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上的个性解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ga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4月,我们学校开展了语文公开课教学比赛,有十二位教师参加了。笔者以评委的身份听了老师们的课后,不禁回忆起2009年10月自己在全县课改基地校上的示范课——《一面五星红旗》。这是一堂很多教师以为成功的课,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同许多教师一样,犯了同样的错误——对学生不敢真正放手。
  一、为个性解读确保时间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我们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放手,怎样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总是担心一放手就收不回来。(特别在公开课上,更是如此。)所以,课堂上我们似乎是把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去反复品读。但是仔细想一想,其实学生的读都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是在教师“设计好”的情感中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充其量学生只不过是在完成教师交给的朗读任务而已,学生的主观意识并没有得到发挥。一堂课下来,几十个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如出一辙。这样的朗读,这样的理解是缺乏个性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不禁回想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爱如茉莉》(网上视频)。在那堂课上,薛老师把如何落实个性解读诠释得淋漓尽致,让我豁然开朗,如坐春风,并初步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放手”。
  课文讲的是日常生活中,作者父母之间互相体贴,互相关爱的事例,这种爱如茉莉般清新、淡雅。那么,如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悟出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薛老师先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就是从一个句子、一个词,或一个字中去揣摩人物,捕捉人物的内心情感。接下来,把足够多的时间(15分钟)留给学生,让学生细读文本,找出自己有感觉的字、词、句,并把感受写在笔记本子上。课堂上先是一片读书声,继而是一片宁静,只有学生翻动书本和笔记本的声音。这十几分钟里,学生足以能让自己静下心来细细体会文本。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引导、概括,并适时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这十几分钟,就是实现个性解读的重要环节。可以这么说,没有前面宁静的十几分钟,就没有后面精彩的个性解读。
  二、为个性解读搭设平台
  在课堂上,许多教师都喜欢逐一地、详细地讲解课文的各个段落,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一篇文章从整体上看很美,把它一段一段地拆开就不美了。就像一个很美的花瓶,把它打碎了,一个一个的碎片就不美了。”
  在教学前,我们可以先从整体上把握好课文的主旨,也就是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和价值取向,然后根据主旨设计问题。注意课前设计要解决的问题不要多,俗话说“多则惑”。那么,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读到最应该读的地方,思考到最应该思考的问题上?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口很重要。因为个性解读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教师必须拥有一根串珠的线,而这根线就是对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作个精当的“主问题”设计。这个问题可以起到以一驭十、提挈全篇的作用。而且,所设计的问题要注重情感性,要让学生愿意读书,愿意动脑,愿意表达。要让学生一看到问题,就很清楚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
  这种“主问题”的设计,其实就是为学生搭设了一个实现个性解读的平台。因为问题的落脚点并不是在答案上,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独立思考、感悟和表达。
  三、为个性解读创设情境
  薛法根老师的“让课堂返璞归真”(《小学语文教师》2009年增刊),文中薛老师提到了“宁静是一种美”。
  “宁静是真,是除却浮华之后的质朴与本真。阅读需要学生个性的静心思考、潜心感悟。课堂教学就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静静的阅读中酝酿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思考。一提问就期待着学生马上能给你个惊喜,或者一有问题就立刻让学生小组讨论,期待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难免是浮躁的。”不经过独立的、深入的阅读思考,就不可能产生个体独特的思想;没有各自的思考,小组的讨论也就没有了思想的碰撞,更难以激发智慧的火花。宁静之中的阅读思考更能锤炼学生的阅读品质、思维品质,静静的阅读能使学生的思维更趋深刻,更趋严谨。
  现观许多的语文课堂教学,从领导到教师,从听课到评课,都在反复强调朗读的重要性,要求在朗读中品味,在朗读中感悟,以读代讲,唯读独尊。似乎没有了频繁的朗读,这节课就不会是一节优质课,在评比中就会被打入“冷宫”。教师们也好像不喜欢甚至害怕安静的课堂,总觉得那是令人尴尬的“冷场”。于是在备课时,花了相当大的功夫在设计如何朗读上,上课时也花了相当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于是,课堂上书声琅琅,高潮迭起,再加上老师的煽情,几乎没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时刻了。
  这样的语文课,表面上看似热闹,有激情,但却如薛老师说的,多了浮躁,少了宁静。“宁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状态,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这样的境界应该是本色的 ,是一种返璞归真。”引导学生用笔表达,用笔交流,或许我们能看到学生从笔尖流出的智慧。相对于喋喋不休的言说,或者简单地重复别人的答案,静静思考、写作更能让人沉浸到阅读的美好境界中去。
  总之,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都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写文章如同下棋,布局好即占得先机,成功了一半.作文中,谋篇布局同样重要,精巧新颖的布局,奠定了整篇文章的基调、格局,使人读来拍案叫绝.但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受文化底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业面批语言也是教师与学生直接对话、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积极认真作业的态
读写结合也称小练笔,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常用方法。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呼唤“语用意识”的今天,读写结合被重新关注,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内容,其中阅读习惯尤为重要。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启蒙阶段。语文教师应抓住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练习7中孔子相关知识的复习。  二、学情与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孔子游春》一文中对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以及孔子和学生之间浓浓的师生情谊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向我们展现了一位伟人的风采。在练习7中“语文与生活”部分,介绍了孔子的6句名言;“诵读与积累”部分则向我们介绍了与孔子有关的12个成语。这组成语写出了孔子知识的渊博,学习、做人的方法以及先进的教
语文教学应该凭借教材,以形成学生的相关能力为目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语言载体,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范例,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对教材的亦步亦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运用好教材,让学生在领会编者意图时,凭借教材,超越文本。  一、在理解领悟中超越文本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后,不免要对作品进行鉴别和欣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
“将课堂变成学生个性思考的过程”是一种教学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也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如何将课堂变成学生个性思考的过程,我想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时间是保证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学生的智能体现是多元的,我们应该充分发展其多元的智能,促进学习和成长。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但有其基础性、工具性的特点,也有其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特点。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而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发展学生多元智能,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 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  笔者曾经听过《白鹭》的一堂公开课,教者精心设计教学语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能交流,会说话。在人际交往的现实生活中,一席合宜的话语不仅能调和现场气氛,解决一些争端,而且能充分展示个人才华,凸显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现象回放  (1)一节县级小语公开课上,借班老师随机指名数个学生在课堂交流。学生思考踊跃,能紧扣话题认真交流,但部分学生交流时结巴、声音小,交流时语言过于简单,使课堂气氛黯然失色。  (2)一堂小学四年级情境作文课上,
最近,市好课比赛在我校举行。我先后聆听了八位教师执教的《孔子游春》。旁边的一些同行连续听了两三节课后便唉声叹气地感慨:“听同样的内容真没劲!”而我却恰恰相反,特别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