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氏家训 商道本于家道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ss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国家的强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英政治”,关键看掌权阶层能否持续培养出明君圣主和治国的栋梁。国之强弱如此,一个家族的盛衰亦然。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告诫族人,“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然。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历史上凡是有名望的世家望族,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十分重视家规、家训。
  康百万家族兴盛400年之久,创造了中国大型家族企业最长寿的历史纪录。而康家之所以能富甲豫、鲁、陕三省,船行洛、黄、运、沂、泾、渭六河,栈房遍布大江南北,除了有一套完整的家族企业治理机制外,与其颇为严格的康氏家训密不可分。
  康百万庄园的南大院原为康家子弟读书和举办家族活动的场所。在南大院的“方五丈”大厅,进门对着的即是由61个精美小篆书写的康氏家训。这是康家人在“留余”匾之后总结提炼出的,是康家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基本准则,也是对“留余”思想的深入和具体化。


  康氏家训内容为:
  “经商结交务存吃亏心,酬酢务存退让心,日用务存节俭心,操持务存感恩心,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诈也,前人之愚,断非后人之智所可及,忠厚留有余。”
  可以看出,尽管康氏家训文字十分简短,但每一条都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执行性。从“留余”匾中“留巧于造化”“留禄于国家”“留财于百姓”“留福于子孙”大方向的指引,到家训中所提倡的“吃亏心”“退让心”“节俭心”“感恩心”的具体执行,这其实是康家对“留余”智慧从“知”到“行”,知行合一的过程。
  第一句,经商结交务存吃亏心。此家训意在告诫康氏子孙,在经商结交过程中勿求凡事有利于己,要努力实现一定程度的利益平衡,留余于人,以保持商业关系的持续稳定。
  在康家人看来,吃亏是福,得失之间往往会相互转化。常存吃亏心便不会执着于一时一地之得失,不致因利而失义,进而做到正常谋利,谋正当利,最终成其久远。康氏家族凭借黄河、洛河舟楫之便,世代经营航运贸易、盐业、棉花、钱庄等业,良田数千顷,财富无以计数,与其一贯秉持的经商原则有很大关系。
  第二句,酬酢务存退让心。这是在告诫子孙日常交际中要懂得谦恭退让,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一点,老子曾在《道德经》中告诉世人,“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大意是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千百河谷归顺之处,是因为其在河谷之下,所以堪为百谷之王。因此,要想作万民之君王,也必须懂得谦卑,要想站在百姓前面,必须先把自己放在百姓后面。因此,圣人在百姓之上,但百姓不觉得他是累赘,虽在百姓前面,但百姓不觉他能造成侵害,百姓都乐于拥戴他而不讨厌他。就是因为他懂得谦下、退让,而从不与人争先,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与他争雄。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自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这才是智者所为。康家的历代家族精英中,清中期的康应魁人称“老木”,为人低调谦卑,但他却带领整个家族步入了最鼎盛时期,实为大智大慧之人。
  第三句,日用务存节俭心。在康氏家训匾的左侧,除了刻有笔、墨、砚之外还有一个算盘,这是在训示子孙,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精打细算、勤俭持家。事实上,“节俭”是古代许多旺族的家训中都会提及的一点,但流于口号者多,躬身笃行者少。康氏家训强调“节俭心”其意不只在“节俭”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心”。在康家人看来,以贵而骄人,持富而奢侈,是一种败德行为,为贤人所不齿。富而不骄,俭以养德,“节俭心”不仅是在强调一种生活理念,更是在倡导一种修身方式。曾国藩所一再强调的“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其阐发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第四句,操持务存感恩心。操持的本意一是指料理、操办;二是指操守、信仰和立身处世的原则。此处取后者之意更为合适,意在训示家族子孙“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家训后半部分为,“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诈也,前人之愚,断非后人之智所可及,忠厚留有余。”意思是,哪怕让别人看不起自己的愚拙也不能让其处处提防自己的巧诈,立身行事“巧诈不如拙诚”,“巧诈”固然可以欺人一时,谋一时之利益,但不会长久;“拙诚”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会吃亏,却可以取信于人,涵养操守,立稳人生与事业的根基。
  在笔者看来,家训前半部分所强调的“吃亏心”“退让心”“节俭心”“感恩心”以及诚信待人即是后半部分训文所谓的“前人之愚”,而就在这“前人之愚”中蕴藏的却是康百万家族留余忌尽、忠厚传家的大智慧。
  家族的传承不应该只是财富,更重要的是文化和精神。康百万家族用400年时间为后世子孙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在这座青灰质朴的庄园里,诸如“知所止”“端洁退让”“居贵敬”“行贵简”“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等等与康氏家训相呼应的匾额、楹联随处可见。目所及处,都仿佛在与圣贤对话,与智者攀谈。
  这些治家理念,言简意赅,重在执行,穿越历史的风尘,让康家子孙世代受益。而这,或许就是康百万家族跳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至今仍然人才辈出的秘诀吧!
其他文献
1894,甲午年。这年七月初一,中、日两国同时向对方宣战,八月十八(阳历9月17日),鸭绿江口的炮声拉开了战争的序幕,史称“甲午中日战争”。2014,甲午年。这一年离那场战场已距120年之遥,黄昏已尽,曙光未明。这一个甲午,我们沿着这段新旧交替、青黄不接的历史轨继续前行,在探索的步伐中追思120年前那个大时代的拐点——甲午1894。  甲午战争是一场决定中日两国历史进程的命运之战。在甲午烽火熄灭了
期刊
12月23日,东林书院邀请到醒狮国学院张雪峰院长莅临国学大讲堂讲解《孝经智慧》。张院长于东林书院首次讲学时,即以身体力行的风范,深入浅出的讲解,直指人心的智慧,赢得了参加讲座众多市民的热烈认可和欢迎,继6月28日“国学解悟人生智慧”及9月27日“孝立根基,家业长青”两次讲座之后,东林书院应市民的强烈要求,再次邀请张院长带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即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在内家庭关
期刊
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里写下一篇文字。  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抬松枝,煮苦茗啜之。  这篇文字为《山静日长》,字字可喜,使人流连。古人留下的字,在故纸堆中依旧清晰,而悠远情意恐已在时间更替之中再难寻觅。彼时有缺,也有光华。古今对照无定论。被吞没和推远着的价值观,如夜空中流转星光逐一
期刊
家族是世界政治的统治核心。家族是全球财富的摇篮。家族是兴衰的晴雨表。不是任何一般的家庭都可以称谓家族的。曾经在全球影响深远的家族诸如姬昌家族、孔子家族、成吉思汗家族、哈布斯堡家族、维特根斯坦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卡佩家族统治法国800年。又如刘邦家族、张道陵家族、霍亨索伦家族、罗曼诺夫家族,美的奇家族、奥尔西尼家族、肯尼迪家族、杜邦家族、甘地家族、钱氏家族、胡氏家族等。家族错综复杂,家族根深蒂固,
期刊
据新华社西安12月21日电陕西考古研究院通报,在以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考古人员今年对陕北清涧辛庄遗址发现的一组大型殷商建筑群进行了全面发掘,发现其外形壮观罕见。在建筑群附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与建筑相关的古代先民居住区。  考古专家介绍,这种重楼环屋复原后和庭院建筑的整体,占地面积可达4200平方米,规模十分宏大,这种多重环屋式楼宇建筑,外形壮观,形制独特,非常罕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今日拉萨的布达拉宫
期刊
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在欧洲访问期间,曾两次身着改良版中式礼服出席皇室国宴,既具有中式风格,又符合国际规范的礼服,广受世界赞誉;在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上,国家领导人一身具有中式风格的服装再次成为一道引人瞩目的亮丽风景。  《左传》注疏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民族的称谓正是来源于服饰文明,借此中华成为礼仪之邦,衣冠上国;黄帝“垂衣而治”的典故,
期刊
琴棋书画之艺,在中国的历史上素来为文人必备。尤其是琴,古人云:“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士无故不撤琴(《礼记·曲礼下》)”等。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说过一句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秦伯》)。”可见,作为乐的代表的琴,在中国文化与史学上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传说最初,伏羲、神农造琴,是为了与天地神灵沟通,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故创设了这么一个媒介。故琴之身长与
期刊
武王伐纣,一边是英明神武的周武王,加上一位半神级的姜子牙,另一边是堪称中国历代昏君模范的商纣王,用孟子的话来说,这是一场“以至仁伐至恶”的战争。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周武王趁着商纣王的大军征讨东夷、朝中空虚的大好时机,在牧野代替老天爷宣读了商纣王的种种罪状,决定替天行道,率领4.5万大军准备攻打朝歌。  商纣王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当下便召集70万大军(以奴隶为主),兵发牧野,让周武王看看谁才是
期刊
一进康百万,先看“留余”匾。我们与康健博先生边走边聊,很快到了寨上主宅区的“花楼重辉”院。进院子的时候,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正站在大厅的“留余”匾下举着相机拍照。  在康百万庄园,每天都有许多世界各地、不同身份的游客慕名而来,在康家这块祖训匾下驻足凝望,感受旺族遗风。  从匾型上看,中国古代的匾额大多方方正正,独有这块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留余匾形无制式,留给后人颇多的想象空间。初看,它给人感觉像是一面迎
期刊
伯牙鼓琴子期会心  《流水》之曲,聆之尤以滚拂手法奏流水之音最为特出,由沥沥清泉空谷幽音渐至大江大海激荡汹涌,闻者自然惊心。考之曲意,《天闻阁琴谱》有描述曰:  “起手两三段叠弹起手二三两段叠弹,俨然潺缓滴沥,响彻空山。四五两段幽泉出山,风起水涌,时闻波涛,已有汪洋浩瀚,不可测度之势。至滚拂起段,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势,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