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村级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唱读的表现形式,接着分析了村级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产生唱读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村级小学改善阅读教学中学生唱读现象的举措,以期对村级小学生唱读现象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村级小学 阅读教学 唱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207-02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里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村级小学也不例外。村级小学的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准确地朗读课文并大力推广普通话,从而纠正唱读现象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村级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唱读的表现形式
唱读现象是指朗读时不顾文章应有的句逗,把每个字音都平均拉长的读法,即所谓“唱书歌”。现在有些小学生仍然存在私塾遗风,致使校园里不是书声琅琅,而是“蝉鸣蛙唱”——这就是唱读给人的感觉。唱读时也拖长声音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没有抑扬顿挫,更谈不上有感情;还有的学生不注意标点及节奏,不注意区分语气。这样,不但文章的词句被破坏,而且腔调呆板、单调、乏味,令人生厌。长此以往,不仅影响朗读水平的提高,而且会造成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力越来越差,读后不解其义,不传其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唱读80%的是因为年龄较小,他们从呱呱坠地到上学读书,还没有脱离从爸爸妈妈怀里娇里娇气的声音,习惯带着唱腔,这是生理和心理的原因。
二、唱读现象的存在及成因
村级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产生唱读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习惯,很多小学生习惯了唱读,要想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一是小学生处于孩提时期,这可算作唱读现象的萌芽。也极容易带进学习字词当中。二是小学生刚刚认字,初学知识,对代表声音的符号——字,很生疏,读书时容易把字音拉长。三是管教不严对唱读现象缺乏正确认识,在教学中不注意纠正出现的唱读现象,甚至不自觉地领学生唱读,结果促成了学生的唱读习惯。一些教师并不认为小学生的唱读现象有什么不对,有的甚至还表扬学生,说他们读得很大声、很整齐。更多的是由于长期置身于书声琅琅的环境里面,对唱读现象不以为然,甚至一些教师自己朗读的时候也是拖腔拉调。这些问题都涉及到村级小学教师的水平,且这也是导致学生唱读的一种主要原因。还有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多地要求学生读,而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一定差距,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为了整齐而我等你、你等他,谁都不敢打破整齐度,于是就会拖,最终形成唱读。村级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以及上学时间的限制,并没有掌握科学的朗读方法,加上在朗读之前对课文的内容没有很好的理解,只是在读“望天书”,没有投入自己的情感,有的还会用手指着书本读,导致朗读时破词破句。
三、学生唱读时怎么样纠正他们呢?
(一)宣传改善唱读的必要性,努力提升教师水平
村级小学应当在阅读教学当中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机会宣传改善学生唱读现象的必要性,要求学校积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努力改善村级小学生的唱读现象。同时,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朗读水平和教学水平,为改善学生的唱读现象打好基础。
(二)大力推广普通话,加强指导学生的朗读
针对一些方言地区的村级小学,教师应当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大力推广学生练习普通话,改善唱读。长期以来,村级小学受到“朗读考不到,可抓可不抓”这一错误认识的严重影响,导致朗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村级小学应当加强指导学生的朗读。我们可以将朗读纳入到考试当中,作为口试评定成绩;还可以在书面考试中设计一些朗读题目,如给出一段话,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应当停顿、重音的地方,从而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有效改善唱读现象。
(三)加強对话练习,跟其他学科的教师有机配合以纠正唱读
尽管村级小学的学生从小就会说话,但是要想说好话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教师问学生几句话,大多数的学生就能够用正确的语气对答如流,然而只要把问答的具体内容写成文字要求学生朗读,那么很多学生就会出现唱读的现象,再也表达不出对话的语气。因此,村级小学的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些对话练习,促使学生时常复习规范说话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与此同时,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的教师应当跟语文教师有机地配合,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并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监督他们不能在读题、读书等过程中出现唱读现象,回答教师的提问时更不能“唱答”,齐心协力改善村级小学生的唱读。
(四)在课内外都要重视训练学生的朗读
可以这样启发学生:“你平时说话也是这样拖腔拖调吗?”引导学生读书要向说话“靠拢”。教学生把握一些词语的结构规律,训练学生以词为注意单位进行朗读;还要启发学生思维,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事物,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带着某些感情来朗读。这样即可避免呆滞刻板的腔调,想“唱”也“唱”不起来了。如《捞月亮》中有一句重复出现的话:“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引导学生讨论、比较、体会,一致认为:读得稍快,能表达猴子们焦急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焦急,朗读速度要一次比一次稍稍快一点。在学生个别朗读时,还应逐步提倡其速读,即加快朗读速度。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而且也就自然抑制了唱读。
从实践的情况看,村级小学的很多学生在改善唱读现象之后,语感加强了,朗读能力提高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加深了。这对全面提高村级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涛.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J].科技创新导报,2010(05).
[2]岑丽明.有效转变农村小学“唱读”陋习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01).
【关键词】村级小学 阅读教学 唱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207-02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里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村级小学也不例外。村级小学的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准确地朗读课文并大力推广普通话,从而纠正唱读现象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村级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唱读的表现形式
唱读现象是指朗读时不顾文章应有的句逗,把每个字音都平均拉长的读法,即所谓“唱书歌”。现在有些小学生仍然存在私塾遗风,致使校园里不是书声琅琅,而是“蝉鸣蛙唱”——这就是唱读给人的感觉。唱读时也拖长声音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没有抑扬顿挫,更谈不上有感情;还有的学生不注意标点及节奏,不注意区分语气。这样,不但文章的词句被破坏,而且腔调呆板、单调、乏味,令人生厌。长此以往,不仅影响朗读水平的提高,而且会造成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力越来越差,读后不解其义,不传其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唱读80%的是因为年龄较小,他们从呱呱坠地到上学读书,还没有脱离从爸爸妈妈怀里娇里娇气的声音,习惯带着唱腔,这是生理和心理的原因。
二、唱读现象的存在及成因
村级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产生唱读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习惯,很多小学生习惯了唱读,要想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一是小学生处于孩提时期,这可算作唱读现象的萌芽。也极容易带进学习字词当中。二是小学生刚刚认字,初学知识,对代表声音的符号——字,很生疏,读书时容易把字音拉长。三是管教不严对唱读现象缺乏正确认识,在教学中不注意纠正出现的唱读现象,甚至不自觉地领学生唱读,结果促成了学生的唱读习惯。一些教师并不认为小学生的唱读现象有什么不对,有的甚至还表扬学生,说他们读得很大声、很整齐。更多的是由于长期置身于书声琅琅的环境里面,对唱读现象不以为然,甚至一些教师自己朗读的时候也是拖腔拉调。这些问题都涉及到村级小学教师的水平,且这也是导致学生唱读的一种主要原因。还有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多地要求学生读,而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一定差距,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为了整齐而我等你、你等他,谁都不敢打破整齐度,于是就会拖,最终形成唱读。村级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以及上学时间的限制,并没有掌握科学的朗读方法,加上在朗读之前对课文的内容没有很好的理解,只是在读“望天书”,没有投入自己的情感,有的还会用手指着书本读,导致朗读时破词破句。
三、学生唱读时怎么样纠正他们呢?
(一)宣传改善唱读的必要性,努力提升教师水平
村级小学应当在阅读教学当中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机会宣传改善学生唱读现象的必要性,要求学校积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努力改善村级小学生的唱读现象。同时,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朗读水平和教学水平,为改善学生的唱读现象打好基础。
(二)大力推广普通话,加强指导学生的朗读
针对一些方言地区的村级小学,教师应当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大力推广学生练习普通话,改善唱读。长期以来,村级小学受到“朗读考不到,可抓可不抓”这一错误认识的严重影响,导致朗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村级小学应当加强指导学生的朗读。我们可以将朗读纳入到考试当中,作为口试评定成绩;还可以在书面考试中设计一些朗读题目,如给出一段话,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应当停顿、重音的地方,从而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有效改善唱读现象。
(三)加強对话练习,跟其他学科的教师有机配合以纠正唱读
尽管村级小学的学生从小就会说话,但是要想说好话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教师问学生几句话,大多数的学生就能够用正确的语气对答如流,然而只要把问答的具体内容写成文字要求学生朗读,那么很多学生就会出现唱读的现象,再也表达不出对话的语气。因此,村级小学的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些对话练习,促使学生时常复习规范说话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与此同时,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的教师应当跟语文教师有机地配合,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并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监督他们不能在读题、读书等过程中出现唱读现象,回答教师的提问时更不能“唱答”,齐心协力改善村级小学生的唱读。
(四)在课内外都要重视训练学生的朗读
可以这样启发学生:“你平时说话也是这样拖腔拖调吗?”引导学生读书要向说话“靠拢”。教学生把握一些词语的结构规律,训练学生以词为注意单位进行朗读;还要启发学生思维,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事物,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带着某些感情来朗读。这样即可避免呆滞刻板的腔调,想“唱”也“唱”不起来了。如《捞月亮》中有一句重复出现的话:“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引导学生讨论、比较、体会,一致认为:读得稍快,能表达猴子们焦急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焦急,朗读速度要一次比一次稍稍快一点。在学生个别朗读时,还应逐步提倡其速读,即加快朗读速度。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而且也就自然抑制了唱读。
从实践的情况看,村级小学的很多学生在改善唱读现象之后,语感加强了,朗读能力提高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加深了。这对全面提高村级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涛.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J].科技创新导报,2010(05).
[2]岑丽明.有效转变农村小学“唱读”陋习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