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伴侣的“爱语”,才能让爱恒久保鲜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8984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霍思燕和杜江一家人在综艺节目里很火,两个人如胶似漆的神仙爱情也让很多人非常羡慕。霍思燕在录节目时,站在热气球上大声向杜江表白说“你是世界上最帅最有力量的男人”,“你说我有了孩子就不爱你了,其实我最爱的就是你”,在屏幕前的杜江听完感动得泪流满面。
  有人说,霍思燕命真好,嫁给了一个愿意永远让自己做公主、做小女孩的男人,因为老公的宠爱和担当,自己很多事都不用操心;也有人说杜江很幸运,老婆又美又会撒娇,情商还高,这些赤裸裸的情话是多少人藏在心里却不好意思表达出来的啊。
  的确,能够坦诚直接地向伴侣表达自己的爱,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毕竟没有人是谁肚子里的蛔虫,你不说,我又怎么会懂呢?

学会表达和接受爱,要先听懂对方的“爱语”




  婷婷是一个非常温柔的女孩子。作为朋友,我们都觉得她将来也一定会有幸福的婚姻,是个好妻子、好妈妈;而她的未婚夫是一位事业有成的青年才俊,为人务实,对婷婷也非常照顾。两人从校园走入婚姻,怎么看都是一对神仙眷侣。但是这对正在筹备结婚的恋人,却突然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婷婷每天愁眉不展,常常向我们诉苦,觉得未婚夫根本不够爱自己。
  前几天,他们在试婚纱现场又大吵一架。婷婷现场试了好多套婚纱,每次问未婚夫好不好看,他都说“好看”,问他哪套最美时,又总是敷衍一句“都很好啊,你喜欢就好”。婷婷越试越失去耐心,就随便定了一套。没想到,未婚夫还是没有察觉到婷婷的不开心,匆匆预定完就赶回去和婚庆公司商量其他事宜了。
  婷婷气冲冲地来找我:“他根本不爱我!你知道吗,连我穿上婚纱出现在他面前,他反应都很平淡,连夸一句都很敷衍!他永远都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我安慰婷婷:“他或许是最近筹备婚礼的事情太累了,怎么会不爱你呢?你看,结婚的事情大大小小都是他在忙,就是为了不让你辛苦,一点都没让你操心,人家连着几个周末没有休息,也没有抱怨过呀。”
  婷婷听了脾气消了一些,但是还是有些委屈:“可是他几乎从来没有跟我说过‘我爱你’,也很少夸我漂亮,我真的不知道他是嘴笨还是不够爱我!”
  常常有人说,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要三观合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就是要懂得如何表达和接受对方的爱,充分地理解对方的需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懂我”。很多女生都曾埋怨自己的男友、老公“不懂自己”,以为这可以归因为他们是“钢铁直男”,骨子里就不懂得表达爱。
  事实或许并不是这样。
  心理學中关于获取爱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叫做“诉诸公平”。在感情里感到自己吃亏的一方,通常会想:“如果换做是我,我一定会心甘情愿地为你做这些,为什么你就做不到呢?”或者“我都已经为你做了这么多,可是你为我付出了什么呢?”他们习惯性陷入委屈情绪,觉得自己的要求合乎情理,却始终没有得到理解和回应。
  其实,这可能只是因为双方的爱语不同。就好像,我只想要一个苹果,你却塞给我一筐梨,还怪我怎么不知感激?

当两个人“爱语”不同,矛盾自然丛生


  盖瑞?查普满《爱的五种语言》曾写过,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爱的方式和语言。最常见的五种爱语分别是:赞美和言语表达、精心浪漫时刻、为对方服务与付出、收送礼物、身体接触。
  其中,使用“赞美和言语表达”爱语的人通常喜欢夸赞对方、经常说我爱你,也可能会写一封情书送给爱人。而精心浪漫时刻,则更突出两人一起度过的一些浪漫、特别、有仪式感的经历,他们一般会很喜欢和伴侣一起旅游、看话剧等。喜欢通过为对方服务与付出来表达爱的人,看起来总是踏实可靠,他们愿意为伴侣承担家务等许多辛苦繁琐的工作,相比说什么,他们更看重做什么。收送礼物很简单,每年各个节日的礼物都是不能缺席的。身体接触也很直接,他们习惯于通过亲吻、拥抱、抚摸等最直接的方式表达“我爱你”。
  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和语言都是不同的。如果听不懂对方的爱语,那误解、隔阂、争吵都在所难免,因为你会始终觉得对方根本不爱自己;反之,如果不能学着用伴侣的爱语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对方也很难感受到你的热情。
  很明显,婷婷和未婚夫的爱语是不同的。婷婷的爱语是“赞美和言语表达”,而她未婚夫看起来应该是习惯用“服务与付出”的爱语来表达自己的。
  所以,虽然我在劝慰婷婷时,已经强调了对方是在通过默默承担和付出的方式表达爱意,但她还是无意识地忽略了,又绕回了一开始的问题。
  因为,对于婷婷来说,比起日常生活中的默默付出,她更希望对方是一个懂得用言语表达爱意的浪漫情人;而她的未婚夫或许会觉得自己已经默默为你付出了这么多辛苦,为什么一定要追求那些嘴上“华而不实”的表面功夫呢?
  于是,不理解慢慢演变成了不满意,又由此生出怨怼和争吵。

用她/他需要的方式表达爱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而复杂的性格特点,没有哪两个人是真的天生一对、严丝合缝的匹配。因为爱,两个人走到一起;但仅有爱,其实是很难维持长久的亲密关系的。
  如果始终无法读懂对方的爱语,并不愿意尝试满足对方在爱情中的需求,那两个人始终是鸡同鸭讲,时间久了便会消磨掉初始的温情。
  如果当你夸你妻子今天穿得真美时,她明显比平时都要开心,那就尝试多说一些甜蜜的情话给她听;如果你的伴侣一直说希望能有一场两个人的旅行,那即便从前你认为自己加班工作都是为了给她更好的生活,这时候也应该抽出几天时间好好陪她看看风景;如果每次和男友分别,他都会抱抱你,摸摸你的头,那请也尝试着多拉拉他的手,给他一个紧紧的拥抱吧。

  爱很简单,维持却也不易。爱的目的,不是满足自己,而是愿意为了你的爱人做出哪些努力和改变。只有学会用对方最需要的方式来爱他/她,你们的感情才能保鲜。
其他文献
◢ 正确地认识情绪  负面情绪的破坏性无疑是巨大的,情绪一旦发作起来,就像是洪水猛兽,可以摧毁自己并且波及他人。正是因为意识到负面情绪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人们本能的反应就是把它禁锢起来,让它尽可能远离自己。也就是说,很多人认为只有摆脱负面情绪,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但这样做效果如何呢?  负面情绪是有能量的,隔绝情绪可能带来的极端后果是使人失去活力,最终导致抑郁的发生。所以,虽然负面的情绪会带来一些
期刊
内心的担忧,往往比外在的危险更让人恐惧。你居然不给我讲大道理  坐在我对面的小斌耷拉着脑袋,整个人无精打采地窝在沙发里。17岁的他本该是充满热情和活力的翩翩少年,却因为抑郁症而郁郁寡欢,每天都没什么精力,说话仿佛也能让他耗尽力气。这是我们第一次咨询时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他已经服用抗抑郁药物一段时间,希望通过接受心理咨询的帮助,能够更快地恢复。但是,小斌好像对于心理咨询没有什么兴趣,仅仅是听从精神
期刊
小玲今年17岁,正在上高二。最近大半年,她开始提不起精神,不想上学,即使待在学校里也总是想哭,会因为同学、老师或家长的一两句话就情绪爆发。总觉得自己很笨,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小玲觉得自己不对劲,想让爸妈带自己去看心理科,但爸妈对她的这些表现并不在意,觉得她就是想太多,不想好好学习。  直到夏天要穿短袖,她母亲才发现她胳膊上有伤痕,这些划痕都是她用美工刀割出来的。每当情绪崩溃的时候,她就想用刀划伤自
期刊
Q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8岁男孩的母親。最近,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感觉特别惧怕自己情绪失控,担心向他发脾气。在陪孩子写作业之前,自己经常心中默念,不要发脾气,不要对孩子吼,更不能打他。可是,当我看到孩子写作业磨蹭,或者对着一道数学题发呆发愣的时候,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向他吼:“快点写啊!你倒是动脑子啊,怎么这么笨,这道题你看了多半天了?”如果孩子能够较快地拿起笔继续做题,我的心情会好一点儿,
期刊
抑郁症是一种抑郁障碍,临床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据统计,大约每20个人中就有一名抑郁症患者,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女性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抑郁症患者中,10%~15%有自杀危险,在我国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了50%~70%。有人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杀手。  抑郁症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晰,但可以肯定的是遗传因素、躯体因素、社会因素等
期刊
莫名其妙的纠结  A君侧身走进咨询室,迅速向我打了个招呼,并挤出一个笑容。他三十出头,身形消瘦,长相俊朗,眼神中带着不安,举止拘谨,手里紧握着一瓶矿泉水,双腿并拢,贴着沙发轻轻坐下,随时准备站起来逃走似的。  A君显得很疲惫,说道:“我不好,很焦虑,因为发生了一件事,然后整个生活就失控了……”  半年前A君从一家大型国企辞职,打算自己创业,事情进展得很有眉目,资金、场地、合作伙伴、流通渠道等陆续安
期刊
Q老師您好!  我是一名20岁的女大学生。两个月前我的奶奶去世了,我是奶奶“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她是我这个世界上最亲密、最信赖的人,我还梦想过等我工作了就买房子接她来享福。她突然去世的时候我一滴眼泪都没有掉,爸爸妈妈还说我无情无义,枉费奶奶生前一直把我当成心尖上的宝贝。其实刚开始我内心一直不敢相信奶奶已经离开我了,我甚至拒绝回到我们曾经一起住过的房间。现在我每天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奶奶的身影,我觉得
期刊
Q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强迫症患者,患病两年了,主要表现为怕脏、反复洗手,服用药物(舍曲林)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最近两月每天服用一片舍曲林。最近一周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问题开始担心,害怕自己被传染上。看信息说要勤洗手,我现在每天都要反复洗手,怕洗不干净,导致现在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从早到晚刷手机看疫情相关的信息,然后就反复洗手。在家也戴着口罩不敢摘,心烦,吃饭睡觉也不踏实。家人觉得我太过分了,说
期刊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即使对他人进行共情并不会造成经济损失或情绪消耗,但人们仍会规避共情,因为他们认为共情需要过多的心理努力。  共情,即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通常被视为一种激励互助行为的美德。但人们往往不想感同身受。  首席研究员达里尔?卡梅伦博士说:“社会普遍认为,人们扼杀同情心是因为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或为此付出代价,例如向慈善机构捐款。但我们发现,人们主要是单纯地不想付出脑力去对他
期刊
每个人都知道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竞争压力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说到底这毕竟是孩子的压力,为何又转移到了家长身上,并且展现出更大“功效”,实在是令人费解的一件事情。  说费解其实也不准确,因为家长和孩子是命运共同体,孩子学习不好、不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当然会引得家长担心,为其忧心忡忡压力倍增似乎是正常反应。  假设这种关系是正确的,那么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应该帮助孩子去释放压力,共同营造一种相对轻松的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