就能记住的?我现在闭上眼睛,第一个想起来的电视剧,是《西游记》,再就是如《小龙人》等,那时候制作水平远没有现在好,为什么现在就拍不出原来的那种味道呢?”
“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电视,属于那种狂粉。可是最近几年,感觉电视剧越来越难看,剧情白痴,演员做作。虽然画面效果好了很多,可是一点也不吸引人,没有一点想看的欲望。”
“以前化妆特效什么的都不是很好,可我们却百看不厌;现在比以前好了N倍,却看一遍就不再看了。”
“数量上供过于求,无效制作过多,质量上供不应求,真正的精品很少。”这是很多业内人士对“全球最大电视剧生产国”现状的描述。
“以前一个剧本有可能改几年,现在你让一个编剧改5遍就能疯了。当它变成一个产业的时候,你就不可能都像过去那样做了。”北京电视台影视剧中心主任助理于金伟如此解释。十多年的从业经历,有时也会让她感觉到些许无奈。
这不得不让人们画上一个问号——中国制造下的电视剧难道在逆成长吗?
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中国电视剧事业飞速发展,经历了跨时代的过程。但为何精品越来越奇缺?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这与电视剧制作机构过于分散、多而不强有关。
“国内电视剧制作企业多达三千多家,远超国外,其中有较好的和一般的,却并没有大的、强的。”
他还给出了这样的比喻:“当一个自由市场有上千人在摆摊,今天白菜好卖,明天一堆人卖白菜;后天萝卜好卖,大后天一堆人卖萝卜。如此高的生产数量、竞争强度和分散性,必然带来电视剧创作的同质、低质和低俗。”
对此,于金伟也感慨颇深:“美国就三大电视网,韩国也就那几家电视台。而中国有成百上千家电视台。作为制作公司,到底该跟谁谈?要和全国谈!”
她认为,尽管美剧和韩剧风行,但他们的模式很难借鉴,因为国情不同。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北京电视台就陆陆续续推出了不少好戏,如《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黎明之前》《媳妇的美好时代》等等。
于金伟说:“这些年,电视剧的市场化运转其实已经走得比较快了,包括一些政策性的导向,如‘黄金档不能播引进剧’等,都对国产剧起到了推动作用。卫视的扩张和竞争也带动了电视剧的发展。”
对于收视率始终没能再现上世纪80年代万人空巷的盛景,于金伟解释说:“一部分原因是现在的节目多了,大家接受新视觉冲击的途径多了。相比于电视,很多年轻人对网络、电影院或其他活动更感兴趣。”
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大环境下正常的变化。
于金伟不同意“倒退”或者“逆成长”的说法:“就像人长得快有可能缺钙一样。发展得快了,可能就会出现很多不规范。但它依旧是成长的。这很正常。”
去年,电视剧制作协会成立的时候,曾有记者问首任会长尤小刚,有没有计划对“雷剧”生产进行规范?尤小刚称,“雷剧”不会对国家正确的价值体系产生冲击,制作协会不会就此做出规范。
而最近刚刚颁布并将于2015年1月1日施行的“一剧两星”政策,再一次让人们关注起了雷人剧的发展方向。
于金伟认为,电视剧有阳春白雪,也必然有下里巴人;有精品力作,也难免有粗制滥造。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但只要它播出了,就证明有需求,一定是批准过的,是审查部门认可的,“大家各有各的立场。”
而对于制作不精的剧,“我不选择就好了。”她说。
对于编剧和演员、导演的权益之争,于金伟认为体制问题是根本:“美国的编剧是执行制片人,属于团队创作。他在现场指导剧本,对老板、资金、成本等负全责。而中国的编剧,拿了钱就走人。”
包括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管理模式、行业发展角度等很多问题,“中国电视剧行业里确实有很多不够细的地方。”她说。
“培养是需要时间的。那么多公司还在这个行业存在并发展,这说明了什么?”
“真的不要黑这个行业了!”于金伟说了一句特别动感情的话。
大家都知道,中国电视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就现在国内的电视剧,有几个能让我们看一眼就能记住的?我现在闭上眼睛,第一个想起来的电视剧,是《西游记》,再就是如《小龙人》等,那时候制作水平远没有现在好,为什么现在就拍不出原来的那种味道呢?”
“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电视,属于那种狂粉。可是最近几年,感觉电视剧越来越难看,剧情白痴,演员做作。虽然画面效果好了很多,可是一点也不吸引人,没有一点想看的欲望。”
“以前化妆特效什么的都不是很好,可我们却百看不厌;现在比以前好了N倍,却看一遍就不再看了。”
“数量上供过于求,无效制作过多,质量上供不应求,真正的精品很少。”这是很多业内人士对“全球最大电视剧生产国”现状的描述。
“以前一个剧本有可能改几年,现在你让一个编剧改5遍就能疯了。当它变成一个产业的时候,你就不可能都像过去那样做了。”北京电视台影视剧中心主任助理于金伟如此解释。十多年的从业经历,有时也会让她感觉到些许无奈。
这不得不让人们画上一个问号——中国制造下的电视剧难道在逆成长吗?
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中国电视剧事业飞速发展,经历了跨时代的过程。但为何精品越来越奇缺?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这与电视剧制作机构过于分散、多而不强有关。
“国内电视剧制作企业多达三千多家,远超国外,其中有较好的和一般的,却并没有大的、强的。”
他还给出了这样的比喻:“当一个自由市场有上千人在摆摊,今天白菜好卖,明天一堆人卖白菜;后天萝卜好卖,大后天一堆人卖萝卜。如此高的生产数量、竞争强度和分散性,必然带来电视剧创作的同质、低质和低俗。”
对此,于金伟也感慨颇深:“美国就三大电视网,韩国也就那几家电视台。而中国有成百上千家电视台。作为制作公司,到底该跟谁谈?要和全国谈!”
她认为,尽管美剧和韩剧风行,但他们的模式很难借鉴,因为国情不同。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北京电视台就陆陆续续推出了不少好戏,如《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黎明之前》《媳妇的美好时代》等等。
于金伟说:“这些年,电视剧的市场化运转其实已经走得比较快了,包括一些政策性的导向,如‘黄金档不能播引进剧’等,都对国产剧起到了推动作用。卫视的扩张和竞争也带动了电视剧的发展。”
对于收视率始终没能再现上世纪80年代万人空巷的盛景,于金伟解释说:“一部分原因是现在的节目多了,大家接受新视觉冲击的途径多了。相比于电视,很多年轻人对网络、电影院或其他活动更感兴趣。”
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大环境下正常的变化。
于金伟不同意“倒退”或者“逆成长”的说法:“就像人长得快有可能缺钙一样。发展得快了,可能就会出现很多不规范。但它依旧是成长的。这很正常。”
去年,电视剧制作协会成立的时候,曾有记者问首任会长尤小刚,有没有计划对“雷剧”生产进行规范?尤小刚称,“雷剧”不会对国家正确的价值体系产生冲击,制作协会不会就此做出规范。
而最近刚刚颁布并将于2015年1月1日施行的“一剧两星”政策,再一次让人们关注起了雷人剧的发展方向。
于金伟认为,电视剧有阳春白雪,也必然有下里巴人;有精品力作,也难免有粗制滥造。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但只要它播出了,就证明有需求,一定是批准过的,是审查部门认可的,“大家各有各的立场。”
而对于制作不精的剧,“我不选择就好了。”她说。
对于编剧和演员、导演的权益之争,于金伟认为体制问题是根本:“美国的编剧是执行制片人,属于团队创作。他在现场指导剧本,对老板、资金、成本等负全责。而中国的编剧,拿了钱就走人。”
包括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管理模式、行业发展角度等很多问题,“中国电视剧行业里确实有很多不够细的地方。”她说。
“培养是需要时间的。那么多公司还在这个行业存在并发展,这说明了什么?”
“真的不要黑这个行业了!”于金伟说了一句特别动感情的话。
大家都知道,中国电视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