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时完成了《大自然文字》的教学,其中学习字词的过程是这样的:
出示词语:罗盘、小熊星座、铁砧、石灰石、花岗石
师:课文中出现了这样一些名词,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些词。
(生朗读,师纠正砧、岗的读音)
师:你了解这些事物吗,知道它们的用途吗?
生:小熊星座就是天空中的一个星座。
师:人们把它的形状想象成——
生:小熊。
生:罗盘在水手航海时可以帮他们指明方向,不会迷路。
师:它还有一个名字叫——
生:指南针。
师:其他的三个词,你们还有所了解吗?
生:我了解石灰石是由碎贝壳做的。
师: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生:课文里说的。
师: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你很会学习。除了课文上描述的,你还了解石灰石的其他信息吗?
(生摇头)
师:其他两个词大家熟悉吗?
生:不熟悉。
师:遇到不理解、不熟悉的词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查词典。
师:好办法,我已经把这三个词的解释提前查好,你们读一读,看能否帮助你们理解。
出示:
铁砧:砸钢铁材料时垫在底下的铁具。
花岗石:火成岩的一种,在地壳上分布最广,是岩浆在地壳深处逐渐冷却凝结成的结晶岩体,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和云母。一般是黄色带粉红的,也有灰白色的。质地坚硬,色泽美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通称花岗石。
石灰:生石灰和熟石灰的统称,也特指生石灰。通称白灰。
生读解释。
师:词典中没有“石灰石”的解释,只有“石灰”,它能帮助你理解石灰石的意思吗?
生:不能。
师:如果字典也不能帮助我们,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请教其他人,比如老师、同学。
生:可以上网查。
师:很有道理,这册的语文书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不懂就问和搜集资料”是学习语文的好习惯。老师也从百度百科上搜到了“石灰石”的资料,请同学读一读。
出示: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石灰和石灰石大量用做建筑材料,也是许多工业的重要原料。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生石灰一般呈块状,纯的为白色,含有杂质时为淡灰色或淡黄色。石灰石也是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
生读。
师:读了之后明白了吗?
生点头。
师:那我来考考你们。
出示一幅铁砧图,三幅花岗石图,一幅石灰石图,请学生认一认。
(出示第一幅)
生:铁砧。
师:那课文中根据它所引申出的“砧状云”,你们能想象出它的形状了吗?
生:可以。
(出示第二到第四幅)
学生有的说是花岗石,有的说是石灰石。
师:也许这节课我们解决不了了,你们看,学习语文光从书本中了解知识是不够的,走近生活、走近自然用你的身心去感知、去学习,这也是必不可少的。
备课的时候,我纠结于如何让学生弄明白这篇说明文中的几个科学名词。即便是我自己查了许多资料,头脑中依然是概念模糊,更何况是学生?突然灵光一现,为何一定要“弄清楚”?“不明白”这就是个真实而又自然的状态,何必强求一切“明明白白”?
但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不明白”上是不够的,让学生清楚为何“不明白”,怎样才能“明白”,这才是上上等的“明白”,此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于是,在学习字词的环节,我力求体现这几个层次:
(1) 原本就理解的说一说。
(2) 有困难的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是查字典。
(3) 查字典依然解决不了的,就如11册开头的学习习惯中所教:“不懂就问,搜集资料。”
(4) 还不理解,那就需要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习。
日常教学,总想让学生把每个知识点都弄明白,记清楚,于是一遍遍解释,一次次追问。学生最后真的都明白了吗?非也。
其实,“不明白”也没关系。因为有时候,“不明白”反而是一种“明白”。?
出示词语:罗盘、小熊星座、铁砧、石灰石、花岗石
师:课文中出现了这样一些名词,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些词。
(生朗读,师纠正砧、岗的读音)
师:你了解这些事物吗,知道它们的用途吗?
生:小熊星座就是天空中的一个星座。
师:人们把它的形状想象成——
生:小熊。
生:罗盘在水手航海时可以帮他们指明方向,不会迷路。
师:它还有一个名字叫——
生:指南针。
师:其他的三个词,你们还有所了解吗?
生:我了解石灰石是由碎贝壳做的。
师: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生:课文里说的。
师: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你很会学习。除了课文上描述的,你还了解石灰石的其他信息吗?
(生摇头)
师:其他两个词大家熟悉吗?
生:不熟悉。
师:遇到不理解、不熟悉的词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查词典。
师:好办法,我已经把这三个词的解释提前查好,你们读一读,看能否帮助你们理解。
出示:
铁砧:砸钢铁材料时垫在底下的铁具。
花岗石:火成岩的一种,在地壳上分布最广,是岩浆在地壳深处逐渐冷却凝结成的结晶岩体,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和云母。一般是黄色带粉红的,也有灰白色的。质地坚硬,色泽美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通称花岗石。
石灰:生石灰和熟石灰的统称,也特指生石灰。通称白灰。
生读解释。
师:词典中没有“石灰石”的解释,只有“石灰”,它能帮助你理解石灰石的意思吗?
生:不能。
师:如果字典也不能帮助我们,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请教其他人,比如老师、同学。
生:可以上网查。
师:很有道理,这册的语文书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不懂就问和搜集资料”是学习语文的好习惯。老师也从百度百科上搜到了“石灰石”的资料,请同学读一读。
出示: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石灰和石灰石大量用做建筑材料,也是许多工业的重要原料。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生石灰一般呈块状,纯的为白色,含有杂质时为淡灰色或淡黄色。石灰石也是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
生读。
师:读了之后明白了吗?
生点头。
师:那我来考考你们。
出示一幅铁砧图,三幅花岗石图,一幅石灰石图,请学生认一认。
(出示第一幅)
生:铁砧。
师:那课文中根据它所引申出的“砧状云”,你们能想象出它的形状了吗?
生:可以。
(出示第二到第四幅)
学生有的说是花岗石,有的说是石灰石。
师:也许这节课我们解决不了了,你们看,学习语文光从书本中了解知识是不够的,走近生活、走近自然用你的身心去感知、去学习,这也是必不可少的。
备课的时候,我纠结于如何让学生弄明白这篇说明文中的几个科学名词。即便是我自己查了许多资料,头脑中依然是概念模糊,更何况是学生?突然灵光一现,为何一定要“弄清楚”?“不明白”这就是个真实而又自然的状态,何必强求一切“明明白白”?
但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不明白”上是不够的,让学生清楚为何“不明白”,怎样才能“明白”,这才是上上等的“明白”,此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于是,在学习字词的环节,我力求体现这几个层次:
(1) 原本就理解的说一说。
(2) 有困难的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是查字典。
(3) 查字典依然解决不了的,就如11册开头的学习习惯中所教:“不懂就问,搜集资料。”
(4) 还不理解,那就需要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习。
日常教学,总想让学生把每个知识点都弄明白,记清楚,于是一遍遍解释,一次次追问。学生最后真的都明白了吗?非也。
其实,“不明白”也没关系。因为有时候,“不明白”反而是一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