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域规划一直是经济地理学主要实践对象。新时期区域规划的全面转型必然对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在对我国区域规划转型内涵梳理基础上,解析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区域规划转型不相适应的诸多表现,并对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优化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区域规划转型
陆大道院士曾指出,经济地理学是 “实践任务带动学科发展” 一门应用性学科,能否参与解决区域重大问题决定该学科的兴衰,关系该学科命运。长期以来,区域规划一直是经济地理学主要实践对象。进入新世纪,区域规划运行所植根社会、经济、体制等区域背景发生了巨大变迁,新的区域问题不断出现,并由此推动区域规划全面转型。区域规划全面转型必然对经济地理学及其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国内主流经济地理学本科教材,部分教材内容已难以适应区域规划转型的实践需求,甚至部分理论体系与区域规划转型内涵相抵触,如果不加选择地将这些理论直接应用到规划实践中,可能“误导”规划,并会给未来区域发展带来更大、更尖锐的矛盾。鉴于此,本文在解析区域规划转型内涵基础上,对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进行探讨。
1 区域规划转型内涵
芒福德(L.Memford)认为,真正影响规划的是深刻的政治和经济的变革。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区域发展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客观上要求区域规划的理念、属性和目标随之变化,由此带来了区域规划的全面转型。
1.1 规划理念转向:由不均衡发展走向相对均衡发展:从空间的角度,区域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不均衡和均衡两种发展模式。区域发展模式的选择离不开历史的语境。在资本、技术和人才极度匮乏的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从贫穷、落后中突围出来,运用不均衡发展战略,给一部分地区“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让其先富起来的方针,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而且符合改革开放初期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至上世纪末,在中央政府大量支持下,沿海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区位,实现了率先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在某种程度上,沿海优先发展是建立在国家赋予其种种“特权”,并以牺牲中西部发展权为代价的基础上实现了。进入1990年代,伴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圈不断成长,三大增长极的极化效应越来越强,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城乡差距迅速拉大。如任由这种不平衡发展持续下去,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违背了不均衡发展的终极目标——“共同富裕”,而且可能危及社会和政治稳定。近年,区域协调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向,即从局部区域优先发展向区域协调发展转向,由“效率至上”逐步向注重社会公平(包括区域发展公平)演进。区域规划以解决区域重大问题为己任。区域发展战略转向要求区域规划理念由不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向。
1.2 规划属性转向:由“技术工具”走向区域公共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1930年代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规划,还是20世纪末欧洲空间规划(ESDP),尽管区域规划的范围、类型、具体目标和内容千差万别,但几乎都是针对特定地区空间发展所面临重大问题而制定的,具有很强的公共政策属性。区域规划已不再以提供确切的蓝图等技术手段为主要目标,而是注重空间规划与相关社会经济政策的集成,注重规划与区域其他治理手段一起共同引导和控制区域发展和建设。在中国,伴随多元社会和利益博弈常态化的出现,区域规划以摆脱以往“生产力布局”等技术角色,向区域公共政策层面转向。对此,张京祥指出,区域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增强旨在更好地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维护与协调区域公共利益,通过强制性或引导性的政策对区域内的社会公共资源、利益进行合理的划分与配置。
1.3 规划目标转向:由“经济增长”走向“3E”综合平衡: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特殊时代下,促进经济增长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最大的政治问题。在此历史时期,区域规划为“经济建设”服务存在广泛的社会共识,“效率至上”的区域规划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的一面。进入19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不断拉大,空间公平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伴随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人与自然之间张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彰显。趋于不断激化的空间公平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逐步消解了“效率至上”的规划价值体系和规划目标体系,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涵是强调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环境优化的“3E”(Economy,Equity and Environment) 综合平衡。国内著名区域规划专家胡序威先生指出,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地区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利益协调,还包括国家与地方、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协调。伴随着区域发展理念、规划理念的转变,区域规划目标也由“经济增长”逐步向“3E”综合平衡转向,空间发展公平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2 部分教学内容与区域规划转型不相容性
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在国内,影响较大的经济地理学本科教材主要有:一是由杨万钟教授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四版)(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二是由李小建教授主编的《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十一五”国家重点教材),前者以产业布局为重点内容,后者以区位论、区域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为重点,与国外同类教材在结构和内容安排上比较接近。从我国区域规划转型的角度,此两部教材都存在与新时期区域规划转型内涵不相适应的内容。
2.1 与区域规划理念转型的不相容:经济地理学以发现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规律为主要任务。具体体现在经济地理学教材上,如,弗里德曼“中心-外围”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增长极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构筑了区域空间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内核。但这些理论都属于空间分异的市场逻辑。市场经济下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又从属于资本运作的逻辑,集中体现了资本增值或利益最大化的意志。规划是面向未来的,其本质是以空间重组的形式参与社会改良的一项社会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规划决定了规划要以人文主义作为价值规范的基石,以具体的人的需求与发展来建构空间。以实证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与以规范为根基的区域规划实践要求之间存在某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的具体表现。具体到区域规划,这种资本支配下的空间法则或基于“经济效率”的空间理论常常被奉为指导规划的“金科玉律”,被有意或无意地运用到大量的规划实践中,从而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与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转型、区域发展战略转向的内涵相冲突。 2.2 与区域规划属性转向不适应:维护公共利益是一切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公共政策属性的区域规划自然也应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为其价值旨归。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区域规划是以政府行为的方式介入、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空间资源及对其未来收益再分配的社会政治过程。区域规划的空间综合协调本质是多元主体间利益协调。但在现实中,“公共利益”已俨然成为一种话语霸权。在此霸权下,上级政府侵蚀下级政府利益、城市吸夺农村利益、集体侵吞个人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当前我国区域规划主要类型,主体功能区规划通常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从区域整体的角度,这样的空间安排旨在维护区域整体利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于禁止开发的地区,在没有其他社会经济政策援助,给予(足够)经济补偿的情况下,这样的规划就可以被视为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帜,对局部生存权、发展权的剥夺。因而,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对于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至关重要。但现有主流经济地理学教材中,区域协调相关内容安排非常少。如,李小建教授主编《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教材涉及区域协调的篇幅及其有限,而在杨万钟教授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四版)中,区域协调等相关内容基本缺失。
2.3 与区域规划目标转向不协调:如果将区域规划解读为对空间资源及其收益再分配的社会政治过程,那么,对资源及其利益公平公正分配不仅是评判区域规划合理性、合法性重要依据,也是区域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内在要求。但经济地理学教材对区域规划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缺少关注。无论是农业、工业、商业区位论,还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等诸多理论,都旨在探究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优化配置”又以利润最大化为其基本的评价准则。区域规划追求的是空间资源合理配置。所谓的“合理配置”是以追求社会合理性为目标。因而,在区域规划中不加识辨地运用经济地理学理论,可能带来社会的更加不公平,违背了规划公正原则。如,克里斯塔勒等人的中心地理论,一直是指导国内城镇空间布局的基本理论。但在西方国家,尽管区域城镇也呈等级分布规律,但城镇等级差异更多体现在人口规模等“量”上差距,在生活品质等“质”上差异较小。但在我国现有政治体制下,城镇等级不仅是“量”上差异,更有“质”的差异,不同等级城镇之间行政等级泾渭分明,位于城镇等级体系顶端的城市往往拥有更多的发展“特权”。在此现实语境下,与其说是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不如说是人为地给城镇“划等级、定福利”,不同等级的城市被赋予不同发展权利,滥用这些理论将导致规划目标的“南辕北辙”。
3 基于区域规划转型的教学内容优化
3.1 注重理论应用局限性的讲解:任何理论的建构都有各自严格假设前提和各自的适应范围,离开了假设前提和适应范围,真理就可能成为谬论,对于带有很强人文社科属性的区域规划更是如此。吉登斯、奥利塔等人认为,知识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任何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社会科学知识、理论都存在不确定的特点。无论是现有经济地理学教材编写,还是在经济地理学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内容的讲解,轻理论局限性和适应性分析”的现状。例如,在讲授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理论时,要让学生知道“区域”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概念,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对于大尺度空间的产业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对于乡镇、村等小尺度空间,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就可能“失效”。再如,在讲授“增长极”等区域不均衡发展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理论具体内容,还要通过激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人往高处走”、“资本追求最大回报率”等,让学生理解区域不平衡发展主要是要素流动、集聚而导致的,进而指出当前全球化下空间分异主要是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的结果,增长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周边落后地区发展为代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期中国区域规划的转型,给学生讲解运用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指导区域规划的局限性。如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区域规划应弥补“市场失灵”,面对当前巨大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区域规划不应是为发达地区“锦上添花”,而是给落后地区的“雪中送炭”,使不同地区人们相对均等地享受发展带来的各种文明的成果。
3.2 密切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教学:经济地理学是一门实践导向的应用性学科。西方学说几乎占据现有经济地理学教材全部内容。但由于中西方发展阶段、社会文化及其政治体制存在巨大差异,西方学说在解决中国实践问题时就可能面临“水土不服”问题。因而,在具体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西方理论扎根和应有的社会环境背景,还要比对中国国情,分析这些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仍以“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为例,首先以探究式或问题式等方法,让学生课前对沿海与中西部差异原因进行探究,教师在课堂通过提问后做最后总结,指出,导致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因素众多,诸如自然环境、历史基础、要素集聚、政府政策,等等,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不均衡发展更多是市场力量和不平等区域政策相互耦合、相互强化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向学生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深刻的历史背景及其取得突出成就,并结合“南斯拉夫解体”等实例,讲解区域经济差异的危害性,即,“经济问题”可上升为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进而向学生讲授1999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由不均衡发展向适度均衡发展转向的原因。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注重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区域规划关联分析。如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及其规划案例比较分析,让学生理解、掌握如何依据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理论来指导规划编制工作,这些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理论内涵,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将西方学说“生搬硬套”到区域规划中。
3.3 增加区域协调等相关教学内容:人地关系一直是经济地理学乃至整个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但20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矛盾已开始由人与自然矛盾转化为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矛盾。现代哲学表现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重新审视,反思科学本身得以成立的现实基础,从而推动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向。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公地悲剧”等人地矛盾所描述的公共资源利用无度本质是不同利益主体非合作博弈的结果。生态环境恶化等人地关系紧张与其说是人与自然矛盾,倒不如说是人与人之间,及基于人与人之上的城市间、地区间矛盾。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现实情境下,人与自然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地矛盾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协调。当前,中国正处于急速转型时代,各种市场利益主体间的冲突和摩擦频发。区域规划已不再仅仅是技术性的工作,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今后区域规划的重点之一。如前文所述,国内主流经济地理学教材在区域利益协调内容安排上存在明显不足。因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引介最新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如长三角区域协调机制、欧盟多层级治理等,以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为核心,增添区域协调等相关教学内容。
4 结语
进入新世纪,中国区域重大问题的转向推动区域规划全面转型。长期以来,区域规划是经济地理学主要实践领域,区域规划的全面转型对经济地理学及其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基于区域规划转型的视角,分析了国内现有主流经济地理学教材内容与区域规划转型不适应的种种表现,并对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进行探讨,可为城乡规划等相近专业的经济地理学教材编写及其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区域规划转型
陆大道院士曾指出,经济地理学是 “实践任务带动学科发展” 一门应用性学科,能否参与解决区域重大问题决定该学科的兴衰,关系该学科命运。长期以来,区域规划一直是经济地理学主要实践对象。进入新世纪,区域规划运行所植根社会、经济、体制等区域背景发生了巨大变迁,新的区域问题不断出现,并由此推动区域规划全面转型。区域规划全面转型必然对经济地理学及其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国内主流经济地理学本科教材,部分教材内容已难以适应区域规划转型的实践需求,甚至部分理论体系与区域规划转型内涵相抵触,如果不加选择地将这些理论直接应用到规划实践中,可能“误导”规划,并会给未来区域发展带来更大、更尖锐的矛盾。鉴于此,本文在解析区域规划转型内涵基础上,对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进行探讨。
1 区域规划转型内涵
芒福德(L.Memford)认为,真正影响规划的是深刻的政治和经济的变革。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区域发展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客观上要求区域规划的理念、属性和目标随之变化,由此带来了区域规划的全面转型。
1.1 规划理念转向:由不均衡发展走向相对均衡发展:从空间的角度,区域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不均衡和均衡两种发展模式。区域发展模式的选择离不开历史的语境。在资本、技术和人才极度匮乏的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从贫穷、落后中突围出来,运用不均衡发展战略,给一部分地区“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让其先富起来的方针,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而且符合改革开放初期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至上世纪末,在中央政府大量支持下,沿海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区位,实现了率先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在某种程度上,沿海优先发展是建立在国家赋予其种种“特权”,并以牺牲中西部发展权为代价的基础上实现了。进入1990年代,伴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圈不断成长,三大增长极的极化效应越来越强,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城乡差距迅速拉大。如任由这种不平衡发展持续下去,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违背了不均衡发展的终极目标——“共同富裕”,而且可能危及社会和政治稳定。近年,区域协调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向,即从局部区域优先发展向区域协调发展转向,由“效率至上”逐步向注重社会公平(包括区域发展公平)演进。区域规划以解决区域重大问题为己任。区域发展战略转向要求区域规划理念由不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向。
1.2 规划属性转向:由“技术工具”走向区域公共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1930年代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规划,还是20世纪末欧洲空间规划(ESDP),尽管区域规划的范围、类型、具体目标和内容千差万别,但几乎都是针对特定地区空间发展所面临重大问题而制定的,具有很强的公共政策属性。区域规划已不再以提供确切的蓝图等技术手段为主要目标,而是注重空间规划与相关社会经济政策的集成,注重规划与区域其他治理手段一起共同引导和控制区域发展和建设。在中国,伴随多元社会和利益博弈常态化的出现,区域规划以摆脱以往“生产力布局”等技术角色,向区域公共政策层面转向。对此,张京祥指出,区域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增强旨在更好地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维护与协调区域公共利益,通过强制性或引导性的政策对区域内的社会公共资源、利益进行合理的划分与配置。
1.3 规划目标转向:由“经济增长”走向“3E”综合平衡: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特殊时代下,促进经济增长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最大的政治问题。在此历史时期,区域规划为“经济建设”服务存在广泛的社会共识,“效率至上”的区域规划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的一面。进入19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不断拉大,空间公平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伴随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人与自然之间张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彰显。趋于不断激化的空间公平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逐步消解了“效率至上”的规划价值体系和规划目标体系,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涵是强调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环境优化的“3E”(Economy,Equity and Environment) 综合平衡。国内著名区域规划专家胡序威先生指出,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地区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利益协调,还包括国家与地方、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协调。伴随着区域发展理念、规划理念的转变,区域规划目标也由“经济增长”逐步向“3E”综合平衡转向,空间发展公平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2 部分教学内容与区域规划转型不相容性
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在国内,影响较大的经济地理学本科教材主要有:一是由杨万钟教授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四版)(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二是由李小建教授主编的《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十一五”国家重点教材),前者以产业布局为重点内容,后者以区位论、区域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为重点,与国外同类教材在结构和内容安排上比较接近。从我国区域规划转型的角度,此两部教材都存在与新时期区域规划转型内涵不相适应的内容。
2.1 与区域规划理念转型的不相容:经济地理学以发现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规律为主要任务。具体体现在经济地理学教材上,如,弗里德曼“中心-外围”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增长极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构筑了区域空间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内核。但这些理论都属于空间分异的市场逻辑。市场经济下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又从属于资本运作的逻辑,集中体现了资本增值或利益最大化的意志。规划是面向未来的,其本质是以空间重组的形式参与社会改良的一项社会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规划决定了规划要以人文主义作为价值规范的基石,以具体的人的需求与发展来建构空间。以实证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与以规范为根基的区域规划实践要求之间存在某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的具体表现。具体到区域规划,这种资本支配下的空间法则或基于“经济效率”的空间理论常常被奉为指导规划的“金科玉律”,被有意或无意地运用到大量的规划实践中,从而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与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转型、区域发展战略转向的内涵相冲突。 2.2 与区域规划属性转向不适应:维护公共利益是一切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公共政策属性的区域规划自然也应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为其价值旨归。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区域规划是以政府行为的方式介入、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空间资源及对其未来收益再分配的社会政治过程。区域规划的空间综合协调本质是多元主体间利益协调。但在现实中,“公共利益”已俨然成为一种话语霸权。在此霸权下,上级政府侵蚀下级政府利益、城市吸夺农村利益、集体侵吞个人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当前我国区域规划主要类型,主体功能区规划通常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从区域整体的角度,这样的空间安排旨在维护区域整体利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于禁止开发的地区,在没有其他社会经济政策援助,给予(足够)经济补偿的情况下,这样的规划就可以被视为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帜,对局部生存权、发展权的剥夺。因而,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对于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至关重要。但现有主流经济地理学教材中,区域协调相关内容安排非常少。如,李小建教授主编《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教材涉及区域协调的篇幅及其有限,而在杨万钟教授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四版)中,区域协调等相关内容基本缺失。
2.3 与区域规划目标转向不协调:如果将区域规划解读为对空间资源及其收益再分配的社会政治过程,那么,对资源及其利益公平公正分配不仅是评判区域规划合理性、合法性重要依据,也是区域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内在要求。但经济地理学教材对区域规划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缺少关注。无论是农业、工业、商业区位论,还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等诸多理论,都旨在探究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优化配置”又以利润最大化为其基本的评价准则。区域规划追求的是空间资源合理配置。所谓的“合理配置”是以追求社会合理性为目标。因而,在区域规划中不加识辨地运用经济地理学理论,可能带来社会的更加不公平,违背了规划公正原则。如,克里斯塔勒等人的中心地理论,一直是指导国内城镇空间布局的基本理论。但在西方国家,尽管区域城镇也呈等级分布规律,但城镇等级差异更多体现在人口规模等“量”上差距,在生活品质等“质”上差异较小。但在我国现有政治体制下,城镇等级不仅是“量”上差异,更有“质”的差异,不同等级城镇之间行政等级泾渭分明,位于城镇等级体系顶端的城市往往拥有更多的发展“特权”。在此现实语境下,与其说是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不如说是人为地给城镇“划等级、定福利”,不同等级的城市被赋予不同发展权利,滥用这些理论将导致规划目标的“南辕北辙”。
3 基于区域规划转型的教学内容优化
3.1 注重理论应用局限性的讲解:任何理论的建构都有各自严格假设前提和各自的适应范围,离开了假设前提和适应范围,真理就可能成为谬论,对于带有很强人文社科属性的区域规划更是如此。吉登斯、奥利塔等人认为,知识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任何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社会科学知识、理论都存在不确定的特点。无论是现有经济地理学教材编写,还是在经济地理学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内容的讲解,轻理论局限性和适应性分析”的现状。例如,在讲授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理论时,要让学生知道“区域”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概念,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对于大尺度空间的产业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对于乡镇、村等小尺度空间,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就可能“失效”。再如,在讲授“增长极”等区域不均衡发展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理论具体内容,还要通过激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人往高处走”、“资本追求最大回报率”等,让学生理解区域不平衡发展主要是要素流动、集聚而导致的,进而指出当前全球化下空间分异主要是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的结果,增长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周边落后地区发展为代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期中国区域规划的转型,给学生讲解运用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指导区域规划的局限性。如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区域规划应弥补“市场失灵”,面对当前巨大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区域规划不应是为发达地区“锦上添花”,而是给落后地区的“雪中送炭”,使不同地区人们相对均等地享受发展带来的各种文明的成果。
3.2 密切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教学:经济地理学是一门实践导向的应用性学科。西方学说几乎占据现有经济地理学教材全部内容。但由于中西方发展阶段、社会文化及其政治体制存在巨大差异,西方学说在解决中国实践问题时就可能面临“水土不服”问题。因而,在具体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西方理论扎根和应有的社会环境背景,还要比对中国国情,分析这些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仍以“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为例,首先以探究式或问题式等方法,让学生课前对沿海与中西部差异原因进行探究,教师在课堂通过提问后做最后总结,指出,导致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因素众多,诸如自然环境、历史基础、要素集聚、政府政策,等等,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不均衡发展更多是市场力量和不平等区域政策相互耦合、相互强化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向学生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深刻的历史背景及其取得突出成就,并结合“南斯拉夫解体”等实例,讲解区域经济差异的危害性,即,“经济问题”可上升为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进而向学生讲授1999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由不均衡发展向适度均衡发展转向的原因。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注重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区域规划关联分析。如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及其规划案例比较分析,让学生理解、掌握如何依据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理论来指导规划编制工作,这些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理论内涵,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将西方学说“生搬硬套”到区域规划中。
3.3 增加区域协调等相关教学内容:人地关系一直是经济地理学乃至整个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但20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矛盾已开始由人与自然矛盾转化为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矛盾。现代哲学表现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重新审视,反思科学本身得以成立的现实基础,从而推动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向。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公地悲剧”等人地矛盾所描述的公共资源利用无度本质是不同利益主体非合作博弈的结果。生态环境恶化等人地关系紧张与其说是人与自然矛盾,倒不如说是人与人之间,及基于人与人之上的城市间、地区间矛盾。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现实情境下,人与自然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地矛盾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协调。当前,中国正处于急速转型时代,各种市场利益主体间的冲突和摩擦频发。区域规划已不再仅仅是技术性的工作,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今后区域规划的重点之一。如前文所述,国内主流经济地理学教材在区域利益协调内容安排上存在明显不足。因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引介最新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如长三角区域协调机制、欧盟多层级治理等,以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为核心,增添区域协调等相关教学内容。
4 结语
进入新世纪,中国区域重大问题的转向推动区域规划全面转型。长期以来,区域规划是经济地理学主要实践领域,区域规划的全面转型对经济地理学及其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基于区域规划转型的视角,分析了国内现有主流经济地理学教材内容与区域规划转型不适应的种种表现,并对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进行探讨,可为城乡规划等相近专业的经济地理学教材编写及其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