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代同堂:传统而时尚的家居理念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zs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人之间需要空间,亲人之间适当的空间与距离同样是必要的。西方人大都重视自我,通常儿女上大学后就搬出去住,经济也独立了,连美国总统的儿子也不例外。多年前里根的儿子失业,惟有去领取救济金。这种情况在传统中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儿孙绕膝,三代同堂。
  但近年来“西风”渐进,不少年轻人也受到熏染,一旦条件允许,他们就会离开父母去独住,一方面表示他们自立,一方面也是寻求更多的私人空间。据调查显示,中国三代同堂的家庭模式愈来愈少了。难道放弃三代同堂的家庭模式,就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吗?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亲情关系问题以及对老人的赡养问题已成为严重的、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难道我们仍要步他们的后尘吗?事实上,三代同堂并非时代陋习,处理得当既可以弥补老年人孤寂空虚的晚年生活,又可适当减轻年轻人的生活负担,而达到双赢局面。但时代毕竟在变,刻板的老三代同堂只有被张弛有序的新三代同堂所代替,这种传统才能得以保存,才能更有生命力。
  
  新老三代同堂七大变化
  张齐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切社会经济变革效应的最终承受者。当今社会的家庭模式向小型化发展,是现代家庭所必经的过程,具有时代特色。中国三代同堂的家庭模式在社会上依然存在,但却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这值得我们思索。
  
   1.房屋构造
  老三代同堂基本上是住在同一屋檐下,他们是真正的“同堂”而未必同心。
  新三代甚至不住在一起,但在心理感受、精神维系及生活方式上,却是真正的紧密维系。
  
   2.家庭结构
  老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多元化,随子女人数而确定如何同堂,有时是与几个子女及孙辈生活在一起;有时甚至是某一时期与某一子女共同生活,下一时期又换一子女继续三代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够完整。
  新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非常单一,以倒金字塔形的“四二一”形式出现,生活完整。
  
   3. 生活重心
  老三代同堂由于过去生育子女较多,老一代不会把生活重心与精神着力点放在很多孙辈身上。
  新三代同堂由于子女只有一个,全家的生活重心就是围绕一个小孩,在给予更多的爱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让孩子不够自立。
  
   4.经济条件
  老三代同堂过去之所以采取这种家庭结构模式,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因为房屋小而只能采取几代共住同一屋檐下。
  新三代同堂家庭多数不存在这样的经济框框,更多的是出于对生活便利的考虑。
  
   5.生活负担
  老三代同堂在大锅饭的体制下,生活和竞争的压力并不是很明显,不少人完全有能力自己带孩子,甚至更久远的年代中,女人完全担当养育孩子的职责,因此,三代同堂这种模式并不一定能缓解生活中的压力。
  新三代同堂家庭中老人们以减轻儿女生活负担,使其在事业中有所作为为主要目的。
  
   6.教育水平
  老三代同堂过去的祖父辈由于文化水平往往偏低,未必能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职能,在教育中往往会产生诸多问题。
  新三代同堂家庭中老一代多数受过教育,基本可以承担孩子的启蒙教育责任。
  
   7.自理能力
  老三代同堂过去由于家庭成员众多,子女一般不会过分依赖父母,经济、生活都比较独立。
  新三代同堂中的独生子女往往会把自己的下一代交给父母,不能完全担负起职责,往往生活不够独立。
  
  老人愉悦 子女安心
  黄 滨
  
  子女长大成人以后,过去忙忙碌碌的父母突然失去了生活的重心,而他们的身体条件、生活激情却没有减退,于是落寞、孤单的感觉也随着子女的成家立业而产生。在这个时候有了第三代,会让老人重新寻找到生活的乐趣,也就有了“隔代亲”现象的出现。
  祖辈们的三代同堂,老人带孙子总不知道该给谁家带好,带了老大家的老二要生气,带了老二家的老三也不舒服,又不能团团转在几家晚辈之间,弄到最后变得吃力不讨好。现在的父母只有一个孩子,老人带孩子成了联络沟通彼此感情的一种方法,反而使这种关系融洽起来。
  事实上,三代同堂的好处蛮多的,因为不仅可以节省开销,家里人力资源充沛,下上两代随时互相照应,并且有助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习多样化的人际关系。当然在准备三代同堂前,要注意家庭成员是否能达成共识———想把融洽美好的家庭生活也当作努力经营的目标。否则若有家庭成员只享受、不付出,那住在一起所背负的重担就会更沉重了!
  
  百善孝为先 行孝当及时
  梓 漪
  
  我上有年迈高龄的母亲,还有九十多岁的岳父岳母。多年来,精心照料老人,从无怨言,受到邻居和同事们的好评。
  爱人是独生女,且身体也不太好,因而,岳父岳母就常常为没有儿子而苦恼,一直都有将来无人照顾的顾虑。当我知道他们的这种想法后,就主动对二老说“我们是一家人,我一定会把你们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来侍奉,你们不要有任何后顾之忧”。几十年来,我一直和岳父岳母住在一起。
  1996年3月,岳母突患脑血栓瘫痪在床,为给岳母治病,我背着年迈的老人跑遍市内各大医院。当看到岳母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我感到无比欣慰。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却认为,谁不是父母养大的,他们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养大成人,我们就应当无条件地让他们安享晚年。只要老人没有伶仃之感,我们的心里就踏实了。每到冬天,我还要把老母亲接来,尽一份孝心。在我的言传身教下,我们这个大家庭中始终保持着团结和睦向上的气氛。
  中国讲百善孝为先,而三代同堂恰恰是最好的尽孝方式。古人认为,若不能侍奉在父母身边,就算是有孝心,也算没有尽到孝道。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也是令西方人羡慕的地方。谁都有老的一天,我们不能忘了这个根本。
  
  “同堂”之前要考虑
  钟奕嘉
  
  新的家庭模式不可避免要出现了,新的生活方式也无可争议地形成,但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有没有形成呢?父母如果继续延续自己从前经历过的“三代同堂”式生活,注定要让这种新生活格局失败。毕竟社会在变革,老年人的思想也应与时俱进。如何协调好与子女、孙辈的关系,是老人决定和儿女合住前要考虑到的问题。因为一旦把握不好,反而会伤了彼此的感情,还不如不同堂。
  面对儿女,老人应减少些家长作风,多给儿女几分宽容,才能更加体会到同堂之乐。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
  1.不要武断 应该认识到有些传统概念要随时更新,要与子女平等相处。
  2.不要唠叨 学会体谅子女,倾听他们意见,尊重子女的安排。
  3.不要多问 子女有他们的事业,工作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老人应该少参与。如果子女愿意向老人征求意见,老人则可尽全力关怀,说出自己的想法供其参考,这样会使他们觉得父母是世界上最可靠、最爱自己的人。
  4.不要护短 三代同堂,老人喜欢自己的孙子是天性,但爱要恰当,不要溺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代的独生子女中有些即使做了父母,往往也还没有长大,甚至还会跟着孩子一起给自己的父母添乱,表面上看起来三代同堂很幸福,但某种程度上不能不说是第二代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所以老人在同堂之前,也应考虑到,如果永远不肯放手自己的第二代,那就更不要期望第三代会自立起来。
其他文献
记者有一交往多年的友人,原本是在家之人,但因佛缘深厚,现已出家为僧,跟随中国当代著名高僧本焕大师左右。今年夏天,记者受其引见,来到位于深圳市东郊梧桐山深处的弘法寺,专程拜访了本焕大师。  走进弘法寺,如入洞天福地,院内古树苍郁、松竹并茂,院旁两道峡谷,峡谷间溪泉潺潺流出,让人顿感暑意尽消,俨然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本焕大师今年99岁,但耳聪目明,思路敏锐,走路、讲话自在如常。他那慈眉善目
期刊
《坛经》记载:一次,慧能禅师寄寓在广州法性寺,晚上风起,吹动寺庙的旗幡,发出阵阵响声。对此,寺内两个和尚辩论,一个说是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争论不休。慧能见状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啊!”  慧能这句经典的禅语直指人的心灵,意味着一切对于外界的执著都只是心的变现,一切妄念都只是心中之物,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意为“静虚”,就是用静坐思
期刊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借问健身何物好,无心摇落玉花黄。”你知道吗?这两句赞美花粉的诗,分别出自大诗人屈原和李商隐之手。看来,被誉为保健品中上品的花粉并非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它天然优良的营养保健价值,早在2000千多年前就已被聪明的祖先所认识并率先享用了。  然而,尽享现代工业文明产物的人们,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才有幸享用到古人曾经享用的好东西。进入新时代,正是花粉,引领渴望健康
期刊
郭彩如老人出生于1901年,是南京的最高寿星。老人在80岁时因胆结石开刀后元气大伤,体重降到几十斤。从那时起他开始学练中国传统武术,并且每天坚持三个小时,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渐渐地,老人的体重从90斤增到120斤,早已变白的头发,也慢慢转黑,现在的身体状况比年轻时还好。老人曾多次参加南京和其他城市举办的老年健身大赛,并屡屡获奖。2005年3月,老人在崔永元主持的“小崔说事”栏目里表演了几个动作,
期刊
最近我遇到的两个病人都是患突发性耳聋,一个是来自农村的王大爷,另一个是来自市区的李大妈。据王大爷讲,他前一天晚上看电视时,突然觉得左耳听声音不清楚,像隔了一层纸,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医院就诊。我仔细给他做了检查,发现他患了突发性耳聋,立刻给予静脉输液。一周后,病人听力完全恢复。而李大妈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当她来到我的诊室时,一侧耳朵的听力已经下降三个多月,她在当地医院吃了很多消炎药,一点效果也没有。后
期刊
参加过抗美援朝,当了一辈子农民,75岁在广州美术学院当人体模特,一当10年。如今已85岁的李老汉高兴地说:这个工作还不错。  当记者在广州美术学院的林荫道上偶遇这位老汉时,不禁被震住了——只要不说话,他活脱脱就是一座精心雕刻的雕像,一位现实中的“画中人”。  虽然个子不高,但岁月的鬼斧神工每一笔都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那如刀刻般鲜明的皱纹、黝黑的肤色,还有高隆的鼻梁、深陷的眼窝、长近一尺的雪白胡须、
期刊
更高的社会地位对长寿至关重要,在英国,社会地位最高层和最底层人的平均寿命相差9岁。  英国《独立报》援引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报道说,未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平均少活9.3年。  肥胖使人平均折寿9年,体重超标则会平均减寿3年。  年长者对生活有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就可平均多活7.5年。  研究还发现,好的性格可以再添寿9年,尤其当你交了一大堆朋友。  研究表明,宠物至少可以为主人增寿几个月。  此外,
期刊
“我遇到那个中国老人的时候,大约在五年前,那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坦斯渥德先生说:“那个时候,我拥有一家很成功的电脑公司,营运得很不错,赚钱是我最大的目标,当我35岁那年,我已经是个千万富翁了,可是,我却很不快乐。”   “为什么?”年轻人问道。   “你知道有句话说:‘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灵魂,那他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正是我当时生活的写照。当时我爬上了事业的高峰,同时也失去了那些我生
期刊
这是个寓言式的真实故事。  1981年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这样一份材料:世界上有三个长寿地区,分别是巴基斯坦的劳扎、苏联的高加索和厄瓜多尔的毕路卡邦巴。这些地区居民的平均寿命特别高,百岁老人的比例高出其他地区8~12倍。这份材料被一位出版商看到后,引发了因其探究长寿之秘而自己却变成短命鬼的故事。  当时,大出版商、纽约洛兰德出版公司的老板萨拉·何塞正在罗德岛度假。这份材料使他又看到了大赚一
期刊
“八十三岁脱戎装,着我工农旧时裳。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张震在1997年8月17日北戴河中央军委常务会明确其不再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时作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一名老战士奖掖后进、推贤让能的诚挚心愿。从戎68载的张震,终于为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了句号。  1985年,中央军委免去其副总参谋长一职时,张震就希望退下来。他在日记中曾写道:“光阴似箭催人老,现已鬓发如霜也。”。“这次调整有利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