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总有一些苦难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尘世有了生命,苦难就开始与生命如影随形。在人生的过往里,苦难的时光也许并不漫长,但足以深入我们的今生。
  苦难追赶着我们,也雕琢着我们。当被一次又一次的病痛折腾得苦不堪言的时候,当被夜的寂黯包裹得无法脱身的时候,当被尘世的虚情假意一次又一次愚弄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依然是清醒的,我们的灵魂依然是顽强的。一如文怀沙,在被病痛折腾得无法承受时,反而还可以大声地笑出来,反而觉得尝到了尘世间难得的痛苦着的幸福。
  一生与苦难为伍的人,大抵都是乐观的,积极的,向上的。苦难可以销毁一个人的身体,却无力消磨一个人的意志,历经大苦大难脱颖而出的意志,具有更强大的反弹力,更恒久的支撑力,更彻底的承受力。
  苦难是人生幸福的根基。没有痛苦,就无所謂幸福;没有大痛苦,就注定缺少直人心灵、直抵灵魂的幸福。停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往往不是那些过往岁月里的美和好,而是人生的不幸、尘世的苦难。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因为苦难,我们才有了要从苦难中走出来的初心和痴心,我们的生命才会最大限度地焕发潜能,有了走向成功的可能。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没有诚心真心付出过的人,最终,只能是碌碌无为、平凡度日的人。
  一次次苦难是一场场修行。一如冬季的肃杀,似乎抹去了一切值心
  灵
  皈依得称道的生机,但冬天的后面,恰恰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春天。司马宫刑作《史记》,屈原放逐赋《离骚》……这何尝不是尘世间的苦难开出来的花朵?人,生下来注定是要承受苦难的,深受苦难依然有一颗执著的、不甘沉溺的心,这样的人生才有质感、有份量、充满希望。
  面对苦难,坦然承受,伤痛不会那么深;面对苦难,泰然处之,才能活出人生的真,面对苦难,克难奋进,才能嚼出生命的味。也许,我们暂时无力改变现实的苦难,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可以面带微笑,跨越现实的崇山峻岭注视将来。一如率性地走在风中,扬起脸庞,抖落心头的沧桑,脸上的灰尘,遥看美丽的蓝天白云,让思想的云絮飘荡在浩阔的苍穹……
  是的,尘世总有一些无法避开的苦难。但我们必须明白的是,有风雨浸渍,才会有花谢留香;有黑夜笼罩,才会有白昼如新。生命是渺小的,自然是博大的,时光终会逝去,人生终要老去,我们的身躯终有一天会与大地融为一体。好在,我们曾经来过,而且让美好在心中停驻过,只要生命在延续,只要心绪还在延续,一切苦难都会过去,一切美好都不会走向荒芜。
  生而为人,在有限的尘世时光,要么被苦难战胜,要么战胜苦难。当一个人能够正视苦难,并且最终战胜苦难,就算随风飘零,也会在飘零的一刻,拥有鲜艳骄傲的色彩。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说到“后”和“司”这两个字,不能不让人想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青铜国宝“后母戊鼎”来,稍上年纪的人都知道,我们当年学的历史课本上,有一个“司母戊大方鼎”,无论名字还是图画,都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但从2011年开始,媒体上却有了“后母戊鼎”之说——2011年3月6日,央视《新闻30分》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将“司母戊鼎”读成“后母戊鼎”,引发了不少观众和网友的质疑。那么,“司母戊鼎”和“后母戊鼎
期刊
编者按: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不能没有除夕的年饭、新年的爆竹、清明的扫墓、中秋的赏月,没有了它们,就没有了我们的日子……相应的民族元素背后都有丰富的形成史,而根据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论,人体与大自然存在一种相互协调、同消同长的关系,“顺着节气去养生”就成为古人的一种生活智慧。这种智慧,在今天看来,非但没有过时,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其有效性和针对性。  寒露:宜食麻以润燥  寒露,月色清冷,树叶变黄。 
期刊
朱熹: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得,谓得其所止。  王夫子:朱子说“定、静、安、虑、得是功效次第,不是工夫节目”。谓之工夫,固必不可。乃所谓功效者,只是做工夫时自喻其所得之效,非如中庸形、著、明、动,逐位各有事实。故又云:“才知止,自然相因而见。”  总之,此五者之效,原不逐段歇息见功,非今日定而明日静也。自“知止”到“能得
期刊
空船理论出自庄子《山木》中的“方舟济河”,这是一篇极富道家哲学的寓言,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  这个人喊了好几声没有人回应,于是破口大骂前面开船的人不长眼。结果撞上来的竟是一只空船,于是刚才怒气冲冲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其实你會发现,生气与不生气,取决撞来的船上有没有人!有时候,你生气仅仅是因为对方“竟然这样”“竟然有这样的人”,而非仅仅是那个人对你造成的
期刊
在西安碑林中,见一块奇特的石碑——《圣教序》碑,碑文内容是唐太宗为曾去西天取经的玄奘和尚撰写的,字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笔。文美字秀,游客们赞不绝口。  可我就纳闷了,别说是李世民了,就是从唐朝开国的618年算起,也比王羲之去世时晚了二百多年,唐太宗的文章怎么能由王羲之挥毫抄录镌刻于此呢?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里面还有一段不大不小的故事哩。  这都是刻字建碑的主持怀仁和尚的功劳。怀仁和尚崇敬玄奘,也喜
期刊
朱熹: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焉始,能得焉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此结上文两节之意。  刘沅承上而言凡物皆有本末,为事必有终始。知止者,非寂守而遗事物也。先知止,心则静可生明,事物易明其理,可以近道。  蕅益大师:此启下文两节之义。盖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国天下。名之为物。既已迷德成物。且顺迷情。辨其本末。返迷归悟之功。名之为事。既向生灭门中。商榷修证。须知有终始。始宜先。終宜后。古之欲明一节。知所
期刊
吴宓是国民政府教育部部聘教授,抗战期间,吴宓应邀到乐山武汉大学讲学,引起轰动。这种教授名额很少,乐山工商界的陕西同乡会非常敬重这位老乡的学问,决定举行宴会招待他。席中有人请吴宓讲讲做人的道理,吴宓说:“我想就是‘不苟’二字”。  “不苟”,就是为人处事认真、诚信,一切以客观的是非为是非,不苟且,不敷衍。它既是吴宓对在乐山做生意的老乡们的希望,其实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吴宓一生都在大学里度过,他的
期刊
二十岁的时候初读《红楼梦》,看到的是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三十岁的时候再读《红楼梦》,看到的是悲欢离合与人情冷暖;现在四十岁,三读《红楼梦》,看到的则是人生感悟与处世哲学。  再读《红楼梦》,忽觉小人物身上亦有人生智慧,像一面镜子,照见人生百态,遂挑拣些小人物议一议,首议的是一个无名无姓的门子,在书中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出场。  想必给官老爷侍茶捧衣八九年,门子耳濡目染也精
期刊
想不到,有这样一批文官武将,时隔800年之后的今天,依然站在烟波浩淼的东钱湖畔,就像当年守护着墓主一样,虔诚地恭候每一位到访的游客。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石刻的形象嘛”,是的,它们是用石头雕刻而成的。但任何一块石头一旦被雕刻成具体的艺术形象时,一股无形的生命的血液也就注入其中,它们就成为了一种寄托和象征。要不然怎么会有表情含蓄的文官、神态彪悍的武将呢?又怎么能感觉得到朝服的飘逸、盔甲的厚重呢?尽管他
期刊
胡适的父亲胡传去世前留下遗嘱说:“糜儿天资聪明,应令他读书。”父亲的遗嘱决定了胡适的命运,胡适的母亲冯顺弟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像丈夫一样被人敬重的人,不惜一切代价供儿子读书。当时,每个学生交给先生的束脩只有两块银元,而冯顺弟则给先生六块银元,后来逐渐递增,直到十二块银元,先生自然乐得在胡适身上下功夫。在徽墨里泡大的胡适受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的熏陶,幼年时便显露出了与众不同的才气,被乡人称为“糜先生”。 
期刊