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及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的阐述,探讨了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以及具体的教学途径。提出新时期的外语教学应该以外语文化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今后会在教学中进行该方面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口语能力。
关键词:以文化内容为依托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些年来,虽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把口语改革作为重点,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学模式受传统教学应试性和功利性的影响很深,忽视培养学生口语学习的自主性;许多高校采用大班授课,课时有限,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操练口语;教学中忽视文化因素与语言的内在联系,文化导入不够,而导致失败的跨文化交际。
一.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
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理念是一种通过主题或学科内容教学达到外语习得目的的教学理念。主要理论依据有两个:一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有意义的内容学习,理论的语言输入假说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二是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识建构理论,Piaget的新旧知识联系说是这一理论的核心。这两种理论在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中的体现是语言教学要以学习新知识为抓手,而且,新知识的内容要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相联系,以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同时,他们有机会借助真实的语境学习到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并且在理解信息的基础上获得语言输出练习的机会。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理念指导下的外语教学,根据学习者的外语水平不同,教学目的不同,呈现模式各不相同。
二.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论给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启示。即教师要调整英语口语教学思路,以文化内容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习交际技巧的活动中习得英语口语。
首先,从思维方式上渗透文化因素,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口语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进行口语训练,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不但要多渠道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也要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架设沟通中西方文化的桥梁,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鼓励学生多用英语思维同时,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表达独到见解,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力求在语言运用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共同发展。其次,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熟悉交流方式。语言是用来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利用英语来进行实际而有效的对外交流。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大学生使用英语参与真正交往的机会很少,课堂是他们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主要场所有效的课堂需要交际性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双向讨论或是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真实情景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师生间的或是学生之间的。在这种模拟情景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一些文化交际的策略,例如手势、眼神、表情等,帮助他们克服语言和心理障碍,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
三.具体的教学途径
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教学途径上,具体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训练来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为主。下面将结合实例探讨主题式教学法和任务式教学法在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主题式教学法以语言输入假设理论、交际能力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课文为载体,以文本为内涵,辅之于课件、网络等工具进行教学活动。面向文化的主题教学法称为“外语文化主题教学法”,倡导围绕教材中的文化主题进行探索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以每个单元为一个主题,每次课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学,教师除了讲授语言知识之外,还应挖掘与该主题相关的文化学习项目。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從原来的教师转换为促进者,帮助学生掌握文化主题知识,创造条件实践跨文化交际。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强调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课前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做准备,主要是提前预习本课的阅读材料,提前观看视频节目,上课时教师主要通过语篇分析句际关系,留下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展示前面的学习成果,分成若干个任务,按照练习中的项目,通过小组讨论、两人互动、辩论等形式完成每课的练习,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文化项目。
以上教学法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而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融合、穿插和调整。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师的头脑中应始终保持文化教学这一思想,做到既传授语言知识,又传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2015年度重点课题: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模块课程及团队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编号:WYZD150002。
(作者介绍:谭跃越,沈阳大学讲师)
关键词:以文化内容为依托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些年来,虽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把口语改革作为重点,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学模式受传统教学应试性和功利性的影响很深,忽视培养学生口语学习的自主性;许多高校采用大班授课,课时有限,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操练口语;教学中忽视文化因素与语言的内在联系,文化导入不够,而导致失败的跨文化交际。
一.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
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理念是一种通过主题或学科内容教学达到外语习得目的的教学理念。主要理论依据有两个:一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有意义的内容学习,理论的语言输入假说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二是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识建构理论,Piaget的新旧知识联系说是这一理论的核心。这两种理论在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中的体现是语言教学要以学习新知识为抓手,而且,新知识的内容要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相联系,以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同时,他们有机会借助真实的语境学习到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并且在理解信息的基础上获得语言输出练习的机会。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理念指导下的外语教学,根据学习者的外语水平不同,教学目的不同,呈现模式各不相同。
二.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论给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启示。即教师要调整英语口语教学思路,以文化内容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习交际技巧的活动中习得英语口语。
首先,从思维方式上渗透文化因素,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口语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进行口语训练,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不但要多渠道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也要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架设沟通中西方文化的桥梁,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鼓励学生多用英语思维同时,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表达独到见解,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力求在语言运用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共同发展。其次,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熟悉交流方式。语言是用来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利用英语来进行实际而有效的对外交流。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大学生使用英语参与真正交往的机会很少,课堂是他们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主要场所有效的课堂需要交际性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双向讨论或是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真实情景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师生间的或是学生之间的。在这种模拟情景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一些文化交际的策略,例如手势、眼神、表情等,帮助他们克服语言和心理障碍,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
三.具体的教学途径
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教学途径上,具体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训练来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为主。下面将结合实例探讨主题式教学法和任务式教学法在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主题式教学法以语言输入假设理论、交际能力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课文为载体,以文本为内涵,辅之于课件、网络等工具进行教学活动。面向文化的主题教学法称为“外语文化主题教学法”,倡导围绕教材中的文化主题进行探索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以每个单元为一个主题,每次课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学,教师除了讲授语言知识之外,还应挖掘与该主题相关的文化学习项目。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從原来的教师转换为促进者,帮助学生掌握文化主题知识,创造条件实践跨文化交际。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强调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课前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做准备,主要是提前预习本课的阅读材料,提前观看视频节目,上课时教师主要通过语篇分析句际关系,留下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展示前面的学习成果,分成若干个任务,按照练习中的项目,通过小组讨论、两人互动、辩论等形式完成每课的练习,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文化项目。
以上教学法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而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融合、穿插和调整。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师的头脑中应始终保持文化教学这一思想,做到既传授语言知识,又传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2015年度重点课题: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模块课程及团队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编号:WYZD150002。
(作者介绍:谭跃越,沈阳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