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主创精神及原则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ShiJia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的主创精神是指学习主体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性地参与作文学习全过程的自觉意识、创新思维、积极情感、发展动力和健康人格等,它主要定位于主体地位的确立,个性发展的实现,创造质量的提升以及学习价值的超载。核心是人本位。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作文教学改革总在翻新花样上做足了文章,主创精神严重缺失是不争的事实。显然,作文教学实在太需要脱胎换骨,太需要从人本位这一根本点上摒弃或改新其既有的教学理念及与之配套的教学模式。这样,问题就提出来了:学生的主创精神既然在“结果观”或“过程论”的两种作文模式里无法得到科学的确立或表现,我们就有理由要求作文教学在倡扬主创精神方面得到更多一些、更好一些。事实上,包括作文教学在内的“教育正处在十字路口:它应该彻底抛弃僵化、尖子主义、封闭性和在学生方面设置的人为障碍,它应该勇敢地接受新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一、主体地位确立原则
  
  作文教学应该是学习主体积极要求完全参与且极具创造性色彩的全方位、多层面迭架的开放系统。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关注人的发展,并以此为前提,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以保证学生确然在主创的学习经历中成长,这也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本质的深刻性。
  学习主体的讨论,溯其源太抵发源于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的“学习迁移说”,布鲁纳的迁移说意思是:学生参与学习,其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在日后的学习其它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有了关于学为主体的初步认识。虽然这种认识还停留在初步阶段,但在今天仍不乏意义。因为,承认学生独立的迁移能力,就是认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要求主动发展的必然性,理论上是关于人在学习中的地位及其作用的认知,可惜这种讨论并未深入下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型教育里的民主精神已经向教师权威挑战,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发展的能力之上。挑战的内在要求就是对主体地位的渴望。这样看来,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其本质是人的自我发展的观照。因而。作文教学只见结果或只见过程,却总不见学习主体的人本身的做法,可以说是布鲁纳之后的倒退。学习主体离开了本应占据的主体地位来奢谈作文教学改革,本来就是水月镜花。
  
  二、个性发展实现原则
  
  “学习在结合与人文科学方面尤其应当个性化。”不管我们如何去面对,每一篇学生作文,事实上都是习作者在学习母语的特定过程中个性的表现。教师理所当然地要提供更大的释放空间,以实现个性的发展。毫无疑问,作文教学要求个性发展,能够充分、深刻且独特地关注个体人的成长,确保每个受教育者获得特别适合自身的作文教育,并最终得以持续发展。
  发展个性首先要解决发现个性,认同个性的问题,其次才是个性发展的实现。我们可以把教育的功能视作对人的再铸造,而这种重塑,本身就是极具个性化色彩的。“人人各有其独特的潜力。”从一个侧面通俗地诠释了关于人的教育实施的本质。
  主体的人,其学习思维,方式乃至风格当然是差异的、个性的。孔夫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做了教育的个性对待,我们却在今天还喋喋不休于所谓传统。好的作文教师,要做好的第一件事,不是发掘好的作文,培养佳作家,而是发现他们的个性以及个性在作文学习过程的要求与表达。先见人尔后论文,人不同教授之道亦不同,重要的是更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写作差异,个例地,极具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作文能力和水平。应该有这样的机制,既保证学习者机会平等,又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
  实现个性发展,本质上是一个主体地位问题。只有共性的作文教学,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师中心论。发现个性,发展个性的作文实践,必然要求教师、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角色置换和渗透,也必然能够还主体地位与学生。
  
  三、创造质量提升原则
  
  如何科学地引导或调控这种写作的张力和空间,以实现创造质量的提升。提升质量,有两个层面:
  一是发现并尊重学生现有的学习创造。写作中的创造欲望,总是与一定的主体意识的觉醒相伴生。这就决定了作文的创造必定同步以语文的学习、生活的经验那里获得具体有来我特质的认识和感悟,以个性的激情和思维去经历作文的全程。这种经历当然应该是积极的自我格场,总要或多或少地表达对社会‘人生乃至语文学习本身的创造性构建。因而学生的作文势必要表现为一个群体里的多样性,教师的发现、尊重进而认同就成了催生创造或扼杀创造的关键。
  二是前瞻并提升学生潜在的学习创造。我们期盼学习主体参与作文全程,其创造性应该得到充分释放,激活学生的创造潜力并为此为基础提升创造的质,就成为作文教学的要务。21世纪对人类问题的普遍关注和科学技术惊人的进步,使得工业革命以来的学堂维持性教学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作出呼应的开创型教学。加上母语的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以可能见人见智的文学形象,人类情感,本我理性来感悟生活。传统关系上既有的师生“生态平衡”,已经受到最多的批评的挑战,对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前瞻和提升的作文过程,也已经陷入困境,手足无措。一个善于开启学生创造智慧之门的老师,在以“悟情”为核心的作文天地里,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作为“向导和顾问”的老师,尤其要充分预见学生完全有可能被激活的创造领悟和灵动,民主、和谐就成为这种前瞻的保证。同时,加强针对性指导以提升创造的品质。我们这样做了,不必要求学生的美感体验,思想构架都在同一个较高水准的层面上,学生个性的确得到了优质的发展才是至关重要的。
  深刻观照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作文教学,是没有一个既定的教学模式的,这正是弘扬主创精神的作文教学魅力所在。当学习者在他的主体地位上真正激发学习的创造热情的时候,作文教学或许已经成功。
其他文献
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强调文章“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最忌的却是真的完了。”也就是说:好的结尾应该如撞钟,虽然已经戛然而止,但文章那美好的意境、感人的细节、别致的写法、优美的语言,却深深地印入读者的脑海中,令其回味无穷。同开头一样,好的结尾可以使你的文章达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奇效。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
期刊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
期刊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那么要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写
期刊
一、课题提出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主要渠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是靠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熏陶、浸染中习得的。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强大的抑或是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民族。正因为阅读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古今中外,凡是成就大事业者,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科学领域,我们只要认真研
期刊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实践对初中语文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学科,语文学得好,对学习其它各门学科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在语文课堂内外培养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是一个人走向社会从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可以说,语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阅读实践”放在重要的地位,不要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变化,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达不到预定的效果的。下面结合阅读实践,谈谈几种常用的
期刊
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过:对“细节”的发现,常常成为我教学中巧妙的切入点;对“细节”的把握,又常常成为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确,“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关注课堂上孩子的每一个行为细节,推敲教学中教师的每一个指导细节,欣赏细节、把玩细节,才能使课堂魅力无穷。    一、精彩源自“生命关怀”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所以,课前老师可以与学生们真
期刊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期刊
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的培养变得日益重要了。我们应如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说过去的教育一点也没有培养创新能力,而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和得到的。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这种意识、精神是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的。传统的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评价体系显然不能适应这
期刊
写作“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它的主体是驾驭整个写作活动的角色,从对客观世界的选择,到材料的谋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无一不突现写作主体的机智与创造。要想切实提高作文水平,必须在写作主体的自我意识上进行培养。    一、唤醒“主体”意识 激发写作兴趣    如何将学生从写作的惧怕心理中解放出来,我认为首先应先解除强加给学生的“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使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