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年前的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后在长沙重新开学。在西南一隅,联大汇集了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学者,培养了人文和科技领域的大批精英,其中有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有蜚声中外的学术大师,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在艰苦的战时条件下,一所大学能够创造如此辉煌,它有怎样的办学理念、治学精神?记者日前寻访了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的老学人,倾听他们细说从前。
“联大的治学精神让我终生受益”
申泮文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幼年家境贫寒,酷爱读书。1935年,他考入南开大学化工系。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南开大学校园毁于日军的野蛮轰炸。
身受国破、校毁之痛的申泮文,投笔从戎参加了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奉命开赴上海前线,参加了淞沪战役……从前线撤退到长沙,申泮文得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建西南联合大学的消息,于是进入长沙临时大学。不久后长沙临大南迁,他得到学校黄钰生秘书长的帮助,参加了“长沙临时大学湘黔旅行团”,步行到昆明,重新开始了求学生涯。
回忆那段艰苦岁月,申泮文很感慨,他说:“在我最窘迫的时候,是学校资助了我,使我绝处逢生;我最无助的时候,是联大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氛围鼓舞带动了我,使我振作起来,渡过难关。”
战时的西南联大生活异常艰苦,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学校给学生的补贴难以维持生计。申泮文一边潜心读书,一边勤工俭学。读到大学最后一年,打工收入也不够日常开销了,申泮文只好求助于学校,学校特别批准了一笔助学金,才使他继续学业。
“联大的教学环境培育了我,联大的治学精神让我终生受益。70年过去了,联大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仍对现代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申泮文说。
2007年初,92岁的申泮文开通了自己的博客。记者浏览了申老发表的十几篇日志,发现这位化学家在自己的博客中不谈专业,而是谈教育。“我最关心的是教育,中国的教育不改可不行!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增强危机意识,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提供意见。”申泮文说。
他提出,汲取西南联大办学的成功经验,让其成为“今日教育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那块石头”。
申泮文认为,西南联大的成功应给我们三点启示:一是校长负责制,民主办学;二是名师的教育风范;三是优秀的学生群体。
西南联大全力依靠学识品德高尚的教育专家群体办教育。梅贻琦校长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没有大楼,有的是茅草顶土坯屋,但有了名师团结奋斗,仍然创造了奇迹。
在西南联大,行政管理机构简约,工作效率高超,职能部门的领导人是知名教授,其中包括常设的校务委员会秘书长、教务长等。各长由教授会推荐,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长批准。各院系教学及管理业务,均由教授会评议。各位职能部门首长,还各有自己的教学任务,有的有带研究生的任务,他们兼职不兼薪,没有行政部门工作岗位津贴,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做奉献。
申泮文回忆,做了8年化学系主任的杨石先教授兼任了6年联大教务长重任,他每星期4次步行十几里路到联大工学院给学生上“普通化学课”。在化学系还给高年级学生开“药物化学”和“天然产物和植物碱”等专业课。
在西南联大领导班子中,教育学家黄钰生先生代表张伯苓校长参加联大校管理层。西南联大南迁时“长沙临时大学湘黔滇旅行团”的长途教育行军大课堂,就是在他带领下完成的。到昆明后,他不辞辛劳,奔波督促建设了联大新校舍。
申泮文认为,“教授治校”的真谛,就是“真诚的教育家群体办教育,民主办学,有教无类,不拘一格,奋力培养杰出人才”的代意词。
西南联大汇聚了当时著名的教授,如教育系教授黄钰生、化学系教授杨石先、数学系教授陈省身、历史系教授雷海宗、郑天挺等。大师云集,为西南联大培育英才提供了条件。
雷海宗是原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在联大期间,他主讲大一必修课“中国通史”。他博古通今、精通多门外语,是以西方史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申泮文回忆中,雷先生讲课很有条理,语言生动,声音洪亮,上课堂不带片纸只字,但对历史知识细节如数家珍,随手板书,从无错漏。
雷海宗讲中国通史,是西南联大通才教育的一个缩影,通才教育贯穿了联大办学始终。西南联大纪念馆里的选课表显示,文理科学生都要选择文学、历史、科学素养等科目,因此联大的毕业生往往学贯中西,文理兼通。
另一方面,优秀的学生群体,是办出高水平大学重要条件之一。在当时爱国主义大潮中,学子们千里迢迢奔赴大西南,为祖国复兴和抗战胜利而勤奋学习。
申泮文至今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说,“我经历过抗日战争,深刻感受到爱国主义氛围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说,“如果在科学家和教育家这两个身份中选择,我宁愿做一名教育家。我的一生与祖国共命运,爱国主义教育是育人的根本,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西南联大的高成材率,还源于一套严格的培养制度。西南联大对学生的淘汰率高。申泮文所在的化学系,1938年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实有43人,其中只有9人通读四年到1942年毕业,但就在这9人中,出了2位院士。其他34人留级、退学、转系等。这个班毕业时,仍有29名毕业生,另外20名由退班生、转学插班生、借读生补足,但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
漫漶文字背后的精神境界和民族大义
当年与闻一多等人一道,从长沙出发,横穿湘黔滇的吴征镒,是当时教师辅导团11名成员中唯一健在的联大老学人。
1916年,吴征镒出生于扬州一个书香门第,他十几岁时,就已阅读了清代吴其浚撰写的《植物名实图考》和《日本植物图鉴》,并学会了采集和制作标本。
在西南联大执教期间,吴征镒进行了大量的科考调查,写下了《滇南本草图谱》。1956年,竺可桢院士提倡组织的“自然区划”工作正式启动,吴征镒与陈昌笃合作初步完成了中国植被区划草案。
随后,吴征镒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量考察,将海陆板块运动学说和植物进化联系起来研究,对中国高等植物约3000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划分,借以揭示分布区类型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与此同时,吴征镒提出在中国植物区系和东南亚植物、特别是印度支那半岛植物区系之间,有一个较长的以及更为相似的历史背景,在北纬20度—40度之间的中国西部、西南部和印度支那地区,最富于特有的古老科、属。
1959年,吴征镒担任《中国植物志》编委会副主编,参加主编《中国植物志》。吴征镒还担任《西藏植物》、《云南植物志》、《云南植被》、《云南种子植物名录》、《云南森林》等10多部著作的主编以及主要章节的撰稿人。记者在吴老那里还看到了一本即将重印的书稿——西南联大时期出版的石印本《滇南本草图谱》。
“我们准备将电脑输入的文字版本和原文影印版本同时出版。”杨云珊说。杨云珊介绍说,66年前,吴征镒和4位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匡可任、简焯坡、蔡德惠、钟补勤)在昆明郊区一座土主庙里,费时3年,出版了一本自写、自画、自印的《滇南本草图谱》。
记者翻阅普通报纸开本大小,已经泛黄的石印本《滇南本草图谱》,其中的植物绘本一丝不苟,文字全为手写抄录,记录着各种植物的产地、特征、品性,时有拉丁文穿插其间。因为时间久远的缘故,其中的文字已经漫漶不清,但是,这种“漫漶”承载的内容没有因为当年的饥荒、动荡、战乱而变得模糊和敷衍,其中的每一字、每一画都记录着联大学人的精神境界和民族大义。
吴征镒在一篇回忆录中提及:当年他和熊庆来之子熊秉信同行考察,仅围绕昆明郊区各村镇进行一个月调查,就认识到2000多种昆明植物。他和联大学人在整理《滇南本草图谱》的醉心考证中,几乎忘却了当时的战局。这些学人只有一个目的——科学救国。此外,图谱的编撰还有一个直接用途——为战时的中国提供医治兵民的草药,也就是在这本书中,他们为知名的“云南白药”中一味重要的草药命名。
据杨云珊介绍,至今吴老当年养成的勤勉作风没有改变,虽说已91岁高龄,但仍然每天坚持工作3个小时,主要做些对中国各类植物学经典进行整理。
“我们正在做《中华大典》生物卷的编写工作,吴老要求我们查阅1911年以前所有的方志,阅读其中对物产中有关植物的描述;吴老凭惊人的记忆力和毅力,对文学、史学、药学等图书中提到的各种植物进行正本清源,并做出拉丁文的对应说明。”吴老的助手吕春朝告诉记者。
在书桌的一张信纸上,记者看到吴老于近期写下的对于汉代乐府中提到的一种植物——“葵”的考证。
吴老在注解“葵”的时候,广泛引征其他经典如《尔雅·释草》《古诗源》以及西方的相应文献,在文字上对中国的植物进行“考古”。
“像吴老这样的自然科学家,有如此扎实的文学功底,现在已难以找到了。吴老在指导我们查阅文献的时候,经常对一些经典文句脱口而出,并向我们传授一些古文学习的技巧;对于西方学者的植物学类书籍和专著,吴老嘱咐我们只可参考,不可照搬。”吕春朝说。
在吴老的旧书斋,桌子上堆满了被吴老用朱笔批注的古文献,为《中华大典》生物卷的重要内容,他的科研助手负责将这些文字校勘录入,并同时在他的指导下,进行大量的资料整理。
在艰苦的战时条件下,一所大学能够创造如此辉煌,它有怎样的办学理念、治学精神?记者日前寻访了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的老学人,倾听他们细说从前。
“联大的治学精神让我终生受益”
申泮文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幼年家境贫寒,酷爱读书。1935年,他考入南开大学化工系。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南开大学校园毁于日军的野蛮轰炸。
身受国破、校毁之痛的申泮文,投笔从戎参加了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奉命开赴上海前线,参加了淞沪战役……从前线撤退到长沙,申泮文得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建西南联合大学的消息,于是进入长沙临时大学。不久后长沙临大南迁,他得到学校黄钰生秘书长的帮助,参加了“长沙临时大学湘黔旅行团”,步行到昆明,重新开始了求学生涯。
回忆那段艰苦岁月,申泮文很感慨,他说:“在我最窘迫的时候,是学校资助了我,使我绝处逢生;我最无助的时候,是联大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氛围鼓舞带动了我,使我振作起来,渡过难关。”
战时的西南联大生活异常艰苦,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学校给学生的补贴难以维持生计。申泮文一边潜心读书,一边勤工俭学。读到大学最后一年,打工收入也不够日常开销了,申泮文只好求助于学校,学校特别批准了一笔助学金,才使他继续学业。
“联大的教学环境培育了我,联大的治学精神让我终生受益。70年过去了,联大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仍对现代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申泮文说。
2007年初,92岁的申泮文开通了自己的博客。记者浏览了申老发表的十几篇日志,发现这位化学家在自己的博客中不谈专业,而是谈教育。“我最关心的是教育,中国的教育不改可不行!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增强危机意识,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提供意见。”申泮文说。
他提出,汲取西南联大办学的成功经验,让其成为“今日教育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那块石头”。
申泮文认为,西南联大的成功应给我们三点启示:一是校长负责制,民主办学;二是名师的教育风范;三是优秀的学生群体。
西南联大全力依靠学识品德高尚的教育专家群体办教育。梅贻琦校长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没有大楼,有的是茅草顶土坯屋,但有了名师团结奋斗,仍然创造了奇迹。
在西南联大,行政管理机构简约,工作效率高超,职能部门的领导人是知名教授,其中包括常设的校务委员会秘书长、教务长等。各长由教授会推荐,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长批准。各院系教学及管理业务,均由教授会评议。各位职能部门首长,还各有自己的教学任务,有的有带研究生的任务,他们兼职不兼薪,没有行政部门工作岗位津贴,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做奉献。
申泮文回忆,做了8年化学系主任的杨石先教授兼任了6年联大教务长重任,他每星期4次步行十几里路到联大工学院给学生上“普通化学课”。在化学系还给高年级学生开“药物化学”和“天然产物和植物碱”等专业课。
在西南联大领导班子中,教育学家黄钰生先生代表张伯苓校长参加联大校管理层。西南联大南迁时“长沙临时大学湘黔滇旅行团”的长途教育行军大课堂,就是在他带领下完成的。到昆明后,他不辞辛劳,奔波督促建设了联大新校舍。
申泮文认为,“教授治校”的真谛,就是“真诚的教育家群体办教育,民主办学,有教无类,不拘一格,奋力培养杰出人才”的代意词。
西南联大汇聚了当时著名的教授,如教育系教授黄钰生、化学系教授杨石先、数学系教授陈省身、历史系教授雷海宗、郑天挺等。大师云集,为西南联大培育英才提供了条件。
雷海宗是原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在联大期间,他主讲大一必修课“中国通史”。他博古通今、精通多门外语,是以西方史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申泮文回忆中,雷先生讲课很有条理,语言生动,声音洪亮,上课堂不带片纸只字,但对历史知识细节如数家珍,随手板书,从无错漏。
雷海宗讲中国通史,是西南联大通才教育的一个缩影,通才教育贯穿了联大办学始终。西南联大纪念馆里的选课表显示,文理科学生都要选择文学、历史、科学素养等科目,因此联大的毕业生往往学贯中西,文理兼通。
另一方面,优秀的学生群体,是办出高水平大学重要条件之一。在当时爱国主义大潮中,学子们千里迢迢奔赴大西南,为祖国复兴和抗战胜利而勤奋学习。
申泮文至今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说,“我经历过抗日战争,深刻感受到爱国主义氛围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说,“如果在科学家和教育家这两个身份中选择,我宁愿做一名教育家。我的一生与祖国共命运,爱国主义教育是育人的根本,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西南联大的高成材率,还源于一套严格的培养制度。西南联大对学生的淘汰率高。申泮文所在的化学系,1938年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实有43人,其中只有9人通读四年到1942年毕业,但就在这9人中,出了2位院士。其他34人留级、退学、转系等。这个班毕业时,仍有29名毕业生,另外20名由退班生、转学插班生、借读生补足,但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
漫漶文字背后的精神境界和民族大义
当年与闻一多等人一道,从长沙出发,横穿湘黔滇的吴征镒,是当时教师辅导团11名成员中唯一健在的联大老学人。
1916年,吴征镒出生于扬州一个书香门第,他十几岁时,就已阅读了清代吴其浚撰写的《植物名实图考》和《日本植物图鉴》,并学会了采集和制作标本。
在西南联大执教期间,吴征镒进行了大量的科考调查,写下了《滇南本草图谱》。1956年,竺可桢院士提倡组织的“自然区划”工作正式启动,吴征镒与陈昌笃合作初步完成了中国植被区划草案。
随后,吴征镒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量考察,将海陆板块运动学说和植物进化联系起来研究,对中国高等植物约3000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划分,借以揭示分布区类型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与此同时,吴征镒提出在中国植物区系和东南亚植物、特别是印度支那半岛植物区系之间,有一个较长的以及更为相似的历史背景,在北纬20度—40度之间的中国西部、西南部和印度支那地区,最富于特有的古老科、属。
1959年,吴征镒担任《中国植物志》编委会副主编,参加主编《中国植物志》。吴征镒还担任《西藏植物》、《云南植物志》、《云南植被》、《云南种子植物名录》、《云南森林》等10多部著作的主编以及主要章节的撰稿人。记者在吴老那里还看到了一本即将重印的书稿——西南联大时期出版的石印本《滇南本草图谱》。
“我们准备将电脑输入的文字版本和原文影印版本同时出版。”杨云珊说。杨云珊介绍说,66年前,吴征镒和4位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匡可任、简焯坡、蔡德惠、钟补勤)在昆明郊区一座土主庙里,费时3年,出版了一本自写、自画、自印的《滇南本草图谱》。
记者翻阅普通报纸开本大小,已经泛黄的石印本《滇南本草图谱》,其中的植物绘本一丝不苟,文字全为手写抄录,记录着各种植物的产地、特征、品性,时有拉丁文穿插其间。因为时间久远的缘故,其中的文字已经漫漶不清,但是,这种“漫漶”承载的内容没有因为当年的饥荒、动荡、战乱而变得模糊和敷衍,其中的每一字、每一画都记录着联大学人的精神境界和民族大义。
吴征镒在一篇回忆录中提及:当年他和熊庆来之子熊秉信同行考察,仅围绕昆明郊区各村镇进行一个月调查,就认识到2000多种昆明植物。他和联大学人在整理《滇南本草图谱》的醉心考证中,几乎忘却了当时的战局。这些学人只有一个目的——科学救国。此外,图谱的编撰还有一个直接用途——为战时的中国提供医治兵民的草药,也就是在这本书中,他们为知名的“云南白药”中一味重要的草药命名。
据杨云珊介绍,至今吴老当年养成的勤勉作风没有改变,虽说已91岁高龄,但仍然每天坚持工作3个小时,主要做些对中国各类植物学经典进行整理。
“我们正在做《中华大典》生物卷的编写工作,吴老要求我们查阅1911年以前所有的方志,阅读其中对物产中有关植物的描述;吴老凭惊人的记忆力和毅力,对文学、史学、药学等图书中提到的各种植物进行正本清源,并做出拉丁文的对应说明。”吴老的助手吕春朝告诉记者。
在书桌的一张信纸上,记者看到吴老于近期写下的对于汉代乐府中提到的一种植物——“葵”的考证。
吴老在注解“葵”的时候,广泛引征其他经典如《尔雅·释草》《古诗源》以及西方的相应文献,在文字上对中国的植物进行“考古”。
“像吴老这样的自然科学家,有如此扎实的文学功底,现在已难以找到了。吴老在指导我们查阅文献的时候,经常对一些经典文句脱口而出,并向我们传授一些古文学习的技巧;对于西方学者的植物学类书籍和专著,吴老嘱咐我们只可参考,不可照搬。”吕春朝说。
在吴老的旧书斋,桌子上堆满了被吴老用朱笔批注的古文献,为《中华大典》生物卷的重要内容,他的科研助手负责将这些文字校勘录入,并同时在他的指导下,进行大量的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