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平面广告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t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色彩是广告主要的视觉要素,是广告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一件广告设计作品必须具备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而色彩在广告设计视觉传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加强广告的视觉表现力,准确地表达广告设计的内涵,就必须了解广告色彩的基本知识。本文从广告设计的角度,探讨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规律,把握色彩在广告中的意义、作用及应用原则。通过研究广告设计中的色彩旨在提高广告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色彩 广告设计 应用
  著名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说过“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的一般”,“通过色彩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的精神和活生生的灵魂,是诉诸人类情感的一种无声语言”。完美的广告色彩设计有着它的灵魂,能勾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塑造商品和企业的良好形象。然而想要创作好的作品,熟练地运用色彩,就需要系统地掌握色彩及其所蕴含的情感的基本理论知识,摸透广告主体所蕴含的色彩特征,将其更好地应用到广告设计中。
  一、色彩的概述
  色彩是颜色的统称,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对平面设计画面所带来的感受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色彩的属性有色相、明度、纯度。色彩对比的基本类型为色相对比。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也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
  平面广告设计的三要素(文字、图形、色彩)中,色彩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最能直接传达信息。我们在观看广告的瞬间,最先感受到的是色彩的效果及整体印象。总体效果的优美,有助于烘托广告主题,从而增强广告的吸引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最优的广告效果,因此,在广告设计中,色彩是决定作品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平面广告的色彩搭配规律
  1.调和与对比
  色彩的调和不仅是指色彩的类似,统一和单调的一致,还关系到色彩对比。调和与对比相铺相成,是构成色彩美的重要条件。对比较弱的色彩组合,需要调和;而过于刺激的强对比组合,也需要调和。首先对比产生和谐,其次从秩序产生和谐,其三平衡产生和谐,其四满足需要就是和谐,和谐统一是运用色彩对比的前提和基础。
  2.主调与层次
  主调的营造是通过某种颜色在画面上所占面积最大的色彩决定的,是画面整体所呈现的色彩倾向,也可以通过几种属性相近的颜色组合成某种颜色倾向作为主调。
  在广告中除了主色调,还会有其他陪衬的色彩。这就要求设计者组织好各个颜色的主次关系,把握好画面中色彩的秩序感。同时还要注意颜色间的明度关系、冷暖关系等,使整个画面能够形成鲜明的黑白灰层次,产生层次感。
  三、平面广告中色彩的作用
  色彩是平面广告的点睛之笔,具体来说,色彩在广告中具有鲜明性,即鲜艳亮丽的颜色有助于广告作品发挥增大注意力价值,给人第一眼留下愉悦的印象;认识性,即广告作品借助于色彩的各种处理,易于让观众认知识别;写真性,即色彩具有很强的再现客观事物的表现能力,还原产品的本来面目;情感性,即从视觉心理来说,色彩有诱发人们产生多种情感的作用,刺激欲求,达到销售宣传的目的;审美性,即精妙的色彩组合所造成的完美境界,能提供精神上的认知和享受,使人们在了解产品和服务内容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四、平面广告色彩的意义
  一般来说,一副平面广告最先吸引人的是它的色彩。据调查发现,色彩广告的视觉吸引力是黑白广告的15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色彩运用于平面广告之中,看似缤纷的广告色彩,却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
  在实际广告设计中的色彩基调和倾向,不是由设计者主观审美所左右,它的面貌取决于品牌个性,企业形象以及对消费者生活、文化价值观的分析与判断的结果。因此,美国广告家托马斯·比·斯坦列提出了广告用色的六大理由:吸引消费者注意;真实反映实物;突出产品特性;瞬间产生良好印象;表明抽象质量;树立声誉;由此可见,色彩对于广告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结语
  色彩充斥了我们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角落无不渗透着色彩的设计。所以设计和色彩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色彩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使我们产生不同的灵感与设计。只有对生活中色彩进行深刻的认识,了解掌握其中的原理,对不同的广告主题采用不同的色彩方案,让色彩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使广告做得更成功。
  参考文献
  [1][英] 罗伯特·克雷 著 尹宏 译 设计之美[M].山东书画出版社,2010,01。
  [2][日]配色奥博斯科编辑部 编著 暴凤明译 设计原理[M].2009,08。
  [3]周逢年 蒋蒙 绍杰 林祖锐 著 设计色彩[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02。
  [4]李亮之 著 色彩配置[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01。
  [5]武建林 曲向梅 著 设计色彩[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01。
  [6]陈天荣 余宁 著 中广告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05。
其他文献
近几年一直教低年级,经常会遇到过这类情况: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地顾不上听讲;一位同学正在发言,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叫着“老师!老师!让我说……”不顾别人还没有把话说完就插嘴,吵吵嚷嚷的课堂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情绪。目前大多数一年级学生,表现出:插话、自己回答完问题就不听别人意见或建议,有的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听老师或同伴讲话等等,这就是孩子
期刊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应选择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学生兴趣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内容,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让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并逐渐培养出明智决策的技能。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实验 趣味性   科学课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一门学科。俗话说:“兴趣是知识的源泉”。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写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生如能把字写好了是终身受益的好事。写字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一种手段,小学生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那么,老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训练方法,让学生从机械的、枯燥的“练字”转化为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效率,抓好写字教学的呢?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的探索中,我认为我们应该把写字课由原先单一的描摹指导课改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期刊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题入手,发挥这双“眼睛”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课文。  下面我以小学语文课文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从课题的类型入手,了解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课题可粗略地分为下面的几种类型:  1.用地点作题目  《小站》、《大理石街》、《记金华的双龙洞》、《蟋蟀的住宅》、《可爱的草塘》。
期刊
摘 要: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研究搞了很多年,但真正去思考学生的学习接受度的却不多。教师们普遍认为,教学进度是一个硬性指标,教师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但很少关注学生究竟学到了多少。当教师教得太多,而学生学得太少时,上课就成了一种压力、一种负担。于是,当所有教师都开足马力向着完成教学进度冲刺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接受度降了下来,教学效率低了下来,关注“两度”的平衡可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
期刊
怎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怎样的备课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的备课是施教前的精心设计,一旦物化为教案,就一劳永逸,反复使用。按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教学前的预案加教学中的记录、调适加教学后的反思。备课的精华在于教学中的记录、调适,教学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育按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观察、倾听,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
期刊
小学生道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因此,运用国学经典文化进行道德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一、国学经典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中华民族诚信友爱、温文有
期刊
情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互对立或相互结合的境况,是人的主观心理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所构成的情与境的总和。在教学中,情境是教师和学生展开对话、进行思想和心灵交流的场域;是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的生长点;更是师生智慧的载体。  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利用其生动、有趣、灵活、开放的特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学生的思维能在情境中翩翩起舞,展现出妙曼的风姿。  
期刊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呢?我认为学法指导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教师示范,展示学法  由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上课开始便向学生灌输抽象的学习方法是很难被小学生所接受的。即使接受了也只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