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钢城的母亲河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ai19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河,喜欢她的川流不息,绵绵流长,她孕育生命的律动朴实无华,温柔恬静,像母亲一样,能让喧嚣的世界沉静下来,让人心如止水。伫立岸边,久久注目河水,河流便会从你的心中淌过,你会感觉河流是有思想的,你会听到她的娓娓诉说,你会领略她的沧桑,她的忧郁,她的痛苦和欢乐。
  河流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赐予的,她又把自身的生命无私奉献出来,哺育世间万物的成长。这诠释出河流的价值。但是,世界上不是所有河流都永远有水的,也会枯竭的,当她死亡的时候水就干涸了。古旧河床就是她的尸体,只能陈尸荒野在阳光下冥想过去。
  我更喜欢养育一方水土的母亲河。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不管她是否磅礴伟大;不管她是否还有生命力;不管她曾做过什么错事,我都一如既往地爱她。因为曾经生于斯,养于斯,毕竟是滋养过我的一方水土。
  我们这座钢铁的城市就有一条无水之河,她叫昆都仑河,是包头市的母亲河。历史可追溯到先秦年间。《地理志》日;“自县北出石门障。河水决其西南隅,又东南,枝津注焉,水上承大河于临沃县,东流七十里,北溉田,南北二十里,注于河,河水又东迳塞泉城南而东注。”《水经注·卷三》:“又东过临沃县南王莽之振武也。”“河水又东,石门水南注之,水出石门山……”文中提到的水出石门就是现在的昆都仑河,蒙语译为横山口,意思为从北向南流淌的河。昆都仑河属季节性河流,全长143公里,流域面积2716平方公里。发源于包头固阳县的春坤山,从阴山山脉蜿蜒流出,河东是大青山,河西是乌拉山。有7公里河道流经包头市区,向南从哈林格尔乡汇入黄河。据历史记载,昆都仑河曾经是水流汹涌,碧波荡漾,两岸水草丰美,人们依水而居,躬耕劳作,世代生息繁衍,每天成群的牛羊在河边嬉戏奔跑,还有目前已经绝迹野生的鹿群。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所以,包头蒙语翻译为“包克图”,即有鹿的地方。昆都仑河这条千年古河曾经孕育了远古的文明,演绎无数悲壮的故事。汉武帝亲率十八万大军,出石门入大漠北登单于台威慑匈奴,显示了文治武功。公元前33年胡汉和亲,昭君出塞,途径石门。于是,“敛眉光禄塞,回望夫人城”的诗句像昆河的水从远古流淌至今。现在昆河沟口保留的清雍正年间所建百年名刹,昆都仑召。历史见证了千年古道的兴衰。昔日的地理位置是何等的重要,昔日的风景是何等美轮美奂。然而,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究竟什么原因,什么时间让这条河从此成为一条死亡之河呢?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因素?昆都仑河逐渐变得赢弱苍白,水越流越少,在我从小的记忆里却是北风习习,黄沙漫漫,沙石裸露,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充斥着荒凉。记得1984年,初中毕业的我由于家境贫寒曾在昆河沙场打工,在河槽内筛过沙子,河床被挖的千疮百孔。据说三十年后的今天那个砂石厂还在生产,整个昆都仑河还有很多这样的沙石厂,河床该遭到何等的破坏。那时,每当中午吃完饭,倦累后仰躺在沙堆上,出神地看着天空漂移的白云,幻想昆河中要是有水该多好啊!我就可以躺在小船里,在水中悠悠荡荡。后来每次上下班经过昆都仑河或每次倘佯在河边,是多么渴盼河床中能溢满水,溢满生命之水,快乐之水,让我的童年不再有苦涩,让我的青年不再有寂寞,让这个城市的风景不再灰冷。
  然而,这条昆都仑河带给我的不仅是失望,更多的是恐惧。这是一条水害频繁的河流。据史料记载,公元1822至1908年曾发生特大水灾3次。所造成的惨剧是房屋倒塌,田地淹没,人畜伤亡惨重,流离失所。至今在陕晋蒙一带还传唱着《水刮西包头》的悲凉景象。1958年8月7日,就是在全国提倡大跃进的那一年,灾难却又一次降临到包头。一连几天连降大雨,为建国以来之最,导致山洪暴发,昆河水横溢。冲毁了下游的公路和铁路桥。村庄和田野被淹,交通、电讯中断,包钢的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直接损失上亿元。这是在包钢工作的父亲亲眼目睹的,每次回忆都是谈水色变,令人触目惊心。后来一次是1985年7月20日,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昆河突发洪水,当时在河槽中玩耍的数十名儿童被困在水中,就在这群幼小生命即将被无情的洪水吞没时,下班经过的55名包钢人不顾个人安危纷纷跳入水中奋力营救,他们在激流中手拉手组成一道钢铁城墙,和肆虐的洪水搏斗,儿童终于得救了。然而,洪水无情,参与救人的王振江,不顾个人安危把最后一位孩子英勇救出,疲惫之极的他却被无情洪水卷走,人们在河边呼喊着,寻找着,但奇迹始终没有出现。几天后当洪水褪去,人们在几公里外河槽中找到了他的尸体,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哭了。王振江被包头市追认为烈士,是包头人的骄傲。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及那次参加抗洪抢险的人们,彰显功绩,启迪后人,1987年7月,包鋼建成昆都仑河抗洪抢险救人纪念雕塑。每年的清明节一些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河边雕塑前进行祭奠,还有一些市民自发的到雕塑前敬献花篮,拜祭英雄。如今,英雄的雕塑伫立在岸边,眺望着静寂的昆都仑河,他的灵魂将日夜守卫这片土地,成为昆河的守护神。
  我想,昆都仑河每一次肆虐泛滥的过程,也是一次考验人们信心和意志的过程。大自然有时会和人类开一些玩笑,所带给人类的每一次劫难,都是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一次机会。我相信人定胜天。1958年11月,在发生那场史无前例的水灾3个月之后,全市进行紧急动员,修建昆都仑水库的战役打响了,以此遏制水患的发生。漫山遍野顿时沸腾了,人声鼎沸,红旗飘扬,开山破石填土,在机械设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昼夜奋战,于1959年11月建成落闸蓄水,溢洪道于1960年7月完成。它横亘在两山之间,像一个巍然正义的河神屹立在山谷间,护佑着昆都仑河,护佑着草原。
  昆都仑河,在她走出山谷走入平原,穿越这座草原钢城时,浩大的空间被分割开来,阳光下涌现出两道不同的灿烂风景。她的东岸以钢铁大街为中心是鳞次栉比的楼群,一片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显示出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派。她的西岸是全国闻名的包钢绵延十多里大工业辉煌的风景线。然而,在她两岸都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候,昆都仑河显得落伍了,依旧保持恒古的死寂,还沉浸在远古的梦里,和这个城市的发展格格不入。每天上下班经过时放眼她逶迤远去的身影是满目凄凉,只有河边孤零零的几棵树写满寂寞和等待。昆都仑河什么时候能碧波荡漾,百舸争流呢?什么时候能焕发青春和勃勃生机呢?   古往今来,人们构建城市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寻找河流的过程。河流不仅赋予城市以生命,而且给城市增添灵性。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历史名城都和河流毗邻。像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维也纳的多瑙河,德国的莱茵河。河流和城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我的眼前便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一条大河滚滚而去泛着粼粼波光,正穿越着城市。我想唯有能穿越城市的河流才是彰显魅力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河流;唯有能拥有河流的城市才是完美的,是澎湃的、激情的、常青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城市是具有雄性气质的,像一个伟岸的男人;而河流温文恬静像一个贤惠的女人。城市需要河流的滋润,就像男人需要女人的爱抚一样,抚慰着城市的成长,彼此刚柔相济组成一副完美的画面。而当城市赖以支撑的河流某一天干涸了,人们便不得不像候鸟一样,告别故土,迁徙他乡。
  河流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河流作为最关键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的生存,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治理和美化昆都仑河,重塑“母亲河”的形象被市政府列为向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的重点和民心工程。政府投资4亿多元,这项工程于2007年2月开工,于2008年7月底竣工。河道内布置4座蓄水橡胶坝,形成长3600米,宽200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的人工蓄水河景。昆河两岸又配套进行园林景观工程,文化雕塑工程,道路工程建设。昆都仑河在重要河段已经成为了有水之河。如今经过昆都仑河放眼望去,当看到水波荡漾粼粼波光,鸟儿划过水面,一叶叶小舟悠悠荡荡,心情非常的爽朗。当散步在昆河两岸,吸吮新鲜的空气,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漫步,只见杨柳依依,花团锦绣,心情何等的惬意,会让你深深陶醉流连忘返。上下班从桥上经过,此情此景会洗去满身的疲惫。昆河的改造,给鹿城增辉添彩,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啊!昆都仑河,你在万马奔腾的草原晨曲中,在钢铁碰撞的交响中苏醒,你沉睡了近一个世纪,一个世纪的等待是多么的漫长。你重新赋予城市以生命,给城市带来不竭的动力,伴随我们这个永远年轻的城市,生生不息,永远绵延,激流勇进,带着你的涛声和波光迎接钢城辉煌進步的每一天。
  正如一首《昆都仑河》唱的:
  一个故事相传了多少年
  弯弯曲曲流过了大草原
  奔驰的骏马绿绿的春野
  深深地眷恋着蒙古高原
  昆都仑河你是英雄河
  歌唱着祝福歌唱着和谐
  昆都仑河你是母亲河
  养育着包克图养育着草原
  ……
  穿越钢城的母亲河
  韩守庆
  韩守庆 1968年生,祖籍河北泊头市,包头市作家协会会员,从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发表作品,曾出版散文集《春天不再遥远》。现供职于包头市钢兴实业(集团)公司。
其他文献
马宝山 蒙古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包头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出版长篇小说《嘎达梅林》;长篇报告文学《丁新民与他的民工兄弟》;中篇小说集《乞王天下》等十多部作品集。多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沉香佛珠  诗人来到常熟城外小村已经两个月了。他租住在村外两间茅屋里,远处一面湖泊,门前有一条小河,流水潺潺,清净极了。诗人每天呼吸清新的空气,听着水流和小鸟的声音,很是安然
期刊
走出门的一瞬间,我突然被门前的一盆花点亮了,这盆花把人去楼空的寂寥和惆怅点亮了。  那是一盆滴水观音,它静静地呆立着,静寂、柔情,枝叶以富有情调的伸展方式向我微笑着……我想起来了,四年前,它的枝叶还很小,我曾给它浇过水,那年离开的当天,我也是给它浇满了水才离开的,万物有情,今天它以让我惊喜的姿态闯进了我的视线,于空旷中伫立,我不由得停住脚步,扔下行李,走过去,走到它的面前,轻轻地抚了抚它的叶子,摸
期刊
从大山走出来,已经20多年了,不说日月快,是我的思维慢,心一直未从大山里走出来,特别是过年!  一闭眼,其实不用闭眼,眼前就是大山。漫天的雪,把山封了,看不出天,看不出地,整个一个大玉雕。  大山静极了,车停了,马歇了,人儿都不见了,连唧唧喳喳的麻雀都放年假了。一年的忙碌,都结在这静静的、净净的山里。  炊烟!炊烟!袅袅升起,飘着飘着,飘成了冰晶的诗行。可那是大山的生气,大山的生机,大山活灵的诗意
期刊
这里的色彩好简单,绿色、蓝色、白色,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行走在乌审旗大地,大把揉碎的绿延伸着目光,毛乌素沙地居然有了江南的韵味。同行的山西大姐,一路上都在找寻沙漠的影子,看到一团团突起的沙丘,她会兴奋地问:“那是沙漠吗?” “不是,那是沙地。以前这里是沙漠,但经过几代人植树种草,沙漠的面貌已然变化,只有到沙漠的腹地才能看到沙漠的样子。”山西大姐听了,不免有些失落。  乌审旗,是鄂尔多斯的一个旗县,
期刊
白桦树零落的叶子  仿佛落地后又重新飞上枝头  三三两两的影子,如即将  消失在林中的旅人  我在一枝横出的落叶松前  停下,看针叶的茸毛在轻风中  三三两两滑落,林中小径  已是一片浅浅的金黄  两只鹡鸰鸟,灰蓝色的身影  在和我捉迷藏  和它们一比,我立刻变得  愚蠢而笨拙  下山,下山  去月亮小镇  我心兴奋着,偏又遇上了  这秋雨的喋喋不休  在午夜阳台  我看见月亮的边上  落满了红的
期刊
这么多年了  我一直在寻找  这样的寨子  除了古朴 还有  流水的声音  远行 不是逃避  这个世界太躁动了  大地上涌动着无数的蚁群  天空布满了烟尘  我要找一处安静的地方  哪怕只有短暂的光阴  我也要吐出  内心深处 已经积攒了  很久的杂质  在那曼汀  我接近了天堂  在这片干凈的空间里  我不想明天 只想  今夜在你的怀里安静地入睡  大空山  行走 充满了险峻  火焰 就在脚下燃
期刊
一把精致的檀木红梳子  似从月宫倏然滑落  我一弯腰,把它捡起  如同,捡起自己所有的日子  清静处,慢慢地梳理  梳理自己的心事  也梳理人生的愁绪  轻轻地,划过我人生的晚秋  犹如,梳理岁月  深深藏在皱纹里的叹息  我的双鬓,已染上霜雪  我的心,紧抱着思念  紧抱着伤痛与孤寂  有时,醉倒在别人的梦里  我用这把梳子  梳理過往,梳理今生  让一丝丝,一根根发丝  链接起,从前断裂的甜蜜
期刊
我的爷爷是在79岁那年走的。在那间土坯房垒成的不足20平方米的老屋,他整整住了一辈子。直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阳婆已经落下了西山。他吃过一大碗炒面糊糊后,独自在陪伴了他近50年的麦田里背抄着手顺走了三圈,倒走了三圈。像是在向土地作最后的告别。见到他的老人说过,他那张被狼扯烂的嘴巴里发出一声低沉的吼声。闷雷一样的声音,滚过土地的边缘。吼过之后,他用右手脱下毡帽,向土地挥了最后一个圆圈,复归于一向的沉默
期刊
第一日 黎明 十四行  黎明 ? 清扫灰尘的鸟  向人世间发出清脆的鸣叫  梦里的一切 ? 该醒的醒了  不愿醒的留在了荒芜和海市蜃楼之中  地平线早准备好了温和的表情  面对任何都一视同仁的冷静  光线下细数脚印的蚂蚁  还是惦记昨天的那块食物  被一阵风吹走 ? ?却没有一声叹息  等待折磨了时光 ? 也明白了事理的锋利  树们集体向着太阳的方向  开花结果是必然的 ? 中间无杂念参合  沿着
期刊
村小学向西就是老油坊,在每年七八月份榨油的时候可以去讨要一些油渣吃;向东是老戏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就会有一场大戏上演;北面的牡丹山上,每到春天可以上山采野花;村小学门口的电焊铺常年四季火花飞溅,村里人常拿着破碎的铁制品来焊接。因为这些所在,学校反而成了最无趣的地方,也为了去这些地方,那时候没少被校长罚站甚至体罚。  最神秘的,还是村小学东侧、牡丹山下的纸火铺。一间低矮的小土房,门口挂着一副油腻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