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组织-怎能“赤膊上阵”

来源 :财经界·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然而,创建学习型组织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不仅是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面临重重挑战,而且最后的效果很难衡量。虽然成功案例的确存在,但更多的创建者却始终处于迷茫、困苦、挣扎的境地,对学习型组织的质疑之声也此起彼伏。为此,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当中,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这句话表明,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确实需要企业有勇气、下决心、拼毅力,奋勇前进,坚持不懈。不过,这句话也多少折射出一些无奈、凄凉和悲壮,耐人回味。因此,值得反思的是: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漫漫征途中,除了勇气、决心、毅力,我们还需要什么?
  《孙子兵法·计篇》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在孙武子看来,“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因此,真正睿智的人,在行动之前,必须要有精心的筹划,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与此同时,大家也都知道,两军对垒,如果没有任何“装备”,单枪匹马,赤膊上阵,最后的结果不是匆忙败下阵来,就是横尸沙场,血本无归;即使侥幸呈匹夫之勇,“过五关斩六将,”但大部队长期奔波作战,也难有胜算。因此,真正睿智的将军出征之前,不仅要“庙算”(系统地筹划),还必须给自己找到称手的兵刃、精良的装备,给部队供给足够的武器和粮草。
  同样,企业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在开始行动之前,不仅需要全面的调研、系统的分析、精心的规划,而且需要找对方法,用好工具。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企业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不知道、不会用、用不好相应的方法与工具,导致很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努力停留在喊喊口号或宣讲一下理念、理论的层次,无法落到实处,无法深入下去。如果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突破这一瓶颈,将导致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夭折”。
  第一, 运用方法与工具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阶段。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观念宣导,即引入新的观念,达成行动共识,激发变革与创新的热情。这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最常见的切入方式之一,也颇为有效,很多企业仅仅因为引入了新的观念,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二个阶段就是运用方法与工具,让学习型组织“落地”的阶段。方法与工具是理论、观念与实践、行动之间的桥梁或纽带。因此,不运用方法和工具,就很难让学习型组织真正落到实处。然而,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方法与工具如何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务相结合,真正做到“深化”,这就进入到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第三个阶段:“整合应用”。在这个阶段,方法与工具也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平台。
  第二, 运用方法与工具是培养新的技能的重要途径,而新的技能是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关键。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是对过去的简单重复,也不是“混日子”,它需要组织具备一些新的技能,包括更好的集体感知、理解、规划和协同行动的能力,而这离不开恰当的方法与工具的运用。通过学习、应用有效的方法与工具,组织成员得以发展出新的技能,团队得以具备更好的能力、以更好的方式去协作,整个组织对创新和变革的驾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第三, 方法与工具对于提高行动的效能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无数先贤对此都有过精辟论述。例如,孔子在《论语》中讲“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荀子也曾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方面,很多优秀企业的实践也是最佳的注脚。例如,现在大家都在谈“创新”,但正如管理学家哈默所说,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创新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创新似乎是一个“黑箱子”,让人无法把握;很多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资也变成了“黑洞”。但是,3M公司成功地发明了管理创新的方法,IDEO(一家总部在美国加州Palo Alto的知名设计公司)公司则在新产品开发中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使得这两家公司在创新方面成绩斐然。
  第四, 对于许多中国企业而言,强化方法与工具的应用显得尤为迫切。正如张瑞敏所说,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进入“高原期”,管理的规范化将成为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但相对于企业对于管理理念的热衷,中国企业在应用管理方法与工具方面仍与国际水平有着严重的差距。据贝恩(Bain)公司在2005年对国际3000多家企业(包括近1000家中国企业)的调查,国际企业平均使用的管理工具为15项,但中国企业平均使用的管理工具仅为5项。
  虽然在“五项修炼”系列图书中提及了很多方法与工具,但它们离“为我所用”还有很大的距离。首先,方法与工具的应用不仅在于操作的“手法”,还必须讲究其背后的“心法”,而图书中提及的方法和工具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只能停留于介绍“手法”的层次,其应用“心法”往往难以触及。其次,企业管理中的方法与工具虽然力求标准化和结构化,但不可能像扳子、钳子那样机械,必须结合特定的场合、文化与环境,如果在不当的背景中应用,好的方法与工具也可能成为“毒药”。再次,一些从西方舶来的方法与工具是植根于西方的社会、文化与企业环境,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色彩。要想在中国企业应用这些方法与工具,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中国国情,对其进行甄别、修改、调整或扬弃,不假思索地全盘照搬照抄,只能导致应用的失败或“削足适履”。
其他文献
《加利福尼亚管理评论》(CaliforniaManagement Review)的2007年冬季号组织了一个专题“工作空间设计(Workplace Design)”,来自各方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讨论。其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管理学研究生院的两位教授,Kimbery D.Elsbach和BethA.Bechky,研究了办公区域的设计问题(It’s More than a Desk:Workin
期刊
计算机和互联网将人们带入了数字时代,信息和知识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趋势越来越表明,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其知识体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其价值创造和竞争力的最终源泉。因此,学习、创新、领导等活动和概念越来越成为21世纪组织的关键活动和核心理念,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何协调这些活动对任何一个组织而言都是重大挑战。  《商业协奏》(Business Orchestration)正
期刊
甘连舫,台球大王。  随着北京“龙熙顺景”等楼盘的陆续落成,甘连舫正式跻身地产界。人们不禁揣想:“这是要改变自己的头衔,还是要加高帽沿呢?”  二十年前,甘连舫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台球将成为人们休闲生活中重要的体育活动风行于市。于是他拿出多年的积蓄—8000元人民币—开始在自家院里生产台球桌。 “星牌”的故事由此展开。  很多时候,“准确的预见”对于企业家来说是一种莫名的天赋。也正由于甘连舫
期刊
有人这样描述三代员工:60后员工是“头低头”,他们现在大多已成为商业领域的核心领导,讲理想、讲责任、讲激情;70后员工是“背靠背”,他们现在是社会的主力军,他们面临的压力是养家、房贷和晋升空间,有较强的职业焦虑感;80后员工则是“脸贴脸”,他们以快乐为导向,做着他们喜欢做的新新人类,他们热爱的是旅游、聚会、消费以及自我实现。这种描述不无道理,用八十年前产生的管理理论来管理80后员工,很可能出现问题
期刊
我们一贯坚持、捍卫的看法往往为后人所嘲笑。同时,即使身在一个“不变即变化”的喧嚣年代,高擎创新的猎猎大旗,最终发现仍须对某些事物或者观念保持足够的敬畏和尊重。比如,“除了老婆和孩子不变,其余的都可变化。”庆幸的是,我们不必纠缠于这个困境。一方面,我们可以像后人嘲笑我们一样嘲笑前贤—这看起来是多么的不厚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做点什么事情,让后人来嘲笑。因为破立并生,所以宿命如斯。  尼采说:“我要
期刊
一年换三个质量经理,表面上是质量经理无作为,实质是其不能作为。本案例的困境之源是:本该由一把手负责的质量工程让质量经理来承担,而且没有相应的质量管理职责授权。    看完案例,立即就为该案例的老总—谭先生的苦心所感动,且久久挥之不去。案例本身内容丰富、表达顺畅、逻辑缜密,可以看得出,该企业的质量问题危机四伏,十万火急。   细究起来,一个快速成长的企业,必定要经历成长的烦恼,就好比一个儿童长得越快
期刊
经理与主管的主要区别,关键不在专业或技术,而在于是否有很强的执行力,是否能够推动全员的思想转变。一个学究型的质量经理在这家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最终将曲高和寡    乍一看,我们马上想到,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又遇到了麻烦。其实不然,企业中的某些“尖端职位”招聘困难和快速流失,往往并不是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或实践的问题,而在于企业本身一开始就没有找到“病根儿”,同时也没有做好全盘的“治病”规划。     
期刊
20世纪末,著名管理学家哈默和钱皮提出了“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的观点。这一全新的思想震动了管理学界。哈默博士的流程再造思想在海尔集团正在得到实施和验证。九年前,张瑞敏称之为“内部模拟市场化”的管理革命已经悄然开始,海尔人管它们叫SBU。通俗地理解,张瑞敏发动的这场“运动”是要把海尔的三万名员工,都变成一个个“小老板”。     SB
期刊
公司要长期发展,不可能“萝卜快了,不洗泥”。该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做的非常不到位,没有清晰的工作描述和职位说明,质量工作本身就是“草鞋没样,边打边象”。   本案例中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一个高管团队非常重视质量工作本身,迫切地希望能够解决因企业快速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质量问题;而让人担忧的是,这个企业的质量问题委实太多,而且这个管理团队采取了非常错误的方法,找到一个已然不合适的人顶替在一个非常重要的
期刊
所谓管理中的预设陷阱,实际上就是一句常说的俗语—自以为是。这种自以为是往往是无意识的,导致了管理失败,但当事人并不自知。  比如,一个领导人给下级布置工作时,因为担心部下不好好干,就采取了一种不太放心的口气说话。这种不放心,又被部下理解为不信任,产生心理抵触,表现出某种不以为然的神情。而这种神情,被领导人观察到后,认为是“验证”了自己原来就不大放心的预设前提,于是更加不放心。这样,就陷入了“预设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