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大鼓异,总是凉伞情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dao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独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读张镃的这首《满庭芳》词,最适合的就是回忆儿时了。而今留在记忆中的童年就唯独剩下热闹的大鼓凉伞。
  记忆中的大鼓凉伞,好像都是在迎神赛会或传统节日的时候才能看到。观看者围得水泄不通,表演者演得全神贯注。尤其是化了装的撑伞少女,更是频频在梦里摇曳招手,眉来眼去。少时,确实是被撑伞美女冲昏了头脑,更不知道大鼓凉伞的来龙去脉,至于大鼓凉伞的历史渊源,是走上社会后逐步收集到的。
  据《唐书·音乐志》记载:“唐太宗贞观七年制《秦王破阵舞图》,舞式左圆右方,先偏后伍,交错屈伸,首尾迴互,以载战阵之形,舞者皆披甲执戟,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又据《太宗李靖问答》记载:“靖曰,臣观陛下所制《破阵乐舞》前出四表,后缀八旙,左右推旋趋走,金鼓各有其节,此即‘八阵图’血头八尾(鱼头燕尾)之制也。人间但见乐舞之盛,岂有知写容如斯焉。”
  破阵舞后来改名“七德舞”,与现在漳州流行的大鼓凉伞大同小异,看来大鼓凉伞舞是破阵舞的雏形。破阵舞曾停演三十年,至高宗时再恢复。相传,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从河南光州南下开漳时把破阵舞也带了下来。起初是作为鼓舞士气、演习战斗的军队凯旋舞,后来传衍到了民间,逐步演变成为“中军乐吹,大鼓凉伞”的歌舞。
  大鼓凉伞,亦称“花鼓阵”,大鼓由小伙子佩在背上,背后一人以手拿鼓槌挝击,若干鼓手联成一队按着节奏旋转进退。另有若干少女手执圆斗形彩色或红色的绸伞随鼓声翩翩作舞。鼓声伞影激烈豪迈,充分表现勇猛战斗的风格。这种舞蹈与现在豫南的地灯(地花鼓)非常相似,保留我国古代武舞的遗存,富有数千年中原文化的内涵。
  陈元光《漳州新城秋宴》中有:“秦菄吹引风,邹律奏生春;缥缈纤歌遏,婆娑妙舞神”之句,道出唐时漳州民间艺术活动之盛况。
  相传,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春节期间,数千名倭寇偷袭月港,大肆掠杀,戚继光带领部下封锁九龙江口,尽歼倭寇。戚家军凯旋归来时,将士们欢快地擂起战鼓,乡民们用“花鼓阵”犒劳戚家军,军民载歌载舞。将士们擂鼓跳跃,汗流浃背;姑娘们撑起凉伞(古代帝王出巡专用)为将士遮阳,以最高规格的礼仪表达对劳苦功高的将士的敬慕爱戴之情;老大伯肩挑水果、鲜花、大茶壶为将士送茶献果;老阿婆拿着大蒲扇为将士扇风驱热;一群男女青年也敲起锣来加入这一欢庆的行列,众人随着锣鼓节奏欢呼雀跃。又传,戚继光入闽平倭时,经常采用打鼓招兵,还有抗击倭寇时,也擂鼓助战。鼓成为人民战斗生活以及抗倭中不可缺少的鼓舞力量。
  德行人间金管记,姓名天上碧纱笼。至明朝末年,漳州民间艺人汲取了生活源泉,以“天圆地方,舞律激扬”的舞蹈意象及“以龙为图,吉祥瑞兆”的图腾崇拜心理进行艺术构想,逐步完善了“大鼓凉伞”的表演艺术。同时,在气势雄壮中揉进轻盈优美舞步,用于表达一种依依惜别之情。明崇祯八年,漳州知府曹荃得知通往漳州府南大道古驿站五里亭破废,且在旷野之中,士民无处挡风避雨,于是献金重建五里亭,并于亭后建庙宇一座,供奉观音菩萨。曹知府离任时,漳州市区及南乡十八社半百姓用大鼓凉伞送别曹知府。从此,每当“有政声”官吏离职,百姓都会自发到五里亭用大鼓凉伞送别清官。
  大鼓凉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起源于唐,盛行于明,后传至台湾,历经上千年。在传承过程中,以自愿为特征,多为社会性松散型,是漳台民间喜庆、迎神赛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世紀八十年代初,芗城区天宝镇天宝村沈井水创办大鼓凉伞队,于1980年开始担任本村大鼓凉伞队领队,现镇里各村都自发组成表演队,一般都在十鼓十伞以上,只要听说有什么欢庆喜事,招呼一声,大家就背起大鼓跳了起来。据《中国民间舞蹈大全》记载:“大鼓凉伞亦称‘花鼓阵’,主要流传于漳州市和龙海县九湖、颜厝、程溪一带。每逢喜庆佳节、迎神庙会,该地区乡村村村都表演这个舞蹈,扎根之深,影响之广,可谓家喻户晓。”
  现在,大鼓凉伞舞经过专业文艺工作者的不断整理加工,对表演的形式内容进行改革创新,与古代的军队凯旋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当今大鼓凉伞以鼓伞对舞为特点,打鼓的俊男击鼓动作刚劲有力,神态健壮威武;撑伞的靓女舞步轻盈优美,形成鲜明的对比;老大伯与老阿婆以诙谐风趣的动作穿插其中,插科打诨,谐趣横生,使舞蹈刚柔结合,活泼风趣。
  大鼓凉伞舞表演形式非常丰富,其中有“斗鼓”“翻鼓”“擂鼓”“咬鼓”“翻车鼓”“桥鼓”“迭鼓”“踏鼓”等,又有“三进三退”“观山静止”“莲花转”“龙吐须”等构图和队形。
  大鼓震人寰,闽南乡音犹悦耳;凉伞舒岁月,漳州特色更辟邪。
  如今,由大鼓凉伞演化出来的创作舞蹈艺术更臻完美,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在各种庆典、艺术盛会、赛事活动中频频出阵。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如厦门市的大鼓凉伞,经过改编后叫“大鼓细伞”,他们的鼓比漳州的小,伞蓬也比漳州的窄。厦门的“大鼓细伞”更加艺术化,加工成分更多,但不能进庙会,漳州的大鼓凉伞可进庙会,且能辟邪。不过,无论怎么艺术加工,唯独不变的是“撑伞少女”的脉脉传情。
其他文献
来漳州古城的游客必去香港路,因为香港路上有太多的惊艳。  但发现香港路的惊艳是需要耐心的,稍不留神你就会错过它最妩媚的一瞬。一座座记载着岁月沧桑的砖木结构骑楼小屋临街而建,两座明代石质牌坊依次矗立在街的起点。挑个不逆光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两座花岗岩石质构筑成的牌坊,浮雕、镂雕的龙凤、花卉、鸟兽、人物巧夺天工,牌坊最顶部被圆雕四力士所支撑,拙中透秀、严里有诙,牌坊至今依然可见昔日端冕垂旒的气派。这是两
期刊
小宝入学前的暑假,就有几个同样家有宝贝要上小学的宝妈和我讨论能不能找熟人选一个好班。好班,意味着有好的老师,好的老师一般会带出好的学生,这是大部分人的常识。初始,我也很认同他们的看法。我向老爸提出这个问题时,阅历丰富、几十年奋战在教育战线的老爸却说:“顺其自然吧,总是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对孩子的将来未必是好事,孩子也要学习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和管理风格!再说,能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才是好老师。小学低年
期刊
酷暑炎炎,知了的叫声一天比一天密集,荔枝林里蝉鸣鼓噪像太阳雨一样扑面而来。夏季再一次在蝉声中如约而至。我的家乡是荔枝的故乡,墨绿的荔枝林海是家乡不变的风景,夏天里串串压低枝头的荔枝烧成了一片片红云,家乡人在夏季里围着荔枝忙碌不已。荔枝这甜蜜物儿,是与我一生纠缠最多的水果,因为它来自我的家乡,因为它就挂在我童年的枝头,所以我对它有着特殊的深情。  村里那片已有几十年历史的荔枝林永远像一团浓郁的绿云,
期刊
福建省漳州市建置以来境内廉吏频出,特别是如今的龙海市清官廉吏青史留名者诸多,一如我的乡贤潘荣尚书,为官四十年,为人恬淡谨慎,遇事敢言,奉职无过,是一位办案循法制,出使扬国威的正直官员。  潘荣(1419~1496),字尊用,号疏庵,明朝英宗年间,龙溪县十二三都潘田社(今福建省龙海市颜厝镇官田村)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历任吏科给事中、都给事中,南京太常少卿、南京户部右侍郎、南京都察院右副
期刊
有所拒绝,方有所成就。当人们以汽车、动车、飞机等愈来愈快的方式行进,它却只接纳缓缓而来的脚步。“奔驰”“宝马”等快速移动的物体无法在这里纵横驰骋,因为它拒绝汽车尾气进入它的领地。它明明是沧桑的老者,却傲娇地保持着自己的“速度与激情”,一副“古城有本心,何求美人顾”的淡定从容。它曾经是漳州府里最宽敞的路,文武官员出入仪式均在这里举行。如今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漳州历史古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名字你
期刊
每年上元之夜,天上明月高悬,地上花灯焕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漳州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内照例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灯展,赏月观灯的人潮汹涌。不过,更加喧腾热闹更加有文化气息的还是中山公园南门外府埕正在举行的灯谜会猜活动。  在皎潔的月光和璀璨的灯光下,府埕两排大树间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谜笺,上面写着各式各样的谜面,让灯谜爱好者猜射。活动现场分成二三十个摊位,每个摊位都摆着一张桌子,桌子后面站着一位主持人,身边放
期刊
墙角有两个并列的紧挨着的箱子,箱子是暗红色的,上面的漆有些已经掉了,斑斑驳驳。看似不起眼的两个箱子已经有五十多年历史,曾经伴随着它的主人——芗城区巷口中心小学布袋木偶剧团走过一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岁月。  这个箱子里装的正是剧团的全部家当:舞台和道具。合起来约8尺来长的两个箱子打开撑起来成为一字台,就是这个小小木偶剧团的舞台。箱子就相当于两只巨大的“布袋”,里面盛装着学校木偶剧团的历史和传奇。据说,漳
期刊
矿井突然坍塌,6名矿工被困在很深的井下。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言不发。他们一眼就能看出自己所处的状况。凭借经验,他们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氧气,如果应对得当,井下的空气还能维持3小时,最多3个半小时。  外面的人一定知道他们被困了,但发生这么严重的坍塌就意味着必须重新打眼钻井才能找到他们。在空气用完之前他们能获救吗?这些有经验的矿工决定尽一切努力节省氧气。他们说好了要尽量减少体力
期刊
我来到南湖的时候是清晨,湖泊刚刚醒来。一切都是清新的样子。  南湖位于千年古刹南山寺前,走进南山禅寺的大门,就可以看到南湖了。高大的棕榈树和洁净的石栏杆一路平行,笔直地延伸向前。南山水岸近在咫尺,各色美人蕉袅袅婷婷,娇艳迷人,叶片青翠欲滴,绿意迎人。湖面平静,湖水温婉。有白鹭悠然飞过,天很蓝,有微微的云。远处的小白桥依稀可见。对岸,花木葱茏,树影婆娑。鸳鸯停歇在石阶上整理羽毛。有木椅在阳光下静静发
期刊
舞台聚光灯下,演员端坐,琵琶轻抱,一袭高贵典雅的旗袍,朱唇未启,琴弦未动,仿佛已有了仙气,霎时将人的魂灵聚拢,待演员“轻拢慢捻抹复挑”,美妙的弦乐、歌声便向四周荡漾开来……  恍惚间,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蜚声中外的苏州评弹,然而它却是土生土长于古邑漳州的艺术奇葩——锦歌。  听锦歌弹唱,曾是我童年延续至今的美好记忆。  记得第一次听锦歌弹唱,源自学校附近一墙角卖唱的两位老人,一男一女,一跛一瞎,琴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