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荒还会再来吗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ward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价近年经历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像战争或金融危机这样的全球政治经济事件对油价的起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这些短期因素之外,长期范围内影响油价变化的,是石油储量、开采技术、产油成本和能源需求等因素。
  未来全球石油供应市场如何?是否会发生油荒?我们认为这不太可能发生。因为技术进步,全球常规和非常规石油的开采量都在提高,总体可用石油储量在增加。
  全球石油需求不会长期不变,更不可能萎缩。过去十年,石油需求年增长率为1.3%,虽然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石油使用效率高,但非经合组织国家GDP飞速增长,未来对石油的需求份额将会越来越大。
  虽然全球石油供需不断提高,但三次采油的高昂成本,提高了石油生产的边际成本,这意味着油价将会继续上涨,不大可能长期处于每桶70美元以下。
  尽管如此,全球仍有可能发生影响整个石油行业发展动态的黑天鹅事件。因此,也必须分析潜在的其他游戏规则改变的情况。尤其是技术创新,譬如藻类生物原料革命、更便宜更容易获得的可再生能源、更好用的电动汽车等,这是石油消费的真正威胁,或会降低石油需求,并进而打压油价。

石油供应将保持强劲势头


  石油生产的先决条件,是有多少可开采并有商业价值的石油储量。国际能源署预计,全球未来可用于商业开采的常规能源储量约2.7万亿桶,以目前的产量可维持开采80年。
  随着常规石油储量的逐年减少,石油生产者不得不逐渐扩大开采范围,向更深、更远和环境更恶劣的地区寻找油藏。技术突破,使得非常规能源开采开始既可行又经济。
  非常规石油的开采是近几年石油产量的主要增加来源。目前可开采的非常规油气总量,已经超过了常规油气,预计在3.3万亿桶左右,包括重油和富含天然沥青的油砂(占可开采非常规能源总量的57%),页岩层中的原油(占33%),其他低效水驱稠油油藏(占10%)。
  技术进步在石油勘探和生产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以前的石油采收率通常在10%-40%间,现在有些地区已提高到70%。最近提高石油采收率(EOR)技术得到重大突破,如微生物注入,使得成本大幅降低,每桶增量仅需6美元-10美元,而传统EOR技术通常成本为10美元-15美元。
  过去十年,全球都见证了从常规石油到非常规石油生产的转变,这应首先归功于过去的海量投资。这对供方有一定资金压力,既需维持现有供应量,又需大力开发新资源,而后者往往花费不菲。但油价高企的回报,足以弥补常规石油产量的下降。
  产油大国的政治稳定,对石油生产至关重要。但产油国多元化、非常规资源的产量增加及非欧佩克国家对于欧佩克国家的依赖减少,导致政治不稳定已无法像过去那样抑制全球石油供给。
  政治不稳定,通常只会维持较短时间。从2001年开始,国际能源署的协议规定,所有成员国必须维持相当于90天净进口量的石油储备。
  回答“全球是否会面临油荒”这个问题,需要参考下列各因素:
  1.石油储备在过去十年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水平钻井等技术突破使石油更易获得;
  2.全球石油产量在过去十年中以每年超过1%的速度在增加,这些增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非欧佩克国家和非传统资源,像页岩油和油砂这类非传统原油有望成为未来推动供应的重要组成;
  3.政治不稳定性所带来的影响会在未来得以限制;
  4.油价未来将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将决定非常规石油资源的投资,以及最终可获得的石油储量;
  5.针对新石油生产方法,如水力压裂法、深水钻井等出台的法律法规会增加,但总体不会严重影响石油产量。
  综上所述,未来石油生产将继续增加,其中将以三次采油与非常规石油生产为主。这种增长和发展潜力将使全球任何角落免于油荒。

石油需求将长期增长


  石油需求的首要驱动力,是与能源消费息息相关的经济增长。过去十年来,全球消费水平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其中大部分贡献来自于非经合组织国家,它们不仅弥补了经合组织国家的消费下滑,还拉高了平均水平。
  过去30年,工业化国家和发达经济体的能源密度显示出“S”型曲线发展的趋势——人均能源消费曾随着经济增长快速增长,现在则因高效能源利用技术的应用和对环保的关注而呈现出下降趋势。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刚刚开始沿着“S”型曲线发展。与其GDP发展趋势相符,能源需求增长也显示出强劲的潜力,但在同等的人均GDP水平上,发展中经济体的石油消费相较于发达国家更为高效,这暗示着知识在时间和空间层面的转移。
  可以研究全球五个最大石油消费国的未来消费图景。2012年,全球最大的五个石油消费国的需求总量占据了全球超过45%的石油消费,其中美国占据了四分之一。
  美国尽管仍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但其石油消费量在过去五年下滑了9%,经济疲软和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是其中主要原因。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经济复苏,刺激了石油消费,但廉价页岩气的开采、人口增长放缓和电动汽车的流行,却对石油需求产生负面影响。总体来看,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超过负面影响。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6年-2011年间,中国经济增幅达31%,这一增长势头在危机之后仍在持续。欧佩克认为中国将在明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但因雾霾等影响,中国政府在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尽管如此,到2016年中国石油消费需求的增长仍将达到15%。
  原油价格变化情况
  注:以2011 年美元价格计算
  单位:美元
  资料来源: BP 2012 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石油供应情况
  单位:百万桶/ 日
  资料来源: BP 2012 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印度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持续增长,确保了过去五年中石油消费需求35%的增幅。但未来燃料补贴减少,可能是印度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的拦路虎。尽管挑战不少,印度石油消费仍将在2016年前增长20%,达到日均420万桶的水平。
  沙特是2006年-2011年间全球五大石油消费国中增长最快的一个,涨幅达40%。但政府已经意识到依赖石油消费所带来的挑战,开始对可替代能源进行投资。总体而言,沙特仍将持续高石油消费增长水平,2016年前涨幅将达21%,日均消费量达370万桶。
  日本的石油消费,在过去五年中下降了15%,这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金融危机期间的经济下滑。福岛核灾难之后,日本停止使用了22座核反应堆,通过进口化石类燃料来弥补相关短缺。日本还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先行者,拥有世界24%的电动汽车,仅次于美国。
  除日本外,其余四个国家将在经济复苏带动下,实现中短期石油消费增长。
  分领域看,全球对石油消费贡献最大的是陆路交通、工业和石化三大领域,占到石油消费总量的69%。
  陆路交通是最大的石油消费行业,消费量占总量的五分之二强。近年来,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发展使得汽车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发展中国家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这一趋势,将导致陆路交通领域的石油消费大量增长。
  电动汽车可能颠覆其中规则。201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几乎翻倍,由2011年的4.5万辆增至11.3万辆,其中大部分出现在经合组织国家。如果电动汽车制造商能够克服充电时间长、马力有限、价格高昂及安全等问题,使电动汽车能与燃油汽车相媲美,将对石油需求形成巨大威胁。但即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在基建和法规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将阻碍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
  第二大领域是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矿业、水泥、建筑和钢铁。在这一领域,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消费已超过了经合组织国家。这是因为全球低端制造业已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能耗密集型的行业,如钢铁、水泥等等。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结构正在转变,从石油向天然气过渡,后者成本收益更高,且供应链风险管理更为有效。但在亚洲发展中地区和其他新兴市场中,随着工业的活跃,石油消费将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石化行业的石油消费,占总石油消费量的10%——作为原料以及转化原料所需的能源。未来20年内,东亚和中东的石化行业产能仍将有极大上升。
  石油需求平均年增长量


单位:千桶/ 日 资料来源:2011 国际能源机构中期石油天然气市场报告

  政府干预、技术进步和石油替代品的发展,对石油需求的影响亦不容小觑。各国政府从生物燃料的使用到减排等多方面的行政管理,都将影响石油需求。
  技术进步虽然提高了石油产量,但它通常被认为是石油需求的抑制因素。技术在能源利用效率和可替代能源两个层面上,会阻碍石油消费需求的增长。
  如果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能逐步替代汽油、柴油等石油燃料,石油的需求将进一步下降;柴油发动机燃烧率比常规汽油发动机高20%左右;重型卡车技术、降低轮胎滚动阻力等降低能耗的方法,都会降低石油需求。
  2011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增加了5.4%,成为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但由于煤炭与石油的用途有很大差异,因此,煤不太可能大幅替换石油;天然气产量逐年递增,其巨大储备和清洁程度,使其成为石油需求的真正威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水力、生物质等的可再生能源正蓬勃发展,已提供了全球能耗的11%左右;而一度争议的核能,现在则占到全球能源消费量的6%。
  石油需求的变化,是经济发展积极影响与政府法规以及更先进技术负面影响的综合结果。这些关键因素包括:
  1.由于新兴经济体消费量的增长,石油消费量在过去十年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
  2.GDP的增长,尤其在非经合组织国家,将在未来推动石油需求量,但是由于能效不断提高,这种推动作用将不会像以前那般有效;
  3.由于短期预期经济将会增长,所以主要石油消费国的消费量将显著增加,尤其是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引人注目;
  4.如果电动汽车可以解决速度低、充电时间长、基础设施要求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石油消费量;
  5.工业领域的石油消费量将继续增加,因为发展中国家钢铁、水泥这样的能源密集型产业将持续发展;
  6.控制石油用量法规在发达国家的影响有限,而经济方面的原因又使这些法规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有限;
  7.技术进步提高了所有使用石油的领域的效率,也推动了可替代资源的发展。如藻类燃料实现技术突破,长期将对石油需求影响重大;
  8.短期石油需求对价格变化缺乏弹性。
  通过以上因素,我们判断,如果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没有技术突破,全球总体的石油消费量还将继续增加,石油需求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大幅萎缩。

油价不会低于70美元


  油价变化与一系列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供需平衡与边际生产成本。
  未来石油需求还将继续上升,经合组织国家由于向可再生能源等其他能源以及更高效的技术转型,石油需求将降低。但新兴经济体人均GDP的快速增长与人口增长,都将推动其产业与经济发展,石油需求将提高。因此,总体石油需求还将呈上升状,而供应也将满足这一上升量,但价格会更高,因为需要依赖更多价格更贵的非常规石油来源。   2012年,石油的边际成本在90美元到95美元一桶之间,生产地主要位于加拿大,因此2012年的平均油价为95美元一桶。满足需求的最后一桶石油生产成本决定油价,如果价格低于边际成本,那么下一步生产从经济角度考虑将不可行。如前文所述,由于对页岩油、油砂等非常规石油源头越来越多地依赖,生产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供需平衡自然也就需要更高的价格。2015年,对三次采油的应用将更为广泛,所有资源的生产成本将增加,边际成本和油价因而也会随之上涨。
  油价要降至每桶70美元以下,则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增加常规石油产量。提高低成本的常规石油产量是最明显的降低油价的方法,因为它直接降低了生产边际成本。但主要石油出产国不太可能让这一情况发生,因为这会减少它们的利润。欧佩克采取的战略性举措将保证成员国遵守之前同意的产量,沙特这样的欧佩克主角也会降低其产量以恢复平衡。此外,一些非欧佩克产油国将避免增加产量,因为它们希望能尽量长时间地保有石油储藏量。
  2.提高深水石油产量。深水钻油是指在海平面以下1000米的地方钻油,技术突破让这类钻油高效而经济。提高深水钻油产量依赖于投资、技术进步与所需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发展,而且已经有迹象表明这三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些光明前景预示着深水石油产量很可能提升,但深水石油生产成本仍比标准的常规石油生产成本高。
  3.石油需求下降。石油需求下降同样会降低油价,一些领域出现的新情况也可能推动这种情况的发生。譬如,生物燃料的应用大幅增加——藻类燃料长期来看非常有前景,但是还没有商用工厂开始运营;陆路交通向混合动力、电动以及天然气汽车的大幅转型,尤其是大型汽车生产商都在向该领域投资;限用石油的法律法规正在起草与批准,尤其是在公共事业领域。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很高,核能风险又很高,所以短期来看,对石油的依赖度降低几乎不太可能发生。
  过去十年,油价提高两倍,现在稳定在每桶100美元左右的价位;未来几年,对石油的需求将以每年1.6%的速度增加,而昂贵的非常规石油将能满足这一需求;生产的边际成本将增加,因为昂贵的三次采油被用于生产“边际桶”,传统与非常规石油的生产成本都将大幅上涨;不太可能出现常规石油产量增加、而石油需求量降低的情况。
  我们预测了三个可能出现的情景:
  参考案例情景:非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增长强劲,尤其是中国与印度,将整体提高对石油的需求,会让油价稳定在每桶100美元到120美元之间;
  高油价情景:非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非常高,对EOR技术的供应与投资都比较有限,因此油价将保持在每桶120美元到170美元之间;
  低油价情景:非经合组织经济增长缓慢,欧佩克产油国市场活力降低以稳定油价与产量,将使油价降低到每桶80美元到100美元之间。
  基于上述情况,近期的最低油价情景为每桶80美元左右。因此,我们认为油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太可能降到每桶70美元以下。
  作者均供职于罗兰贝格咨询公司
其他文献
前不久一位美国汉学家和我聊起《水浒传》,说对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吃人肉馒头的故事。看得他心惊肉跳,但从作者的语气来看,这类事当时似乎不足为奇。我听了也有点意外,意识到真是旁观者清了。  从小看水浒故事,如母夜叉孙二娘孟州道十字坡开店,用迷魂药麻倒客人,斩了做馅子或当黄牛肉卖之类,也只是当它小说家言,或者是绿林好汉行事中应有之义, 并不大惊小怪。但仔细想来,在一个尊崇儒教的国度,光天化日下吃人肉还做生
期刊
陕北榆林市的芹河乡马家茆村,朔风凛冽。从2009年至今,徐立在这片对中国致密气开发至关重要的荒原上已经工作了五年。作为壳牌中国北区董事兼长北项目总经理,他正面临着一项艰巨的挑战——如何在长北项目二期中续写一期的成绩。  “一期的稳产毕竟不是永久性的,我们希望找到新的储层,以支持下一步发展。”徐立对《财经》记者说。  致密气,是指渗透率小于0.1毫达西的砂岩地层天然气,与页岩气、煤层气并列为国际公认
期刊
在1929年的纽伦堡党代会上,希特勒向3万名狂暴的冲锋队队员庄严宣告:身上的褐衫是光荣的象征,未来将会有数百万人希望穿上它。  希特勒曾经规定,只有纳粹党员才能加入冲锋队,冲锋队成为一支不折不扣的党卫队。而德国青年们也热衷加入这种集体化、准军事化的队伍,因为国家经济衰退,青年们无所事事,而冲锋队统一的制服和纳粹徽章也给他们带来尊严感,长筒靴更能带来权力和统治的欲望及心理上的满足。不加控制的青春欲望
期刊
9月底10月初,随着棉花次第在新疆南北主要棉区开秤上市,又是一轮新棉季。  与往年不同,因国家在新疆试验用目标价格代替以往的临时收储政策,收购量一度占到产量超过九成的中储棉公司,今年将停止收购,代之以由市场形成棉价,国家补贴棉农差价,是为新一轮棉改。  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央及地方政府、棉农、纺织企业、中间收购商,乃至没有试点的其他棉区相关各方,对结果均翘首以待。  因生产已进入高成本时代,中国本轮
期刊
在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罗马尼亚没有真正的公共舆论。一方面,官方允许一些受宠作家批评社会负面现象,这些“批评”无论多么大胆,都是辩证的眼光;另一方面,官方不遗余力压制那些正直的作家,使他们的作品难以发表。  一如商店里的假货,文化领域的假货得以大量上市。这些替代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人们渴望任何一种阅读,无论其好坏与否。除此之外,他们便一无所有了。  压制正直作家的措施之一是依靠审查员,新一代审查员受过
期刊
这是中国油气管道史上最惨烈的一次事故。截至11月25日,“11·22”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已造成55人遇难,9人失踪,166人受伤。  事发六天后,“11·22”事故处置现场指挥部决定,泄漏段线永久停用,东黄复线将进行改道;并且,黄岛秦皇岛路、刘公岛路现有全部石油和化工管线迁至北部辽河路化工专用通道,具体方案将按规定公示,征求当地广大市民意见。  此举意味着东黄复线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输油,华东石
期刊
近来看过的《智利说不》和《维莱塔去天堂》两部电影,从两个角度反映了智利历史上一段苦难岁月。前者讲述皮诺切特下台的过程,后者则是关于南美“新歌运动”先驱、智利现代民谣之母维莱塔·帕拉的故事。  南美这块被太阳烧炙的大地,总以一种浓重的色彩射杀无数艺术家的内心。它又背负着漂泊的命运,在生命被放逐的间隙静静歌颂着自由,维莱塔就是这样一位漂泊者。另一位智利人巴勃罗·聂鲁达同样拥有漂泊的灵魂,即便在去世后仍
期刊
学艺70寿辰前,曾与我约定,“今年你来参加我的会,酒管够,三年后我去参加你的!”我们未爽约,只是曾经酒量很大的他,出于保健考虑,喝酒已很少。我们也多次谈到社会学界有长寿传统,或许都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期盼。当学艺在5月13日突然离去,包括我在内的众多老友与同仁,倍感震惊与悲痛。  认识学艺已近30载,印象中他脚步永远匆匆,一心都扑在学术上。他做研究认真而踏实,也不乏巧妙。早年关注流动人口问题时,将调查
期刊
知道冯仑的人,未必知道万通地产,正如知道任志强的人,未必知道华远地产。  冯仑出了两本书,第一本叫《野蛮生长》,第二本叫《理想丰满》,写尽中国民营资本的过去未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周其仁教授看了之后,说这是同类书中写得最好的。  这更像是说书的文字记录。每次他要讲一个主题,就会在公司宣传,谁爱听谁报名,然后几个人一碰头,在书房里一坐,冯仑就开始哇啦哇啦地讲。讲完了录音稿让速记员整理出来给他,
期刊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中央日前提出要“稳中有为”。这一方面回应了社会上有关政府会再度“放水”刺激投资以提振经济的疑虑,另一方面也是对近年来政府过于“有为”所造成的教训进行反思得出的结论。  不同的利益主体对“稳中有为”进行解读时的侧重点必然有所不同。可以想见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会一如既往把重点放在“有为”上,强调“稳中有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如何在“稳”的基础上更好地去“有为”,一如当年一些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