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几点做法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世界观的树立、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心性各个方面的培育,等方面都有推动作用。我个人认为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积累运用及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弟子规》《论语》 行为习惯 积累运用
  记得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他庞大的知识系统为生命的成长与发育提供了优质的土壤与有效的营养。世界观的树立、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心性各个方面的培育,包括人格的塑造、才华的挖掘、情绪的认知与管理、意志力的锻造、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等等方面,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充沛的资源。”初读时对传统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所以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和世界观的形成能提供什么“营养”。通过近近几年对传统文化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我对这段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个人认为,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积累运用及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我结合自身的经历谈一谈我在此次课题研究中的几点做法:
  一、《弟子规》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法宝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长的骄纵下,大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生活中由于过多的依赖家长,缺乏自理能力,劳动习惯欠缺;大多数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集体意识淡薄。我国传统的启蒙教育根据“人之初,性本善”的特点,提倡在孩子的心智、心性还很纯朴的时候,及早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为了能更好地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结合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弟子规》,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很适合在幼儿园及小学低年段学习的经典读物。
  如:“父母呼,应呼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可纠正当下独生子女对待父母缺乏尊重和理解的问题。这一点在我女儿的身上我就看到了明显的转变,以前叫她做什么事,她总是拖拖拉拉,要不就说“凭什么让我去做?”自从她学了《弟子规》后,我再让她做什么事,她不做时,我说“父母命,行勿懒。”她什么也不说直接去做了。
  二、《论语》塑造中年级学生高尚品德的利器
  于丹认为“《论语》告诉大家的都是简短的、朴素的语句,它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我认为小学中高年级读《论语》很多必要,他们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社会接触的还不充分,可塑性强,从《论语》中挑选有价值的篇章让小学生来充分阅读,不仅可以使他们积累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以使他们在心智、心性还未定型的情况下,改变过去错误的观点和做法,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比如:孔子认为做人要正直磊落。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阐述了君子以公德为重,小人则以一己之利为重。“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可以教会小学生们知道君子应该是庄重而不骄傲的人,这句话简单明了,很容易使小学生接受;““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给学生指出了自学之路,方法一点都不复杂,从自己开始,运用人人具有的自我认识能力,进行恰当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学习人家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三、课堂上适时渗透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多读书,多积累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法宝。课堂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积累,使他们明确所积累内容的意思并能灵活运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我们的语文课文中有很多的人文因素,但这些人文内涵学生们并不是都能理解。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综合上面的两个方面,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地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对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人文内涵,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做得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如,《有的人》通过两种人的对照,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而对高踞人民头上的人,则无情地揭露,表现出满腔的愤懑。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了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学生们的生活离那个年代较远,对两种人的具体表现不是很明白。在引导学生理解“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两句时,我引入了表现人物品质恶劣的成语,配上连接词引读“国民党反动派,在帝国主义面前——认贼作父,尽显他们的——奴颜媚骨,与侵略者——狼狈为奸、同流合污。在中华大地上——倒行逆施、落井下石、巧取豪夺、杀人越货、招降纳叛、无恶不作。他们——为虎作伥、助桀为虐。干尽了坏事,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对他们恨之入骨。”这样的师生对话,激发了学生的情感,通过这些贴切的成语来体会国民党反动派欺压百姓,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诗句来体会以鲁迅为体表的人一心为国家、为人民的献身精神。两相对比,学生们深入理解了文中要表现的“为人民服务的人在人民中永存”的道理。通过课堂上的引读,我听得出学生们对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憎恶与痛恨,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文化修养,对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以上只是我在自己的课堂内外运用传统文化渗透,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几点做法,还谈不上经验,再加上自身的文化底蕴还不是很丰厚,所以还不是很成熟,但我坚信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对学生的积累还是人文教育都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爱国主义内容丰富,要善于开发,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 爱国主义 开发利用  语文教材的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人文性方面,文以载道是其传统。爱国主义就是其中的“道”之一,也是其人文性的体现。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独立而献身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是
大力推进体育教育尤其是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不但关系着教育改革的成效和个人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着国家对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的需求,更关系到国家进步和强大的百年大计。笔者结合相关理论和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对小学体育教学谈了几点看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构建课程体系时, 十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三直接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
【摘 要】为了有利于教师减轻教学负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务必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讨论了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系列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学习习惯 专心听讲 思考 质疑 合作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效果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非智
首届”沈阳电视观众节”是沈阳电视台倾全台之力、众志成城,为多年以来热心支持沈阳电视事业的广大观众奉献的一份厚礼,是沈阳电视人真诚回报观众、回报社会的一片殷切心意。
保定延安精神研究会连续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大家一致认为,“讲话”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准确地总结了我党在革命战争
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多.我国的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在工业化进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煤能源,燃煤企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越来越多,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损害了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设备和网络上运行的各种应用服务越来越多,计算机网络正变得日益复杂,给网络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传统网管系统大都面向网络层设备,如HP公司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是学校的永恒主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和实践者,我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
【摘 要】《爱的教育》(原文是Cuore,翻译为心)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的眼光,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这里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