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信息泄露浅谈民法保护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6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从信息泄漏问题入手,阐述了个人信息界定问题,其次探讨了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的有关规定和问题,最后从事前防御与事后救济向结合、建立法律制度、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保护意识这四方面,提出了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路径,希望通过相关研究,为我国公民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信息泄露;法律制度
  引言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出现系列侵权问题。据调查显示,众多消费者曾出现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受到经济损失和身心伤害,该问题应得到社会重视,而我国公民也需提高法律意识,依靠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一、个人信息界定
  目前,社会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与日俱增,然而我国众多法律并未对个人信息作出明确界定,其他国家法律及学说对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也有所差异。美国教授Parent提出,个人信息是一种隐私,是除自己、家人、朋友等亲密人士外,不被外界知晓的信息,此说法将个人信息与隐私化为等号,将其判定为不可被入侵的私人信息内,定义较狭隘。还有其他学者认为,个人信息是身份内容、身体特征、社会地位等与个体相关的事实信息,不仅包括私有生活,也包括团体、组织等社会关联信息。总而言之,我国社会对个人信息的界定并不明确,一旦发生信息泄露问题,容易因法律界定原因,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二、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的现状
  (一)关于个人信息权的有关规定
  我国为了遏制泄露个人信息等行为,已将《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法律日程,现今为止,涉及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立法有《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等。其中《民法通则》第五条规定,合法民事权不得侵犯,应受法律保,此法律可作为民法保护的基本依据。《民法通则》第五章第四节和第九十九条中也涉及到个人信息权问题,表明公民肖像权、姓名权等受法律保护,一旦出现侵犯个人信息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1]。此外,国家在《侵权责任法》中也做出相关规定,第二条列举了的民事权的相关事宜,可将个人信息权纳入其中。另外,该法律还将网络侵权问题划入责任体系,提出网络信息泄露也需承担责任,此项条文的出台为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提供了强力保障。而我国司法解释中关于侵权若干问题的解答也涉及个人信息内容,在出现信息泄露问题时,此类细则均可作为法律依据。
  (二)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1.缺失一般人格权基础
  目前,我国个人信息民法保护依然存在问题,相关法律条文无法适应时代需求,有效处理信息泄露等案件。从民法理论角度而言,个人信息的民法基础为人格权,但是民法并未将人格权单独提取出来,出台独立制度,在相关规定中涉及的条文也较简略。相反,关于财产权问题则有详细阐述,这充分体现出我国民法“重物轻人”的现象。而我国宪法中涉及人权保障问题,公民仅可以通过民法将宪法中列举的各问题具体化,才可在判决时提供依据法律。同时,民法条文缺失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如果针对信息泄露进行维权处理,需从隐私权方向入手进行救济,但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有区别,前者不具备人格与财产利益,因此财产部分信息将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2.重刑事缺归责
  从法律保护手段而言,我国具有重刑事、轻归责的问题,与个人利益相比,更注重国家利益,在处理个人信息泄露等法律事件中,被害人处于民法立法的边缘位置,权益容易被忽略。因为个人信息不受严重侵权保护,即便《刑法修正案》中提出国家机关和金融、教育、医疗等单位将公民信息非法出售给他人,会判处有期徒刑,但至今为止,社会并未出现关于对此罪行的报道,即使侵权人受到刑事惩处,受害者也无法得到实质补偿[2]。
  3.缺乏操作性
  从法律规范内容上看,目前我国民事立法中虽涉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但形式分散,内容简单,并无独立、系统的法律条文,公民仅可通过拼凑组合的方式提取相关规定。同时,民法保护主要体现在事后救济上,侵权责任单一,在个人信息收集、利用方面的防范措施不到位,无法起到有效规制效果,因此并不能从根本防范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另外,民法法律提出公民对个人信息有保密义务,但未明确指出违反后的法律后果,当个人信息被泄露或挪用后,会出现公民无处投诉或司法机关无法可依的情形。
  三、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路径选择
  (一)事前防御与事后救济想结合
  现今社会,我国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层出不穷,这与信息保护立法问题息息相关。民法作为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国家需采用有效措施,对现有的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利用民法将事前预防与事后救济结合起来。在事前预防方面,国家可以明确个人信息权的概念与界定范围,因为宪法中的基本人权等同于民法的人格权,可先将宪法人权进行细化处理,以此为依据对社会公民进行规范,再完善《民法通则》中关于个人信息权的部分,建立独立、完整的法律條约,提出个人信息权未经许可禁止侵害等细则,从而保障个人权益。在事后救济方面,要明确民事责任,目前国家对于个人信息泄露判定为侵权责任,但在法律规定中难以确定侵权主体,因此判决责任则成为难点,需要对侵犯信息进行具体规划,指明责任承担方式。另外,还可引入违约责任,建立受害人与当事人的合同关系,明文规定信息收集目的、用途、转让限制等,如此即可在个人信息泄露时进行违约追究,帮助受害人得到救济。
  (二)建立法律制度
  利用民法保护个人信息除了健全法制体系外,也要更新法律理念,完善具体法规。国家可出台针对性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丰富相关内容,弥补其他法律中可操作性的缺失问题。在范围界定上要以处理个人信息为主,对合法操作过程进行细致说明,可以详细规定信息享有主体的权利、义务与侵犯行为的承担方式,尤其要归置个人信息收集渠道。现阶段,我国部分金融机构未得到信息授权,却通过网络途径收集大量个人信息,如果出现恶意泄露信息或贩卖等现象,可以发挥《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作用,从采集到销毁各环节进行全面规范。
  (三)加强行业自律
  随着网络发展,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可能曝光于网络及各企业中,仅依靠司法、行政手段处理成本过高,可能存在法律失灵问题,因此行业自律至关重要,国家需加强个人信息管理者的行业自律意识,有效减少信息泄露问题[3]。尤其在特定领域内,相关负责人需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可建立完善的自律机制,对行业内个人信息处理问题进行规定,最大程度保护信息不受侵犯。金融、电信、医疗等敏感领域也需做好预防工作,减少外泄情况。同时,国家也应对重点行业进行监管,防范于未然,例如,可建立个人信息认证制度,并成立独立组织,对企业及公民的个人信息权进行保护。
  (四)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在法律规范缺失、大数据信息繁杂的情况下,自我防范意识至关重要,因此我国社会公民也要树立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例如,公民要注意网络安全,在填写网络注册单时,可避免填写重要内容,或匿名发布相关信息,以免信息泄露,为个人精神及财产带来损失。如果出现严重的信息侵权行为,公民应该学会利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最大程度追究相关人责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与日俱增,此情况应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公民需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有效利用民法等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而国家也要在现有法律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法律条文,出台独立法规,从而依靠法律有效规制个人信息泄露等侵权行为,保护公民生命财产不受侵害。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的亮点及完善[J].中国法律评论,2019(01):96-108.
  [2]肖飒.侵犯公民信息,你不知道的细节[J].大众理财顾问,2019(02):12-14.
  [3]陈冠军,马攀.浅谈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立法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4(22):262+272.
  (作者单位:安阳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时代发展中,交通运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对交通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铁路方面也在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发展,更好的服务人民。时代的发展为铁路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处于信息化的时代,为了更好的提高人们对交通生活的愉悦感,提高交通的运输效率,开始实行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  关键词:铁路;电子化;作业流程;岗位优化  引言
期刊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将精益生产理念引入生产管理中,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如何结合当前生产任务和实际情况,快速、有效地将精益理念引入装配生产的各个领域,进而落实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并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完善、优化,使公司的生产效率得以快速提升,加强公司在航空领域的竞争能力,将是我们在未来一段时间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精益生产;信息系统;装配生产  引言  随着精益思想在制造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文化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地域文化是民族性的传统成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价值。地域文化与汉语言文学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地域文化是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基础,而汉语言文学则是对地域文化的集中反映。本文通过对地域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充实进行分析,希望对人们正确看待地域文化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关系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域文化;汉语言文学;民族  引言  方言是地
期刊
摘要:县级财政管理中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为县级政府行政管理,公共事务开展中重要的管理内容。实际发展中良好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应用,对于县级财政管理质量的提升,以及相关政务活动的有效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关于财政专项资金县级报账制的利弊,也引起了管理人员及研究人员的重视。文章针对财政专项资金县级报账制的利弊,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县级报账制;利弊;分析探讨  财政专
期刊
摘要:2018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与所得税和流转税不同,“环境保护税”作为直接税和从量计征的税种,是对企业涉及生态环境公共利益的负外部经济行为征税,能够激励企业加大减排力度,将排污造成的社会治理成本“内部化”。以往那些未将环境污染作为决策重点的经济行为,势必会因环保税的征收而将企业的环保税税额水平作为经济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要:自20世纪末以来,高等学校形成广泛扩招的趋势。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形势严峻。诸多教育培训机构也随之发展起来,教育培训市场在大学生中间愈来愈繁荣,更需要我们思考其背后巨大的隐患,大学生群体与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纠纷也与日俱增,这些纠纷和缘由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  关键词:教育培训纠纷;大学生;权益保护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末以来,高等学校形成广泛扩招的趋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剑麻纤维为原料,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前驱体溶液配制成硅溶胶来改性剑麻纤维。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TGA)、X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纤维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胶体系pH值大于1.8时,剑麻纤维的增重率先减小后增大,剑麻纤维拉伸强度与增重率成正比;而在pH值小于1.8时,剑麻纤维的强度随着pH值降低而降低,当pH值为1.2时,纤维耐热性最好。  关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转型发展;深化改革  中国的领导者是共产党,在各级领导机构中,党组织是人民群众的领导者,各级党员做好党的的思想传播,为人们做好服务工作。可以说党员的思想直接影
期刊
摘要:“人才聚则事业兴”,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键靠人才。做好招才引智工作是实现“共抓大保护、复兴大荆州”的迫切需要,是荆州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要全面加强招才引智工作宣传,做好荆州市招才引智工作。  关键词:人才引进;招才;引智  一、实施“招才引智”战略的重要意义  “人才聚则事业兴”,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键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
期刊
摘要:当前油田企业需要深入的学习十九大精神,将其带到基层中,让基层工作人员也可以有效的学习这一精神。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建设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劳动大军,要想创新,就需要生产一线也要开展创新,技能型和创新型是相互促进的,员工是油田开发的直接实践者,企业需要注重信访工作,进而让油田能够稳定的发展,提升产油效率和质量,本文分析了信访工作与维护油田稳定。  关键词:信访工作;维护;油田稳定;措施  十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