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世界基本上是有两种事物构成:形态和空间。视觉形态阐释了视觉特有的内在构成方式,描述了视觉多层面的表达样式与形态。阿恩海姆著名的是格式塔心理学,这是建立在现代心理学之上,他认为知觉是艺术思维的基础,由此提出了“张力说”,强调力的结构是艺术表现的基础,而“同形”式艺术的本质。而这种“张力”在绘画中也多有涉及,本文则主要以张力为主要依托点,进而阐述与绘画的关联。本文篇幅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张力”学说,第二部分作为重点,解释“张力”在绘画上的体现与运用,第三部分概括“张力”理论对于绘画的重要性。
关键词:阿恩海姆;张力;绘画;视知觉
一、浅析“张力”学说
宏观来说张力是指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物体内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再延伸到艺术中来说,它似乎更加能够被另一个名词所诠释,那就是“运动”,一种有异于传统意义的“运动”。T.S.艾略特曾经说過“一个中国式的花瓶,虽然是静止的,但看上去却在不断地运动着。”我想他主要想表达的是是这个花瓶在视觉感官上给人的是张弛运转,活灵活现的一种生机。这与中国的传统绘画理论“六法”很接近,它首要强调的是气韵生动,要求绘画作品要注重内在的神气与韵味,达到一种生命洋溢的状态。而达芬奇也说过“如果一张画见不到这种性质,那它的僵死性就会加倍,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虚构的东西,是死的,连其中的灵魂运动和肉体的运动都看不到,它的僵死性就会成倍的增加”。艺术家总是在思考总结与实践中检验,如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我想以张力的角度来说就是如此;她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让观赏者在一个平面一百八十度的范围内都能感受到那纯粹的微笑,能够呈现出一个二维的真实状态。这就很好的说明了什么是不动之动。
阿恩海姆也曾解释到,不动之动中的动是观察者基于以往的视觉经验所感知,它与知觉式样中的动还是不同,那是一种直接客观的存在,它更多的是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张力。
二、绘画中的张力体现
1.绘画语言中的张力
绘画中的张力处处可见,接下来主要谈的是张力理论在绘画中的体现,虽然这一理论形成是在二十世纪左右,但是在中国的传统的绘画中却多有体现。在古代的画论对这一概念提及甚少,但我们却能在优秀的传统绘画中窥探一二。中国画分为工笔与水墨两大类。众所周知,中国花鸟画的巅峰在于宋,宋代的小品绘画在美术史拥有浓厚的一笔。举两张常见的画《海棠蛱蝶图》与《枇杷山鸟图》,这两张画虽然尺幅较小,但对花鸟的刻画十分细致,尤其对枝叶的刻画绵柔而独具弹性,充满张力,使之十分鲜活。
另则水墨是以心灵感受,笔随意走,视为意笔,与工笔的精细背道而驰。水墨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墨色浓淡作为层次,画家有水,墨,毛笔在宣纸上通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转折,浓淡干湿的处理方式,去追求酣畅淋漓,清修润雅的境地。由此,又引申出另一个关键词“画境”。它是由画家在绘画基础上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状态,能与观赏者产生共鸣。再来与张力相对照,便更能丰富张力的内涵。徐青藤是明代花鸟画坛举足轻重,对后世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他的精心代表作《墨葡萄》就是如此,水墨葡萄一枝,串串果实倒挂枝头,水鲜嫩欲滴,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此图构图奇特,信笔挥洒,却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此图纯以水墨画葡萄,随意涂抹点染,倒挂枝头,藤条纷披错落,向下低垂。以饱含水分的写意笔法,点画葡萄枝叶,水墨酣畅。用笔似草书之飞动,淋漓恣纵诗书画结合的恰到好处。再发展到近代齐白石,更多的体现的是生命的“张力”,他的绘画灵动而有趣,这主要是得益于他对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因此他也从来不画没有见过的东西,他的画作在极简中透露出万千生机。
2.绘画构图中的张力
中国的绘画跟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中国道家文化史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叫做“太极”,它叙述的是天地从无极至有极再到生万物的定力,而太极图样也是分为阴阳两级,黑白分明。国画的山水也从其中汲取了很多元素,比如布局,留白还有经营位置。以董其昌的《秋兴八景》为例,他借用了太极中的s形元素,以s形的布局来体现画境,使之构图充满视觉张力,令人感觉画面上下是可分开但又充满联系,使画面在s形的律动中张弛,也使得画面的空间增强。
3.倾向性的张力
“一幅画,假如构图能够呈现出一种实际的运动倾向,那这一倾向将会大大提高这幅画给人们造成的运动经验”,八大山人作为中国写意花鸟的画的高峰,他的生活背景不同造就了他绘画风格的与众不同。《孤禽图》是他成熟时期的作品,画中只有一只站立的禽鸟,它低头缩身,单脚直立,用笔放逸,舒秀而具有生气。整个身体有种后倾摇摇欲坠的趋势,但是它的目光顶着眼眶,一副愤世嫉俗的样子,像是随时都能跳起给人一沉痛一击,显示了一种似动非动的张力。
三、“张力”之于绘画的重要性
视知觉形式张力的本质是“完型力”或“格式塔力”,而绘画是静止的艺术,但又不是静止的艺术。张力是所有优秀绘画作品所具备的最重要的属性,虽然画面是静止的,但是充满了张力可以充满无限的张力。这种张力是无限想象的,对于画面的意境营造有重要影响。从作品客体来讲张力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动态性和整体性,从而达到更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从欣赏者主体来讲,张力留下的便是“回味”的效果,这种“回味”可能是驻足欣赏,也可能是对作品久久的品味和赏析。
作者简介:
孙伟垠(1994.10—),女,汉族,籍贯: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中国画,研究方向:山水。
关键词:阿恩海姆;张力;绘画;视知觉
一、浅析“张力”学说
宏观来说张力是指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物体内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再延伸到艺术中来说,它似乎更加能够被另一个名词所诠释,那就是“运动”,一种有异于传统意义的“运动”。T.S.艾略特曾经说過“一个中国式的花瓶,虽然是静止的,但看上去却在不断地运动着。”我想他主要想表达的是是这个花瓶在视觉感官上给人的是张弛运转,活灵活现的一种生机。这与中国的传统绘画理论“六法”很接近,它首要强调的是气韵生动,要求绘画作品要注重内在的神气与韵味,达到一种生命洋溢的状态。而达芬奇也说过“如果一张画见不到这种性质,那它的僵死性就会加倍,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虚构的东西,是死的,连其中的灵魂运动和肉体的运动都看不到,它的僵死性就会成倍的增加”。艺术家总是在思考总结与实践中检验,如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我想以张力的角度来说就是如此;她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让观赏者在一个平面一百八十度的范围内都能感受到那纯粹的微笑,能够呈现出一个二维的真实状态。这就很好的说明了什么是不动之动。
阿恩海姆也曾解释到,不动之动中的动是观察者基于以往的视觉经验所感知,它与知觉式样中的动还是不同,那是一种直接客观的存在,它更多的是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张力。
二、绘画中的张力体现
1.绘画语言中的张力
绘画中的张力处处可见,接下来主要谈的是张力理论在绘画中的体现,虽然这一理论形成是在二十世纪左右,但是在中国的传统的绘画中却多有体现。在古代的画论对这一概念提及甚少,但我们却能在优秀的传统绘画中窥探一二。中国画分为工笔与水墨两大类。众所周知,中国花鸟画的巅峰在于宋,宋代的小品绘画在美术史拥有浓厚的一笔。举两张常见的画《海棠蛱蝶图》与《枇杷山鸟图》,这两张画虽然尺幅较小,但对花鸟的刻画十分细致,尤其对枝叶的刻画绵柔而独具弹性,充满张力,使之十分鲜活。
另则水墨是以心灵感受,笔随意走,视为意笔,与工笔的精细背道而驰。水墨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墨色浓淡作为层次,画家有水,墨,毛笔在宣纸上通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转折,浓淡干湿的处理方式,去追求酣畅淋漓,清修润雅的境地。由此,又引申出另一个关键词“画境”。它是由画家在绘画基础上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状态,能与观赏者产生共鸣。再来与张力相对照,便更能丰富张力的内涵。徐青藤是明代花鸟画坛举足轻重,对后世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他的精心代表作《墨葡萄》就是如此,水墨葡萄一枝,串串果实倒挂枝头,水鲜嫩欲滴,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此图构图奇特,信笔挥洒,却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此图纯以水墨画葡萄,随意涂抹点染,倒挂枝头,藤条纷披错落,向下低垂。以饱含水分的写意笔法,点画葡萄枝叶,水墨酣畅。用笔似草书之飞动,淋漓恣纵诗书画结合的恰到好处。再发展到近代齐白石,更多的体现的是生命的“张力”,他的绘画灵动而有趣,这主要是得益于他对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因此他也从来不画没有见过的东西,他的画作在极简中透露出万千生机。
2.绘画构图中的张力
中国的绘画跟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中国道家文化史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叫做“太极”,它叙述的是天地从无极至有极再到生万物的定力,而太极图样也是分为阴阳两级,黑白分明。国画的山水也从其中汲取了很多元素,比如布局,留白还有经营位置。以董其昌的《秋兴八景》为例,他借用了太极中的s形元素,以s形的布局来体现画境,使之构图充满视觉张力,令人感觉画面上下是可分开但又充满联系,使画面在s形的律动中张弛,也使得画面的空间增强。
3.倾向性的张力
“一幅画,假如构图能够呈现出一种实际的运动倾向,那这一倾向将会大大提高这幅画给人们造成的运动经验”,八大山人作为中国写意花鸟的画的高峰,他的生活背景不同造就了他绘画风格的与众不同。《孤禽图》是他成熟时期的作品,画中只有一只站立的禽鸟,它低头缩身,单脚直立,用笔放逸,舒秀而具有生气。整个身体有种后倾摇摇欲坠的趋势,但是它的目光顶着眼眶,一副愤世嫉俗的样子,像是随时都能跳起给人一沉痛一击,显示了一种似动非动的张力。
三、“张力”之于绘画的重要性
视知觉形式张力的本质是“完型力”或“格式塔力”,而绘画是静止的艺术,但又不是静止的艺术。张力是所有优秀绘画作品所具备的最重要的属性,虽然画面是静止的,但是充满了张力可以充满无限的张力。这种张力是无限想象的,对于画面的意境营造有重要影响。从作品客体来讲张力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动态性和整体性,从而达到更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从欣赏者主体来讲,张力留下的便是“回味”的效果,这种“回味”可能是驻足欣赏,也可能是对作品久久的品味和赏析。
作者简介:
孙伟垠(1994.10—),女,汉族,籍贯: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中国画,研究方向: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