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车河上有高人

来源 :旅游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酉水流域行走了很多天,见过漂亮的吊脚楼和土家村落不计其数,但当捞车河村一片黑压压屋脊跃入眼帘的时候,我还是第一时间就被它震住。
  这个原始的土家自然村落,按姓氏集聚着千户人家,以彭、梁、向三大姓为主,村民们说他们都是土司时期三位土王——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的后代。
  河上静静漂着一支拉拉渡,来往渡人从不收钱。
  上了岸,青瓦木楼、卵石护墙,栋栋吊角楼错落有序地紧紧相依,依山面水。任意走进一户农家,腊肉、霉豆腐、糍粑、油茶汤让你大饱口福。在寨子中行走,我看到很多村民外出的时候根本就不锁门,一问村里彭支书才知道,他们这里根本就没有盗窃事件发生,村内的治安非常好。
  高人总是踪影隐蔽,不容易被人发现的。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村子里,隐藏着一个又一个技艺高超的“世外高人”。
  
  织锦奇葩“西兰卡普”
  第一位高人,是52岁的“中国土家织锦工艺大师”刘代娥。拜访她时,她正坐在织机的坐板上,不用针,只用一根牛骨灵巧地勾着彩线在固定好的框架中穿梭,复杂精美的花纹便在她手下慢慢地显现出来。
  捞车河村是土家织锦的发源地。在当地五六千人中,会织锦的就有592人,有织机436台。长期以来,这里的土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曾一度出现“女勤于织、户多机声”的繁荣景象。如今这里依然是“声声鸟语里,户户织机声”。
  因为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西兰卡普”成为蕴藏、记录、传承本民族记忆的最佳物质载体,有人说,它的色彩、图饰、纹案等就是土家族人的“文字”。 刘代娥还是2006年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说,土家织锦是“毕兹卡”的圣物,只有心地善良、心灵手巧的姑娘才配得上从小学习土家族织锦技艺。
  听土家山寨的“织女歌”,感觉更是艳丽——“八月桂花满园香,妹妹织花正在忙;桂花虽然香得远,哪有我土花织得长……”
  
  牛角号里的梯玛神歌
  在捞车河村的坝子上,还有一个不折不扣的高人也是不能不提的——69岁的梯玛田德美。他身穿八幅罗裙,头戴凤冠帽子,手持八宝铜铃与师刀,用土家语唱起请神歌,那种犹如从灵魂深处发出来的声音,让我仿佛沿着一个长长的时光隧道,去到远古的祭祖仪式上。
  就在大家沉醉其间时,他用一根穿线的小针,把一只碗连同碗里的灰凌空提了起来。灰松碗重针小,他使了什么法子?正疑惑间,台上的人说,这只是梯玛小试身手,上刀梯、下油锅等重量级绝活都还没拿出来。梯玛怎么这么神?旁边的人告诉我,梯玛还掌握许多祖传秘方,能治病救人呢!
  依附于祭祀活动、带有一定民风民俗和艺术特点的梯玛神歌在武陵地区流传了上千年,大凡土家族的祭祀、赶鬼驱邪、还愿请雨、送亡人等活动都由梯玛主持,包括土家族隆重的摆手活动。
  


  我终于了解到,梯玛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是一种天人合一、人神合一的共同体,是沟通人神之间的神秘使者。举行还愿活动时,他时而威风凛凛、神气煞煞,如神降临,煞有介事地成为神的代言人,仿佛真的能对人传达神的旨意;时而又是一个活泼风趣、洒脱无羁的凡人,能够面神表达人的祈求。
  梯玛率领他的十个弟子踩起八卦步。他自己身穿红袍,弟子着八幅罗裙,每人一手拿着八宝铜铃,一手执司刀,边舞边唱。铜铃既是舞具又是乐器,动作整齐划一,身体摆幅夸张,衣袂飘飘。
  如果没有人介绍这是梯玛在做法事,我会以为这是由他领舞的飘逸雄健的摇滚,而专家田隆信则见怪不怪:“你要是见过龙山县隆头镇杉树村的彭世学梯玛做法事,那更不得了——他穿着八幅罗裙单足在枯饼上旋转,可以转一百多个圈圈,像跳芭蕾舞!”
  
  Tips
  坐标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西南部,距县城100公里。
  交通
  乘火车到张家界或吉首,均有长途班车或卧铺车前往龙山,行车时间约8小时,票价60元。县城内无论去何地,出租车均为2元/人。到捞车河村所在的苗儿滩镇有班车,票价20元。
  住宿
  在龙山县城,小型宾馆很多,房价为50~80元/间。游客不多, 选择余地很大。距离捞车河村不远的洗车河镇和苗儿滩镇都有小旅店,10~15元/床;也可住农家,费用随便给。
  美食
  湘西腊肉、和渣饭、米豆腐、霉豆腐。
  购物
  捞车河村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世界闻名。
  
  作者武陵巴人
  本名刘勋,祖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人之后。《中国科学探险》杂志编辑,人文地理撰稿人。曾多年在武陵地区对土家族文化做田野调查。
其他文献
这些建筑造就了澳门的气质,它们大比例地矗立在澳门的山腰海畔和街角巷边,用文化的光辉把更多的普通建筑映衬得如同拱卫鲜花的绿叶。而当我在印象中每次想到这些建筑时,又常会有一种初尝葡式蛋挞时那种甜腻的口感和酥化的余香。  由于工作关系,我算是比较常去澳门的人,也自认为对澳门比较了解,但有朋友要我用一个字来概括对澳门的印象,却一时把我难住了。  思来想去,最后都绕不开一个“妙”字。这个“妙”,一层是“美妙
期刊
温顺的巫水一路奔跑着,突然调皮地拐了一个大弯,老成持重的雪峰山慌忙往后一退。大山是高高的靠背,小山是舒适的扶手,一把太师椅就安在了高山之上。  在青山和绿水之间,是南宋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们精心绣制的二万亩椅面。48丘水田,48口水井,48口水塘。青瓦白墙的窨子屋点缀水面,有千年沧桑后的安详,马头墙如匹匹骏马仰头长嘶,是千里万里奔驰后小憩的欢欣。  盛夏走进高椅,竟走进花的海洋。每家每户不是在房前专
期刊
好酒用来招待贵宾,好歌表达侗家的真心,要是你能喝下这碗苦酒,我们就放你进鼓楼  侗家少女《拦路歌》——    一个男人在家门口修农具,一个女人在楼上梳理瀑布似的长发,一位老人伸手在头顶的瓜棚上选择早餐,两个男孩不知从哪家池塘里捡回了两只河蚌。即便在外人的注视下,芋头人有条不紊地过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相信,寨口那两座回龙桥如铁钉一样牢牢护卫着这片家园的宁静和财气,谁也甭想夺走。  芋头人过日子并不像他
期刊
四川省新龙县藏名“梁茹”,元后曾名“瞻堆(瞻对)”,地处甘孜藏族自治州中部,素有“康巴肚脐”之称,是州里唯一不与州外县接壤的“内陆县”。新中国成立后,因将“瞻堆县”改为“新龙县”,在历史上曾名为“瞻对锅庄”的名称顺理成章改为“新龙锅庄”。  锅庄,是一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集舞蹈与歌曲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康巴锅庄众多,新龙锅庄是独树一帜的“名牌”,尤其是上、中、下三瞻各具特色的锅庄类型,艺术价值和历史文
期刊
在日本炎炎夏日,提到清凉可口的美食,首屈一指就是“流しそうめん”——流水素面。流水素面是日本一种超人气消夏小吃,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在竹木做成的水道上缓缓流动、最后流经客人面前的素面。吃这种面的时候讲究“手疾眼快”,这样更能享受到捉挑面条的极大乐趣。  那些流水素面专用的面,样子看起来有点像中国的龙须面。据说工序非常复杂,有“一把面条等三年”的说法——加工好的素面要在仓库中度过寒冷漫长的冬季、耐受潮湿
期刊
在尼泊尔采访近一个月,我们特意留心这个国家所发生的变化。但有人这样告诉我们:这个国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国王没有了。  连加德满都当地报纸大标题都这样表达人们的失望:“一切都是照旧。”依然经常罢工,依然能源紧张,依然天天排队等着加油。由于处于过渡时期,虽是首都,在那些堪称瑰宝的世界文化遗产旁,垃圾随处可见。  但变化还是有的:随着6月中旬的国王黯然离去,王宫已演变成为国家博物馆,“门前
期刊
从哀牢国的历史看来,这个神秘的部族好斗无比:史书记载的关于哀牢人的9场战争,有8场是哀牢人主动发起的!    与滇池一带的滇人、洱海边的昆明人比起来,哀牢部族要神秘得多。横断山脉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褶皱山脉,境内群山峥嵘、峡谷纵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着大断裂峡谷奔流不息,自古以来通行不便,栖身于横断山脉之中的哀牢人也就愈发神秘。    哀牢山 一个远古的创世史诗  历史上的哀牢部
期刊
暮色茫茫,夕阳西下,余晖晕染着阿尔卑斯群山。  远离家人的牧羊人独自站在山巅,在羊群默默的陪伴下,吹起了长长的号角,用那悠长的呜咽向群山诉说着不尽的惆怅……  这样一副忧郁的画面,贯穿了阿尔卑斯长号五百多年的漫长历史。    四处游走的号手和牧羊人  莫尔然位于瑞士、法国边境,是阿尔卑斯山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它有着瑞士几乎所有的山村的共同特点:深藏大山却不与世隔绝,古朴无华却不贫穷落后。一座座经
期刊
这一刻/我听到了毛孔张开的声音/水温39℃/我在御温泉。  39℃,贴心、知己。此时的水就像一股温暖的力量,托着身体,心灵没有任何负重,只要张开双臂,马上就能飞翔。  御温泉就是如此,可以让人卸下所有俗世负担,从踏进大门的第一刻开始。  我们是在午时到达珠海斗门御温泉的。引领人员一路把我们带向最尊贵的御泉阁:一个四合院风格的贵宾房区,拥有12间VIP约式唐房,每间都有私家浸泡池,院子当中的那个则是
期刊
钱岗古村已是一座弃村。  在广州白云区与从化区交界的太平镇上,找不到前往古村的路标和交通。穿越近800载云烟,钱岗古村仍然遗世孤立。纵是一举捧回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大奖,也未促成趋之若鹜的旅游热。这静默,几百年前或许是避世的低调,而几百年后却让人不解和不平:毕竟它的获奖,是实至名归的褒扬而绝非噱头的炒作。这,在我第一眼打量它的时候,就已经清晰无比。    外工内紊,古村内有乾坤  东门,灵秀牌坊。迟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